我的书架
小说社区
书库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您当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学网>>太平中国

第六十五章回军

更新时间:2012-09-24  作者:日月为名
太平中国 第六十五章回军
逐浪通行证:

保持一月

注册通行证

设为首页

使用合作网站账号登录逐浪

历史军事历史传记(书号203315)

返回书目

全文下载:

快车下载:

小说:

字体:

也许发觉了刘丽川奇怪的表情,周秀夹了一个菜心放到他的碗里,笑嘻嘻的说:“刘大哥怎么啦?是不是菜不好吃不下啊?要不是沾你的光,他肯定拿着几个馒头蹲到门口去了。”

“别听她胡说,”张扬器狠狠的瞪了周秀英一眼,“来,丽川,我们先干了这杯,你再给我讲讲江苏的情况!”

刘丽川回过神来,奇怪的看着张扬器,一扬脖子喝了一杯:“大人,你平时就吃这些?”

“嗯,怎么啦?”张扬器夹了一筷子尝了一口,“味道还可以啊,你觉得咸了吗?”

“不是,我觉得你不应该只吃这些的吧……”刘丽川说到这,又觉得不该怀疑上官,便住口不说了。

“哦,你说寒酸了是吧?”张扬器笑了笑,“其实你是知道我的,我以前在上海那会儿就很简单,这已经不错了,我和我的牌刀手吃的都一样,但是就连这个,还有很多人吃不到呢。”张扬器又伸筷子给他夹了一根茄子,“你们在江苏有吃得比这好吗?”

刘丽川摇了摇头:“我们也不好,大人,你知道太平军的补给都是由当地筹措的,现在兵荒马乱的,老百姓也没有余粮,加上清妖撤退之前一般都把搬不走的粮食都烧掉了,有时候我们只能吃黑豆……”刘丽川看到张扬器皱了皱眉,马上转口道,“不过还好,大家伙热情都很高,这一路打过去,把清妖可打惨了,只要新七、新八两军再并力北上淮安,那江苏就能定下来了……”

“说说困难吧,”张扬器皱着眉头道,“供应上不去,你们也损失不小吧?”

“还好……”刘丽川犹豫了一下,“大人,我其实一直在想,我们在为什么打仗?当初我在上海举义旗,驱逐胡满,但是现在我有点不明白了,别的部队我不知道,我们新四军可以说是从上海的死人堆里滚出来的,我们每个人都背着几个兄弟的仇,一路上再苦我们都挺过来了,但是,我听说天京的那些个王们……”刘丽川放低声音说,“大人知道吗?年初天王府扩建,周围十余里,比清妖的皇城都大,东王府都扩建了三次了,这些钱给将士们补充装备我们就能少死几个人啊,我真不知道,这天王和清妖皇帝有什么不同!”说到这里刘丽川端起酒杯一扬脖子喝了下去,张扬器沉默的看着他,也把酒喝干,“大人,你说这天国这么下去还有戏吗?士兵们私下都在说,天国男、女分营,可他天王却养着几十个王娘,听说还为了女人的事情和东王撕破了面皮……”

周秀站起身走到门口左右看了一眼,轻轻的把门关上。张扬器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对刘丽川说:“丽川,天京的事情,我也有耳闻,我听到的还不止这些,但是我所担忧的却不是这些,”张扬器顿了一下,“我看天国是危险了,现在西征大军和湘军打得难解难分,基本上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谁也不能轻易把谁怎么样了。清廷毕竟地大人多,现在启用汉人编练新军,很快就能回缓过气来,但就算缓过气来,和天国也只能打个不胜不败,我所担心的是天京内乱,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天京内乱?”刘丽川惊了一下,盯着张扬器,“大人说天王和东王之间……”

张扬器点了点头,这人就是聪明,马上猜到了洪秀权与杨秀清之前可能会出问题,“是呀,你想想,东王功高盖主,天王怎么能放心?上次东王为了个朱九妹还把天王给当众杖责了,这口气天王能咽得下?”

