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五十四节

  那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士兵留下的痕迹,老斯科特这样告诉他。

  不单是老斯科特,连他的很多战友,身上都有中国士兵用身体留下的伤疤和创口。

  那是在一场力量悬殊的战斗中留下的。

  一座小小的高地,只有一百多名中国士兵把守,武器装备并不先进。但是老斯科特所在的团队硬是攻打不下来。

  大炮、飞机把成吨的炸弹倾斜到这块小小的山头上,连土层都被掀起一米多。

  这样猛烈的炮火攻击下,应该没有什么活人了吧?

  就在老斯科特与战友兴冲冲地小跑着准备上去占领的时候,一阵机枪把他们扫了下来。

  老斯科特清楚地记得,当时他的指挥官,经历过二次世界大战的老兵威尔军士长那恐惧的眼神。

  见鬼!那上面竟然还有人生存。

  。。。

  于是,又一轮轰炸开始了。

  冲锋,轰炸。

  再冲锋,再轰炸。

  重复的节奏整整持续了两天。

  终于,在一次轰炸后的试探性进攻里,山头上再也没有带着死亡问候的子弹飞下来了。

  中国人没有子弹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

  战场上的士兵没有子弹就意味着投降。这在老斯科特和他的战友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本书首发于起点)

  可是就在他们哼着轻松的小曲迈上山头的那一刹那。

  老斯科特发现自己错了。

  天啊!这还是人吗?

  黄绿色的军装早已在连续不断的轰炸中烂成了碎布,露出一块块被凝固汽油弹烧得焦黑的皮肤。头发、眉毛早就被大火燎烤得缩成了一团团小小的黑点,上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黄土。手中的武器根本没有了原来模样,各种枪支被拆成了散乱的零件。整个阵地上只有8个人,8个全身带着各种伤痕的人。连日的战斗已经完全消耗了他们所有的体力,伤口和劳累把他们站起来的最后一点力气都夺走了,只有从他们明亮的眼睛里,才能够看出他们还是一群有着生命力的人。

  “我敢打赌,这帮家伙要是活在美国,那绝对会是家喻户晓的英雄。小伙子会以他们为榜样,姑娘会以他们为骄傲。就连那些鼻孔朝天的将军们见了,也得给他们敬礼。”父亲是这样评价他们的。

  就在老斯科特发楞的时候,这几个看上去和死人没什么区别的士兵以常人完全不能想象的力量站了起来,扑向了这群冲上自己阵地的敌人。

  “他们已经没有一颗子弹,完全是凭着自己的最后一点力气在和我们搏斗。在那次战斗中,约翰被拧断了脖子,琼斯被一把军刺贯穿了脸部,汤姆被一支没有板机的AK枪托砸烂了可怜的脑袋。就连军士长威尔,也被一个矮他一头,体形瘦小的中国士兵活活掰断了一条腿。我比较幸运,一名黑瘦的中国人死死咬住我的耳朵。他的双手已经掐住了我的脖子,让我根本透不过气来。要不是我的班长汉诺森中士及时抽出手枪打穿了他的脑袋。我亲爱的儿子,我们恐怕就得在天堂里相遇了。”

  每当想起父亲的这段简单的描述,斯科特总统总是会被惊出一身冷汗。

  关于中国军人的战斗力,他听过很多传闻。每一个和他们交过手的将军对他们的顽强都赞不绝口。

  他们的装备不强,甚至很差,差到了极点。

  他们的后勤能力不强,经常在战场上饿死自己的士兵。

  他们没有先进的飞机,没有远距离射程的火炮,没有坦克,没有舰队。

  很难想象,没有这些东西,美利坚合众国的军队还会剩下多少战斗力。

  但他们还是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

  历史上的各种名人、伟人对神秘中国下的各种结论很多,各种说法也很多,有好的也有坏的。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

  中国是一条龙,一条睡着的龙。

  你可以趁它睡着的时候悄悄偷上一点它看守的财宝。

  也可以趁它睡着的时候揍它几拳,揣它几脚。

  甚至可以用刀掀下几片珍贵的龙鳞,割走几块美味的龙肉。

  但是,这一切必须要在它睡着的时候进行。

  一旦它醒来。。。。。。

  老斯科特就是在与这头龙战斗的时候丢失了自己的耳朵。为此,他获得了一枚紫心勋章。

  老斯科特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家族留下一句格言:“不要招惹中国人。”

  自己要和这头可怕的龙开战吗?

