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十三章 又见

  沣水河一行人进了东杨集,在南边买马,又去北边买鞍。

  直到城隍给李盛威再次传信催促,几人才离开。

  买了马,没骑,牵着前往那个村子。

  路上,蒙秀山很自然的跟刘景走在一起。

  李盛威借着喝酒动作掩饰,眯着眼暗自打量了好几次。

  吴家兄弟俩连同对蒙秀山也冷漠起来,摆了一路臭脸。

  刘景本以为蒙秀山会避嫌,没想到他主动释放好意。

  欣然接受后,询问沣水河府的情况,让心里有底。

  巡河司的巡水游徼,加上刘景共七位,皆是箓生弟子,由李盛威这位九品道神管理,负责巡视河域。

  另外的安神司,有六位管理河域内六个神庙的引香主持,以及一位九品道神司长。

  除了这两部天庭正规编制外,沣水河府还设了个主薄,负责府君的内务事物,以及府库。

  主薄叫梁正。

  蒙秀山特意叮嘱,让刘景小心对待这人。

  因为其是沣水河府君的同族亲戚,府君最信任的人,兼管着河府的功劳薄。

  “秀山游徼不愧是新人导师,这就开始兜底了。

  两人正聊的火热,李盛威忽然从前面扭过头,怪里怪气的喊道。

  “先停停吧,村子到了。”

  前方小路尽头,一个小村子卧在山脚下。

  溪水横在村前,往上,一排排屋舍向山壁方向层层堆砌,往下,大片农田阡陌交错。

  风景美如画。

  村口有土地庙。

  众人先拜见土地神,探听消息。

  却听神像内一个沙哑的声音,很不满的说道:

  “昨夜之事,我已经先后和飞龙河府,东鸣山的道友说了两遍,你们不能互相通个信么?”

  众人尴尬的对视一眼。

  当然通过信啦,只是他们是来磨洋工,应付差事的。

  吴家兄弟中的尖下巴正要开口。

  怕他误事,蒙秀山连忙越过他上前,拱手一礼道:

  “劳烦道友了,我们是沣水河府的巡河司,来看看能不能找到点遗留的线索。”

  这时,刘景主动过去点上三支香。

  土地沉默片刻,道了声谢,依旧不耐烦,但还是介绍了:

  “事情很简单,我昨夜兴之所至,入村民的梦。

  偶然发现有村民白日里见过飞剑,立即明白是贼人在附近漏了踪迹。

  清晨出梦后,便向河伯神府发了消息。”

  李盛威不知何时收起了酒壶,这时插嘴道:

  “是谁见到的飞剑?”

  土地道:

  “村北的猎户,屋前挂着兽骨风铃的便是了。”

  众人告别土地,跨过村前的独木桥,便有两个壮实青年上来询问。

  吴家兄弟高抬着下巴,冷声道:

  “我们是沣水河府的修士,前来调查飞剑之事!”

  其中一个青年嘀咕着怎么又来一波,旁边青年连忙拉住他。

  两人去通知了村长。

  一个红色头发,棕色皮肤的老人,很快被搀扶着出来迎接。

  众人不由自主的看向蒙秀山,他一样的红发。

  蒙秀山也愣了一下,没想到在一山野小村,还能看到同族后裔。

  锦苗族,南蛮群山中的一支蛮族,特征便是红发。

  那老人看见蒙秀山,顿时面色激动,张嘴说着音调奇怪的陌生语言。

  蒙秀山叹了口气,上前扶住激动的老人,用同样的语言回应。

  好一会儿,两人才慢慢平静。

  刘景好奇,吴家兄弟不耐烦,李盛威掏出酒壶抿了两口。

  好在都不急着做事。

  这时,一连串的嬉笑声自身后传来。

  刘景回头。

  原来是群在野地里疯够了回村的孩子,嘻嘻哈哈的互相推攘着挤独木桥。

  孩子嘛,一点乐趣就能点燃全部精力。

  “哼,幼稚!”

  吴家兄弟中的塌鼻梁,冷哼着撇过脸。

  刘景笑了笑,正要收回视线,一个矮个子孩子没挤过别人,脚下一滑向外掉去。

  下一秒,那小孩像是被无形的线拉出,猛地被扯了回去。

  “哈哈哈”

  小孩并没有觉察不对劲,哈哈笑着继续闷头往人群里挤。

  噗通,独木桥另一侧几个孩子齐齐落水。

  溪水很浅很浅,落入的孩子乐呵呵的爬上岸,又调皮的往独木桥上冲去。

  “眼花了?”

  刘景感觉有些不对劲。

  锦苗族的两人终于叙完情。

  老村长留下个青年离开,蒙秀山返身回来道:

  “诸位见笑,我们进去吧,村长派人引路。”

  跟着留下引路的壮实青年,几人往村北走去。

  即将拐过路口,看不见村外独木桥时,两个孩子尖叫着跑过。

  其中一个,赫然是差点落水的矮个小孩,而拽着他的另一个小孩,不,应该是少年了。

  十二三岁的模样,虎头虎脑,戴着个皮帽,笑起来憨憨的。

  刘景状似随意的指着奔过去的两个身影,夸赞道:

  “你们村的孩子很有活力啊,特别是那个戴皮帽的小孩。”

  引路的村子青年瞥了一眼,随口道:

  “村里近些年收成好,孩子吃饱了自然有活力。

  不过戴皮帽的孩子不是我们村的,那是在村里行医的蒋大夫的徒弟。”

  刘景顿时挑了挑眉:

  “蒋大夫?他来村里多久了?”

