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248章 南北对立

  刘元昭占据了京师一带,前锋占领了顺天府南边的霸州治所霸县,兵临保定府。

  因为崇祯南下,九边已经失去了意义,关宁铁骑完全被华夏军包围。

  吴三桂大感绝望,在女婿的劝说下,向刘元昭投诚。

  刘元昭直接拆散了关宁铁骑,所有士兵重新训练,不合格的就打发回去种地。

  此时的东北还是北大荒,需要好好开垦。

  至于宣大一线,也是乱了,没了朝廷的补给,他们撑不过一年。

  刘元昭没有急着去拿下宣大一线,反而是把兵力收缩在顺天府一带。

  他亲自出面,同时派出悬镜司的人手,出去宣传帝国的政策。

  所有的土地都收归国有,然后分发给每户百姓。

  此举一出,百姓们人心安定,直接投入到耕种之中。

  所耕种的都是番薯,土豆以及玉米,毕竟连年大旱,小麦这些种一批就是亏一批。

  刘元昭在稳定这京师。

  而崇祯则是率兵南下南京城。

  南下的事情,崇祯都没有和南方六部商议,为此,崇祯就让王承恩散布了一些消息。

  比如刘元昭这边的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税等。

  南方的士绅一开始商议,要是崇祯强硬的夺取他们的利益,那他们就反水,迎接北方的朝廷。

  但是随着这个消息传来,南方的士绅大惊失色,顿时绝了迎接北方朝廷的心思。

  之后东林学派得知华夏帝国对于商税收取的很严重,而且还鼓励开海,这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利益。

  南方各派士绅互相联络之下,还是决定支持大明对抗北边的华夏帝国。

  同时,在山东曲阜的孔家也知道了华夏帝国的政策,对于儒家的影响,那是大加打压。

  衍圣公孔植那是急的跳脚啊,皇帝南下,北方空虚,山东迟早被攻占。

  到时候,纳入华夏统治之后,孔家的影响力就会大大的削弱,到时候孔家几千年来的富贵就终结了。

  孔植当然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出现,他连忙发布檄文,指责华夏帝国的行为,并且号召天下士林一起打倒华夏帝国。

  同时,他开始转移孔家的财产,前去南方避祸。

  崇祯到达南京城,随之南下的数十万大军就取代了南京的守军。

  至于徐家的一门两国公肯定是不能同时掌握军权的。随着崇祯南下的定国公掌握军权,而魏国公只有了虚名,没了实权。

  南京的很多勋贵都失去了权力,毕竟他们都是太祖时期封的爵位,而南下的勋贵却是成祖时期的靖难功臣。

  崇祯到了南京之后,朝廷立刻整顿江淮地区的防务。

  这件事情,崇祯就交给杨嗣昌去做了。

  这一次,崇祯壮士断腕,来到南京,突然之间发现,没了北方,负担小了很多。

  崇祯一时高兴,便说道:“朕在北京城里时,还未有一日像今天这般高兴,北方的难题就交给他们去解决了。”

  此时的史可法为右佥都御史,他听到崇祯说的话,便说道:“陛下,此言不妥。陛下作为天下共主,怎么肯依因为抛弃了自己的子民已经疆土,还沾沾自喜呢?

  陛下这么做,如何对得起历代先帝?既然有数十万勤王大军,陛下应该死守北京城。

  若是太过于危险,也应留下一人在北京城监国,而不是一股脑的全部南下。”

  史可法的话狠狠的在崇祯的心窝子上插了一刀。

  崇祯顿时脸色通红,他怒视史可法:“史可法,难道你的意思是要朕死在北京城,你才满意吗?那你为什么不北上呢!”

  史可法毫不退缩,上前一步道:“臣自前年领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接替朱大典总管漕运,巡抚凤阳、淮安、扬州等地。弹劾罢免了三个督粮道,增设漕储道一人。

  陛下任命臣的事情,臣就得在其位谋其政!若是陛下准许臣领兵北上收复失地,臣也领命!”

  崇祯大怒,说道:“好!史可法,你自认为你是大忠臣,那现在朕就任命你为六省总督,总理北方陕西,山西,北直隶,河南,山东和辽东六地!”

