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三二九零章 盘踞岛夷

  随机推荐:

  “无逍遥先生,无高渐离现在!”

  “水寒剑,重铸?”

  “这柄剑是徐夫子当年铸就的,如若徐夫子现在还…,徐夫子之后,墨家高明的铸剑师几乎不存。”

  高渐离摇摇头,再次一礼。

  无逍遥先生的耐心细致指点,自己断不可能有今日之修行,道理虽如逍遥先生所言,然则…机缘难得。

  诸夏间,比自己天资更好的人数不胜数。

  运道比自己好的也有很多很多。

  那些人的修行如何?

  终究这一次前来真道宗问道修行有收获,还是有大收获。

  没有辜负许多人的期待。

  算着时间,班大师他们应该归于濮阳了吧,还好,从陆丰出来并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水寒剑?

  听得逍遥先生提醒,高渐离将手中的剑器举起,这柄剑…是墨家徐夫子所铸,材质特殊,铸剑熔炼心血。

  是以,机缘之下,成就水寒剑。

  这柄剑,自己已经用了多年。

  还是很顺手的。

  眼下的修行虽有突破,似乎…并没有什么大碍,逍遥先生所言让自己接下来有时间将其重铸?

  否则,不足以承受自己踏足玄关之后的真元冲击?

  既然逍遥先生那般言语,那么,若有合适机会,当寻上佳铸剑师为水寒剑重铸!

  徐夫子之后,墨家已经没有铸就名剑的技艺和手段。

  农家!

  也就剩下农家了。

  农家六堂中,蚩尤堂就是极其擅长铸就兵刃的一堂,如今还是有不少蚩尤堂的弟子在的!

  “墨家还在,只要好好的传承下去,将来的一切都会慢慢恢复的。”

  “高统领,如今你的修行已经稳固了,境界立住,接下来勤修不缀,自可水到渠成。”

  “接下来你是要继续待在真道宗修行?还是返回中原之地,同班大师他们会和?”

  逍遥子转身走向远处的一处凉亭之所,同高渐离闲聊诸事。

  算起来,高渐离前来这里已经数月了,数月来,进益相当明显,相当大,接下来的修行…已经不需要自己怎么指点了。

  路已经有了,继续走下去就行。

  墨家如今离开陆丰,十年之间,诸夏已经不太一样了,一切都是崭新的,这等关头,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

  “逍遥先生,我准备在真道宗继续修行一段时间。”

  “墨家那里,因一些事情,眼下也不需要太多的动静,安稳为上,待诸事安定,再谋其它也不晚。”

  高渐离略有思忖,应语。

  “也好。”

  “近来我有闻一些消息,玄清子准备对诸夏诸郡的宗门派别之力给予梳理,墨家这个时候,不要有太多的动作是好的。”

  “齐鲁之地,那些道者宫观,死的人很多很多。”

  “也因那些事,齐鲁另外一些百家传承的门派动静不小,也或多或少引来不少灾祸之事。”

  “真道宗都差点牵扯其中。”

  “墨家,有那样的打算很好。”

  “既然你决定继续待在真道宗一段时间,可以多前往藏书楼看一看,那里的道藏典籍虽不多,于你还有墨家另外一些人应有助力的。”

  “听你说过,墨家的盗跖统领也到了这一步,如今你已经有所得,将来他也能有裨益。”

  逍遥子点点头,墨家既是需要人手的,也是需要小心谨慎的,高统领能够此言,想来也是墨家上下意思。

  自己安心很多。

  昔年自己行走江湖的时候,和墨家打过不少交道,墨家也于自己不少助力,如今也是一番心意。

  何况。

  自己所修乃是人宗道理。

  敝扫自珍非煌煌大道。

  “天宗玄清子准备对诸夏间的宗门派别进行梳理?是准备压制和剿灭吗?”

  “盗跖统领。”

  “多谢逍遥先生。”

  玄清子的动静?

  对诸夏的门派进行管理?什么样的一个手段?连道者宫观都丝毫不留手,何况其余的传承?

  一时,心中一禀。

  然则。

  逍遥先生所言另外一事,令己心有些惭愧,其实自己准备继续待在真道宗,也是想要有所得,能够增进修行见闻见识。

  于盗跖,于另外一些墨家统领有助力。

  而逍遥先生却诚挚如此,实在是…莫大恩情。

  “哈哈,坐!”

