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这简直就是回忆杀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是一部关于青春的故事。
总编小白龙当年也是个风流才子。
他今天能坐上总编的位置,
是因为当年读书那会儿就是个文艺青年。
说好听点是文艺。
说难听点就是闷骚。
但不管怎么说,
他那架在鼻子上厚重到一千度的近视眼镜就已经说明了问题,这个人不仅文艺,而且闷骚到极致。
“故事,应该从那一面墙开始。”
用这样一句话开篇。
就像是鱼钩钩到了鱼嘴上,瞬间激发了读者的兴趣。
“1990年夏天,彰化精诚中学国中部,美术甲班二年级。”
“一个坚信自己杂乱的自然卷发终有一天会通通直起来的男孩,由于太喜欢在上课时候乱开玩笑、爱跟周遭同学抬杠,终于被赖导罚坐在教室的最角落。”
“唯一的邻坐,是一面光秃秃的墙壁。”
那些年的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这个希望头发变直的卷毛男孩叫柯景腾。
反正从他的所作所为来看不是个好学生。
很有自己的想法。
很有自己的个性。
拽拽的。
当然成绩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这家伙大概得了“多动症”和“话痨症”,都已经让他面对墙壁,他竟然还和墙壁讲话,和墙壁讲起了漫画的连载内容。
指定是脑子有病。
赖导终于看不下去了。
决定找个人好好管束这个“调皮捣蛋”的家伙。
“柯景腾!你坐到沈佳仪前面。”赖导说道。
柯景腾和惊讶。
沈佳仪可是班上最乖巧的女生,功课好,人缘佳,是个连女生都无法生起嫉妒心的女孩子。短发,有点小雀斑,气质出众。
气质出众到,连柯景腾这种自大狂比赛冠军在她面前,都感到自惭形秽。
柯景腾是班上的“问题学生”。
而沈佳仪则是大学霸,清纯美女。
然而赖导却把这个问题学生抛给了沈佳仪:“沈佳仪,从今后柯景腾这个大麻烦就交给你了。沈佳仪,可以吗?”
“嗯。”这个乖巧的女生竟然答应了。
从这一刻起柯景腾,就和这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女生渐渐产生了联系。
柯景腾的青春!
就这么开始了。
在柯景腾看来沈佳仪就是个欧巴桑,超级无敌啰嗦。她经常会说一些生活的琐碎。
而这时“超级烦”的柯景腾会趴在座位上装睡。
沈佳仪则会将笔帽拔开,用力朝着柯景腾的背突刺。
“你干嘛睡得这么死,昨天晚上熬夜啦?”
“靠!很痛耶!刺这么大力要死。”
“熬夜是念书吗?你的眼睛都是红的呢。”
“我念书的话你们这些好学生还有得混吗?当然是熬夜画漫画啊。”
沈佳仪明明只有十五岁,但她说话经常像一个大人。他劝柯景腾好好念书。
她帮柯景腾在书上画好重点让他去背。
柯景腾当然不会轻易这么就范啦。
可是沈佳仪这个女生不简单。
“柯景腾,你笨吗?”
“靠,差远了。”
“那就证明给我看。”沈佳仪瞪着柯景腾。
从这以后柯景腾的热血人生就开始了!!吊车尾竟然真的在沈佳仪的“鼓动”下开始半认真读书,然后认真读书。
他稍有偷懒,沈佳仪就用原子笔狠狠刺他的后背。
以至于他的校服背后全都是蓝色的墨点!
全都是沈佳仪的痕迹。
总编小白龙看到这里,心中不由浮现出高中时代和他同桌的女孩子。
虽然没有原子笔这种情节。
但她记得,
那个微胖的女孩儿作文写得特别棒,而他自己的作文一团糟。
学生时代,都有“窥探”别人作文的“坏习惯”。
也不知道为什么。
可能是有趣吧。
小白龙就经常拿那位女生同桌的作文来看,看完后再看自己的,就觉得自惭形秽,于是就会夸会问,“为什么你的作文可以写得这么好?”
