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七十四章 歌曲书

  乔佳月听了后也是一脸的后怕,太恐怖了。

  自此,乔父对于安全问题愈发重视,坚决不同意孩子去人多、安全隐患多的地方。

  而乔宏致首当其冲,被乔父抓着好一番教训。

  毕竟几个孩子中,他最喜欢往外跑。

  乡下的孩子,都是父母放养的,少数几个家里看得紧的宝贝疙瘩,一般都是嘴里吩咐几句。

  本来乔父乔母对于安全的事就常说,但这次花灯的事,让他又把这事再三强调,就差没让乔宏致写下保证书了。

  乔佳月和两个哥哥在一旁偷笑,也不说给他帮忙。

  乔宏致现在年纪大了,胆子也大,确实要好好管管。

  而乔父想到今年的风声不大对,觉得还是多拘束点儿子的好。

  乔宏致没有忤逆父母的话,他分得清轻重。

  没过两天,广播里传来消息,号召广大干部学习精神。

  已经于去年去世,那会广播里悄无声息,冷不丁的,他的事迹就被大力宣传。

  又是一个陌生的穷山恶水的地方,一位人民干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没多久,公社那边也频繁组织各大队学习精神。

  乔父觉得,因为之前在查贪污、投机倒把等事,如今自然为大家展示,真正的人民干部是什么样的。

  真正的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心里装着群众,惟独没有自己。

  更要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为人民利益任劳任怨,不畏任何困难。

  对于这些学习,乔父都很认真,但真正怎么做事,自然还是用自己那一套法子。

  真正无私奉献的人有,但乔父认为自己做不到。

  他从来不认为工作比自己的妻儿还要重要,为别人委屈家人的人,即便外头再成功,他也是个失败者。

  因为过年比较早,离春耕还有点时间,社员们也没闲着,地里没活做,但家里可不少。

  而且大队的菇棚、猪圈等都需要检查、固定。

  同时,开始筛选稻种育秧,如今各个生产队的收入都不差,大家商量后,由乔父跟刘东阳交涉,买回了一大卷的塑料薄膜。

  这时候天还冷着,没点手段保温,秧苗就长不好。

  以前都是要人工搭建低矮的草棚子,如今只要把竹条沿着秧田一插形成拱形,一排过去,再盖上塑料薄膜,别提多简单了。

  而且晒太阳的时候也方便,把塑料薄膜掀开就行,真是方便又轻松。

  四队负责育秧的是王秀红和几个经验丰富的老人,有了塑料薄膜,他们的工作量减轻许多,对乔父很是感激。

  而且这塑料薄膜可以用个两三年,夏天晒谷子下雨,还能拿来盖在谷堆上防雨。

  总之,塑料薄膜用途多多,钱没有白花。

  白玉姗今年的信件比较频繁,才三月,乔母就收到了两封信。

  而明显的,后一封要比前一封长。

  姐妹俩有特别的联系方式,白玉姗在信里抱怨了下天气和饮食,说了下婆家人的心软。

  但乔母却看出来了,白玉姗要说的事。

  说他们公社有个老师对《海瑞罢官》这部戏剧大说特说,还提了之前报纸上的文章,结果丢掉了工作。

  白玉姗并不是察觉到什么,她只是让乔母他们小心一些,别乱说话。

  祸从口出,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而乔父乔母早就知晓这个道理,他们感激白玉姗的提醒,便写了信去感谢,顺便邮寄点土特产。

  他们天南地北的,彼此不知道双方的情况,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臆测,然后写信关心。

  乔母和白玉姗需要的不是信息上的交流,而是一种心理上的慰藉。

  她们天各一方,无法见面,不知其他亲人的境况,只能彼此安慰。

  每年的三月,都要学,而学校因为那次在公社和县城得了奖的表演,也喜欢在这个月份排几个节目自娱自乐。

  其实他们都还有点念想,哪日公社再有汇演,高山小学的节目直接就能披挂上阵。

  陈东方和白美兰这两年过年没回家,前段时间特地回去了一趟,带回了不少东西。

  最惹眼的就是白美兰带回来的基本歌曲合集。

  陈绵还特地邀请乔佳月去他们家欣赏那基本歌曲书。

  乔佳月本身唱歌不行,但不代表她不喜欢听,对于陈绵的邀请,欣然前往。

  “佳月,快看,这是我阿娘买回来的书。”陈绵捧着几本书,兴匆匆地从屋里跑出来。

  最上面这本米白色的封面上,一行红色的大字《我们是接班人》,在这书名的下方,有一行字,写着“1963北京市少年儿童红五月歌咏比赛推荐歌曲。”

  在封面的中央,是一把火炬,最下面是北京出版社。

  陈绵双手摸过封面,指着那行小字说:“我真是羡慕那里的学生,竟然还有歌咏比赛。”

  乔佳月沉默了下,这如何能比?

  一个是国家的首都,一个是偏远山区,生活条件本就差别巨大,更何况是教育、精神层面。

  “以后我们也会有的。”乔佳月轻声说,但她却知道这话有多么的苍白无力。

  “不管了,佳月,你快看目录,有五十五首呢,许多我们都没在广播里听过。”

  乔佳月扫了一眼目录,又翻了几页,发现自己看不懂音符,真是尴尬。

  她接着看下面的书,一本《革命歌曲集》,还有《独唱歌曲200首》,里头有古曲、民歌、五四以来较为优秀的歌曲外,还有翻译过来的国外歌曲。

  乔佳月吸了口气,看到最下面那本,封面很新,是去年才出版的《少年儿童歌曲选》。

  封面就比其他基本设置要用心,上三分之二白底,虚化的草木发芽,燕子归来,三个学生带着草帽、扛着锄头,面含笑容,手拿小花。

  看着封面人物灿烂的笑脸,乔佳月也忍不住咧了下嘴,翻开了目录,有210首,

  “佳月,我最喜欢这一本了,等我学会了曲子,唱给你听好不好。”陈绵拉着乔佳月的手,满含期待。

  “好啊。不过这么多歌,你唱得来吗?”

  “我挑我喜欢的唱呀,不过阿娘说要选一些当做音乐课的曲目,组织大合唱。”

  “那你当领唱吗?”乔佳月侧头问。

  “不要,我要独唱。”陈绵摇头,语气坚定地说道,碰到自己喜欢的事,也会为之而坚持。

哎呦文学网    六零种田记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