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零四章 荥阳起兵,曹操欲仕

  公元187年正月。

  去年是相对安稳的一年,除了刘宏立嗣的时候秦逸出兵震慑何进以外,其他都没有兵事发生。

  至于在江夏起兵的赵慈也很快就被平定。

  可以说,去年是大汉最安稳的一年,天灾少,兵事也不多,唯一的困难还是刘宏加税的事。

  正月初。

  秦逸带着手下的文武,在英烈园举行了大型的祭拜仪式。

  英烈园建成后,秦逸过年都会来祭拜一下。

  这一举动,让秦逸收获了不少人心。

  今年秦逸来祭拜英烈园一则处于对英烈的尊重,二则是为了安抚人心。

  锦衣卫从去年九月份开始清查并州各个世家与各郡郡守、守将之间的非正当关系。

  还别说,这一查,就查出了很多问题。

  有些世家虽然不出仕,但暗中却掌握着一个郡县的军政大权!

  这种情况是秦逸绝对不允许的。

  所以秦逸就派锦衣卫清查郡县,揪出那些世家。

  秦逸的此番举动自然引得那些世家和官员惶恐不已。

  但他们手中的军权有限!

  在去年八月中旬。

  张辽和王虎就完成了所有城防的替换。

  到了九月份,很多将领之间还不熟悉,所以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

  经过数月的清洗,整个并州的世家都不敢再去触碰军政大权,除了那些家中子弟在当官的,其他的都只能老老实实做自己的良民了。

  当然,这种大清洗也让很多军中将官心中不安。

  秦逸在这个适当的时机前来祭拜,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而且,在秦逸的带头下,英烈园几乎每天都有百姓自发前来祭拜。

  这一现象,让士兵们振奋不已,对秦逸的感谢也越发浓厚。

  自然,就算有将领想要反叛,也没多少可能成功。

  ......

  公元187年二月中。

  荥阳郡民承担不起高额的税收,走投无路,只能起兵反汉。

  起义军攻打中牟斩杀中牟令落皓及主簿潘业,声势渐盛。

  荥阳与洛阳很近,刘宏听到荥阳郡民起兵反汉,当即暴怒。

  洛阳朝堂上。

  “贱民!一群贱民!天子脚下,胆敢如此放肆!真当以为寡人手中的刀不利了?”刘宏苍白的脸上带着一丝狰狞。

  过了个年,刘宏的身体稍稍好转了一些,但转变并不大,头上的白发反而更多了。

  “陛下,臣愿率兵前去平叛!”何进主动出列说道。

  “何爱卿忠勇不凡,然区区蟊贼,何须我当朝大将军亲自出马?随便派个将领便可将其剿灭。”刘宏说道。

  何进这货之前派去剿灭黄巾贼众,结果黄巾没剿灭,自己差点被剿灭了。

  现在刘宏是不敢派他出去,也不想派他出去!

  派何进出去剿贼,若是成功了,那何进的声望高涨,对自己不利。

  失败了,又要损兵折将,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啊!

  “陛下,臣觉得,让河南尹何苗率军前去平叛即可。”新任太尉邓盛出列说道。

  刘宏闻言,心中一动。

  素问何进与何苗虽是兄弟却感情不合,恰似仇敌,若是派何苗去,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最重要的是,邓盛乃是士子大夫,与何进不同路,他推荐的人,肯定不会与何进有染。

  “既然爱卿进言,那就让何苗前去平叛吧!”刘宏大手一挥说道。

  “陛下英明!”

  众臣拜服。

  下方,何进与邓盛隐晦对视一眼。

  眼中具是笑意。

  ......

  沛国谯县。

  曹操因不肯迎合权贵,遂托病回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弋猎,如今已经隐居一年多了。

  曹府。

  大堂上,觥筹交错,笑声不断。

  “哈哈哈!元让,上次你借读的兵法可有进展?”曹操喝下一杯酒大笑着说道。

  “弟惭愧,不及兄之万一,如今仅能熟读兵法,却不能精通。”夏侯惇拱手说道。

  夏侯惇虽然喜好练武,但兵法学习也不愿落下,所以经常会从曹操这里借取兵书用以充实自己。

  曹操对此自然是极力赞同。

  夏侯惇能有如此心思,将来必能成就一番事业,只可惜当今朝廷污秽,否则,以曹家的权势,给夏侯惇某个职位还不轻松?