  “应该不是压制和剿灭,堵不如疏,无论秦国如何推进禁武令,诸夏间的游侠之人还是会存在的。”

  “诸子百家也不会一时半刻就会全部消失不见的。”

  “分教开宗。”

  “开宗立派。”

  “是那些传承的选择。”

  “也是一个有束缚的选择,齐鲁之地还好一些,其余诸郡的束缚会逐步增大。”

  “以我所想,压制和剿灭肯定是不会有的,除非这个时候有人不为明智,直接有乱事出现。”

  “其余则是加强束缚,让属于游侠的无序归于有序,将游侠的隐患大大降低。”

  “归根结底,是为秦国在诸郡的统治更加安稳顺畅。”

  “想来也是尽可能削弱山东诸郡之地的反秦抗秦之力。”

  “秦国,不得不说,秦国的国势愈发强大了。”

  “河西之地的异邦之国乌孙,眼下已经被秦国掌控,想来不就之后,就会化为秦国郡县。”

  “箕子朝鲜和辰国之地先后…。”

  “其实辰国之地,本可以有好的结果,可惜,人心混杂,力量不一,临近对战,一溃即散。”

  行入凉亭,逍遥子伸手一礼。

  墨家能够有所得,是好事,也是自己希望看到的事情。

  至于玄清子要树立诸夏宗门派别,具体内情自己虽不太清楚,若说如高渐离所言那般,是没有的。

  也是不太可能的。

  真要准备将那些人一网打尽,乱子可是很大的。

  游侠非寻常人,稍稍三五人,就能够为乱一处地方,俯览整个山东诸郡之地,游侠几何?

  故而,秦国不会那么不明智的。

  更多是加强对于宗门派别的管制,对游侠的动静进行压制,初始的动作也不会很大。

  只是。

  随着秦国对于诸郡之地的掌控之力增强,那般压制就会越来越强。

  不过,那是自己所想,那个玄清子具体会如何施为?则是不清楚,但…绝非高渐离所言那般。

  秦国的手段越来越多了。

  反观山东诸地的动静,则是太寻常和愚蠢了一些,箕子朝鲜、辰国之地的事情也一直关注的。

  可惜。

  可惜了。

  那里的事情已经结束,大致的过程,也有知晓,本不该有那个结果出现的,它…还是出现的。

  “辰国之地。”

  “当年诸国为秦国一一攻灭的时候,也是类似的情形!”

  齐鲁之地数月来发生的事情。

  箕子朝鲜发生的事情。

  辰国之地的结果。

  河西的情形。

  高渐离亦是有所知。

  闻之,令人多不喜。

  也是多不愿有那样的事情发生。

  奈何,它还是出现了。

  和当年的许多事情多相似,秦国攻灭山东诸国,如若山东诸国联合起来,力量汇聚一处,何以会让秦国那样的张狂?

  何以会让秦国有如今之势?

  “的确很相像!”

  逍遥子轻叹。

  已经十余年了,那些人看起来还不如往昔。

  “高统领,无需多想那些,无论那些人如何,自身的事情有所为就可。”

  “墨家得脱枷锁,需要休养生息,濮阳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天明少侠,是一位罕见的少年英侠。”

  “若是天明少侠成为墨家的巨子,是一件好事。”

  逍遥子没有在那个话题上停留,提及那件事,都会令人心中不悦。

  “巨子!”

  “天明少侠,并无承继墨家巨子之意。”

  “陆丰之事,曾多次相请。”

  高渐离亦是一叹。

  天明少侠,无论修行,无论品性,无论侠义,都绝对是墨家巨子的最佳人选。

  天明少侠若为墨家巨子,墨家上下绝对没有任何人有异议。

  只可惜,天明少侠志不在那里。

  “那也正是天明少侠的难得之处。”

  “小小年纪,就能够有那般的心境,他的修行…将来必会与道合真,必会齐肩先贤诸子。”

  “天明少侠虽不为墨家的巨子,但…若是墨家真的遭逢灭顶之难,天明少侠想来也不会袖手旁观。”

  “天明少侠。”

  “还有燕丹的那个女儿。”

  “燕丹!”