小白龙的青春!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或许是那时候喜欢上了文字,然后一直保持到现在,成为了盘古的总编,甚至还是创始人之一。
他忽然发现自己和柯景腾有点像。
至少。
那时候的自己成绩也超烂的。
“真好!”他想起那个女生的时候嘴角就会情不自禁上扬。
“柯景腾和沈佳仪最后会走到一起吗?”小白龙心有遗憾。
所以他希望柯景腾和沈佳仪最后能有个完美的结局。
但期望终究是期望。
最终!
这位让柯景腾“青春热血”的女孩子,终究嫁给了另外一个男人。
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儿。
他们终究还是没能走到一起。
小白龙看完整本书内心深处怅然若失。
“所以青春和初恋,真的只是拿来怀念的吗?”小白龙脑海中,那位微胖的女生挥之不去。
读者们看完,评论区已经炸了。
“刚看完《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又来看这个!!我…”
“为什么他们最后没有在一起啊?”
“好喜欢沈佳仪这样的女生!”
“想起了我的学生时代,想起了我的青春。”
“仿佛一下子就回到了高中时代。”
“我们班上也有一个扎马尾非常好看的女孩儿。”
“真好啊。”
“可惜回不去了。”
“你们发现了没?最近苏爹写情歌,喷水乌贼写大话西游这样的剧本,猪肘子写青春小说…都和恋爱有关!”
“卧槽!还真是!!难道他们三是商量好的?”
“妈耶!如果真这样那就太恐怖了吧。对单身狗进行全方位的无差别打击啊。”
“孙悟空:单身狗你礼貌吗?”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在网络上大火特火。
不仅小说火了。
更让苏晨没想到的是,读者们竟然把这本小说和大话西游、恋爱教父等词语结合在一起。
以至于当苏晨和舒婉一起参加活动的时候。
记者问道:“苏晨老师,您有看最近的现象级青春小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吗?”
“看过。”苏晨微微点头。
这就是我写的啊!
只是你们不知道而已。
“网上有很多粉丝猜测,小说中柯景腾的原型是安徒生老师,请问是这样的吗?”记者显然是有备而来。
苏晨嘴角不易被人察觉的微微抽搐了一下。
柯景腾?
安徒生?
嗯?他们有半毛钱关系?
“为什么要把柯景腾和安徒生联系起来?”苏晨不明所以。
“因为柯景腾喜欢画漫画啊。”
“那柯景腾最后还写小说呢。”苏晨对于这样的“强行联系”感到头疼。
但他做梦都没想到,他这句无意的回答,又引来了记者的自行脑补。
记者醍醐灌顶。
“对哦!!柯景腾最后成了作家,写了那些年…这么说柯景腾原型就是大猪蹄子本人咯?嗯,他年轻时喜欢画漫画…难怪会和安徒生成为朋友。”记者很是激动。
苏晨:…
你说的都对。
对于此苏晨只能笑而不语。
因为越解释感觉越说不清楚。
还容易增加暴露马甲的风险。
这个记者却并没有就此罢休,又道:“按照爱喷水的乌贼、会说话的猪肘子、安徒生以及您四人的关系和互动,看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您就没打算写一首歌互动一下吗?毕竟您可是恋爱教父。”
苏晨:“…”
说到底还是希望我唱歌嘛。
“倒是有一首。”苏晨说道。
“真的吗?”记者喜出望外,“那您可以…唱两句吗?”
记者话音落下无数话筒就怼上来。
“给我一把吉他。”苏晨说道。
很快就有工作人员递上来吉他。
顿时全场的记者和粉丝都安静下来。
这个采访是实况直播的。
直播间观众听到苏晨要唱歌也是瞬间兴奋起来。
“小板凳摆好!!以苏爹的尿性,肯定又是一首情歌。”
“纸笔已经备好,准备做笔记。”
“你们是听歌的还是学习的?”
“当然是脱单的啦!”
