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九百三十五章 黑甲出击

  铁砂,在火器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虽然威力大,但缺点就跟霰弹枪一样,开枪打出的是一片弹幕,以此来杀伤敌人。

  不过,这已经是蒙古诸部找出的最厉害的火器了。

  游牧民族比之农耕民族最大的劣势就在于不稳定,生产力低下。

  大明可以将火器的制造统一化,开采矿产、生产火药、统一配备军械。

  但蒙古诸部就不行了。

  他们手上拿着的短火铳,还都是自元朝遗留下来的,说是古董也不为过。

  虽然过去了两百多年,但在保养良好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使用。

  黑甲军朝着努尔哈赤杀去,双方之间的距离极速的缩短。

  “火铳!”

  努尔哈赤冷笑一声,掏出马背上的短火铳,其身后的鞑子也纷纷拿出了短火铳。

  熊廷弼见到对方掏出了火器,眉头微微一皱,旋即松开。

  他对黑甲很有信心。

  每一具黑甲都是工部按照规矩严格打造出来的,制成之后都会经过一系列的测试,然后才会发到将士手中。

  黑甲的防御力,就是装配铅丸的火铳也不穿,何况区区铁砂呢?

  “放!!!”

  距离来到四十步,努尔哈赤将枪口对准了最前方的熊廷弼,扣动扳机。

  火石点火,枪口喷出一团灰色的硝烟,猛地上抬,一片铁砂激射而出,直奔熊廷弼而去。

  与此同时,身后也纷纷响起了火铳开火的声音。

  叮叮叮!

  一片片成团的铁砂击打在黑甲上,迸射出阵阵火星,最外层的薄甲瞬间被洞穿,没能扛住铁砂的威力。

  但当铁砂穿过薄甲,击中盔甲内部的甲胄时,就再也没能前进半寸。

  双层皮革加上锁子甲般的铁丸,将明军的身体躯干完全包裹了起来,铁砂打在上方,只是略微阻挡了一下明军前进的势头。

  熊廷弼身体微微向后一仰,抓住缰绳,马上就恢复了正常。

  见到这一幕,努尔哈赤顿时瞠目结舌,有些不敢置信。

  他明明看到铁砂击穿了明军的盔甲,为什么他们没受伤?

  难道是有两层甲胄?

  该死!

  甲胄的造价极为高昂,一套动辄数两银子,明廷是疯了吗?

  拿出几十万银两打造一支铁骑?

  有这些钱,都能多招募数倍的兵力了啊!

  努尔哈赤很不理解明廷此举的意图,但是,黑甲的防御力确实出乎他的意料。

  他将短火铳随手一扔,抽出弯刀,三十步的距离已过,鞑子们与黑甲军正面交锋了。

  五万对两万,人数多的一方还是鞑子,按理说应该是呈一面倒之势。

  事实也是如此,白热化的战场中,鞑子们的兵器纷纷落到黑甲军的身上,发出金铁交击的脆响。

  外部盔甲能够击破,但里面内甲就如同坚硬的城墙,稳若磐石。

  只一个错身交锋,黑甲军与努尔哈赤率领的军队擦身而过,双方调转马头。

  战场中央,几名不慎跌落马下的黑甲军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然后继续翻身上马。

  而成片成片倒下的鞑子,却再也没有站起来。

  一个照脸,鞑子阵亡数百人。

  黑甲军伤亡:零。

  努尔哈赤嘴角猛抽几下,他终于明白莽古尔泰怎么输的了。

  交锋的时候,他的弯刀在黑甲上划过,留下一道薄薄的浅痕,别说伤害了,恐怕对方就是在感觉挠痒痒。

  而自己手上的弯刀,则已经出现了卷刃的前兆。

  黑甲军不为所动,五万鞑子却难以抑制心中的恐惧。

  他们下意识的后退几步,被黑甲军给彻底震慑住了。

  察觉到军中弥漫的恐惧之意,努尔哈赤叫道:

  “不要慌!!!”

  “攻击薄弱部位!”

  双方再度对冲。

  薄弱部位自然指的是咽喉、盔甲缝隙之类的地方,鞑子们听从努尔哈赤的指示,专门挑刁钻的角度下手。

  可是,明军对此早有防范。

  黑甲配备的头盔,下垂环状铁链,就连脖颈处都添加了甲胄防护。

  至于所谓的盔甲空隙....

  杨文才在造盔甲的时候怎么可能没想到这一点呢?

  他受到纽扣的启发,将连接处分为内外两层,用柔软的、小型的软铁隔开,这样既不会妨碍到将士大幅度动作,也避免了敌人通过缝隙伤害将士。

  面对鞑子朝脖颈处挥下的弯刀,这些沙场上的老兵展现出了过人的机警,他们或敏捷的躲过,或将脖子一缩,亦或者用腰间配备的短匕格挡。

  又是一轮对冲过后。

  地上鞑子的尸体又多了一倍,而明军只损失了一骑。

  损失的这一骑,还是因为没能防御住弯刀,不小心被劈落马下,虽然鞑子的兵器没能造成伤害,但他却是被数匹战马踩踏而亡的。

  马儿的踢踏力量,可不是人能承受的住的。

  就算是穿着黑甲,也经不起几下。

  看到双方阵亡数量完全不成正比的这一幕,努尔哈赤终于惊慌了。

  双方的实力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

  杀敌全靠运气,砍也砍不动,这仗怎么打?

  想起莽古尔泰率领着残兵败将逃回后说的丧气话,努尔哈赤咽了口唾沫。

  他终于能理解对方了。

  就算是自己,也对黑甲束手无策。

  双方之间完全是一面倒的趋向。

  而在这时,被明军包围的莽古尔泰等人也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两万鞑子也扛不住十几万人围攻,眨眼间就只剩几千人了。

  熊廷弼冷漠的看着努尔哈赤,心中痛快之极。

  原先,他们只有被鞑子压着打的份,哪能像现在这般,正面交锋还能毫无伤亡的时候?

  这一切,还都要得益于柳安。

  如果不是他,杨文才也不会发明内甲,如果不是他,大明也不会富强至此,如果不是他....

  熊廷弼胸中一闷,他又想起了柳安救自己时说的那些话。

  为国为民,为天下,为民族大义。

  唯独没有自己。

  一开始他还是有些怀疑柳安说的这些话,但当他知道柳安率五万兵马出关镇守大军粮道,面对十几万鞑子依旧不退的时候。

  他彻底相信了。

  如果柳安怕死,就不会出关。

  “杀!!!”

哎呦文学网    明公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