  “元让,你记住,兵法想要精通,需熟读,再亲为,如此,方能化虚为实,由浅入深,成为一名合格的将领!”曹操严肃地说道。

  “弟谨记!”夏侯惇拜服。

  “瞧兄长说的,元让如今尚且是一白身,哪里能去做什么将军!”曹洪笑着说道。

  “子廉啊,你这就过于浅薄了,元让此举,是修身积累之本,将来举孝廉后,稍有机会,便会一飞冲天!你需向元让学习!”曹操斥责道。

  “兄长教训的是,弟记住了!”曹洪拱手认怂。

  “哈哈哈!子廉也有今天,真乃快事也,当浮一大白!”曹仁大笑着说道。

  曹洪在他们兄弟中最有钱,也是最吝啬的,曹仁等人有困难向他借钱都是一概不借,所以在曹氏宗族中,曹洪的人缘较为一般。

  当然,曹洪虽然钱不借,但只要不涉及到钱这一方面的帮助,他都会尽力帮忙。

  一句话,钱免谈,其他好说。

  “哎,说实话,如今大汉千疮百孔,若非万不得已,我等也无需在此饮酒自乐,置天下苍生于不顾!”曹操突然叹息道。

  闻言,众人相视一眼。

  他们都知道曹操辞官回家的原因。

  如今的朝堂,有能者不居之,有德者不居之,反而是阿谀奉承者居之。

  “兄长无需如此悲观,如今天下虽然纷争不断,但亦有英雄豪杰平定叛乱,安定民生,问弟听闻那镇西大将军武冠侯秦逸,内施仁政,外攘蛮夷,率军平叛,真乃我大汉一等一的英杰也!”曹仁语气尊敬地说道。

  秦逸的事,几乎所有心有建功的志士都有了解,他们渴望如秦逸一般建功立业,但苦于没有那个实力!

  “子风的文治武功,确实远超常人,我等是远远不及的!”曹操赞同地点头说道。

  虽然曹操与秦逸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曹操却非常崇拜秦逸,将秦逸视作自己的榜样。

  “兄长,弟听闻武冠侯与兄长有旧,我等何不前去投靠于他,在武冠侯麾下,我等至少能够外攘蛮夷,成就一番功名!”夏侯渊说道。

  他与曹操一样,都对秦逸非常崇拜,而且早就有了投秦之心,只不过如今曹操这个年青一代的领头羊尚在家中隐居,自己无德无能,拿什么去投靠秦逸?

  “妙才兄言之有理,兄长,我等不如去投靠武冠侯吧,弟听闻,在他的治下,贪官污吏无所遁形,凡州中职位,有能者居之!”曹纯赞同道。

  听到两人的话,曹操有那么一瞬间真的心动了。

  不过,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你二人说的虽然有理,但如今子风治下民生安定,盗匪绝迹,我等前去,岂不变成了攀荣附贵之辈?我曹孟德做不出这等事来,若是子风有用得到我的地方,招我前去效命,我自当鞍前马后为其效劳,但让我主动前去攀附,这是万万不能做的!”曹操摇头说道。

  秦逸怎么也没想到,曹老板居然还有这等心思,若是让秦逸知道,秦逸肯定第一时间写信将曹老板拉走,给自己未来的争霸之路扫除一块巨石。

  最近锦衣卫训练出来后,秦逸也不是没想过找人刺杀未来三分天下的诸侯。

  但秦逸暂时还是放弃了。

  原因有四。

  其一,曹操与秦逸相交甚欢,可以说是秦逸在三国时代为数不多能够说上话的人,算是秦逸的知己。

  其二,刘备目前正在逃亡,别说人影了,就连鬼影都找不到,况且他身边有关张二人在,还不不一定能刺杀成功。

  其三,如今的孙权不过是一无知小儿,整天在孙府中不出门,而且,秦逸也不愿对一个尚未成长的孩童下手。

  其四,秦逸心中怀有侥幸,随着自己的到来,天下局势已经悄然改变,鲜卑几乎被灭,刘宏也在人生的最后几年立刘协为嗣,这一切的改变都预示着,将来的历史轨迹正在偏离自己认知的那个历史,那么,最终三分天下的,还会是刘备、曹操、孙权这几个吗?

  他秦逸岂会坐视几人做大,秦逸虽不知这三人会不会继续成为一方诸侯,但为了保险起见,秦逸已经派出锦衣卫潜伏到了孙坚和曹操身边,一旦有那个苗头,秦逸便是再不忍,也得痛下杀手!

  至于刘备。

  秦逸是真的连他们三兄弟的鬼影都找不到。

  指不定在哪个山扣扣里过野人日子。

  这三人只能以后再说了。

  回到曹府。

  众人见曹操这么说了,也不好再劝。

  “兄长既然不去投靠武冠侯,那也可以入朝为官,替地方百姓争一争活路,最近荥阳那边的百姓因为活不下去,直接起兵反汉,每次听闻这等起兵,弟都唏嘘不已,天子脚下尚且如此,其他地方的百姓,该如何生活?”曹纯说道。

  闻言,曹操沉默了。

  许久,曹操长出一口气,站起身来,对着众人一拜。

  “我知诸位好意,确实,因为先前权贵之事,导致我这段时间不愿出仕,但子和的话点醒了我,若是我等都不为百姓争一争活路,那些个只会玩弄权术的庸俗匹夫又如何能为百姓谋福!”曹操郑重地说道。

  闻言,众人大喜。

  “兄长能如此想,我等便放心了!”

  原来这帮人的最主要目的便是劝曹操出仕!

哎呦文学网    三国之最强暴击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