  这时,蒙秀山和李盛威也悄然把视线投过来。

  “有个七八天了吧。

  蒋大夫本来是路过,村长费了好大心思把他才留下,请他给村里老人看看病。”

  青年说了几句,忽然警醒,立即激烈驳斥道:

  “蒋大夫绝对没问题,早上的另外两波仙长,亲自去确认过了的!”

  说罢脸色一冷,催促道:

  “张猎户每日都要打猎,今早上被耽误,说不定现在去山里了,去晚可找不到人。”

  蒙秀山悄然靠近,眼神示意,询问有何发现。

  刘景摇摇头,没说什么。

  众人赶到村北最靠山的茅屋,果然扑了个空。

  只有门上挂着的兽骨风铃随风而响,猎户已经进山。

  引路青年嚷道:“我就说嘛。”

  “怎么办,等吗?”

  几人无奈的互相望望。

  继续等个半天,天都黑了。

  若是其他人来信,他们一说还在这村子,那就显得怠工太过明显,尴尬,不好收场了。

  最后李盛威作为领头,一锤定音:

  “去看一眼姓蒋的大夫,然后离开。”

  蒋大夫借宿在一户村民家。

  引路青年很不情愿的给刘景他们介绍:

  那家里的丈夫患了怪病,老是头晕,去镇上看过大夫,没人说得出病因。

  孩子还小,妻子身子也弱,丈夫是唯一的劳动力,不能倒下。

  蒋大夫给调理了几天,便再没晕过,已经成了那户家里的大恩人。

  快到目的,刘景凑到蒙秀山身边:

  “蒙师兄,上面下发的逃犯画像,给我再看一下吧。”

  “我不说过了么,修士易容很容易,画像做不了准。”

  虽然如此说,蒙秀山还是从腰包里取出了通缉画像。

  所谓天庭逃犯,共四个人。

  一个眉眼间英气十足的女子,一个英俊青年,以及,一对十来岁的少年姐弟。

  刘景盯着其中的少年画像——

  秀气的小脸,薄薄的嘴唇,彷佛随时在羞涩的抿嘴。

  和那个虎头虎脑,满脸憨笑的少年,完全对不上号。

  就算是易容,气质性格也差别太大了。

  刘景收起画像,也收起了心底猜测。

  到了蒋大夫住的农舍,就见门前小院里,两个孩子一前一后的追赶玩闹。

  矮个的小孩举着个鼻烟壶模样的小瓶,在前面疯跑,戴着皮帽的少年在后面,又气又急追。

  “小乐你别跑,快把东西还我,不然师傅要生气了。”

  “阿宝哥哥,你再给我变个戏法嘛,再变一个。”

  猛地撞见一群外人,矮个小孩一愣,顿时被少年抓住。

  “再敢偷拿我东西,我就不和你玩了!”

  名叫阿宝的少年生气的责备道。

  却没打没骂,只是吓唬小孩两句,便将小瓶小心收进怀里。

  引路青年越过屋前栅栏,大声喊道:

  “阿宝,蒋大夫在么,还是出去问诊了?”

  矮个小孩扭头冲进屋子,哇哇怪叫:

  “娘,娘,又一群奇怪的人来咱家了,找蒋叔叔。”

  很快,一个瘦弱的农妇扯着小孩的耳朵,走出来迎接众人。

  阿宝将耳边散乱的头发塞进皮帽,抬头露出个憨憨笑脸:

  “师傅去给王婆婆送药了不在家,不过该回来了,我去喊他。”

  说着,挤过刘景等人撒腿狂奔。

  抱着双臂的吴家兄弟,趾高气昂的跟着李盛威进屋。

  蒙秀山落后一步,忽然发现刘景没跟来。

  回头一看,却见刘景定定的盯着少年离去的方向,不由道:

  “师弟,你在看什么?”

  刘景闻声回头,嘴角扯了下,回道:

  “没什么,进去吧。”

  接下来,刘景开始心不在焉。

  他的脑中,始终回闪刚才两个孩子争夺的那个小瓶,准确说,是小瓶上的纹络图案。

  “到底是什么?”

  很熟悉,非常熟悉,就像一点就能透,可他始终想不起来。

  “呜,飞喽,飞喽。”

  小孩张开双臂模仿鸟的模样,呼喊着在屋里跑来跑去。

  吴家兄弟的脸上露出明显的厌烦,那农妇连忙按住儿子,呵斥道:

  “小乐,家里有客,别乱跑了。”

  刘景脑中一道灵光闪过:

  飞,飞鸟,乌鸦,对.......

  “黑火乌鸦!”

  那小瓶上的纹络,就是黑火乌鸦!

哎呦文学网    名录天曹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