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九十五章 水利工程

  当然,这种大灾,人性的恶被放大至极致。

  为了活命,卖身、卖子、卖女、卖妻,根本就不算什么。

  奸淫掳掠也随处可见。

  饿的没办法,人相食都是常态。

  仅仅是二十五史统计,中国历史就发生过403起,更不要说其他地方了。

  这种事,这老头是亲眼见过的,他怎么可能不悲哀?

  不仅仅是这个老头,其他人也渐渐发现了即将起旱灾的苗头了。

  最近河流上下游因为争水产生的命案已经比以前多了不知道多少起了。

  而许延寿这边也已经向各县下达旱灾防范的相关文书,令他们提前做好防范。

  而整个会稽郡流民也增多了不少。

  很多人拖家带口,出门去要饭。

  何忠武跟在许延寿的身后,旁边几个穿着便衣的护卫眼神敏锐的看着左右,防范四周异常情况。

  许延寿走在街上,看着街边衣衫褴褛的乞丐正端着破碗在路上要饭。

  几个骨肉如柴的小孩子拉着一个同样皮包骨头的女子无神的走在路上。

  远处城门附近一个施粥的棚子正在搭建。

  路边远处几个小孩插标卖首。

  看着会稽郡的这个惨样,许延寿心中一阵难受。

  许延寿深深的叹息一声。

  他脚步沉重的向前走着,不远处一个上面写着“梁记粮铺”招牌的粮店。

  许延寿走了进去,那粮店的掌柜一看许延寿穿着整齐,将其当成了潜在客户,赶紧迎了上来。

  “这位公子,您要买粮食?”这掌柜倒是客气的询问着。

  许延寿微微颔首,走到一个盛放大米的袋子前,用手捻了一下,不禁皱眉。

  他发现这一袋大米之中沙子掺了得有至少四分之一。

  “掌柜的,这一石米现在价格多少?”许延寿看向掌柜的问起来。

  掌柜的开口:“公子,450钱。”

  许延寿大吃一惊,瞪着眼看着这掌柜道:“这么贵?平常年景也不过四十钱,贵的话也就八十钱。

  就这,掺了得三成沙子的米你给我要四百五十钱?”

  那掌柜看许延寿嫌贵,眼皮子一翻道:“公子,平常什么年景,现在什么年景?

  公子没瞧到,今年大旱,粮食指定绝收,现在粮食是什么,粮食就是命!

  四百五十钱还贵?这已经很便宜了。若非官府下命令,粮价上涨不能超过去年的十倍,我的卖价比现在还得贵上两三倍!

  你说沙子?现在掺的沙子不足三成,等过段时间灾情再严重严重,就说不准是大米里面掺沙子还是沙子里面掺大米了!”

  何忠武一听,怒火起,当即便要爆发。

  许延寿赶紧隐蔽的对着何忠武摆摆手,顺便对着掌柜的说道:“算了,这么贵还是不买了。走吧。”

  “得嘞!公子您爱买不买,有的人想买,您慢走不送!”

  这掌柜的没一丝挽留,一个礼送的手势示意许延寿出门。

  许延寿这便领着人出了这店铺门外。

  “太守!这家伙也太嚣张了。”何忠武不满的对着许延寿说着。

  许延寿叹息一声道:“嚣张?那掌柜的说的有道理,这年景,粮食就是命。

  走吧,先会府中。”

  回到府中,许延寿赶紧将传令的几个属吏说了几声,督促了一下施粥的粥棚尽快建立起来、运粮的粮队尽快往这边赶来,并且查看了一下四周传来的消息,处理了一下政事。

  此时许延寿别的没等待,就等着郡司空考察会稽郡的情况,确定如何修建水利了。

  得确定好了如何开挖,如何建堤坝,在哪里疏通之后,许延寿以工代赈才敢进行。

  不然那么多的壮劳力,得提前消耗不知多少粮食呢。

  这郡司空乃是许延寿寻访的,籍贯河东,叫李兴国,相传其乃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孝王时期的蜀国太守李冰的后人,传承了李冰父子的治水学问。