  自己能胜利吗?

  斯科特心里实在没有把握。

  但是斯科特是一名政治家。

  政治家最拿手的就是不通过战争得到最大的利益。

  而且,自己手上的牌虽然糟糕,但是只要把握出牌的时机,还是有赢的机会。

  必须与中国人好好谈谈。

  这是斯科特仔细思考后得出的结论。

  几天以后,美国国务卿克劳尔开始了对中国为期四天的访问。

  美国国务卿,是美国国务院的最高领导,主管外交事务。国务卿是美国总统的内阁成员,但是其地位要比普通的内阁部长高。其职位相当于中国的*****,在内阁中说话的分量是很重要的。

  当然,对于中国,克劳尔这位国务卿的来访也很重要。

  “汉龙”电池的问世,让我们大大减少了在能源方面的开支。但是,我们并不想打破现在世界上固有的能源格局。

  国内现有的各种车辆需要进行电动化改装,民用能源管道需要重新架设,新的发电站需要建设,各种不可再生高性能资源需要储存。而且,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市场需求,还要加大电池的生产量。

  所以,在国内能源市场处于新老交替的这种状况下,想要分出时间来进行对外开拓,那是不现实的。

  攘外必先安内。

  克劳尔的来访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

  中国要强大,就必须得到别人的帮助。虽然我们有超越别人太多的东西,但是我们缺少的也太多。

  钢铁、能源、粮食,资金。。。。。。所有国家发展需要的东西中国都缺。因为我们的人口实在是太多,多得可怕。

  中国有13亿人,其中有11亿是农民。

  农民这个词,指的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当然,这是中国字典里的解释。

  中国,自古以来的立国宗旨就是以农为本。农民,是中国社会中职业构成最多的人,也是中国社会里收入水平最低,生活水准最差的人。

  按照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如果只是务农的话,一个农民最多平均年收入只有2000。折合美元来算,仅仅连300都不到。

  美国一名农民的年收入可以达到4万美元,这还是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

  两者的反差实在是太大了。

  1978年之后到九十年代中期,中国农业经历了一个发展和停滞的过程.。究其原因,不能说是农民无根本地权,也不能说农民进入不了现代商品文明。而是农业的经营粗放化的结果。它不能象工业那样建立起投入产出的集约模型,也不能想商业那样确立有效的经营理念,它需靠天吃饭。大灾之年可怜巴巴的等救济,丰收之年担心粮食贱价而希望当局补贴。这就是中国农民的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极少数向农民征税的国家之一,有资料统计过新中国以来政府向农民征税超过30万亿,这是个什么概念?中国现在的国民生产总值也就10万亿多一点,中国现在所有国有资产总值也没有30万亿,在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最弱势的第一产业为新中国居然作出了那么大的贡献。

  2000元人民币的年收入,要支出家庭的基本开支,还要把下一年地里种子、农药买足,要满足一家人的日常需求,还要支出养活共和国的庞大税收。

  这就是中国的农民。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其他国家对近代中国严重的剥削和压制。

  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需要时间,需要盟友。

  战争只能破坏,发展需要和平。

  所以,对于克劳尔的来访,我们很欢迎,非常欢迎。

  必须在他访问期间给他对中国留下最美好的印象,让他成为我们在美国国会里的中国政府宣传人。

  当然,这需要做很多事前的准备工作。

  新书末世狩猎者已经上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过去看看,收藏一下。至于好看不好看,还是那句话,自己看着办!呵呵!

哎呦文学网    翔龙传说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