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二零九章 可能有麻烦了?

  沉默寡言的方师傅一直以为,自己的人生可能没有转机了。

  嘴笨脸皮又薄,脑子也不太聪明,除了安安静静地站在火边烤串,他好像什么都做不好。

  家里要用钱,孩子还要上学。但现在这样地收入,显然是养不了家的。

  可偏偏是这样缺乏才能的人,却对烤串产生了执念,他觉得自己能做好的,并愿意做好的,大概也就这件事了。

  但生活所迫,他的这种坚持正在一步步地被生活击碎。

  在杜非羽递出那个信封之前,他已经准备第二天就彻底收摊不干了。

  妻子建议他趁着年纪还没大上去,还有那么几年体力,去工地上干些活,也比摆摊的微利靠谱。

  这是他最后的倔强和留念,没想到却等来了杜非羽。

  不妨说,正是在他做事不同常人的态度中,杜非羽才找到了留他的理由。

  “跟我一起干吧。三万块钱,和你的技术相比算不上太多,但这是诚意。”

  杜非羽再次重申,旁边两个顾客没看见过这样的场面,差点没把嘴里的肉掉出来。

  方师傅的手在空中停了很久。

  “我先把肉烤好。”

  他想了半天,觉得还是得先把眼前的事情完成。

  杜非羽和阿白很耐心地站在火炉旁边,等待着他完成工作。

  没有逼迫的意思。

  本来也就这两个顾客,时间不会花得太长。但两人的尊重却让方师傅心里很受用。

  烤完肉串,方师傅开始收拾摊位。

  杜非羽看出方师傅的苗头,知道这么快就收摊不做肯定有戏,便继续跟随在方师傅的旁边。

  “这三万只是礼金,工资、奖金一系列的我们都会具体谈。我们以前也在花洋夜市摆过摊子,吃过您的东西,两年来就没有忘掉…”

  阿白有些奉承地说道。

  “现在我们在开店,需要一个能做出最美味烧烤的师傅。方师傅您一定能做到!”

  阿白软的说完,杜非羽开始谈硬性条件:

  “方师傅您来我们店里,是长期正式员工,五险一金都有,而且你愿意的话,完全可以入股,跟我们一起分享利润!工资这里你说个数,合理范围内的,我绝不还价。”

  方师傅缺钱,现在突然有一份理想的工作摆在面前,又如何不心动呢?

  杜非羽也喜欢他老实,方师傅回去想了一晚上,开出的工资居然也只有每个月6000块钱。

  这已经远远低于老杜的心理价位了。

  要知道老杜的招聘公告贴出去的待遇是每个月8000起步,要找到特别熟练的师傅,说不定每月得开一万块的价格。

  老杜不知不觉中就成了一个对员工相当慷慨的老板,主要原因大概是极道宗的产业更甚于爱自身的财富。

  他和阿白都毫无所谓地住在出租屋里,把钱都投入到产业的扩张中去。

  纸醉金迷的生活对目前的他们来说,基本上缺乏吸引力。

  一番交谈之后,他怜悯方师傅的遭遇,再给他每个月加了1000块钱。

  方师傅的手艺应该不需要怀疑,但需要花多长时间适应极道山门的规矩,变成一个彻底的厨师,杜非羽也不太确定。

  但是8000起的工资还可以吸引到其他厨师。

  在孙师傅到来的时候,杜非羽才认识到自己的薪金在这花洋城里,居然还有点竞争优势。

  孙师傅是从吴老板的烤肉店里跳槽出来的厨师。

  他早已不满吴老板严苛的管理,对自己的工资也是越发不满。

  吴老板的厨师团队已经越发成熟,新人进场,他这种技术尚未顶尖,资历又青黄不接的老人,此时此刻就显得有些尴尬。

  思量再三,他决定跳出来看看。

  但是不是谁都能自己做老板,老厨师自主创业失败的案例数不胜数,因此他还是决定先找一家有前途的店发展一下自己的门路。

  至少,先提升自己的地位。

  而剑走偏锋的杜非羽,就是他所期盼的蓝海。

  老杜心里又是喜又是忧。

  喜的是来了位有丰富经验的师傅,对整个极道山门都会是极好的学习机会。

  忧的是孙师傅既然把自己的店作为一个平行跳跃的阶梯,那么就意味着…极道山门又有了新的竞争对手。

  在转型期内,量贩式烤肉店是自己的竞争对手,而以厨房为核心的精品烤肉店也会逐渐站在自己的对立面。

  这次招募,在那位吴老板看来,算是挖了他的墙角。

  但可以预见的是,互相挖墙脚不过是一系列新商业战争的开始而已。

  杜非羽的生意经是宣传和品质双管齐下,上阵杀敌用的就是这两个大棒。

  而团队建设从来是采用对核心人员特别优待,对普通员工培训为主的态度。

  在老杜看来,普通员工谁都能干,待遇不必太高,应该对他们进行系统培训,让他们有所收获,增加认同感的同时说不定可以淘到宝——如果想走,那就随他走好了。

  而像熟练工一类的核心成员,一走可能就不会再有了。自然要把他们和极道宗的命运绑定在一起,用长约满足他们,让他们产生这是“大家的极道宗”的感觉。

  这样的思想显然效果不错。

  在得到核心厨师后,杜非羽的店进入了多种服务可选的烤肉时代。

  销售额飞速上涨,极道山门进入了饮食业最喜闻乐见的良性循环:

  食物质量好——销售量高——利润高——周转变快,相比于成本更重视品质——食物质量更好。

  饮食店的成本控制,大都需要建立在良性循环成立的基础上。

  否则,成本控制只会变成杀伤客流的双刃剑,在恶性循环中越陷越深。

  极道山门的营利状况显然已经引起了花洋市商界的注意。

  钱老板等人本以为模仿杜非羽就可以挣回客流,但没想到仅仅一个月之后,杜费语的经营模式就又发生了革新。

  而且渐渐得难以被模仿。

  钱老板、吴老板几个开火锅店和烧烤店的老板聚在一块吃饭,但滨海饭店的陈老板有事在身,没有出席。

  “毕竟就是摆摊出身,对烧烤的事情,肯定也比较熟悉了。”

  钱老板酒过三巡,说到杜非羽的时候,叹了一口气。

  “这么高调,是现在年轻人的风格吗?”

  吴老板摇了摇头,苦笑道:

  “而且他还从我这挖了个员工走。现在两个月过去,生意直接起飞了。”

  大概是酒喝得比较多,吴老板都忘了孙师傅临走之时,自己都没有挽留的态度。

  还是何老板果决,他一拍桌子:

  “不行!这个姓杜的,迟早要影响我们生意!我们必须重视起来!”

  “怎么重视?”另外两人问道。

  “根基不深人脉不广,那小子怎么看都是新人。”何老板笑道,“商人两个命门,一是消息,二是渠道。我们就姑且和他争争看!”

哎呦文学网    宗主的都市奇妙生活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