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零二章 江陵美景

  刘仁带着司马懿在江陵城中转了一圈,随后两人也就往江陵城外走去,准备看看这江陵乡间百姓们的生活情况。

  刘仁师徒二人行走在走往江陵乡间的小道上,一路上也是见着不少来往江陵城的百姓。

  这些百姓大都面色暗黄,有些麻木的感觉。

  刘仁与司马懿见此,也是联想到在江陵城中看到的场景,心中也不由得有些唏嘘。

  因为刘仁此行与司马懿约好做个旁观者,因此这江陵城内许多不公之事,刘仁与司马懿却是没有理会。

  城中按例收取各种各样的费用本就不合理,更何况这些没有什么收入贩卖物品的百姓。

  原本辛辛苦苦摘些果子,打些鱼,在扣去了那些七七八八的费用后,就没剩什么钱了。

  若是平时生一场大病,这些日积月累下来的钱财可能都不够付这医药费。

  而那城内的士族却是不一样,日日酒肉高歌,好似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一般。

  见得多了,司马懿也是从一开始的愤恨慢慢地变成了平淡。

  如今富硕的江陵都尚且如此,那天下各处定是比此地还要夸张不少,无怪那些百姓们会因此造反。

  对这些事情有了深刻的认识后,司马懿他也是在心中更加下定了整顿天下的决心。

  同时他心中也产生了对刘仁的疑问来,不知如今有能力做这些事情的刘仁为何不整顿朝纲。

  如今,那奉刘仁为仙神的岷山道已经成为了国教。

  虽然如此,但刘仁立下规定,凡入教者不可为官。

  这条规定让刘仁将宗教掌控汉庭之事就此杜绝。

  刘仁不想让自己所创为国为民的宗教,变成危害国家,阻碍发展的毒瘤。

  当然刘仁为了这宗教不被有心人恶意毁灭,他也是让张梁寻找天下教众,组建了一支名为岷山的教团拱卫岷山道。

  原本刘仁所言的教义中,就有鼓励民智,开化百姓的义务。而后在加上刘仁悠长的寿命。

  如此一来,这岷山教自然不会做那断人思想的恶毒宗教。

  只是司马懿不懂,为何不让这岷山教中的信众参与进这汉庭的朝政来。

  因为与刘仁的师徒关系,司马懿自然也是对刘仁麾下的宗教有些了解。

  因此司马懿他也是知道岷山教中不乏思想卓越之人,在司马懿看来,若是那些教众参与进汉朝议政,说不得对如今天下有什么重大的改变。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刘仁他也是察觉到自己徒弟的情绪,因此本就善为人师的他也是向着司马懿询问道:“仲达,你是不是又有什么不懂的东西?”

  听到刘仁问话,司马懿也不扭捏,直接将自己所想说给了刘仁听。

  “老师,徒儿不知为何老师不愿参与朝政?”

  听到司马懿的问题,刘仁也是随即严肃了起来。

  “问这个干嘛?”

  见着刘仁反应有些大,司马懿也是一下子不知道怎么言语。

  见着司马懿有些委屈的样子,刘仁也是意识到自己的言语有些激烈,于是他也就缓了缓,向着司马懿说道:“这朝廷的事情不该我管。若是为师坐在那大殿之中,那满朝臣子定时胆战心惊不敢言语。到头来不就是又误了朝政,又不能解决天下的问题。”

  听到刘仁所言,司马懿也是点了点头,认同了刘仁所言。

  见着司马懿不再言语,刘仁看了看四周,随即向着司马懿继续说道:“再者说来,若是我进入朝廷,牵引着这大汉发展。当有一日我不在这人世间时,那大汉说不得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混乱。因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并不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因此我才退出朝政,让人开启民智,以求从百姓中改变这大汉的诸多弊处。”

