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289章 抽出帝国基石的第一块砖

  位于湾岛西北部的竹堑市,正是湾积电的总厂所在。

  “真的假的?又来一片?”

  “拜托,你自己不懂看?”

  两个人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目不转睛。

  “吊诶!上次是几月?”

  “4月来的。五、六、七、八、九、十,半年一片诶。就算用了我们的gnflow,也不用这么夸张的啦!”

  “夭寿噢,多少人在搞哦,你说是不是有背景的嘞这家公司?”

  “这哪讲得清?”

  “一定的啦,17岁嘞,太保才正常。一年两片,还都是这么吊的芯片,没背景怎么可能!”

  负责帮漫游者流片的技术工在那边难以置信地议论,而负责和漫游者对接的廖青山,则看到得更多。

  他是技术出身,对这两枚芯片的特征非常敏感。

  芯片的工艺制程并不高,0.28微米。

  但他能从电路图中看出一些门道。

  这两枚芯片的共同特征,就是与同样制程工艺的其他同类型芯片相比,这两枚芯片的设计架构更简洁、更高效!

  作为全球知名的半导体纯代工厂,湾积电已经为不知道多少家芯片设计企业做过流片、量产芯片。

  廖青山自认有这个眼力,这家燧石科技,芯片设计能力很强!

  事实上,这也是现在所接触到的,对岸芯片设计能力最强的公司。

  廖青山认为这一家公司非常重要。

  因为自从互联网泡沫破灭以来,整个半导体行业都遭受到了重击。

  在同行之中,湾积电的情况,算是非常好的。到现在,大部分同行还处于负增长,而湾积电已经恢复了正增长,基本回到了00年时候的收入规模。

  由此可见,有时候危机也是机遇。

  作为第一流的纯代工厂,最理想的伙伴,就是第一流的芯片设计企业。

  这样的组合,能够拿出世界级的芯片,占领市场,源源不断地壮大。

  而且,与其他芯片设计企业不同的是,燧石科技居然拿出了两枚不同领域的高水平芯片,这就耐人寻味了。

  这意味着,它不只是服务于某一个细分领域,去做专一的产品。

  它一定还会有别的研发计划!

  有了第一次是偶然,但有了第二次,那就需要重视了。

  廖青山把流片工作安排了下去,对公司高层写起报告来。

  竹堑那边湾积电对燧石科技的看法,燧石研究院内部是不得而知的。

  但燧石研究院内部确实是士气高涨的时候。

  一个集成电路设计和系统实验室,一个半导体工艺实验室,坐拥两千平米的工作区域,配备了最好的设备,同时攻关着多个项目。

  老板自己和倪院士,领着林耀东以及新引进的一些半导体科研人才,攻关存储芯片。

  刘汉豪带着原来的几个精英骨干,攻关视频编解码芯片和影像处理器。

  而原来的一些精英骨干,则分别独立带组,去做u盘控制芯片和音频芯片的升级和其他版本。

  燧石研究院俨然已经是国内颇具声势的芯片研究机构了。

  至少在燧石研究院的内部,是这么认为的。

  但此刻在外部,芯片领域的视线都被龙芯吸引着。

  自从9月底,龙芯发布会举办以来,这枚芯片,就被誉为“第一颗中国芯”。

  芯片这东西,在普通人眼中,实在是太高大上了。

  科普的时候,总是讲到,一枚指甲盖大的芯片上,集成了几百、几千万个晶体管。

  然后还总配一个手指捻着晶体管的图片。

  但芯片所涉及的知识确实太专业,在媒体的一片赞誉、民众的欢呼期待声中,胡威武其实是很冷静的。

  自项目设立之初起,华科院计算所的领导就明确了,这是一枚更通用的芯片。

  根本就不在和英特尔比赛的赛道上。

  原因很简单,暂时根本比不过。

  它瞄准的是对“安全”有特殊要求的国家各个领域,用以满足其中方方面面的电子设备的芯片需求。

  它根本就不是要在个人电脑这个领域,去与英特尔竞争,虽然它也能满足低端机器的需要。

  但普通人并不懂这些。

  普通人沉迷的,是媒体上那种“可以对英特尔、amd说不了”的言语气氛,是七八号人、两三条qiang,是十五个月就流片成功,被取名为狗剩{godson}希望好养活的这种典型英雄故事。

  胡威武自然是火了,各种荣誉纷至沓来,他甚至被称呼为“民族英雄”。

  这样的高光,对倪光北显然是有触动的。

  他最近都蹲到了燧石研究院。

  顾松担心他的身体,只要没课,他就过来拉倪光北喝茶,聊天,休息一会。

  倪光北一开始的时候很不满,觉得顾松捣乱,直到顾松问他:“倪老,您觉得,龙芯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产业化!”倪光北毫不犹豫地说道。

  顾松问道:“切入点呢?哪个领域?”

  倪光北张了张嘴,有点不知道怎么说好。

  如果是一年前,他也许还可以侃侃而谈,为它规划着未来的发展之路。

  但认识顾松这小子之后,两人不止一次深谈过这些话题。

  他知道顾松的意思,芯片最终需要应用。在消费市场,仍然是和霸主竞争,性能不如人家,软件厂商支持力度不如人家,消费者仅凭一颗爱国心,花钱买差产品吗?

  自然只能用到不得不用国产芯片的领域,或者人家霸主看不上的消费产品领域。

  一想到这条路,是有多么漫长、多么艰难,倪光北就无法再那么豪言壮语了。

  只能用比别人小的投入,来加速追上别人飞奔的脚步。

  顾松比他更清楚这条路有多么艰难。因为走这条路的人,并不像他,知道未来的走向。

  胡威武是一个真正的斗士,他带着这支队伍,一直专注在国产芯片的研发领域。哪怕现在的龙芯1号,只能算是在mips指令集的基础上做了改进,还不足以称之为100纯正。但胡威武并没有放弃,他带着弟子们一起往前艰难地闯。直到16年,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芯指令集基础上研制出来的第三代,才终于真正走过了第一个门槛。

  直到顾松读档的时候,龙芯仍然在“卖不出去”的境地中挣扎。但,原来看不到的背影,终究是能看到了。

  况且他的弟子,还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闯下了那样的天地。

  顾松没有办法在现在这个时刻点醒荣誉加身的胡威武,但他可以让天才少蹉跎12年,他也可以让耆老重燃壮志。

  “倪老,别把身体熬坏了。您才刚60出头,未来的日子还长。咱们扎实一点,先做市场需要的芯片。”

  倪光北想起英特尔和windows业已架构起来的庞大帝国,眼神终于坚定起来,缓缓地点了点头。“”

哎呦文学网    重生之命当争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