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250章 微服入台州

  台州是唐朝临海州之一,以境内天台山而得名。

  汉朝时属会稽,到了唐朝才单独划为一州,因人口不足两万户,列为下州。

  州内共分五县,其中临海县是整个台州的中心区域,刺史府便设立在临海县中。

  武承嗣几人经过一个月的路程,终于来到临海境内。

  时值七月,若是在长安,天气必然是酷热难耐。然而随着南下,武承嗣明显感到气候转凉。

  这一日下午,四人向路人询问,得知临海县城已不足二十里,于是放慢脚步,在路上找了间茶棚歇脚。

  忽然间,诸葛南伸出拇指,指向一个方向,武承嗣瞟了一眼,不禁暗暗好笑。

  不远处,徐文清和她那名高个子丫鬟躲在一棵树后面。

  两人还一人折了根荷叶撑在头顶,看起来就像打着把伞一样。

  自从那日在南风客店分别后,这对主仆便一直跟着武承嗣,两人跟踪技巧和她们化妆的技巧一样拙劣。

  不过武承嗣也没有拆穿她们,任由她们跟着。

  他本就对这两人有些兴趣,而且她们刚好也要去台州,在南风客栈分别时,还曾邀请过二人同行。

  只是没想到,徐文清境拒绝了他。

  然而,拒绝之后,这姑娘又一路尾随,着实令他摸不着用意。

  就在这时,那对主仆商议了几句,将荷叶扔了,一同向茶棚走了过来。

  “咦,这不是吴公子吗?好巧啊!”徐文清一副突然遇到武承嗣的样子。

  “对啊,真巧。”武承嗣十分配合。

  徐文清走到桌子旁,目光盯着诸葛南屁股上的椅子。

  诸葛南知道她想坐在这,哈哈一笑,跑到韩成旁边跟他凑着坐。

  徐文清微笑道:“谢谢。”和芦苇一同坐下,向武承嗣问道:“吴公子,你来台州是有什么事吗?”

  武承嗣道:“办点私事。”

  徐文清“哦”了一声,热情道:“吴公子,我舅父在临海县担任县令,你在路上帮过我的忙,不如住到我舅父家中去吧。”

  武承嗣道:“多谢好意,不过在下在台州不会待太久,还是不打扰了。”

  徐文清露出失望之色,低着头不语。

  就在这时,忽有几骑从官道而来,骑行速度极快,一阵风的功夫,便奔到茶棚附近。

  徐文清忽然叫了一声,武承嗣眉宇间也多了几丝怒意。

  只见经过的几骑中,有一骑的马尾上绑着根绳子,绳子另一头绑在一名穿着深蓝衣服的男子身上。

  那男子如同沙袋一样,被拖行在地上。

  诸葛南大怒,站起身便要动手救人,却被诸葛三元拉住。

  诸葛三元目光看向武承嗣,问道:“公子,管不管?”

  武承嗣点了点头。

  诸葛三元松开抓住诸葛南的手,伸出两指,架住一根筷子,对着远处一掷。

  随着他动作,拖行那蓝衣男子的绳子应声断裂。

  前方骑马奔行的几人犹自不觉,没一会,马队便消失在道路尽头。

  诸葛南来到被拖行的男子身边,只见他浑身伤的极为严重,已陷入昏迷。

  “公子,这人伤的很重,需要去看大夫。”诸葛南将男子扛到茶棚内,说道。

  便在这时,茶棚掌柜走了过来,苦着脸说道:“几位客官,你们还是将这人放回道上去吧,不然会惹来麻烦的。”

  诸葛南昂着下巴道:“你看我们是怕麻烦的人吗?”

  诸葛三元瞪了他一眼,示意他闭嘴,微笑着问道:“店家,不知会惹上什么样的麻烦?”

  掌柜目光一直盯着官道,似乎担心刚才那些人随时会回来似的,回答道:

  “你们是不知道,刚才那些人是平昌男府中的人,在这临海县内,那是万万得罪不得的。”

  徐文清好奇道:“那平昌男是谁呀,难道比县令还大?”