  刘仁说道开启民智,由百姓改变大汉时,司马懿也是隐约猜到了刘仁要提升寒门士子的地位,让大汉的士族们有危机感。

  刘仁也是知道,自己这虽然隐约地将自己日后要做的事说了出来,但他却没有担忧。在他看来,经过自己教导的司马懿,日后定会成为引领大汉中流砥柱。

  此时刘仁也已是与司马懿走到了一处湖边,进入了一处静谧而又深邃的环境之中。

  刘仁带着司马懿到了湖边,在刘仁一挥手间,这清净的湖中便响起了巨大的水声。

  不久,这水底便涌出了一股股水流。

  这一股股清亮的湖水随即也是在湖面上形成了一座湖心小亭。

  这小亭清澈透亮,能透过这通往湖心的走道,看清这湖底的景色。

  司马懿站在湖边,面上露出了不少事惊奇之色。

  在刘仁的示意下,司马懿也就跟在刘仁的身后,有些害怕地跟在刘仁的身后,踏上了这透明的水上行道。

  起初司马懿还有些害怕,不敢踏足这水上行道,慢慢地在行道上挪移着。

  不过挪了许久后,司马懿也就慢慢地习惯了这水上行道,随后也就渐渐地感受起了这个行道来。

  司马懿有些颤颤巍巍地走在这行道上,感受着这并不很是光滑的行道。

  司马懿透过这清澈的行道,看见了湖底四处离散的游鱼。

  这些游鱼就如湖边山林上漫无目的飞翔的麻雀一般,四处为家,不知该去向何处。

  一时间司马懿看着湖底也是有些出神,就这么呆呆地站在了这水上的行道之上。

  走在前方的刘仁没有感知司马懿的走动后,他也是转过了身子,看到了有些出神的司马懿来。

  待刘仁见着自己这弟子会如同自己一般出神,刘仁他也是对自己之前对司马懿发的脾气有些后悔。

  看了两看后,刘仁也是没有管司马懿,随后继续往湖心的亭子之中走去。

  这湖心亭设有一方案桌,两个零散的小椅子。

  刘仁走到这方案桌前,随后他也是缓缓地坐到了这案桌边,看着正在看游鱼戏虾的司马懿。

  那湖中的游鱼追逐着那还算有些大的河虾,就在司马懿看着激情之时,一只巨大的螃蟹,挥舞着大钳突然出现,将那细小的游鱼瞬间夹住。

  这突然出现的螃蟹也是吓了司马懿一跳,随后那也见着行道上司马懿的螃蟹,也是夹着那条小鱼,向着司马懿耀武扬威了一番,随后也就慢慢游离了这处行道之下。

  被那螃蟹吓得坐在地上的司马懿也是起了身来,有些出神地往刘仁所在的亭子中走去。

  在这水上行道行走着,司马懿越发地觉着神奇与有趣,一边走时也是一边摸着栏杆,时不时还拍了拍两下。

  刘仁见此也是知道这尚是孩子的司马懿有些孩子心性,因此也是没有阻拦,由着司马懿释放着自己的天性。

  在司马懿越往亭中走来时,其身后的水上行道也是慢慢地消落进了湖中。听到那些水幕落入水中的声音时,司马懿也是有些惊异地往自己身后看去。

  “仲达,你过来。”

  刘仁向着还在行道上的司马懿喊道。

  听到自己老师喊叫自己,司马懿他也是转过身,向着刘仁所在的湖心亭中快步走了过来。

  一路上司马懿也是渐渐看清有些坐在湖心亭中的刘仁对着自己的笑脸,于是先前还有些孩子气的司马懿也是笑着走进了湖心亭中。

  一时间先前有些尴尬的气氛也是消失不见,随后刘仁与司马懿师徒二人也是愉快地聊了起来。

  “老师,这水幕好生有趣。”

  一脸兴奋的司马懿也是向着刘仁聊起了这湖心亭来。

  见着孩子有些高兴,刘仁也是为其说起了这湖心亭的有趣处来。就在刘仁和司马懿的一言一语中,两人先前那般不愉快都就此消散了去。

  天气舒爽,微风拂过,司马懿也是不由得有了些倦意。随后也就在这依山傍水的湖心亭中睡着了起来。

  看着这还未吃早饭的孩子就这么香甜的睡去,刘仁也是准备给这孩子做些吃食。此处依山傍水,自然什么也是能轻易得到。

  见着位置空旷,刘仁也是将自己手环中的滚滚阿秋阿离放了出来。睡得有些懵的滚滚突然出现在这透明的湖心亭中,因此也是动用着术法变了一条竹竿出来,刘仁见此也是将其拉住,将那竹竿顺手给消磨了去。