刘丽川点了点头:“是这个理!我真不知道当初那个《天朝田亩制度》是谁写的,现在好像也只有我们苏南还在执行,其他地方都是各搞一套……”

“我也不是全照那书上来的,”张扬器嘿嘿一笑,“那书上有的地方对,有的地方太理想话了,不能全信。”

“大人,有没有考虑过自立为王?”刘丽川突然问了一句,“我觉得大人可比天王、东王强多了,到现在还是住在衙门……”说到这瞄了周英一眼,“连个媳妇儿也不说一房。”

“咳!”张扬器干咳一声,都不敢看周秀,“自立的事就不要说了,我觉得天国的一些制度还是比较先进的,关键是要去执行,你看我现在为官清廉,但说不定我坐到天王的位子,王娘弄得比他还多……”

“你有那个能奈吗?”一直不吭声的周秀斜了张扬器一眼,自从法场表白之后,她就一直把张扬器当成自己手中的孙猴子,谁都不让碰!

“怎么啦!”张扬器白了她一眼,转头接着对刘丽川说,“丽川,我们现在先不去想这么多,苏南是我们的根本之地,富强苏南,以不变应万变,这就是我的想法。你在香港待过,和洋人也打过交道,知道其中厉害,现在中国闭关自守肯定是没有出路的,开启民智,学习西方才是出路,清廷、天国都没有看到这一点,我们看到了,就要走在他们前面!”

“是的大人,我也一直这么想的,现在列强环视中国,再不图强,就必会沦为他人口中食,我在香港那会儿也多见英人设厂办商,初时极为鄙夷,后来发现以商富国却为一条出路,如此非向英人学习不可……”

“不对!”张扬器摆摆手,“以武立国,以教兴国,以农保国,以商富国,以工强国,这才是出路,洋人的东西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不能仅仅想着以商富国,我中华万里疆域,人人言商不是好事,我们要向洋人学习科学、学习军事,学习工业,只有我们都学会了,真正强大了,才能摆脱他们的控制。这次回来让你担任总理衙门丞相,就是希望你能够多和洋人接触,不断得制造这种学习的机会。”张扬器顿了一下,“我会给上海各国公使写信,把你介绍给他们,以后你就常驻上海,与洋人的一切事务,可以代表苏南全权处理。”

“大人……”刘丽川一听全权处理就有点心慌,“我从来没有做过,怕不行。”

“不要紧的,有什么事你就派人回来告诉我,我帮你出主意。另外眼下有几件事情要急办的,一是我想派一批留洋学生,你联系一下;二是苏南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生丝和茶叶,这个不行,太单一了,我打算进口几条洋布生产线,在苏南生产洋布,成本肯定比英国人运来的便宜,弄得好了再卖到日本、朝鲜去,我们也学学贸易,积累点经验,第三是还是军械,现在我们兵工厂的质量不行,一线部队还是要装备洋人的火器,你可以在上海联系几家军火商,别看我小气,这个钱我是肯出的……第四嘛,是人才,上海乃是人材汇集之地,你可暗中留心,遇有人材可荐于我知……”

周秀站起身为两人把酒倒满,张扬器顿了一下,继续道:“第五可能比较麻烦,”说到这里,他紧紧的盯着刘丽川,“你最好能想办法向清廷传递一个善意!”

周秀站起身为两人把酒倒满,张扬器顿了一下,继续道:“第五可能比较麻烦,”说到这里,他紧紧的盯着刘丽川,“你最好能想办法向清廷传递一个善意!”

江北大营溃败之后,向荣的江南大营就成了无根之木,北归退路已断,几乎处在了太平军的包围之中,加上为了增援江北大营而派出了不少军兵,现在别说进攻了,连自保都成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据守秣陵关,经由皖南退往江西,可江北新败自己就跟着要跑,这话无论如何不敢跟咸丰说的,向荣只好急调皖南清军增援,一面又派心腹爱将江长贵部一千四百人据守秣陵关,以策安全。

