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架
小说社区
书库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侠 • 仙侠
都市 • 言情
历史 • 军事
游戏 • 竞技
科幻 • 灵异
您当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学网>>天下第一逆贼

第二百章 大明要踏上殖民道路【6K】

更新时间:2021-08-05  作者:风味饮品
天下第一逆贼 第二百章 大明要踏上殖民道路【6K】
是一个帝国,建立强大的根本之一。

用现代话术来解释,就是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但不限于力役、杂役、兵役等。

因为是强迫,也因为是无偿。

所以,在自古以来常被人排斥,名目繁多、办法严苛,是残酷压榨平民百姓的一项存在。

韩非子·备内:徭役少则民安,民安则下无重权,下无重权则权势灭,权势灭则德在上矣。

然而,古往之君主,无一例外,在一个朝代建立伊始,就要确定徭役的存在。

无他,生产力的不足,以及物质资源的匮乏。

朱瞻基不喜徭役,但不能否认徭役对如今至社会的建设和推动性。

事情,总是要分两面的。

不能用后世,生产力和物质极度巅峰的社会,来代入到现在,这是不负责任的。

若是现在大明的徭役废黜,怕是都不用等到过年,帝国就会分崩离析。

朝廷的制度,事关整个大明天下社稷,朱瞻基没打算急不可耐的,站在奉天殿的朝堂上,高呼着废黜帝国徭役的奏请。

那是愚蠢的行径。

但他也没打算,将大明基础建设的重担,强压在大明百姓的肩膀上。

那是残忍的行为。

君不见,鹰酱当年一条沟通东西的铁路,道路两侧埋葬了多少人的骸骨,这其中又有多少是朱瞻基如今所站立的土地上的百姓后人。

用南疆的战俘,自然就没有心理压力了。

封建社会统治者的责任,永远都是对内的。

开疆拓土便是少有的英武明君了。

用地方的人,来建设自家,对于统治者来说,没有多少压力。

原始的积累,想来都是血腥残忍的。

面对在场众人的迟疑,朱瞻基心中早有准备。

数万南疆战俘,显然是不可能,全部承担帝国境内基础道路建设任务的。

太子以及两位尚书大人,担心这些基础道路建设任务,会被附加在本就有着一份徭役的大明百姓身上。

他轻声开口,给出解释和解决办法:“按照日月堂及南疆前线鄂宏大、郑和等处推算,尽缅甸宣慰司平定之全过程,大明可获得超过十万名战俘,可供给大明新式水泥路建设。

南疆前线判断,朝廷若意欲在南疆,划设新的承宣布政使司,则地方必有叛乱升起,届时朝廷若想稳定局面,稳固南疆统治,则必须强力镇压。

此举,亦可从南疆等处,收获过十万俘虏。”

至少二十万只需管吃管住,免费的生产力,被送到了太子、宋礼、夏元吉三人面前。

朱高炽的眉头微微皱起,二十万俘虏被押送至大明,虽然可以解决基础道路建设任务。

但从大明的仁义道德来说,却总归是有损的……

不过,少顷之后,太子爷紧皱的眉头,还是缓缓消散下来。

在大明百姓和南疆俘虏之间,太子爷很容易就能做出最为正确的选择。

工部尚书宋礼,则是开始在计算,开山、生产、建设,若按照朱瞻基的计划,究竟需要多少人,又该如何分配的问题。

夏元吉却是有些忧虑显露出来,他也不遮掩,当即开口询问道:“数十万俘虏入大明,不说会给大明腹地可能带来的破坏,便是在南疆,只怕也会引起一连串的反弹和对抗吧……若是如此,南疆说不得,就会成为让大明深陷其中的泥潭,抽身不得。”

他是在担心,若是大肆劫掠南疆人口,会让南疆陷入到长期的反抗大明统治的环境和氛围之中。

这是很成熟的政治问题。

按照过往的经验来说,凡是新征之地,必定是要优渥对待,减免赋税等等,以求安定民心。

但从朱瞻基的嘴里,他没有听到,任何一点安抚南疆土著民心的意思。

若是如此,则南疆如今十数万大军,必定不得抽身,需要时时镇压地方。

这将会给朝廷,带来一笔沉重的经济压力。

朱瞻基微微一笑,开口:“好教夏老大人知晓,从一开始,南疆计划中,便是只要那块土地而已。”

只要南疆那块地!

此言一出,便是太子朱高炽,也顿时凝目看了过来。

因为这句话,延伸开来,也可以解释为,南疆人丁不留!