  真假许延寿不知道,反正这人是自己岳父杨敞推荐的。

  许延寿考察了一番,至少针对会稽郡的地形地貌说的头头是道的,反正有点货。

  现在早已经被许延寿派出去主持考察会稽郡水利修建的前提工作去了。

  正当许延寿和众人商议着郡中整个的救济情况时候,外面的牙门走过来走到许延寿的身边说道:“太守,郡司空回来了。”

  许延寿一听,精神一振赶紧说道:“快将司空请进来。”

  说完又对着众人接着说道:“诸位先按照讨论的情况去做吧,剩下的咱们抽时间再讨论。”

  众人一看这情况,相互看了看拱手向许延寿告辞。

  许延寿则是赶紧出了门去迎接郡司空李兴国,走到院子里面,发现一个被晒的黝黑的五十岁左右的老头用衣服擦着汗进来。

  这个有些黝黑干瘦的老头就是李兴国。

  这人看到许延寿迎了出来,他赶紧向许延寿行礼道:“见过太守。”

  许延寿赶紧一把走过去,将他扶住道:“李司空切莫客气。不知司空,情况如何了。”

  李兴国拱手向许延寿道:“不辱使命!施工图纸在这里,还请太守观看。”

  “快快进屋,进屋去看!”许延寿高兴的拉着这个老头的袖子,将老头拽进里。

  到了屋里,许延寿将老头拽到了一个书桌前面,他根本不在意,将书桌上面的东西用袖子一擦,一桌子的东西都吊在地下。

  他一点都不在意的拽着老头道:“快将图纸放在这里。”

  老同这才从怀中将一个帛书拿出来,铺在桌面之上,他指着这帛书上的内容说道。

  “太守请看,山阴此处北临沧海,南傍群山,平原多沼泽,山洪爆发或怒潮上溯,平原之地便成茫茫泽国,而干旱之时却无水灌溉。此水利条件之下,乃是我会稽最为贫穷之地。

  且今年旱情,山阴县受灾最为严重,据我所知已经有大批流民进入到会稽及周边地区了。

  因此,在山阴此地兴修水利,乃是地形最为合适,修建之后收益最大。

  且此处灾民最多!”

  许延寿听此,点点头道:“郡司空之言甚是!还请司空示下该怎么修建。”

  李兴国指着几个地方道:“太守请看,此处乃是鉴湖,附近水源三十六处,且此前已有堤坝,若筑堤坝将此三十六处水源围起来,此处高于下游,令其蓄水。

  所思洪涝时期可蓄水以待,免于洪涝;若是干旱时期,可开闸放水,灌溉良田。

  恐此堤坝一成,山阴县平原数万亩地定然免遭水旱之苦,沼泽也定变良田!”

  许延寿兴奋的说道:“李司空所言极是!若是此事做的恐流芳百世!

  李司空,此项工程全权交由司空你来负责了。我坐镇会稽郡全力支持,要人给你人,要钱给你钱!

  只要能保证工程成功,一切都好说。”

  一直以先祖李冰父子为榜样的李兴国听到许延寿这么说,郑重的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向许延寿深躬行礼拜道:“多谢太守信任,俾下定当不辱使命!”

  许延寿也半躬拱手回礼道:“一切都拜托郡司空了。”

  山阴县筑坝建湖工程便正事立项了,即将建设了。

  而许延寿则开始发出了以工代赈的告示,开始在整个会稽郡范围之内召集青壮年劳力参与到这个工程之中并且说明干一天的活给一天的口粮。

  现在口粮就是命,青壮年在得知告示所言的内容纷纷向所在地的县城前去报名。

  会稽郡此时人口可真的是不算很多,仅有人口十多万户。

  但真正前来山阴的也就三万多人。

  三万多人,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每个人每天的口粮就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况且许延寿承诺的以工代赈发放的口粮不单单能够满足一个壮劳力每日食用,还承诺多少有些富裕,他也生怕这些人为了给家人节省一点口粮,少吃一点,导致身体跟不上,干不了重活。

  不过以工代赈产生的影响也是立竿见影的。

  这次山阴的水利工程建设宛如虹吸一般,一下便将整个会稽郡的一大半流民给吸引到了山阴,甚至整个会稽郡为之一空。

  原本担心的流民冲击政权的情况一下子便得到了缓解。

  工程立项之后,便开始建设了。

  会稽郡及山阴之间的平原原本乃是退海的沼泽之地,从地表到几十米深处完全是淤泥。

  看着外面干裂,但是下面却松软下陷。

  第一次筑建的堤坝,没过七天,便向下沉陷了下去。

  看着下陷的堤坝,许延寿满是愁容,他向正蹲在地下查看下陷的堤坝的李兴国说道:“司空,此事该怎么办才好?”