天京在接到江北大营溃败的消息后,也想采取果断行动把围了天京两年多的江南大营给干掉,但是武汉三镇失守的消息传来让杨秀清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自春官又副丞相林绍璋在湘潭惨败之后,西征的太平军基本上被湘军压着打,接连丢了湘潭、靖港、岳阳、武昌、汉阳、汉口,连西线主帅曾天养都被湘军打死,损兵折将数万人,败兵一路溃退到湖北田家镇、半壁山才止住脚步,天京震动,杨秀清立刻命令因巡河道而先期到达九江的秦日纲统领湖北军务,秦日纲到任后马上下令在田家镇至蕲州一段四十里之江岸修筑了一些土木城,安置炮位;在田家镇与南岸半壁山之间横架铁链二道,两链相距约十余丈,铁链之下排列小船数十只,配以枪炮;在半壁山扎大营一座、小营四座,山下挖掘三四丈宽的深沟,内侧建立木栅、炮台,外侧密钉竹签、木桩。为了加强该处防御,杨秀清还专门派人从天京送来一座木簰,作为江中堡垒。此时,从武汉退回和从下游来援的太平军总数又达数万,号称十万之众。

而刚刚被咸丰赏了兵部待郎衔的曾国藩也是得意洋洋,锐意进取,他与新任湖广总督杨霈商定了一个水陆并进,夹江而下,首先突破太平军田家镇、半壁山江防,进而夺占九江的三路进军计划。为了打好这一仗,湘军精锐尽出,南路由新任湖南提督塔齐布和知府罗泽南分统湘军兵勇沿长江南岸进攻鄂东大冶、兴国(今阳新),北路由杨霈督陕西提督桂明率绿营兵进攻蕲州、广济(今蕲春东南);中路以水师顺江而下,由参将杨载福、同知彭玉麟率部先发,曾国藩与李孟群率后队继进。预定三路会师于田家镇,总兵力约万余人。

张扬器很平静的看着郑法送来的西征军报,想不到曾国藩的湘军还真是厉害,石达开在安庆看来也待不久了。昨天晚上和刘丽川聊了很多,张扬器甚至让他去上海后想办法和清廷也接触一下,自从在苏南扎下脚根后,张扬器就不得不一直在苏、浙两省与清军反复争夺地盘,大量的白银都充了军费,搞的张扬器手头不是那么宽裕,眼下要发展苏南,没钱那可办不了事。从目前的战况来看,在苏中和浙江的部队很快就可以完成控制苏、浙的既定目标,但是打下来之后能守得住才是最重要的,从一段时间以来在苏南推行的乡官制度和分田收税制度来看,还是得到了农民的广泛支持,无论是积极参军还是筹措粮饷太平军在苏南都没有什么阻力,各征兵点都有大量的农民报名参军,正在惠山军校训练的新九军和新十军都是一个月时间就征召起来的。可是美中不足的是,农民掌握领导权之后往往对于地主和知识阶层一味的打压,现在苏南的地主除了积极向天国靠拢投资开厂的以外,基本上都过得很惨淡,张扬器就已经接到多起清流士绅因为一些小事被农民拖到街上乱棍打死的案子,派人去捉拿凶手,往往众人齐呼无罪。搞阶级斗争是王财一向反对的,在他看来,现在的地主阶层和知识分子是最有可能转化成民族资本家的,如果按现在这样发展下去的话,那很可能对将来的这些新兴的民族资本家产生冲击,甚至造成阶级的对立,从而引起社会动荡。张扬器现在深深的意识到绝对自由的民主并不能促进社会的真正进步,只有在制度约束下理性的民众才能够真正理性的行使他的民主权力。一把手枪在警察的手里是维护正义的武器,但在歹徒手中就变成了杀人的凶器,看来要想长期发展,天国的这个乡官制度就不能只限于让农民掌握权力,而应该吸引更多阶层的人加入进来,从而真正能够体现整个社会的要求。同时张扬器又想到了自己的部队,现在苏南各军的兵源基本上还是由农民组成,吃苦耐劳,打起仗来也敢拼命,但是这样的部队也有一个问题,一旦失去指挥就容易变得混乱,对于战术战法也确乏创造性,这个问题在炮兵中特别明显,张扬器不止一次接到威卡和他那帮德国教官反映士兵对于弹道的计算和理解非常困难,张扬器也想到仿照湘军例,吸收更多的读书人加入军队,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军队的整体素质,只有扩大教育的范围,让普通农民也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这才能够从一度程度上减轻阶级对立和提高军队素质。