这是天大的事情。

大明在战场上杀再多的人,都没有问题。

因为地方反抗,镇压再多的人,也没有问题。

若是将南疆的土著,统统杀了,这就是天大的问题了。

眼看着三人,恨不得要扒开自己脑袋,确认自己还是不是自己的时候。

朱瞻基连忙开口:“父亲,你们都想错了。如今南疆土著人口有多少?百万?五百万?大抵不会再多了。其中无法参与军事、生产的又有多少,大抵要去掉三四成,余下六成左右,才是可以用于生产、军事的人口。”

“今日,我与日月堂,正在起草一份计划。《凡南疆新征之地土著人口使用计划草案》,组建南疆奴隶军,用于向更西的恒河平原征伐。镇压俘虏反抗之人,用于大明境内基础建设,拉拢投诚之人用于南疆本土建设生产。”

“为稳定南疆民心,亦有一份《南疆土著人口等级制度草案》正在起草之中。凡投诚降服于大明之人,按照一定制度划分,成为不同等级阶层之人,等级越高则享受的待遇越厚。如此,南疆可基本实现由本土土著,替代大明进行最基础之统治行为。”

一份赤裸裸的大明版殖民统治计划。

在这一刻,被朱瞻基推行出来。

整个南疆,在这一刻,被朱瞻基安排的明明白白。

太子爷,不由的深深看向自己的这个大儿子。

他很想确定,自己这些年的教育,到底有没有成功。

若说没有成功,只怕换个人,是做不到这些事情的。

若说成功了。

似乎……

哪里又出了些问题……

宋礼和夏元吉两人在一旁,默默的对视一眼。

最终,还是夏元吉开口:“若如此,则大明在南疆之存在,法统地位何在?南疆土著,于大明的臣服之心,顺从之意何在?南疆土著民心,如何归化?”

夏元吉终究还是有一份忧虑存在的。

大明能从身体上,凭借着军事力量,强有力的统治南疆。但对于大明的长治久安,和帝国稳定来说,必须要从内心深处,让南疆土著认同、归化大明才是长久之道。

朱瞻基不假思索,将早就想好的计划说出口:“国子监如今每年皆有数千士子就读,每年亦有不少士子肄业。

然而,朝廷科举不可能全数圈定。寒窗苦读数十年,想来他们也是一心要为大明谋划。

既如此,可让无望仕途之读书士子,前往南疆,朝廷建立学堂,凡南疆尚未成年之孩童,无论男女,皆需入学,跟随大明士子,学习圣贤之文。如此只需两代人,南疆便是大明之南疆!”

好家伙!

这位是大一开始,就一直在惦记着那帮子读书人啊!

夏元吉双眼一转,心中已经有了定论。

若是如此照办,哪里需要两代人?

只要南疆那些尚未成年的孩童成年,南疆便可彻底归化大明。

要知道,当这一代人成长起来,只怕南疆也见不到多少更加年长的人了。

要么被征召进奴隶军,要么被镇压俘虏带到大明内地,为大明的千秋万代,无私的风险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这些经受过大明正统儒家教育的南疆新一代人,他们成年之后,他们成家立业结婚生子之后,甚至再不需要学堂的推行,他们自己就会主动教育孩子,何为圣贤,何为仁义道德了。

夏元吉想清楚了,闭上了嘴,不再发问。

本来还在一旁的宋礼,则是已经向着朱墨等日月堂少年汇集处走了过去。

老倌儿已经大抵将计划想清楚了,现在需要做的是,和这些少年人们,好好的商议一番,如何更快的建设完成从应天到北平的,那条宽达六丈的水泥路。

近二十米宽的水泥路。

可是双向并行,至少超过十辆马车。

这是天大的功劳,也是天大的功德。

太子爷睁开了先前合上的双眼,又仔仔细细的看了自家崽子一眼。

最后,长叹一声,甩甩衣袖,转身准备带着太子妃,在这皇庄周围游览一番。。

“既然已经想定,便整理出来,朝廷里终究是要议一议的。”

将话丢下后,太子夫妻二人,便牵着手,满是亲昵的走向不远处的矮山。

看到众人都已离去,夏元吉挣扎了几番,最后还是问了出口:“太孙,那两百万两,也是为此准备的?”

朱瞻基没有出身说话,只是默默的点点头。

夏元吉见此,摇摇头,又点点头。

最后,因为政务而被压弯的腰身,不由的一挺,笔直如峰。

他轻轻的笑出声来。

转身,向着已经准备跟着日月堂少年们,去工坊参观的宋礼赶来过去。

一时间,人去路空。

朱瞻基微微一笑。

大明,终究是要在走向殖民统治的路上,踏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往后要怎样做?

有了物产丰富的南疆,该是大力发展海权才是。

发展海权,则倭寇必除!

但眼下,却还是要如老父亲所言,南疆的殖民计划,必须要在朝廷上敲定,必须要等到老爷子回京之后,以国策的名义确定下来。

朱瞻基抬头看看天。

最热的季节,就快要过去了。

老爷子,也该回来了吧。

天下第一逆贼 第二百章 大明要踏上殖民道路【6K】

上一章  |  天下第一逆贼目录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