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总一时有些踟躇:“啊这…”
还没想到这么复杂的情况呢。
还得是高总工,打过仗的人就是不一样,考虑问题全面,而且料敌从宽,凡事都往最坏的方向去考虑。
“所以,这时候,就是惯性制导重新接手的时候了!”高振东哈哈大笑起来。
只要成功接收到一次定位信号,此时就可以在惯导系统中重新建立炸弹与目标之间的相对关系,相当于校准了一次惯导,将惯导在前面数十公里飞行中累积的误差给消除或者是减小到一个能接受的程度。
此时,炸弹距离目标已经比较近,重新校准后的惯导系统,就能较为准确的将炸弹制导向目标。
就算再不准,总比丢失目标强多了,而且对于末敏弹这类自寻的弹药来说,偏不偏的,也没那么重要。这货本来就要求散布比较开,而且自带大面积扫描范围。
张总一愣,然后大悟,不由自主的拍起自己的脑袋。
“哎呀,没想到,真是没想到。”和了解过日后各种各样花活儿的高振东不同,现在不少同志的习惯,还是比较一板一眼的。
不过这种思路,就是个巧思,只要把窗户纸一捅破,那接下来的就不用高振东再多说了,同志们自己就能考虑得很周全。
毕竟远程布撒器改电视制导都干过了,该有的自力更生的经验也算是有了。
“这样一来,我有信心将这个布撒器的射程,至少提升2040公里!而且精度不会有明显的下降!”
原本的无动力布撒器,极限射程是60公里,这和无动力滑翔的极限距离、以及惯导的精度有关。
如果用上高总工这套复合制导技术,只要战场有定位信号,随随便便加上个2040公里不成问题,毕竟只要在60公里范围内接收到一次定位信号,那惯导的制导精度和原本的60公里就没什么区别。
至于再多不是做不了,而是没有必要,要知道原本的60公里射程,是受投掷高度、相对高度、地形等条件的限制的。而有了动力之后,动力主要用来改善原本苛刻的投掷条件限制,比增加更多的射程要有意义的多。
毕竟100公里再往上,战情支援也不见得能支撑得住,够用了够用了。
甚至张总脑海中,浮现出了当自己把这个布撒器的改进方案提交给空装局的同志时,同志们脸上那笑开花的表情。
想到这里,张总突然觉得事情有点不对:“高总,如果加了火箭,这东西算远程集束炸弹还是导弹啊?”
带动力,能制导,这玩意儿不是个导弹么?
没想到高振东斩钉截铁的道:“炸弹,就是炸弹!”
几十年后,射程200公里,圆概率误差小于10米的都是火箭弹,这特么才到哪儿,必须是炸弹啊。
张总闻言,想了一想,自行脑补上了:“嗯,有道理!毕竟炸弹就是炸弹,和导弹不同,导弹的推进剂和战斗部的重量比很大,而这个武器就算装上火箭,推进剂和战斗部的重量比也很小,嗯,不愧是高总啊,不被表面现象迷惑,能抓住事物的本质,严谨!严谨!”
高振东听得瞠目结舌,不是,我都没想到那么多…
周树人:这事儿我熟!我写文章的时候,想得也不见得像后人教参书里说的那么多…
但是仔细想想,还别说,张总这理由找得那是真好!
炸弹嘛,最重要的“炸”,就是装药。
至于导弹,最重要的是“导”,炸药不重要,不重要。
高振东就坡下驴:“嗯,说得好,说得好啊…”
张总喜滋滋的把简易定位惯性制导的思路抄下来,这才想起来今天的正事。
“高总工,说得这么高兴,我都忘记了今天的正事了,今天是防工委要我们过来,上次您说过一个非杀伤性武器的概念,防工委和空装局对此很有兴趣,要我们来取取经。”
嗨,说得太高兴了,一时间都忘记自己本来是来做什么的了。
“啊,这个啊…”高振东笑了起来,看来他们对瓷器店里打老鼠的活儿,是真的非常感兴趣。
“对,就是您说的那个铜丝扔到敌人变电站的那个。”张总也笑了起来,这东西有点刁钻,听见的人都会笑。
高振东摇摇头:“嗯,原理是那么个原理,不过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我说铜丝,是用来举例的,是为了让当时和我交流的领导同志能听懂。至于实际搞的话,铜丝不行。”
铜丝密度大,强度低,举例子很形象接地气,能让人听懂,但是实际用起来可不行。
张总倒也没觉得奇怪,本来事情就不可能这么简单:“那高总您觉得什么材料合适?”
这个东西原理很容易懂,甚至炸弹的结构什么的都并不难,难的就是用什么东西。
高振东想了想,摇头道:“用什么东西,还真不是你们的强项…”
春雷厂的同志们听了,心都凉了半截,完了,有得必有失,得了火箭增程复合制导布撒器的技术,就要失去电力炸弹?
