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九十三章 关于我道

  传言不可信,仙道不可凭。

  有了这样的认知,周行意识到他未来唯一的出路,就在于我道。

  走不稳就想跑,好高骛远。

  但周行觉得,有些事还是早做准备比较好。

  ‘我道’不会凭空来,却也不应过于拔高其格位,仿佛不到宗师境界,想都不应该想。

  道是用来给人走的路,本质上没那么高贵冷艳。

  世间本无路,人走的多了,便有了路。

  很多人都能走、也选择走它,于是变清晰、变宽阔,成为大道。

  如果说这大道就是仙道,那么他现在显然也在这道上。

  他没能力走这大道之外的地方?

  显然不是。

  他是随时可以拐道的。

  只不过趋利避害的心理,让他像大多数走这道的人一样,贪图大道的好。

  大道敞亮宽阔,无杂草绊,无石块硌,无虫蛇咬,走大道,胜在一个‘稳’。

  对于腿脚不怎么利索的人而言,稳反而才是真正的便捷,风险可控,进步清晰,轻易不会被羁绊卡顿。

  但大道通的是火葬场。

  那么,知晓而不想以此为终局的,该怎么办?

  他觉得最常规的操作之一,就是先顺着大道前进,走到火葬场大门前时,不管有没有路,都拐道。

  他之前也是这么想的。

  到不光是贪图大道好走,而是觉得像他这种各方面都不太出色的,好路都走不太稳当的,不妨先走着大道,也许连走到火葬场大门前的机会都没有,就已经死在了道上,既然如此,何苦折腾自己?

  他还为这说法给出了个响亮的名字,叫做自知之明。

  结果新消息来了,大道虽宽,却有劫道的。

  比如那些将这个世界当半野生果园,等果树结了果,看的上眼就直接摘了吃的仙道人物。

  如此一来,走大道的成本就提高了。

  不知道劫道的会在哪一段出现,是火葬场门口,还是半道,又或干脆果子初成,青涩酸口时,劫道的就已经来摘了。

  那么,还走大道么?

  他觉得,还是可以走。

  走大道的人多啊,关键时刻玩闯关,死道友不死贫道!

  作为事先有心理准备的那个,总是有优势的。

  即便没闯过去,也是一起被劫、一起死。

  不患寡而患不均,有人赔死,感觉也不是很亏…

  然而小萌数落他的话中,有一句让他有戳中痛点的感觉。

  小萌说:“你自己觉得是在装咸鱼,但实际上有时候你是真咸鱼!”

  他私下里就琢磨,从头琢磨。

  首先什么是咸鱼?

  它是粤语的口语俗称,比喻死尸。

  而梗的由来则是少林足球中的一句台词: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咸鱼代指那些不做事,不想动,没有梦想的人。

  然而,他为什么会自嘲咸鱼,内心深处又觉得不是咸鱼?

  因为他回首看自己的前世人生,觉得自己是个即将彻底认命的失败者。

  而内心觉得不是咸鱼,是因为他认为自己还在挣扎、还在努力、还有些梦想,哪怕已经从年轻时代的大展宏图,到了中老年的卑微市侩,但确实还想着变好。

  这不是真咸鱼。

  那么,为什么会觉得小萌的评价戳中了痛点。

  他细细琢磨后,发现是因为另一个说法:人穷,首先穷在了思想上。

  还有句与之伴生的毒鸡汤,同样让他深以为然。

  穷人缺什么?

  表面上缺钱,本质上缺野心,骨子里缺勇气,改变缺动力。

  他定义自己为即将彻底失去梦想的失败者,其中一个重要依据,还不是因为穷?

  钱、野心、勇气、动力,他都有一些,但又都远远不够,所以他是穷人、是咸鱼。

  可为什么知道这些道理,还是穷人?

  因为知道,但没做到。

  为什么没能做到?

  表面上看,就是这四缺,野心不足,奋斗的动力不足,没有勇气冒险,也缺钱运转计划。

  可内在的,还是穷在了思想上,智慧勉强够,但认知有问题。

  这个感触,是读了穷爸爸富爸爸之后产生的。

  这书优秀与否,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它向他剖析了人与人在金钱等观念上的差异。

  正是因为有这个背景,他知道小萌数落他,就是指他思想认知上有问题。

  他觉得被戳中痛点,也恰恰是在这方面感到心虚。

  那么,当道的选择这一重大问题,摆在他面前时。他不得不去认真考虑,自己做出的选择,是不是又一次落在了‘穷’的下乘状态,如果是,为什么会如此。

  他想了很多,也想的很广。

  他甚至分析了自己的三观形成。

  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走大道、走正道的观念。

  生活中见大家都在走,他也走。

  而且,路边很多标着捷径牌子的,都是被盖了刑法的印章的…

  然后他就有些恍悟。

  原来,思维惯性,已然潜移默化的成为了本能,将他局限在定式范畴之内,甚至自己忽悠自己,以及盲从。

  明明已经知道大道跟正道没有必要关系,也未必就真适合自己,却还是想走,宁肯面对各种巧立名目、或直截了当的韭菜收割者,也不愿及早的走出大道的边界,去适应,去谋自己的路。

