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851群英会开幕

  6月1日,儿童节。

  唐植桐是打着哈欠起床的,昨晚的“不认床”犹在耳边,结果却啪啪打脸。

  这下,唐植桐更想小王同学了,小王同学不光香香的,还不打呼噜。

  早餐是在四九城饭店吃的,然后群英会的参会人员步行前往会堂。

  这是唐植桐在会堂建好后第二次进入,同时也是第一次进入最大的会议厅。

  进来之前,照例会有一番检查,唐植桐怎么着都是来过一次的人,出门前已经五四式藏进了衣柜,并且枪弹分离,子弹在空间里躺着。

  座位是按照区域划分的,入口外面贴有位置示意图,也有专人在里面维护秩序。

  每个座位后面都贴着纸条,上面写着姓名,按照姓名入座即可。

  唐植桐坐定的时候,会议还没有开始。

  从四九城饭店步行过来是有点热的,但进了会议厅里面就不同了,里面很凉快。

  毕竟是十大工程之一,建设之初就邀请了毛熊技术人员前来指导,在双方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之下,为会堂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央空调,可以为整栋建筑几乎所有房间提供恒温环境。

  来到这边两年了,这是唐植桐第一次吹到空调,舒服的毛孔都差点张开。

  不少代表都在议论里面咋这么凉快,都快赶上山洞了,唐植桐此时此刻却只想着再来个冰镇西瓜…

  胡思乱想着,反而没了紧张,唐植桐兴致勃勃的打量着会场,头顶的红星烁烁生辉,会场一共三层,第一层和第二层都有人影,倒是第三层的灯没有亮。

  主席台上方的横幅上除了汉字,还贴心的标注了拼音,细节拿捏的死死的。

  这一次,唐植桐没有跟罗清泉坐一块,旁边换成了王波。

  王波肉眼可见的紧张,紧握之下,手的关节呈现出青白色,额头也微微有汗冒出。

  环顾四周,很多与会者都是穿着外套过来的,有人兴奋,也有人紧张,但流汗的没有几个。

  “最近工作怎么样?手术多不多?”唐植桐碰碰王波的胳膊肘,略微朝他倾斜下身子,问道。

  “还行,平均三五天能有一台手术。”王波光顾着紧张了,甚至没有注意唐植桐就坐在自己身边,被碰到的时候还吓了一跳。

  “不错,保持这个频率,以后你就是专家。”会议尚未开始,不少人都在交流,诺大的会议厅并不空荡,到处都能传来窃窃私语声。

  “嘿嘿,不敢想。”王波朝唐植桐笑着摇了摇头,尽管现在已经有人喊他大夫,甚至“神医”,但他总感觉自己距离“神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那天我去你们生产队碰到的那位女同志怎么样了?有没有过去复查?”看王波的状态有所缓解,唐植桐适时问道。

