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架
小说社区
书库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您当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学网>>晚汉

第121章 北军

更新时间:2020-05-05  作者:晚上去爬上
晚汉 第121章 北军
三日后,早上。

寒风呼啸,天色非常阴沉。

北宫司马门外,北军五校屯骑营。

刘玘与主簿荀攸、行军司马公孙度一同来点兵。

荀攸在卢植的劝说之下,已同意暂时担任刘玘的主簿。

他原本想留在京城好好读书,增加自己的才学,逐步提高自己的名望。

不过师傅卢植劝他“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让他暂时帮一帮刘玘,顺便也可以查看北方地形和山水。

荀攸谁的话都可不听,但不能不听父母和师傅之言,因此这才勉强同意担任了刘玘的主簿。

主簿在两汉至魏晋时期,是很常见的位置,为主要幕僚之一,南北朝时期逐渐成为品官。

公孙度二十八岁,原本是尚书台郎中,辽东人。

乔玄将他推荐给刘玘担任代理行军司马,刘玘知道乔玄非常会看人,而且他也知道这就是后来担任辽东太守的那人,因此都没想就答应了。

东汉的北军五校,是由西汉的北军八校省编而来,编组为五校尉,即: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

这其中,屯骑、越骑、长水为骑兵,射声为弓箭手,步兵营自然大部分都是步兵,只有极少量的骑兵。

三营骑兵中,长水营骑兵主要是乌桓骑兵,另外有少量的南匈奴骑兵。

当时的乌桓已经归属于东汉,被主要安置在幽州各郡的北部边界上,也有一部分人安置在各郡之中。

南匈奴是投降的匈奴一部分,他们被安置在并州黄河两岸的广大区域当中(主要是在河西,但是山西也不少)。

虽然他们现在比较服从朝廷的管理,不过进入东汉末年大动乱之后就不一样了。

错误的安置政策,导致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几百年的动乱。

北军的总人数并不多,除长水营为七百三十六人之外(包含几十名文职),其余四个营编制均为七百人,人数虽少,不过都是精挑细选,战斗力并不弱。

每个营有一名比两千石的校尉统领,一名比千石的司马为副。

刘玘既然是统领骑兵,当然只能够从骑兵三营当中调拨人员。

根据皇帝的旨意,这三营骑兵每营各抽调五百人,即一千五百人,每营派一名假司马领兵。

一千五百人当然太少,他们另外还会招募部分三营退役骑士,数量一千人。

当然,名义上是招募,实际带有强制性,并非可以任意拒绝招募。

除此之外,从黎阳营还会调拨七百骑兵,如此一来就有三千二百骑兵。

关于黎阳营,《续汉书》卷一一四《百官志一》有相关记载:

“世祖以幽、并州兵骑定天下,故于黎阳立营,以谒者监之,兵骑千人。”

黎阳营驻扎在黄河以北的黎阳,派了一名文官进行管理。

它主要是防范北边的骑兵突袭洛阳,在和平时期这种可能性当然不大,因此大部分骑兵都可抽调去作战。

军营四周有一道垣墙,高度也就六七尺,与普通寺署外面的垣墙相类似。

军营中大部分的建筑都是土墙茅屋,唯有军营的办事房为土墙瓦屋,颇为大气不凡,与普通普通寺署无异。

北军五校由一名六百石北军中侯负责监军五营,这是一个特殊的文官位置,并非一位军侯级的军官。

担任这个位置的人几乎可以肯定做到两千石,他手下有七名文吏,目前的北军中侯是刘虞。

刘虞年纪接近四十,也是一位宗室子弟,比刘玘还高上一辈。

根据卢植透露的消息,刘虞马上就要担任幽州刺史,因为他去年的考核非常优秀。

他负责帮助办理调兵事宜。

刘玘三人到来之后,他自然热情接待,“贤侄年轻有为,真是宗室之幸,快快请坐!”

毕竟大家同为光武帝之后,只隔了四五代,说来也算不得有多远。

“多谢阿叔,晚辈进京之后一直忙些杂事,未能抽时间拜访阿叔,实在有愧……”

说了几句客气话之后,几人分宾主落座。

刘虞面目非常和善,言语温和:“贤侄,此次出兵塞外,有巨大的风险,雁门关外冰天雪地,要渡过雁门关都非常困难,贤侄可一定要当心!”

“多谢阿叔提醒!小侄以为,如果我军渡过雁门关困难,敌人将更加困难,我倒是希望他们根本回不去,到时就可以关门打狗!”

“嗯,我很佩服你的勇气,关于如何对付胡人,我倒是有一点浅见。很多胡人入侵中原,主要是他们缺少必要的生活物资。

因为现在边境的护互市非常严格,很多必须物质他们根本得不到,因此就萌萌生了抢劫之念。

贤侄也可以在这方面做些文章,对他们加以分化瓦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这个道理……”

他以前管理过这方面的事务,因此说起来头头是道,听着也有几分道理。

“多谢阿叔指点,侄儿记住了!”刘玘点点头。

自己这位族叔,有很高的政治天分,一般人都赶不上,这从他后面的经历就可以看出来。

不过,他并不是一个懂得打仗的人,在自己那个世界当中,刘虞在打仗方面简直就是个“文盲”,被公孙瓒打得一败涂地。

在和平时期,对胡人可以适当进行怀柔,开展一些贸易,这对双方都有好处。

不过在如今的情况之下,显然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惩戒才行。

众人聊了片刻之后,刘虞拿出了一份将领名单递给刘玘。

刘玘接过来一看,领兵的是一名叫王堂的假司马,假司马为六百石,与军侯相同。

他看过之后就递给了公孙度,公孙度仔细看了看,然后抬头问刘虞:“刘卿,不知此次是否可以换一名军侯。”

“当然可以!不知公孙司马想换何人?”

“在下有一名同乡徐荣,他也在此营中担任军侯,此人打仗勇猛,擅长随机应变,在下想把他推荐给刘都尉!”

“原来是他!好,我马上就给你们换一人,不过,他的妻刚刚生产不久,二位最好是问问他的意见!”

刘玘一听,这种情况之下,怕是不好让人家去。

公孙度转头对刘玘道:“都尉,不如去问问他如何?”

晚汉 第121章 北军

上一章  |  晚汉目录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