  看看我,人生重来一回,挂开的这么大,还是真loser心理,皇帝的金扁担。

  我特么都气运逆天了,仍旧觉得自己不行!

  怂成了习惯成真怂。

  没有底限的怕事怕死,一退再退,以及很可笑的去努力理解强盗的难。

  终于被逼到墙角,再没的退了,老实人发怒。

  但那是匹夫之勇,是不管不顾的无能狂怒,是不考虑胜算也几乎不可能有胜算的终极发泄。

  兵法有云,多算胜少算,更何况无算?腾挪空间都没了,拿什么赢?

  这,才是俗语中‘狼吃肉,狗吃屎’所阐述的要点。

  自由的心每少一分,距离吃屎的命就更近一步,等完全没了狼心,那就不是考虑还能不能站着把钱挣了的问题了,而是考虑吃屎能不能赶上热乎的。

  要是这么理解问题。他现在就该变了。

  天下大道,殊途同归,都是去火葬场的。

  他前世已经走过不短的一截,道上的风景他也没少见识。

  相比于再走一回,享受熟门熟路的优越感,以及在第一次走的人面前装比的快感。重回野性才更重要。

  别给自己找借口,说什么能力不行,行不行先走两步,不行就就练,前世没练出来,今生未必练不出来。

  挂开的这么大,不行的部分开挂顶,总是比前世更容易出成绩,上限也更高。

  这么一想,周行就觉得,‘我道’这事,真还就越早行动越好。

  是该重回荒野,感受下草梗刺脚、硬石硌脚、蚊虫叮咬的滋味了。早点适应,锻炼出一双走渣路的脚,一身荒野生存的本领,才能在需要的时候,翻山涉水,健步如飞。

  况且,他本就是修的洪荒法。

  为什么洪荒法好?

  这个问题绝大部分修士都能回答。

  威力强,说道少。

  一开始就强,一直强到最后。

  没有那么复杂的关卡,直通车般往上修就可以了。

  他起初也是这种想法。

  但他也不是没有疑问,洪荒法这么好,为什么退出了历史舞台?

  于是他自以为是的总结出了缘由:

  1,环境不予。

  没有那么多的天地灵物可供享用,没有那么高的灵压,让人全天候修行。

  2,传承有漏。

  各种原因导致洪荒法没能完整的传承下来,又缺乏条件去证伪纠错,于是越传越虚,最后干脆没有真东西了。

  但等他真的上了手,才发现,他总结的这些,完全不是重点。

  且他过去觉得洪荒法好,属于只看到了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

  而如今,贼挨打的部分显露出来了。

  洪荒法,最大的的特征,就是基本没有法。

  真传一句话。这个说法最适合描述洪荒法。

  比如说,原始大道的洪荒法,真传一个字‘吃!’

  吃什么?

  怎么吃?

  不知道。

  通用不是洪荒法。

  别人走成,你没走成,这是洪荒法的常态。

  这种无法复制,甚至是每一步都无法复制。

  A妖兽能吃仙物成就某种状态,不仅仅是因为它在对的时间,做对了事,更因为他在这之前,就一次又一次的在对的时间,做对了事,才会在关键时刻成功质变。

  B妖兽的自身状态就跟A不同,所以哪怕平时学A妖兽,也得不到A妖兽的成果,关键时刻更是谬以千里。

  所以洪荒法门,是真的糙。

  洪荒法是威力强,不强的死了;也不是没有瓶颈,而是每一步前行都是瓶颈。

  再拿这原始大道的吃来阐述,一顿吃不上,状态就差一些,三顿吃不上,风险就大增…这跟动物世界的生存是一样的,每一次都是你死我活,这是洪荒。

  至于洪荒法门为什么口碑好,因为台前风光的,都是成了的,不成的死了多少,没人知道,也没人想知道。

  那么,修的是狼道,走的是狗路,合适么?

哎呦文学网    修命者开局寿元百万年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