粉丝们疯狂调侃。
此时苏晨已经勾动吉他。
他要唱的这首歌是《那些年》。
苏晨刚上大学的时候这首歌很火,他记得在“迎新晚会”上,学校还请来了胡夏在在舞台上演唱这首歌。
记忆犹新。
“又回到最初的起点,记忆中你青涩的脸我们终于来到了这一天桌垫下的老照片无数回忆连结今天男孩要赴女孩最后的约又回到最初的起点,呆呆地站在镜子前笨拙系上红色领带的结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穿上一身帅气西装 等会儿见你一定比想象美”
歌词描绘的是同名电影中,沈佳仪结婚的时候,柯景腾去参加婚礼时的画面。
打领带穿西装。
以最隆重的姿态出席。
曾经最喜欢的人即将嫁给另一个男人,他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恐怕非常复杂。
祝福、遗憾、或者释怀?
“好想再回到那些年的时光回到教室座位前后故意讨你温柔的骂黑板上排列组合你舍得解开吗 谁与谁坐他又爱着她”
场景突然回溯。
从出门参加婚礼前的准备画面回到学生时代,一前一后,以及校服上留下的原子笔墨点。
曾经的美好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可是你!
却即将嫁人了。
“那些年错过的大雨,那些年错过的爱情好想拥抱你,拥抱错过的勇气曾经想征服全世界,到最后回首才发现这世界滴滴点点全部都是你那些年错过的大雨,那些年错过的爱情好想告诉你,告诉你我没有忘记那天晚上满天星星,平行时空下的约定再一次相遇我会紧紧抱着你 紧紧抱着你”
情绪在这一刻宣泄而出。
柯景腾很喜欢沈佳仪!
沈佳仪也很喜欢柯景腾!
但他们却偏偏没有走在一起。
这大概就是青春吧!
粉丝们听到《那些年》,脑海里不由浮现出小说的剧情。
不由想起了自己的青春。
谁的青春没有疯狂过?
谁的青春没有遗憾?
“这歌后劲儿有点大啊。”
“看完小说再听这首歌…我只能说!超级加倍啊!”
“就很难受。”
“想起了我的马尾辫女孩儿。”
“果然青春回忆起来是青涩和苦涩的。”
“每一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沈佳仪”
记者们听完《那些年》有些恍然。
这首歌可以说完全就是为故事量身打造的。
听歌!
就好像重新把柯景腾和沈佳仪的故事再看了一遍。
其中有一个男记者道:“这首歌让我想起了我的女同桌…”
苏晨道:“那我可以让你回忆得更彻底一点。”
于是他重新弹奏吉他。
演唱了一首《同桌的你》。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看了你的日记谁把你的长发盘起 谁给你做的嫁衣”
那位男记者听到歌声都有些懵了。
这是…
唱的女同桌?
我的确曾经喜欢过我同桌来着。
还把她欺负哭过。
一幕幕过往仿若就在眼前。
《那些年》唱的是柯景腾和沈佳仪。
《同桌的你》则更加有普遍性。
“我去…这是青春第二弹?”
“先来一个前后桌!现在直接祭出女同桌…而且都是结婚了那种!”
“泪目啊。”
“苏爹这是准备走青春追忆风?”
“就…有点破防!”
“满满都是回忆。”
“可能是年纪大了,听到这首歌鼻子就一酸。”
舒婉目光有些迷离。
她也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刚和苏晨认识那会儿她偶尔还要在学校上课。
而苏晨也经常陪着她上课。
虽然她称不上苏晨的女同桌。
但她也觉得这首歌很美。
尽管有些伤感。
“你从前总是很小心问我借半块橡皮你也曾无意中说起喜欢和我在一起那时候的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谁遇到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谁看了我给你写的信 谁把它丢在风里”
歌声就像是校园里的风,穿过教室,吹过操场,摇曳着那青草。
把听者带回学生时代。
回到那青涩年华。
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听者直接破防。
让人直呼:
“这简直就是回忆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