高振东却是话锋一转:“不过,你们也不用担心,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你们把炸弹做好就行了,至于材料,我会想办法。”
这东西和另外一样很重要的材料是近亲,如果仅仅是为了电力炸弹,高振东倒是兴趣不大,但这个家族,却是很重要的材料,那高振东可就不困了,正好,一勺烩了。
张总等人大喜,还是高总工这里好啊,实在是专业跨度太大的,他会帮忙解决。不管他用什么办法,但是结果从来没有落空过。
“那这个炸弹要做成什么样子?多大口径的?125kg?500kg?”想要把一个变电站搞瘫痪,怎么着这炸弹也小不了吧?
没想到高振东却摇摇头:“哪儿需要那么大?手前臂大小就差不多了,哈哈哈哈。”
啊?甚至都不是整条手臂,而是前臂?
“这么小?”张总等人大吃一惊。
高振东点点头:“实际上你们要研究的,是远程布撒器的一种子弹药而已,就类似末敏弹,明白了吧?这种…这种导电纤维本身又细又轻又小,前臂大小的能装很多了。而且变电设施这些目标,面积都比较大,一小罐一小罐的,分散开来,散布范围大一些,效果才好。”
还没弄好的东西,高振东也不知道怎么说,干脆以导电纤维代替。
说起来也巧,防工委指定的春雷厂,本来原来就在高振东的启发下做过远程撒布器,研究一下子弹药,也算是专业对口。
张总等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哈哈,巧了,这事儿,我们专业啊。”他们来搞,甚至都不需要在子弹药对布撒器的适装性上浪费任何时间。
高振东点点头:“嗯,大概就是这么大个东西,具体的大小,我就不指定了…”
他看到过花旗佬的BLU114/B石墨炸弹的外形和不完全分解结构,所以他站起身来,拿起了粉笔。
高总工要画图了,赶紧抄啊!
同志们都习惯了这一幕,马上抓起了纸笔。
“具体是个什么样子,我就不多说了,不过导电纤维是一束一束,卷成若干个小卷,放在子弹药里面,子弹药分散之后下落到一定高度炸开,将这些纤维炸冲出来。在导电纤维研究完成之前,你们可以用普通的阻燃纤维进行试验。”
高振东画了一个示意图,这些足够了,同志们有的是办法。这东西的难点在于导电纤维材料,别的都好说。热知识,BLU114/B的导电纤维名为石墨纤维,实际上是银白色的。
“普通纤维?会不会和导电纤维强度不同,造成试验误差?比如普通纤维没事,导电纤维炸断了。”
高振东摇摇头:“不用担心,你能找到的普通纤维,应该都没有这种导电纤维的强度高。”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高总工能肯定自己能找到的纤维没这东西结实,但这不重要,高总工自己心里肯定有所打算。
重要的是张总一听,诶,这东西简单!简直毫无挑战。
“高总工,这东西有点简单了啊。不不不,我的意思是,我们负责的部分有点简单了。”话说到一半的张总,突然意识到为什么这么简单,难道自己心里没点数嘛,最麻烦的那个被高总给留下了,要不然以春雷厂的专业方向,估计是典型的两眼一抹黑。
高振东点点头:“各司其职嘛。要困难的也有,不过那个东西名为炸弹,实际上完全在你们的专业范围之外,除了爆炸那一点点之外。”
倒不是高振东对春雷厂的同志们能力有什么误解,主要是这东西实在是超出春雷厂专业范围太多,不论走哪条技术,都几乎和春雷厂八竿子打不着。
“高总,你说的这个到底是什么武器啊?”