  “高统领,时间过的还真快,想起当年燕国蓟城的岁月,便是想到许多故人。”

  “还有韩申,他…,他也去了很久很久。”

  逍遥子轻抚颔下须发,语落天明少侠,不为吝啬赞誉,天明少侠年岁不大,令人敬佩。

  诸子百家都有侠义之名。

  那个时候,还是十年前。

  那个时候,天明少侠还不大。

  就已经有了那般侠名。

  十年之间,更是明证侠名。

  真的是墨家巨子最佳人选。

  也正是因他没有选择成为墨家巨子,在自己看来,他的一身修行更为超凡了。

  不自觉。

  又提及另外一些人,想起另外许多人。

  真的很快很快。

  依稀想来,昨日还和那些人在一处吃酒,在一处商谈诸事,现在…那些人许多许多都不在了。

  “燕国,蓟城。”

  “太子殿下。”

  “韩申大侠。”

  高渐离喃喃低语,燕国的过往之事,在自己的记忆中也有很深很深,也有很久很久。

  燕国的雪很大。

  燕国的冬日很长。

  燕国的酒水很烈。

  燕国的曲子…清冷、火热、悠扬、余韵绵绵…。

  更有美人玉台之上,凌波飞燕,一舞倾城。

  一些人,已经远去。

  一些人,还在。

  “岛夷之地。”

  “还真是一处不错的地方。”

  “这里虽不如箕子朝鲜大,可…眼下这里多安静,并无杂乱之力,项氏一族接下来在这里,足以好好的整修整顿。”

  立于一处三四百丈高的山峰顶端,迎面…海风浪涛袭来,将身上的衣裳、发丝尽皆拂动。

  海风中的气息。

  很熟悉。

  近月来,在海域走走停停,每时每刻都沐浴在海风之中,从头到脚,无处不有海风的气息。

  时间长了。

  海风,也和寻常的风一般无二了。

  只是,时间长了对于肌肤好像有不小的损伤,然…那些不为大碍,参照简略的舆图,一路迂回南下。

  至岛夷之地。

  如今,已经在岛夷停留五日了。

  五日的时间,虽没有将岛夷尽皆一览,也将许多地方走了走,于此地,项梁多喜。

  这里真的不错。

  有平坦适合耕种的土地。

  也有一条条淡水河流,无需担心一直喝海水。

  这里的瓜果鲜品数之不尽,用之不竭。

  这里的地形地势还好,中间高耸,四周低缓,山脉盘踞其中,山林纵横其内,飞禽走兽也是许多。

  以项氏一族的力量,就算来上十倍、百倍的人,这里也足够容纳。

  眼下。

  这处岛屿上,有一些人居住,不为大碍,看上去都是数千年来无意之中来到这里的,后来,就一直待在这里了。

  他们的风华礼仪很是古老,有诸夏的痕迹,不为多。

  力量也不强。

  待项氏一族的人手来到这里,倒是可以将那些力量给于收拢为用,时间长了,生聚之下,力量就不容小觑了。

  多年来,在箕子朝鲜之地,一直都面临外在许多力量的觊觎和压制、争斗、争斗。

  辰国之地,也差不多。

  这里。

  暂时还没有别的力量,足以令项氏一族将这里好好的经营,将来,就算有别的力量前来,项氏一族也足以占据最有利的一面。

  “这里确是一处上佳之地,距离陆地不为太远。”

  “这里的土地足够多,若是种植江南的一年两熟、三熟谷物,无需担忧粮草辎重之物。”

  “甚至于还能够别有所得。”

  “这里的矿藏之物,应该也有一些,倒是需要堪舆之人细细寻找了。”

  深蓝色的直长衫着身,烈日之下,须发如雪,面容多枯皱了一些,然则,其人的精气神不错。

  轻握颔下长须的尾端,不为浑浊的生辉之眸端量四周,可以看到很远,关于此地的许多规划,连日来,也有不断所言。

  “如若将这里好好的收拾一番,待更多的人手前来,三五年后,当是一处进可攻,退可守的极佳之地。”

  “只是,江南之地也有秦国水军,果然被他们发现了,又该如何?”

  这里几乎什么都不缺,吃食用度,应有尽有,欠缺之处…就是人太少了,如若这里可有数万人,乃至于数十万人。

  当是另外一番景象。

  此外。

  这里距离陆地真的不算太远,普通渔船难以到达,一些大船还是有可能前来的。

  被山东诸郡的另外一些人所知,事情还在预料之中,还在承受之中,还在应对之中。

  倘若为秦国江南所知,该如何?

  一语出,此间稍稍寂静,唯剩下海风仍旧强劲吹来的宏大咆哮之声。

哎呦文学网    秦时小说家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