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一十五章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直冲云霄的万岁高呼,响彻天地。

  承天殿中,文武百官,尽皆拜倒。

  天子端坐龙椅,俯瞰殿中。

  “诸爱卿免礼。”

  “谢陛下!”

  文武百官再高呼,随即接连起身。

  “今日之议,想必诸位爱卿已经清楚,朕就不多言了。”

  说完,天子之目光,在百官身上流转,最终定格在文臣一侧的辽东巡抚张默身上。

  “张默!”

  “臣在!”

  张默出列,朝天子一拜。

  “辽东为首改之地,你为辽东巡抚,向诸位爱卿汇报总结一下辽东改革之成效。”

  “臣遵旨!”

  张默再拜。

  随即快步上前,至御阶之下,转身面相文武百官。

  “以去岁陛下御驾亲征,平定辽东朝鲜,铲除绵延数十年之建奴祸患,实施改革之后,至今日,已有一年有余…”

  “改革之重,在于赋税,在于地与商。”

  “去岁大战结束,辽东百废待兴,人口不过二十余万…”

  “时至臣启程至京城之时,辽东人口已增至七十三万八千五百余人。”

  “经清查,辽东本有田亩为五万八千二百六十八顷九亩。”

  “自改革后,又开荒田地两千八百六十二顷…”

  “辽东之民,平均每人分配之田,在四亩左右,按改革之策,相应杂税尽皆废除,按田亩征税,不分贵贱,皆一体纳税……”

  “据目前百姓之民所拥有土地推算,今岁之田赋,预计可达两百万石左右…”

  “…自改革始,辽东税务司陆续建立税关一百六十二座,共收取商税之银一百八十六万两…”

  张默一丝不苟的诉说着这些他已然了熟于心的数字,武勋一册的将帅还好,对赋税数字大都不敏感,而文臣一侧,却是难掩震撼。

  不过七十余万人,在这百废待兴之时,都能预计有两百多万石田赋,一百多万两商税,要是待辽东彻底稳定安宁,税赋又会达到怎样恐怖的数字。

  而整个大恒有多少人?

  哪怕去除伪明之地,也至少有万万人!

  仅仅稍稍换算一下这个数字,众文臣就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尤其是刘起元,自任户部尚书起,这么多年兢兢业业,却难敌日暮西山,难敌无穷困扰,何曾敢如此奢望过!

  而天子,倒也淡然,群臣只知道这看似不菲的收获,却不知,这一年时间中,他这个天子,在辽东这个百废待兴之地,耗费了多少精力,耗费了多少钱粮!

  将政策贯彻下去难,维持这个政策持续更难,保持执行政策的统治阶级之高效,更是天大的难题!

  这一年时间,为了保证辽东官僚体系的高效性,锦衣卫几乎遍布了辽东每一处有百姓存在的地方。

  张默更是毫无保留的执行了他这个天子严苛的官员政策。

  一年时间,辽东落马的官吏,便有千人!

  几乎将整个辽东的官员体系,都陆续更换了大半!

  驻守辽东的万余营兵,以及几大卫所,近十万大军,一年到头几乎就没有停歇过。

  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将整个辽东清扫了一遍又一遍。

  什么后金残敌,什么土匪山贼,几乎在辽东消失!

  如若不然,也不可能有如此精确的田亩人口统计数字,也不可能能够在一年多时间里,构铸起成熟的改革体系,更不可能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从百废待兴的战乱之地,至蓬勃向前的稳定之地的转换。

  更别说,百废待兴之下,数十万百姓,近十万大军,几乎全靠他这个天子从牙缝里扣着钱粮养着。

  纵使辽东赋税年年节节高,也至少要五年左右,才能将之前的海量投入,彻底平衡。

  好在,过程是崎岖的,收获是光明的。

  辽东这百废待兴之地,都能有如此赋税收入,待到整个大恒天下,改革完成,贯彻落实…

  昭武一朝的丰功伟业,才是真正开始之时!

  当张默的声音落下,天子才再次看向群臣,缓缓出声:“诸卿若有疑问,可尽管向张爱卿问询。”

  天子话音落下,群臣顿时议论纷纷,改革之策,群臣自然早就知道得一清二楚。

  他们有疑惑,也是在政策执行落实,以及政策保持之上。

  很快,便有朝臣发声,紧接着,一个又一个朝臣发问。

  这场朝议,俨然演变成了一场辩论会,群臣发问,辽东巡抚张默回答。

  如赋税收取,田亩统计,人口统计,商税收取,以及税务司的归属,田地分配,百姓安抚等等诸多问题,一个接一个的从各种刁钻角度朝张默袭去。

  天子注视着这一幕群臣发问之景,思绪却再次纷飞至这个他思虑了不知道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改革之上。

  他非圣贤,在后世,他也非是什么大人物。

  这场改革,严格而言,他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只不过,他连一个可以给他参谋,给他查漏补缺的人都没有。

  这个时代,没有经历百年苦难屈辱,没有经历那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无尽绝望,更没有千万信仰一致的人,一起奋斗。

  只有他一个人,孤零零的守着这个后世灵魂,最后的执念。

  没人任何人理解他!

  人们只知道,数千年都是如此过来了,数千年皆是天朝上国,数千年也都有着一场场青史铭刻的盛世!

  何必自毁根基!何必费力不讨好!

  逼得他只能将所有人都当做工具,顺者昌逆者亡的工具!

  他甚至有时候会想,若他活得不够长久,大恒二世而亡,恐怕是必然!

  就如始皇嬴政一般,在那个时代,秦之一朝,亦是建立了跨时代的伟业。

  始皇能够镇得住建立跨时代伟业的无穷隐患,但秦二世,哪怕是素有贤明的扶苏,也绝对镇不住!

  秦二世而亡,汉收拢人心,顺理成章的继承了秦之伟业,建立了一个将这个民族命名的盛世王朝!

  典型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而隋之一朝,同样也是如此,只不过,杨广是倒在了开创伟业的路上,唐顺势而上,沿着杨广的路继续前行,同样是一代千古称赞的盛世。

  也算得上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而他大恒…

  自崇祯驾崩,至今时,多少次天倾之局,他自己都有些记不清了。

  无尽的血腥席卷了整个天下,时至如今,伟业终成。

  但,正如秦统六国一般,这个成,只是事实意义上的成!

  最难成的,是人心!

  哪怕是后世那个繁华时代,那般高效集权的统治体系,都遏制不了人心,都能让历朝历代的弊病,换一个方式光明正大的存在…

  更何况,还是在这个都称得上愚昧的时代!

  哪怕大恒不会二世而亡,但那时候的大恒,也绝对不是他想要的大恒了!

哎呦文学网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