  “你说的是春雪姐吧?恢复的不错,前两天还见她参加麦收来着。”王波想了一下,这才想起唐植桐问的是谁。

  “嗯,看来生产队重新接纳她了。”对于这个结果,唐植桐不太意外,楚春雪一直没有再回到铁辘轱把,那就说明能在生产队有口饭吃。

  “总不能看着她挨饿,不过闲言碎语也不少,春雪姐的日子不好过。”想起楚春雪,王波摇头叹息。

  尽管楚春雪没有说是因为离婚才回了娘家,但从她回去后,家里的哥哥嫂子就跟她东打听西打听,时有吵架声传出来,这事也就不再是秘密。

  不仅她的哥哥嫂子不给她好脸,就连邻居也指指点点,甚至王波的亲妈也让王波离楚春雪远一点,深怕楚春雪黏上自己好大儿。

  “先有口饭吃再考虑其他的吧。”唐植桐能想象那个场面,眼下封建残留思想在民间仍有市场,尤其是在对妇女方面,非常不友好。

  寡妇就是克夫,离婚就是不守妇道。

  由于前些年一直在打仗,男性青壮年本来就相对较少,只要不是傻子、残疾,基本都能讨上媳妇,而寡妇、离异妇女想再嫁就有难度了,只能可着傻子、残疾、鳏夫找。

  更何况楚春雪还没离婚,如果真顶不住家里的压力匆匆再嫁的话,恐怕后面的日子更不好过,刘家少不得过去讨说法。

  两人聊了没几句,主席台那边开始陆续登台,台下也安静了起来。

  四九城代表团的位置比较靠前,唐植桐坐在下面,头一回如此距离的见到经常在报纸上出现的大佬们。

  不知道是谁起的头,台下从单一的掌声发展到全员鼓掌,解放后最大规模的一次文教群英会开始了…

  领导致辞、做工作报告后,是代表发言。

  每个人的位置上都准备好了信纸和铅笔,铅笔是削好的,使用起来很方便。

  每位代表均就自己所在行业和岗位做出的成绩进行了归纳总结,唐植桐在下面一边听一边记亮点。

  学习先进代表的做法、思路,同时记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当然,之所以专注认真也有记者在旁的原因在里面。

  记者仿佛拿到了全场的通行证,来回在会场的各个地方穿梭找角度,试图拍出让自己满意的照片。

  尽管没有摄像机,但唐植桐记记停停之余就剩鼓掌了,不敢跟在学校似的无聊到转笔。

  这类小动作别说是被拍到,就是被旁边代表记到心里,会后反映给组委会也很不好。

  黑山县北关小学代表贾桂枝在语文教学中学习农村高速度扫盲的经验结合儿童特点,用以歌带字和看图识字的办法,编写了识字课本,进行了集中识字的试验。

  这给了唐植桐灵感,现在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并不卷。

  绝大多数的幼儿园停留在在游乐、保证孩子不哭的阶段,小学更不用说,绝大多数家长选择将一切交给学校,当然,也不是什么都不管,考的差了、老师找家长了,孩子回去免不了一顿抽。

  虽然绝大多数情况是这样,但依旧有些家庭重视孩子的教育。

  那能不能搞一些学前识字卡片、插图?搞一些小学生习题集?

  唐植桐觉得这个还是有搞头的。

  课外阅读就算了,这玩意带有很主观的思想意识,容易被揪小辫子。

  和龙县德化人民公社柳洞管理区幼儿园优秀的教养员申淑子在今天的大会上表示了决心——“为教养后一代献出自己的一切”!

  唐植桐比较俗,只对其决心做了记录,没在这方面找到可以变现的点子。

  但又俗的有限,没跟某些奶粉、尿不湿厂家似的,挖空心思的抢那点还没到手的补贴。

  沪县中小学课程革新委员会代表刘佛年代表这个委员会把他们新编出的一百一十六册、八百九十五万字的全套中小学教科书向大会献礼。

  他们按照中小学课程成立了十三个课程革新委员会,采取专门组织与发动群众相结合的群众运动,来进行课程改革。

  华东师范大学几百名师生和中小学课程革新委员会的成员,曾先后到大、中、小学和工厂、城乡人民公社、科学研究机关等三百多个单位,作了调查研究,还访问了先进工作者、专家、学生家长以至幼儿园的小朋友,召开座谈会、调查会一千多次。

  通过广泛深入的群众运动,获得了大量的材料和意见,编出了一整套教材。

  唐植桐对此报以热烈的掌声,同样是大学,现在的大学深入群众,而几十年后的大学却总搞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不光能从《咏鹅》看出杜甫受了某宗教的影响,竟然还将商汤和汉谟拉比石碑硬拉到了一块,可谓是为了证明那块石头不是现代伪造的费尽了心机。

  唐植桐认为有必要让那帮人去重读一下水浒,水浒里面写的很明白,武大是被女人害死的。

  如果武松能看到,估计很乐意用他的杀威棒帮那女人排排结石。

  上午的会议到此结束,众人有序离场,回饭店吃饭。

  一出会堂的门,唐植桐就觉得回到了夏天,就一个字:热!