  李兴国在慢慢下陷的堤坝之上走了两圈,看了看下陷的堤坝,沉吟片刻道:“那就挖!趁着现在干旱,将淤泥挖起来,挖空淤泥打地基!

  太守不必担心,我李兴国就算是掉了脑袋,也得将这个水利工程给干出来!”

  许延寿道:“司空尽管去干,出了事算我的!”

  李兴国没有说话,重重的向许延寿握拳,接着招人讨论一下目前这个拦路虎起来。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这个难题总算有了眉目了。

  李兴国组织了数千人对着下面的淤泥向下挖着,终于,挖到了硬质的土地。

  在这硬质的土地之上,李兴国令人用大石头打下地基,并开始向上面修建堤坝,并且垫上一层土便令石头狠狠的向下打夯打的结结实实的。

  并且挖出来的土,也被李兴国巧妙的利用起来作为堤坝的围土,并且利用坡度形成一个下宽上窄的梯形水坝。

  当然水闸门、阴沟、斗门等等全部在李兴国的指导之下一一建设完备。

  一段堤坝算是完成,然而这也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还有无数道工序等着呢。

  堤坝一步步稳步的建设着,但是眼看眼粮食却也一步一步的消耗着。

  三万多人,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每个人每天的口粮就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况且许延寿承诺的以工代赈发放的口粮不单单能够满足一个壮劳力每日食用,还承诺多少有些富裕,他也生怕这些人为了给家人节省一点口粮,少吃一点,导致身体跟不上,干不了重活。

  不过以工代赈产生的影响也是立竿见影的。

  这次山阴的水利工程建设宛如虹吸一般,一下便将整个会稽郡的一大半流民给吸引到了山阴,甚至整个会稽郡为之一空。

  原本担心的流民冲击政权的情况一下子便得到了缓解。

  工程立项之后,便开始建设了。

  会稽郡及山阴之间的平原原本乃是退海的沼泽之地,从地表到几十米深处完全是淤泥。

  看着外面干裂,但是下面却松软下陷。

  第一次筑建的堤坝,没过七天,便向下沉陷了下去。

  看着下陷的堤坝,许延寿满是愁容,他向正蹲在地下查看下陷的堤坝的李兴国说道:“司空,此事该怎么办才好?”

  李兴国在慢慢下陷的堤坝之上走了两圈,看了看下陷的堤坝,沉吟片刻道:“那就挖!趁着现在干旱,将淤泥挖起来,挖空淤泥打地基!

  太守不必担心,我李兴国就算是掉了脑袋,也得将这个水利工程给干出来!”

  许延寿道:“司空尽管去干,出了事算我的!”

  李兴国没有说话,重重的向许延寿握拳,接着招人讨论一下目前这个拦路虎起来。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这个难题总算有了眉目了。

  李兴国组织了数千人对着下面的淤泥向下挖着,终于,挖到了硬质的土地。

  在这硬质的土地之上,李兴国令人用大石头打下地基,并开始向上面修建堤坝,并且垫上一层土便令石头狠狠的向下打夯打的结结实实的。

  并且挖出来的土,也被李兴国巧妙的利用起来作为堤坝的围土,并且利用坡度形成一个下宽上窄的梯形水坝。

  当然水闸门、阴沟、斗门等等全部在李兴国的指导之下一一建设完备。

  一段堤坝算是完成,然而这也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还有无数道工序等着呢。

  堤坝一步步稳步的建设着,但是眼看眼粮食却也一步一步的消耗着。

哎呦文学网    大汉都护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