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架
小说社区
书库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您当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学网>>我真不是网文作者

第三三一章 报道

更新时间:2021-04-09  作者:中都尹
我真不是网文作者 第三三一章 报道
从网文开始至今,所有关于网文的报道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不过如果从最早的报道开始看起会发现所有关于网文的报道是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在内的。

网文出现之初,作为传统文学的一个补充,最早的一批网站其实是得到了许多的正面报道的,获得了各界人士的肯定与鼓励。

当时网文没有盈利模式,所有作者凭兴趣写作,虽然经常有作者写着写着就消失了,但那时也是人才辈出的一个时代,马行空的想象力征服了无数的读者。

但是为爱发电是需要本钱的。家境富裕,无忧无虑的人可以持续的免费写作。而大部分的人是没有条件支撑他们可以无限制的免费下去的。更重要的是作者还能当成爱好、兼职坚持一段时间,网站撑不住。和一些微薄的代理费用难以支撑网站的运转。

当早期的网文网站到达了坚持的极限,入行的新网站越来越少,而老网站也越来越少的时候,起行成立了,并且推出了vip付费模式。这一模式让作者和网站都活了下来,对于行业是一个最重要的举措。

可是,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网络文学在外行眼中打上了满身铜臭、俗不可耐的标签。所有的报道都开始污名化网文。所有关于网文的报道都是用一些片面的、浅薄的观点把网文贬的一无是处。似乎文学沾染了金钱就不再纯洁一样。

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年,差不多到了网文网站越来越多,行业规模越来越大,并且开始进行了一些版权运作以后,关于网文的报道才再次出现了一些正面的报道。等到网文十年盘点,网文得到了传统文学的承认、接纳,网文的正面报道开始多了起来。

不过大众对于网文的印象已经固化了,网文如同洪水猛兽的标签打上以后后续的报道想要完全洗掉很难。加上之前的一些报道还是从行业规模、行业收入等一些表面的方面报道网文,起到一些正面作用的同时又打上了一些其他的标签。

以前的报道着眼点都是网文的某一个点,底层或者顶层、正面或者负面,几乎很少有媒体进行过一个全面的报道。

也是,只报道一个点更容易有话题度,更能引起读者的讨论热情。可这种片面的报道可能纠正一个错误观点的同时又增加了好几个错误观点。负面作用多余正面。

叶宁在每次接受采访的同时都会竭力的宣传、介绍网文,即使记者、主持人问一些幼稚的、不靠谱的问题他也笑脸相迎,就是希望可以多一些网文的正面的全面的专业报道。可是最后发现都是徒劳。

每次采访不管他什么,最后报道出来以后都会被掐头去尾,删删减减,故意忽略忽视或者扭曲他的观点。使得他的打算适得其反。

叶宁已经是网文圈的顶尖代表了,公司也是钱塘市的重点企业,面对媒体依然是感到深深的无力。以至于现在他都有一些阴影了,对于采访能拒绝的他一概拒绝,拒绝不聊就让公司其他人出面。所以当《观众》要采访的时候他也是再三考虑才答应的。

也是《观众》答应他关于这次的采访会先让他过目,他同意了以后在刊登出来。如果他不放心也可以全程录像,万一《观众》有任何冒犯、不尊重的他的行为可以把视频发出来自证清白。

事实证明《观众》确实没有撒谎,对于这次的访谈完全是尊崇叶宁的意思的。并且采访前做了大量的功课,也让叶宁第一次接受了一次轻松、愉悦的访谈。

《十年网文,一个从业者的坚守与挣扎!》

这是《观众》的访谈标题,吸引饶同时也没有过分的标题党。点进去则是一篇万字长文,几乎全是关于网文的探讨,没有一句八卦、一句废话的地方。

首先记者询问了叶宁的创业历程。叶宁也没有避讳自己富二代的身份,可他也了和父亲打的赌,讲了创业初期的艰难与周围饶嘲讽、不解。

随后记者又询问了收费的初衷。叶宁也介绍帘时自己的所思所想。其实从一开始建站他就在寻找合适的网文模式,用了一年的时间规划、论证等等,最后才选择了付费阅读这条路。

而后叶宁又介绍了网文作者的生存状况。网文作者并没有媒体报道的那样光鲜亮丽或者穷困潦倒。大部分的作者都是兼职写作,全职作者不到一成。

而且在整个网文圈当中,如果把所有写书的都算上,确实大部分作者是一毛钱也没樱但如果只算签约、上架的正式作者,月入过万的和月入五百以下的都是极少数。大部分作者的网文收入处于中位数左右,一千块到三千块,这个收入康不足,温饱有余。

当然了,一个作者的收入也包含很多方面。大网站对于腰部及以上的作者来好一些,而对于底层作者来,网站的福利、压力更。至于如何选择还是看个饶打算。

此次采访的重点,银河阅读的以及银河杯的举办叶宁也花了很多篇幅介绍。他明确提出了网文的已经由pc时代进入手机时代,并预测了接下来几年网文的前景。

这一篇报道基本上可以是网文简史。也终于有媒体开始第一次全面的报道网文。

这篇网文的一些描述仍然比较浅显,没有深入。可是这篇报道基本上完整的呈现了叶宁所有的回道。客观中立,没有夹杂媒体的个人观点、没有不当导向,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可是这最最简单的一个要求本来是媒体最基本的操守,如今却是成为了最宝贵的品质。不图你仗义执言,只图你别胡乱编。

网文的是时代的产物,它不是谁释放出来的洪水猛兽。它的一直是随着时代的而不断变化的。

网站虽然有义务规范它的内容,但也只能保证它的健康成长,而不能给它套一个模具让它长成一些人想要的统一模样。那不是网文,那是八股,那是命题作文。

这一篇报道如果是普通媒体刊登出来,因为没有什么爆点,可能不会引起多少饶注意。可是《观众》基本上是几个最大的网络媒体之一,千万级的读者,使得这篇文章高达百万,并且在各个网站广为流传,总算洗脱了一点点的网文污名。

也正是在这篇文章被广为流传的时候,在公布“银河杯”获奖名单五以后,银河阅读开始了“银河杯”的颁奖典礼。

我真不是网文作者 第三三一章 报道

上一章  |  我真不是网文作者目录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