想到这儿,张扬器马上冲着站在门口的牌刀手喊道:“唐叶,你去把郑丞相请来。”

门口的牌刀手转身进屋弯腰道:“大人,郑丞相在侧厅候了好一会儿了……”

“哦?”张扬器心想这家伙来了为什么不进来,“快请他进来……以后有官员来访,只要我空着,就直接带他进来,不必到什么侧厅去等着宣了。”

很快郑法就走进屋来,冲张扬器一弯腰:“大人,吉、高两位将军有消息了……”

“是吗!”张扬器立刻从椅子上跳了起来,“他们现在到哪儿了?”

“纪、高两位将军说因为胜保在大清河布防严密,他们又找不到渡船,只好从山东进安徽,由聊城过运河,现在到了金乡,不久就要渡过黄河了。不过他们身后僧格林沁一直咬得很紧,打了几次都打不跑。”

“让他们迅速南下,不要再纠缠了,”张扬器已经担心受怕好一段时间了,急着让他们快点回来,“让周家齐他们北上淮安之后相机接应……”张扬器顿了一下,心中奇怪,“你刚才说过了金乡,怎么又要渡过黄河?那不是往回跑了吗?”

“往回跑?”郑法奇怪的看着张扬器,“过了金乡再往南走到了丰县就可以过黄河了呀,大人。”

“黄河在金乡?你是说徐州那儿的金乡吗?”张扬器更加奇怪了,“现在黄河是从金乡过的吗?”

“是啊,大人,黄从河南经山东、安徽最后入江苏的滨海入黄海,有什么不对吗?”郑法想了想回答道。

“可我明明记得黄河是从山东入渤海的啊……”张扬器突然愣住了,“……大改道……”

“什么大改道?”郑法也是一愣,“大人……什么大改道

张扬器沉默了一会,抬起头看了看郑法:“黄河历史上是不是有过改道?”

“是的,大人,”郑法毫不犹豫的回答道,“黄河涉流改道有史可考的有二十多次,前朝成化二十年筑太行堤阻水北流,迫使黄河南流入淮,夺淮河道入海,已经四百年了。”

“那不是还要改道?是什么时候改道的?老蒋好像炸过花园口,是不是那个时候改道的?”张扬器皱着眉头搜肠刮肚想了半天,好像不记得清末有说过黄河决口的事情,那八成就是老蒋干的!想到这里张扬器放下了半悬的那颗心,如果真要是现在黄河改道,那江苏肯定会有影响,至于这个影响有多大,他连想都不敢想,不过既然是老蒋干的,那自己也不需要为未来人心。

“大人……真的让纪、高两位将军回来吗?”郑法看张扬器默不吭声,忍不住提醒道,“现在江苏、浙江我军都处优势,倒不如让两位将军立足皖中,这样也可以与淮安遥相呼应,策应天京安全。”

“策应天京安全?我为什么要策应天京安全?”张扬器奇怪的看着郑国,忍不住笑了出来,“郑法,如果控制皖地,我们不就把清廷和天国给分开了?那不是两头受气?”

“大人,皖地民风彪悍,如今捻子又闹得厉害,皖北很多县城的县官都没人去当,清妖在那里的势力非常弱,如果我们借机控制安徽,那么进可上河北,退可去山、陕,苏、浙太小,毫无回旋……”郑法还想再说,就见张扬器摆了摆手道:“郑法,捻军可以联系,但是目前我们还是不要去碰安徽这个地方好,苏、浙虽然回旋小,但是潜力也大,又临海可通外洋,如果说打江西、福建我倒是愿意,总之把天京和北京隔开的事情我们暂时还不能做,你敢说现在天京的事情你看得清楚?我们以静制动,让他们先打好了,我们先把苏、浙稳定住,再图进取,根基不稳,势无所依啊!”

返回书页

本书作者隆重推荐:

标题:

表情:

内容:

提醒:

精品作品推荐:

本书最新消息

新书提名榜

商务合作客服中心太平中国 第六十五章回军

上一章  |  太平中国目录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