  有人脱了外套,但也有很多代表依旧穿着外套,唐植桐觉得可能是他们没有预料到四九城的天气会如此热情,以至于没有带合适的衬衣吧,毕竟眼下外套里面围个假领子的不在少数。

  有的代表团选择立马去吃饭,有的却将成员召集起来,准备在会堂外面合影留念。

  合影留念似乎是国人的执念,尽管唐植桐也曾拉着小王同学在结婚纪念日的时候合影,但他此时只想快点回饭店喝口水。

  大会很热烈,但下面的代表席位没有提供水杯。

  要想有水杯,起码得有资格坐主席台才行,而且唐植桐也没看到下面有人自己带,不知道是因为携带不方便的缘故,还是大家都不渴。

  路上,唐植桐开始琢磨妇联那边协调生产的保温玻璃杯,也不清楚销量如何,如果国外吃不开,可以出口转内销嘛,唐植桐估计经常开会的人会喜欢那种保温杯。

  回到四九城饭店,唐植桐先是咣咣咣干掉两杯水,然后才开吃。

  伙食跟昨晚差不多,四菜一汤的标准,能看到蛋花,能看到肉末。

  虽说现在蔬菜开始大量上市,但肉、蛋供应一直受限,普通百姓家没有这种吃法。

  怪不得马薇曾说现在有人喜欢上了开会,逢会必去,除了香烟不限量外,恐怕工作餐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吧?

  “怎么样?有没有收获?”饭后回到房间,罗清泉将外套挂起来,问答。

  “有,最大的收获就是受到了教育。”唐植桐说的恳切,看上去是场面话,实则发自肺腑。

  这次大会的代表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一线,有着深耕基层的工作经验,唐植桐自认为自己做不到他们那个程度。

  “你这孩子,怎么老是看低自己?要我说,你是有资格在下午上去讲讲的。就你做的那些事,随便拿出一件来都足以惊掉别人下巴了。低调是好的品性,但也不能妄自菲薄。”罗清泉对于唐植桐不愿意上去露头多少有些不满意,这么好的苗子,埋没了可惜。

  “嘿嘿,还是低调点好。”重来一次,唐植桐肯定不能当任人宰割的韭菜,但也是真的不想冒头。

  这年头,爬的太高太快叫野心家,即便被动提拔,也可能无意间挡了别人的路,碰到个小心眼的,很有可能等起风后就会被拿出平时不经意间说的某句话翻旧账。

  无论根子再怎么正,也不能翘尾巴,根正苗红被整的还少吗?

  唐植桐本身就不是个张扬的性子,偶尔做做开会有水杯的梦就得了,平日里还是跟着自己的性格走,做个人畜无害的小白兔更为稳妥。

  当然也不能任人欺辱,扮猪吃老虎嘛,危急时刻出其不意请出护身符吓死那帮狗日的。

  “昨晚没睡好吧?现在睡会吧,等会我叫你。”对于唐植桐的坚持,罗清泉摇了摇头,小唐有老叶照着,人家说不定有自己的打算,自己只能是说说。

  “也睡不了多久了,我看看报纸吧。”上午与下午的会议有两个来小时的间隔,算上步行往返、等上菜吃饭的工夫,已经没有多少时间能睡了,正好这会唐植桐也不困,拿起报纸,打算瞅瞅动态。

  这不得不说四九城饭店服务周到,每个房间都给配送了报纸,当天的,免费。

  下午,会议继续,唐植桐手拿着外套进场,坐稳消消汗再穿上。

  首先是昔阳县代表张怀英发言,生动地描绘出了全县广大工人和农民群众都积极参加文艺创作活动的文化繁荣的景象,出现了爷编歌孙配曲、妻剪纸夫配词的新事例。

  文艺创作嘛,这个倒是可以试试,唐植桐在下面记着思路。

  小王同学这阵子不仅帮着自己普及了一阵子乐理知识,更是建议在放假后去音乐学院找老师短暂深造一下。

  在听了报告后,唐植桐觉得深造倒也不是不行,起码可以将那些又红又专、没有风险的歌曲给复刻一下,也好充盈小王同学的小金库。

  接下来是第三建筑公司木工青年突击队长以“用某某某的战略思想打生产仗”为题在大会上发言,内容跟上次在四九城文教会做的报告差不多。

  再后面是卫生系统代表的发言,唐植桐边点头边记录,自己能参与《赤脚医生手册》就足够了,接下来又不会在卫生系统深耕,没必要参与太深。

  点头是赞同,也是因为太困,昨晚睡的太晚,文山会海中又特别容易受到周公的召唤,压根也没心思琢磨其他的。

哎呦文学网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