  史可法上前跪下道:“臣,史可法,领旨!”

  崇祯气的拂袖而去。

  史可法的话,是把他的面子都给戳烂了,他是第一个从北京城里逃出来的明朝皇帝。

  这时候他觉得,自己或许应该让太子南下,自己坚守北京城。

  但是太子年少,在这个时候,主少国疑,年幼的太子又如何镇得住朝臣,还有那些军阀?

  这一切还是得靠自己,自己摒弃名声,只为中兴大明,史可法怎么就不理解呢?

  史可法领了圣旨,就带着仆从北上了。

  杨嗣昌见到史可法的时候,顿时就愣了,在看了圣旨之后,大为惊讶。

  史可法便把事情说了一下。

  杨嗣昌不得不感叹史可法真是耿直,他把事情交接给了史可法后,就返回南京去了。

  史可法一上任,就下令让各部总兵,巡抚前来总督衙门述职。

  而三边总督郑崇俭因为死守潼关,便来信说明了情况。

  史可法没有为难,而是派人去问郑崇俭需要什么援助。

  之后,在总督府,左良玉,黄得功,刘泽清等人齐聚一堂。

  左良玉字昆山,山东东昌府临清州(今山东临清)人。官至平贼将军、太子少保,封宁南侯。

  初在辽东与清军作战,曾受侯恂提拔。后在镇压农民军的战争中,不断扩大部队,日益骄横跋扈,拥兵自重。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封宁南伯。南明福王朱由崧即位后,又晋为侯,镇守武昌。

  此时,弘光政权中马士英、阮大铖用事,排斥东林党人。他袒护东林党人,且怀有个人野心,于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二十三日从武昌起兵,以清君侧为名,进军南京。未几,病死于九江舟中。子左梦庚率所部降清。

  刘泽清字鹤洲,山东曹县人,出身行伍,崇祯末年升至山东总兵。大顺军迫近北京时,崇祯帝命他率部火速入卫京师,他谎称坠马受伤,拒不奉诏。不久大顺军进入山东,他带领主力向南逃至淮安。

  明朝灭亡后,在江南拥立福王朱由菘登基,被封为东平伯,与刘良佐、高杰、黄得功并称为江北四镇。

  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南下,刘泽清投降,其后清廷讨厌他反复无常,将其绞死。

  黄得功,号虎山,明末开原卫人,其先自合肥徙。军中号黄闯子,官至太傅、左柱国,封靖国公。

  黄得功行伍出身,积功至副总兵,为京营名将。在对农民军的战争中,黄得功迫降五营兵,擒马武,杀王兴国,破张献忠,战功赫赫。

  崇祯末年,封靖南伯。明朝灭亡后,因参与拥立福王朱由崧,晋为侯爵,与刘良佐、刘泽清、高杰并称为江北四镇。

  清军南下后,弘光帝朱由崧逃入芜湖黄得功营中,清兵分兵来袭,黄得功率军在荻港与清兵大战。此时刘良佐在岸上大呼招降,黄得功怒斥他,突然一箭射射穿喉咙,于是抽出刀自杀。

  高杰字英吾,陕西米脂人。与李自成同邑,同起为盗,原为李自成部将,绰号翻山鹞。投降明政府后参加对农民军的追剿,升任总兵官。

  明朝灭亡后,在江南拥立福王朱由崧登基,被封为兴平伯,与刘良佐、刘泽清、黄得功并称为江北四镇。

  1645年(弘光元年),高杰在睢州被许定国诱杀。南明朝廷追赠其为太子太保。

  史可法坐在主位上道:“陛下任命我为六省总督,总理全务,意思是让本督务必收复北方失地!诸位一定要恪尽职守!”

