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三十三章 快餐

  “这有桌子凳子,你们坐吧,我去拿点蜡烛点上。”方青点完灯笼之后爬下了木梯,去拿了一把蜡烛在周遭点上。

  而陶雨雨和薛碗儿则是拿了块布擦拭了一下桌子和凳子。

  “好了吧,这下够明亮了吧。”点完了蜡烛,方青满意地看了看周遭。

  几乎整个厢房都被照亮,他倒想要看看,这个鬼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够亮了。”刚才还觉得厢房阴森可怖的薛碗儿和陶雨雨如今再环视了一下整间厢房。

  发现这厢房除了有着不少正在修缮的痕迹之外,和她们平时所住的厢房并没有什么不同。

  “行了,你说要教我们玩什么有意思的事?”没了胆怯之意,薛碗儿又想起了之前在南食店方青跟她们说的游戏。

  听到这话,陶雨雨也将美目转向方青。

  她身为东京知名女伎,自认见过东京绝大多数玩物,不觉得方青说的会是她未曾见过的。

  “喏,便是这个了,斗地主!”方青从自己的衣袖里取出一副叶子戏来。

  斗地主。

  听到这三个字,陶雨雨是一头雾水。

  薛碗儿却是耳熟得很。

  她之前经常看见方青和孙三、老俞、老柴四人一起这么玩,而且她也清楚这种玩法风靡了整个鬼市子。

  甚至于让很多钟爱叶子戏之徒听说了在鬼市子有这等叶子戏的玩法,很多不为淘物的人也都在深夜赴往鬼市,只为那一场“斗地主”。

  对于这个“斗地主”,方青可谓是信心十足。

  能够风靡后世,“斗地主”绝对有着它的魅力,但是他却没有打算开一个“斗地主”店,而是选择了关扑店。

  只因为,“斗地主”终究还是有着其规则,而且并不算少。

  但关扑呢?

  纯粹的凭运气正反面,更加直接简单,一眼就能上手,加上关扑在东京本就流传甚广,不是仅在鬼市子风靡的斗地主可比的。

  灯笼烛光之下,方青教着薛碗儿和陶雨雨斗地主的规则。

  一开始薛碗儿和陶雨雨有点不明所以,哪怕方青有意放水,她们也根本不是方青的对手,玩得毫无乐趣可言。

  但是她们既然都答应方青要在这待一宿了,也只能继续硬着头皮玩下去。

  随着牌局数量的增加,薛碗儿和陶雨雨逐渐地感觉到了斗地主的乐趣。

  二女都是聪明之人,很快就搞懂了斗地主的规则,不再一头雾水,出起牌来也都有模有样的。

  尤其是当陶雨雨叫了一次斗地主赢了之后,她终于顿悟了。

  原来这“斗地主”是这么玩的啊!

  “叫地主!”

  新的开局。

  陶雨雨率先喊了出来。

  一开始接触“斗地主”的时候,她觉得地主有些弱势,多拿了三张牌却被两个长工夹击,实在太不划算了,因此她便不愿意叫地主,反而很纳闷方青为什么几乎把把都要叫地主。

  但是玩了几副牌之后,她就觉得不是如此。

  当地主!

  乐趣多多!

  “啊?雨雨你也抢地主了么?”薛碗儿握着一把叶子戏看陶雨雨也主动抢起地主来有点意外。

  之前几把,几乎都是方青在叫地主。

  “不抢。”薛碗儿想了想还是没有抢。

  “抢地主。”方青岂能不抢。

  人活一辈子。

  处处思前想后。

  若是连抢地主都要考虑的话,实在太受桎梏。

  “我再抢!”陶雨雨用美眸瞪了方青一眼,再次出手抢下地主。

  对此方青耸了耸肩,便理起了自己的牌。

  一局战罢。

  地主陶雨雨再一次获胜。

  “什么嘛,雨雨又赢了,不行,我也要叫地主!”薛碗儿不服气了。

  明明她和雨雨都是第一次玩这个“斗地主”,怎么雨雨就比她多赢好几次呢?

  难不成?

  是因为她是“长工”,而雨雨是“地主”?

  不行!

  我也要当地主!

  “叫地主!”

  这三字终于从薛碗儿的口中喊了出来。

  之后便是一番龙争虎斗。

  “抢地主!”

  “我抢!”

  “我再抢!”

  在这些喊声之中,薛碗儿和陶雨雨再没有觉得这厢房有什么问题。

  几个时辰过去。

  夜已深了。

  “啊”薛碗儿打了个哈欠,伸着懒腰,两条腿伸得笔直。

  还不小心戳到了方青。

  “什么嘛,阿青,什么都没有啊。”薛碗儿撇了撇嘴。

  “鬼神之说,本就无从说起,不过今夜还是劳烦你俩了,等明日那些人亲眼目睹我们三人完整出去,就能将谣言戳破,到时候就算之前那批工匠不肯来干,我再去找另一批工匠也没有任何问题。”

  方青理了理桌上的叶子戏,没有再次发牌。

  “放心吧,方青,明日这所谓的凶宅之说就会变成无稽之谈。”陶雨雨对方青微微一笑。

  舆论这东西。

  在东京实在太常见。

  “我点的快餐估摸着也快到了,还有一些金橘团和荔枝膏水,你们休息会喝点吃点吧。”方青见薛碗儿和陶雨雨眼中有些倦意,便让两女休息一会。

  三人坐在厢房中,等着快餐。

  是的。

  快餐。

  随着大宋经济的繁荣发展,饮食行业也缓缓发生了变化,在政和年间,快餐早已是形成规模的饮食行业。

  可见,即使是在大宋,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着经济发展而越来越快。

  在《水浒传》第五十三回就有一个场景。

  李逵在蓟州赶路,见路边有一面店,里面人声鼎沸,满是客官,入座的李逵点了六碗壮面,刚坐下不久,由于店伙计上面时未及时给李逵,他就焦躁骂了起来。

  这可是怒杀一窝四虎的李逵啊!

  真怕他一着急就把店伙计给宰了。

  真的很关键!

  快餐,也就是谢讽《食经》中所写的“急成小啖”。

  整个大宋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国都东京了,在整个大宋,东京也是生活节奏最快的,对此,追逐利润的东京食店,将快字诀发展到极致。

  不仅仅只是快,而且能外送。

  方青从新门瓦子往杀猪巷往回走时就找了一家快餐店预定了一些吃食,让这家快餐店于亥时送来。

  算着时辰,也快到了。

哎呦文学网    东京街溜子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