高振东顺手指了指桌上的电脑:“可以在一瞬间,让一定范围内的非加固电子设备失灵的武器。”
张总算是开了大眼了,从来没听说过这种东西。
电磁脉冲弹,大名鼎鼎的EMP,一种被传得神乎其神的东西。但是普通人其实接触并不多,因为这东西实在是偏门得离谱,就连打仗,也不见得能见得到,或者说它炸了一般人都感觉不到是EMP。
不过如果是打游戏的,倒是应该不陌生,例如星际玩家,大概都用人族科学球的EMP炸弹炸过神族。同时从理论上来说,EMP也是最有可能对人族幽灵兵锁定技能进行解释的科学原理。
张总听完,的确困难,他甚至都很难理解高振东的话。
直接把电脑炸毁了,自然就失灵了,这就是他的理解。
就有点像高振东穿越时,某些玩家玩游戏时的潜行——把发现自己的敌人都杀光,那就是潜行。
“这个的确搞不了…不过今天已经收获很大了,再多,我们也怕消化不了。”毕竟春雷厂是一个以生产为主的厂子,改进布撒器、研究电力炸弹的子弹药,就算是导电纤维不归他们搞,他们的精力也几乎被消耗殆尽。
更别说高总工说的那东西,自己连听都没怎么听懂。
高振东笑道:“不过没关系,你们回去之前可以去防工委走一趟,转告他们,另外的非杀伤武器,我到时候找京城工大的同志们商量,到时候请他们派人参加,给我们把把关。”
带着小小的预计收获和重大的意外之喜,春雷厂的同志们告别高振东。
星期二早上,高振东来到京城工大,他还没进办公楼,就在楼下看见了防工委总工的车,旁边还有一辆军车,看车牌号,应该是空装局的,再看看车边那人,的确是。
“老总,有缘啊,在这里也能看到你。”高振东乐呵呵的打招呼。
“少来,你别说你不知道我来是干什么的。春雷厂的同志又不健忘。”委总工看着高振东,开玩笑道。
两人一边说笑,和空装局的同志一起走进了办公楼。
路过京城工大罗教授办公室的时候,高振东伸脑袋进去招呼了一声。
罗教授自从搞好末敏弹之后,就一直没什么感觉很带劲的课题。
不是没课题,主要是没有末敏弹的影响和意义来得大,而且在新颖性和技术性上,也乏善可陈,搞得罗教授没精打采的。
干工作,也是会上瘾的。
因此星期一一接到高振东约他谈新弹药的事情,差点儿一晚上没睡着。
顶着个黑眼圈的罗教授,一听高振东来了,马上叮咣五四的站起身,拿着纸笔就跟了上来。
一边跟,还一边向自己办公室里坐着的另外一位同志喊道:“来了来了,走走走”
一看高振东前头,还有个防工委的总工,这让罗教授更加兴奋,稳了!防工委总工在他末敏弹验收的时候,是见过的,只是见得不多,毕竟末敏弹这种能让防工委总工到场的课题,不是太多。
“高教授,按你昨天说的,要找一位电磁方向的同志,这位是我们学校物理系的周教授。”
他一边走,一边对高振东介绍另外一位同志。
EMP这东西,对于罗教授同样有点超纲,或者说,对于大部分同志的专业本身,都超纲,综合性有点强。
既然如此,那相关专业的同志就必不可少了。
几人相互打过招呼,径直到高振东办公室坐下。
“说说,你还有什么好主意?”一坐定,总工就直接开口道。人不少,就不浪费时间了。
高振东递过去一杯水:“是这样,考虑到我们最迫切的作战目标,我是考虑搞一些非杀伤性,但是对战局又有比较大的影响的装备。”
“知道,瓷器店里抓老鼠嘛,你交给春雷厂的那个电力炸弹就不错,想法很妙,而且很难防范,作用不小,但是杀伤又不高,非常巧妙。”
说起这个,总工也不得不佩服高振东不但敢想,而且还能想,想得出来。
高振东点头道:“其实这第二个,也是差不多的东西,一种特殊的炸弹,只是打击的目标,是敌人的指挥系统!”
空装局的同志有些奇怪:“指挥系统?都能把炸弹扔到敌人的指挥系统头上了,何必搞非杀伤武器?”
只要炸死敌人的指挥人员,自然就摧毁了敌人的指挥系统,和潜行一个道理。
高振东摇摇头:“两个原因,一来,如果敌人把指挥系统放到普通老百姓聚居区,用老百姓当人质怎么办?”
几位同志怔了一下,我去,这还真是个麻烦事。
以我们对敌人的了解,这种事情,他们还真能干得出来。甚至这都是他们基操,更反人类的事情,他们也不是没干过。
办法不是没有,不过往往要付出更多代价。
在这种情况下,能多一种手段,那是最好的,多多益善。
“你想象中的这种特殊的炸弹,是什么样的?”当听见春雷厂的张总转述高振东说的那个炸弹的时候,见多识广的总工同样是一头雾水。
听见了,但没懂。
所以还没等高振东说第二个原因,他就按捺不住问道。
其他同志也目光灼灼的盯着高振东,这件事情他们就更不清楚。
高振东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举例道:“核武器的五大杀伤,同志们都知道吧?”
光辐射、早期核辐射、冲击波、放射性沾染、电磁脉冲。
总工反应很快,高振东已经通过中子弹、三相弹,在早期核辐射、光辐射、冲击波、发射性沾染上施加过影响了,唯一剩下的,就是电磁脉冲。
而且电磁脉冲正好能对计算机产生影响。
“你是要在电磁辐射上做文章?”总工睁大了双眼。
高振东点头:“对!”
那就一切都解释得通了,难怪说能对计算机产生影响,但又是非杀伤武器。
核武器的脉冲在总能量中的占比虽然不太大,但绝对数值并不低,在试验的时候就曾经对通信系统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但有一个问题,很大的问题:“电磁辐射,是要用到核武器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