  下面文武当即响应。

  不过左良玉说道:“总督,收复北地不只是空话,如今末将还在围剿流寇,然而不管是饷银,还是粮草兵器,已经兵员都没有得到补充啊。”

  旁边的刘泽清也连忙提出要求,索要钱粮。

  史可法回道:“陛下南下时,带来了三十余万勤王军,这些问题,你们不用担心,本督这就上书朝廷。”

  左良玉一听朝廷南下带了几十万勤王军,心思立刻转变道:“总督大人,希望总督大人可以理解,这并不是末将在推诿。”

  史可法点头道:“本督知道。”

  很快,史可法就派人把奏折送到了南京。

  崇祯看过之后,就把奏折交给了杨嗣昌。

  杨嗣昌看了之后,说道:“陛下,左良玉和刘泽清两人,办事不利,应该要惩戒。”

  崇祯点头道:“以前在北京城,朕对他们是鞭长莫及,现在在朕的眼皮子底下,他们再敢耍花招,朕决不轻饶。”

  崇祯派遣了三万人给史可法调用,同时还补充了百万饷银,以及三个月的粮草。

  他一下子可以拿出这么多钱,都是士绅们在出力。

  现在的情况是士绅只有大明这一个选择了,满清已经被华夏给灭了。

  所以崇祯一哭穷,士绅们立刻提供支持。

  此时,史可法正在接见一个人,那就是孙传庭。

  崇祯南下时,没能顾上他,还是一个旧部找到了天牢把他从监狱里救出来。

  史可法知道了孙传庭的遭遇,不由得说道:“卢总督的阵亡真是让人痛惜。”

  孙传庭点头道:“是啊,要是高起潜这个阉党援救一下,卢总督至少还有一线生机!

  现在北地失守,在下也不得不抛弃对杨嗣昌的成见!还希望宪之帮忙!”

  史可法笑道:“伯雅,你放心,这个忙我一定帮!只是希望伯雅不要介意,在我手下当副手。”

  孙传庭摇头道:“宪之多虑了,我只想为大明尽忠,这才对得起我的良心。”

  史可法大为感动,于是便为孙传庭的事情,联系朝廷中的朋友,为孙传庭争取官职。

  崇祯得知后,才记起孙传庭被他下狱,南下的时候都给忘了。

  不过杨嗣昌却是说道:“孙传庭本在天牢,现在竟然还敢求职?真是岂有此理。”

  崇祯倒是说道:“既然是史可法的要求,那就同意了,朕倒要看看,史可法能不能收复失地!到时候他失败了,朕就杀他九族!”

  于是,孙传庭便成了史可法的副手,一起处理收复北地的事情。

  因为崇祯南下,攻打四川的张献忠十分惶恐,北上便是陕西,已经是刘元昭的地盘了。

  南边是大明,他必须想个办法,不然的话,就只有投降了。

  而李自成则是抓紧机会,在河南发展势力,并且开始往洛阳移动。

  十三年冬,张献忠率农民军转战四川,把明军主力钳制在四川、湖广(约今湖南、湖北)地区。

  李自成乘中原明军兵力空虚之机,率部由郧阳(今湖北郧县)迂回进入河南,连克永宁(今洛宁)、宜阳、新安等十余城,对洛阳形成包围之势。

  洛阳告急,崇祯急令史可法想办法解决此事。

  史可法问计孙传庭。

  孙传庭分析道:“如今张献忠在四川湖广一带,左良玉部不能动,同时还得建议陛下让秦良玉在四川援助官军剿匪。

  而刘泽清在山东,需要防备北边的刘元昭趁火打劫。

  所以可以动的只能是高杰和黄得功。

  宪之,我的意思是,先让参政王昌、总兵王绍禹率兵前往加强防守。

  黄得功部作为第二批援军,在洛阳附近驻扎,分走闯贼的兵力。

  等闯贼在洛阳城下久战失利,宪之你在率兵北上,绕道闯贼后方,将其围歼!”

  孙传庭又继续说道:“只要消灭了闯贼,占据中原之地,朝廷就可以和山西联系上,这样宣大一地就不会直接投降。

  宪之,河南不能丢,一旦丢了河南山东,我们就只能依托江淮防守,如此就成了前宋之事了。”

  史可法点头道:“伯雅,你放心,我一定会守住河南的,大明的江山岂能落到刘元昭这贼子的手中?

  当初我在陕西的时候,就听说了,这刘元昭本是陕西人反贼出身罢了!”

  孙传庭楞了一下,连忙说道:“那这下要小心了,要是刘元昭与闯贼有联系,可就难办了!”</div

哎呦文学网    明末夺天下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