  掌柜直摆手道:“别说王县令了,就算是刺史老爷,也要让平昌男几分。”

  “王、王县令?临海县令不是姓孙吗?”徐文清一双大眼睛瞪的和猫头鹰一样。

  那掌柜道:“孙县令一个月前已经调走了,现在只有王县令!”

  徐文清慢慢低下头,望着桌子发呆。

  她千里迢迢来临海,就是为了找她舅父孙县令搭救自家爹爹的,谁知他竟然调走了。

  顿了一下,她又抬头问:“掌柜,你知道孙县令调到哪去了吗?”

  “听说是调到岭南哪个县担任县丞吧。”

  不仅官变小了,而且调去的还是岭南,几乎和发配没什么区别了。

  徐文清一时悲从中来,趴在桌子上呜呜哭泣。

  便在这时,一道温和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徐姑娘,你家中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抬头一看,问话之人正是武承嗣。

  她心中涌起一阵委屈,泪眼婆娑道:“吴公子,我爹爹是扬州长史,因为遭人诬陷,给下入大狱了…呜呜…”

  武承嗣早猜到她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只是没想到她竟是扬州长史的女儿。

  扬州刺史和长史都是武媚的人。

  包括这两人在内,淮南、江南两道中,武媚安插的所有人档案,他在出发前都看过。

  扬州长史徐元举是一个能力非常强的人。

  他在扬州的五年时间里,让整个扬州的税收提高了一倍,这点令武承嗣记忆尤为深刻。

  这样的人必定十分精明,不会那么容易被陷害,而且,还有扬州刺史袁书同帮衬,本不应该这么容易中套。

  然而,从他女儿的话来看,徐元举还是栽了跟头,这说明扬州局势比他想象的还要严峻。

  于公于私,徐文清的事武承嗣都决定插手,正当他准备出口时,旁边忽然传来一道清朗的声音。

  “久闻扬州长史徐元举是一位好官,不想竟遭人诬陷下狱,真是可悲可叹。”

  转头看去,说话之人是位穿着黄杉的年轻公子。

  这人身上带着股富贵气,年纪看起来比武承嗣还要年轻两岁,在他身后,站着名双目低垂的枯瘦老者。

  那公子见徐文清看了过去,微笑道:

  “徐姑娘,在下虽从未见过你爹爹,却对他仰慕已久,如今他发生这种事情,在下绝不会坐视不理,还请过来说话。”

  徐文清并没有回他的话,蕴着泪珠的目光又转回到武承嗣身上。

  她有时虽然会缺根筋,但有时又比谁都警惕,不然不会拒绝武承嗣在商州的邀请。

  经过她一路的观察,这才判定武承嗣不是坏人,故而向他求助。

  武承嗣瞥了黄杉公子一眼,见他被徐文清无视之后,表情有些尴尬,笑了笑,说道:

  “徐姑娘不必担心,等忙完了台州的事,我便去扬州,设法救出你爹爹。”

  徐文清又惊又喜:“当真?”

  武承嗣笑着点了点头。

  徐文清擦了擦眼泪,破涕为笑道:“那好,你在台州要做什么事?我给你帮忙。”

  武承嗣回想起她在路上干的那些傻事,觉得自己的事还是不让她知道为妙,以免她说漏嘴。

  “多谢姑娘好意,不过在下要做的不过是些小事,不用帮忙。”

  徐文清信以为真,笑道:“那好吧。”

  武承嗣又将茶掌柜喊了过来,问道:“掌柜,你刚才说的平昌男是不是叫武威?”

  听到武威两个字,掌柜不自禁哆嗦了一下。

  他见武承嗣气度不凡,试探道:“客官,您莫非认识武男爷?”

  武承嗣摇了摇头。

  那掌柜赔笑道:“客官,我这边挺忙的,您要打听事情,可以去问别人。”说完快步便离开了。

  武承嗣双眉扬起。

  这掌柜显然是惧怕武威,故而不敢在背后议论,再加上刚才武威手下用那种方式折磨他人。

  看来他真如周裳所说,是这临海县一霸。

  就在这时,但听马蹄声响,武威那帮骑马的手下终于发现丢了人,回来了。

哎呦文学网    大周少卿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