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231章 汽车产业格局

  这两年来,因为东风和宝马而崛起的企业有很多。

  有汽车销售企业、有零部件供应商、也有合资生产汽车的国外汽车厂商。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阿三的塔塔汽车公司和埃及的阿拉丁汽车公司。

  本来按照之前约定的合同,东风汽车提供发动机和变速箱,其他的一切基本上都是本土化生产。

  可惜的是,由于印度和埃及的工业化水平实在太低了,很多零件不能达标,或者是说造不如买。

  就算一些简单的玩意儿,如果在他们当地生产制作,那本钱比进口的还贵个一两倍。

  资本家都是逐利的,当然就没考虑本土化了。

  这其实都是东风公司的“阴谋”,他们故意把自己价钱降低一个档次,好让外资产生错觉。

  当然咯,像一些特别低端的零部件,或者是占面积很大的车身,还是实现了本土化生产。

  不过这些所需要的钢材,就由华城特种钢集团提供。

  这让塔塔汽车和阿拉丁汽车的负责人非常的感激。

  这可以让他们在国民面前可以昂首挺胸,死命的吹虚了…

  果不其然!

  两家公司成吨成吨的输出宣传下,国民的反响非常强烈,甚至得到了政府的重点表扬。

  加上公司又让出了5的折扣,销售更加火爆了…

  这种情况让很多的人口发展中大国分外眼红。

  比如巴铁、印尼等国家…

  宝马集团在卷毛哥和平头哥的带领下,发展势头并不次于东风集团。

  除了在南美建立了大规模生产基地外,他们把触手伸向了欧洲。

  尤其是并称意大利双雄之一的兰博基尼,给世人很大的震撼。

  一个转手了六七次的品牌,居然在宝马公司旗下能一飞冲天。

  1995年度的F1方程式比赛,第一次参赛的兰博基尼,居然就把保持三年之久的法拉利从冠军宝座上拉下来了。

  这就是兰博基尼跑车实力的铁证。

  不仅如此,兰博基尼现在已经是全球最著名的奢侈品牌。

  它品牌旗下的一系列奢侈产品在全球富豪圈中绝对炙手可热。

  比如,科幻感十足的液晶电脑、带彩色液晶屏的超薄翻盖手机、黄金拉丝面板打造的MP3、高端保暖纤维打造的服装等等。

  还有皮革鞋包、音响、游艇、男士香水、护肤洗发套装、自行车等等,简直数不胜数。

  不仅仅是因为这些产品价格高昂,引领了时代潮流。

  更是因为那些产品的质量和设计确实很屌、很扎实,深受富豪们的欢迎。

  据说,单单这些周边产品的年销售额就轻易超过200多亿美元,简直跟打土豪没啥区别了。

  在全球奢侈品市场中,兰博基尼品牌直接占据了35的份额,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还会更高。

  菲亚特公司旗下的法拉利,在这一方面就有些相形见拙了。

  作为欧洲老牌贵族的菲亚特,太墨守成规了。

  兰博基尼的一飞冲天和宝马汽车公司的强势崛起,很是刺激了菲亚特集团董事会。

  他们现在急需一个新生的品牌,让死气沉沉的菲亚特涅磐重生。

  在卷毛哥的撮合下,菲亚特和宝马在波兰建立了合资公司,共同研发、生产汽车。

  除了生产二代“汗血宝马”和“穷奇”系列之外,双方共同生产全新的“追风”系列车型。

  新的车型将全部采用更加小巧,更加节能的柴油发动机。

  双方都把各自最擅长的技术拿出来,整合到“追风”汽车中。

  双方共同的目标就是打造既安全又超级节能的乘用车型。

  两家车企的汽车设计风格虽有迥异,却也有共同特点——节能环保,这就为双方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有公司崛起,就必然有公司衰落或者出局。

  首当其冲的就是铃木公司,自东风两款汽车在印度上市后,他们的生存环境是一日不如一日。

  虽然他们的汽车价位比路虎或者瑞虎,便宜一两万,但性能就差距太大了,而且还不够实用。

  人家路虎,可以极限超载20多个人,甚至可以改装成小型货车。

  而其消耗的油费,跟铃木其实差不多。

  考虑到保修保养政策,以及后续的维修费用,那一两万块钱就真算不了什么了。

  当然,铃木毕竟也算是一个老牌的企业,口碑也不算太差,勉强支撑还是可以的,但要想夺回失去了市场,就得更努力了。

  本来就奄奄一息的日产汽车,在这一次的激烈竞争中出局,被法兰西的雪铁龙收购。

  而棒子国的四大车企,就直接完犊子了。

  本来就陷入财务危机的双龙汽车和大宇汽车,在过去的一年时间内相继倒闭了。

  本来他们还可以苟延残喘一段时间,但是亚非拉市场的残酷竞争,基本让他们失去了立足之地。

  这两家公司倒闭后所留下来的汽车制造基地,基本都被东风汽车低价接收了。

  棒子国的汽车设计理念来自于岛国。

  他们把岛国的“溃缩吸能”发挥到了极致,令消费者们叫苦不迭。

  因为一点点刮碰,车身就容易变形,维修费用高的可怕。

  他们的汽车在北美市场,发生车祸的人员死亡率高居榜首。

  欧盟市场干脆禁止他们进入。

  欧洲各大汽车制造商普遍反对从棒子国进口便宜的汽车。

  他们认为这种严重溃缩吸能的车,偷工减料太厉害,可能会严重威胁本地居民的生命安全…

  剩下的两个车企,在汽车的设计上若再没什么太多的改变,退出国际市场基本已成定局…

  凤凰航空的传奇—919最近一年销量大涨,达到328架。

  其中就国内和中东两块区域就占据了70左右的订单。

  德意志慕尼黑航空和意大利米兰航空也各自订购了15架传奇—919,替换老旧的波音747。

  要不是北美政府和他们本国政府的公关和威胁,两家航空公司还真打算全部订购这种性价比超高的客机。

  传奇—909的销量主要还是在国内市场,达到了惊人的355架。

  仅姜余旗下的空中快运公司,就达到了将近200余架飞机。

  凤凰航空扩充了两座半自动组装厂,每年的产能基本上可以达到400多架…

  波音、空客的民航客机很难插足国内这个市场。

  那些航空运营公司也都不是傻子,如此高性价比的国产客机,还需要去选择吗?

  那些执意进囗客机的民航公司领导,不是有猫腻,就是公然藐视所有人的智商。

  燃油消耗比差距那么大,难道当大家看不见吗?

哎呦文学网    挖到一艘宇宙战舰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