  与滚滚不同,神经大条的阿秋却是没有什么,依旧躺在湖心亭中睡了下来。而乖巧懂事的阿离却是黏到了刘仁的身边,让刘仁抚摸着她的脑袋。

  刘仁安抚了阿离两下,随后也就让滚滚与阿秋在司马懿身旁守候,而他自己则是带着阿离临湖而度,往那山林中飞去,准备找些食物给司马懿做些东西吃吃。

  或许是修炼了许久,阿离也是许久没有近距离接触这外界的山林。因此当刘仁与其落地时,原本文静乖巧的阿离也是雀跃了起来。

  见着阿离有些高兴,于是刘仁也就让她进林玩闹,待会再让她到了此处与自己会和。

  与阿离分开后,刘仁也就将自己神识探查范围扩大了起来,探查着这附近能够吃的东西来。

  刘仁见着颍川之事已经慢慢步入正轨后,他待了几日,留下一封给荀爽的书信后,便在一日清晨升起云雾,带着司马懿往南飞去。

  经过几日的早起,司马懿已是养成了这个好习惯。

  因此在今日一早,他便在刘仁所造的云雾上做着自己的早课。

  在半空中司马懿一边诵读着诗经传记,一边思索着句子间的内容与含义。见着司马懿时不时歪头思考的样子,刘仁心里也是对司马懿所为十分欣慰。

  毕竟刘仁这么大时,也只是在村中帮着做些农活,并不像司马懿这般努力刻苦。或许司马懿自己心里清楚,自己作为刘仁的弟子,自然也是要超过常人。

  不然若是丢了刘仁的脸,那司马懿不仅会被士林耻笑,连带着刘仁的威信也是会受到不小的打击。

  如此一来,无论司马懿为不为了自己,都不能懈怠。不说别的,若是自己真的就这么懈怠下去,河内司马一族中的长辈也是不会饶了他。

  于是就在司马懿断断续续的诵读声中,刘仁也就驾着云雾带着司马懿到了荆州江陵城的城外。

  此时司马懿也是早就做完早课,因此他也是在半空中看到过这江陵河川美景。这时随着刘仁落在了这江陵城外的林间,司马懿却是觉得这大地踩得有些不真切。

  见着司马懿有些怅然若失的样子,刘仁也是扶了扶司马懿,随后将司马懿慢慢的带出了这密林之中。

  或许是因为这荆州的鱼米丰富,因此这江陵城外的官道上并未有北地那般凄惨的场景。

  见着官道四下无人,刘仁也是向着司马懿说了说自己这几日的安排。

  “仲达,这段时间来我们便不表露身份,近距离地感受感受这江陵的风土人情,顺带着再看看这荆州州治如何。如此一来,也好让你看看这天下为官者的言行。”

  如今大汉的洛阳朝廷虽然肃清了不少奸佞,但大汉其余地界依旧还有不少的人祸乱地方。司马懿听得刘仁所言,他也是明白刘仁是想让他见见百姓疾苦,以此为戒。

  经过颍川一行,司马懿也是知道这场黄巾挑起的祸乱带来的伤害如此巨大。因此他也更是怜悯那些受苦受难的百姓们。

  这些日子来,司马懿每每想到颍川城外见着的道旁枯骨,他心中便涌现出悲愤与不满。同时司马懿也是更加认清了这百姓的疾苦。

  刘仁这般做法,自然也是有用。不仅让司马懿更加了解了民间疾苦,也更是加深了司马懿心中的使命感,特别是刘仁亲自治疗颍川的那些百姓,更是让司马懿抛弃了那地位与身份悬殊的成见。

  在司马懿看来,这天下为官的士林之人,大多都是些冰冷之人。特别是那些尽力压榨百姓的贪官污吏,更是让司马懿有些作呕。

  或许是与刘仁呆得久了,司马懿总是有些看不起那些追名逐利的士人。

  刘仁的教育贯彻地很是彻底,让司马懿慢慢地有了些超出这个时代的些许意识。

  也就是在刘仁的改变下,司马懿注定会成为未来刘范在朝堂的助力。

  如今天下虽然,

哎呦文学网    人在三国也修真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