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会散去之后,契丹汗被礼部官员领着,离开了太极殿,不过他却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大步走向太子殿下。
此时,皇帝陛下已经离场,但是太子却还没有离场,礼部官员想要阻挡,他却已经三两步走到太子面前,行礼道:“殿下。”
太子此时正跟新任的吏部尚书卓尚书说话,议论几个官员的人选,闻言扭头看了看这位契丹汗,他对卓光瑞笑着说道:“老尚书,您稍等一等。”
卓光瑞微微低头:“殿下忙就是。”
太子将耶律亿带到一边无人处,这才对着耶律亿开口说道:“可汗有什么指教?”
耶律亿微微低头道:“殿下,外臣这一次进洛阳,除了给陛下准备了礼物,给殿下也准备了一份,其中还有外臣精挑细选的二十个处子。”
太子殿下闻言,目光闪动,然后笑着说道:“可汗还真是客气。”
“应该的。”
契丹汗低着头说道:“只盼我部,将来能长久侍奉大唐。”
他顿了顿,又低头,咬牙说道:“外臣还有一件事,想要告诉殿下。”
太子李元挑了挑眉:“什么事?”
“耶律訇背叛宗族,将来必然也会背叛大唐,这种畜生,不应该活在人世上。”
“请殿下还有陛下,看清此人的真面目!”
耶律亿咬牙切齿:“最好,能把他交给外臣处置!”
“耶律訇…”
太子想了想,这才想起来,他开口道:“当年耶律訇来京的时候,孤还没有开始理事,其中内情,孤也不清楚。”
他看着耶律亿,问道:“耶律訇是可汗的亲弟弟罢?”
“外臣没有这种兄弟。”
耶律亿握紧拳头,咬牙道:“外臣已经垂垂老矣,此生再无其他念想,只想着能将这个叛徒挫骨扬灰,碎尸万段!”
太子目光转动,笑着说道:“耶律訇如今是我大唐的副将,也是镇守一方的重臣,虽然与可汗有些私人恩怨,但可汗如今已经降了我朝,何不化干戈为玉帛?”
耶律亿抬头看了看李元,目光中带着复杂。
这李唐,难道真是天命所归吗?
莫名出了个李云不说,如今这个李唐太子…
竟也见识不凡!
耶律亿闻言,长叹了一口气,一言不发,只是对太子拱了拱手,转身退出了太极殿。
太子看了看他的背影,也没有在意,而是又找到卓尚书,说了几个要紧职位的补缺,等聊的差不多了之后,他对卓光瑞笑着说道:“老尚书如果没有什么意见,这名单过几天就可以报到父皇那里去,交给父皇裁定了。”
卓光瑞看了看太子,笑着说道:“老臣没有意见,就按着这份名单递上去。”
太子又跟卓光瑞说了几句话,这才互相行礼作别。
他一路离开甘露殿之后,在皇城里转了转,最终来到了户部衙门。
刚到咱们门口,户部薛尚书就已经出来迎接太子殿下,二人一路来到了户部正堂坐下,太子看着薛尚书,开口道:“舅舅,户部接手的还顺利否?”
薛收给太子倒了茶,笑着说道:“从前就是在这里当差,现在虽然跟几年前有些不一样了,但卓尚书愿意帮忙,还算顺利。”
太子“嗯”了一声,开口说道:“今年父皇要免除天下钱粮,这是要紧的事情,户部虽然不用理帐,但是责任却是最重,舅父多多辛苦。”
薛尚书点头道:“虽然不收钱粮了,但是陛下要在江东道南边,再建一个市舶税务司,事情倒也不少。”
太子笑着说道:“要是到了明年夏粮之前,国库花销不够了,舅父可以来找我,到时候我帮着走动走动,说不定能熬过去。”
薛尚书微微低头:“多谢殿下。”
太子给薛尚书倒了茶水,问道:“外祖母这段时间身体可好?”
薛尚书闻言,叹了口气:“老人家原来身体是很好的,父亲去了之后,她便常一个人躲起来哭,最近几年比从前差了太多了。”
太子闻言,也皱了皱眉头,低声道:“这几天,我抽空去看一看外祖母。”
薛尚书点了点头:“殿下事先说一声,臣在家里等候殿下。”
“好。”
太子笑着说道:“到时候,我带着彩妹一起去。”
二人聊了会家常,太子殿下这才动身离开,走出了户部衙门之后,他也没有去中书,而是回了东宫歇息,休息了一会儿之后,他叫来贴身的太监,问道:“老三回洛阳之后在做什么?”
这太监三十来岁年纪,自小陪着太子,闻言低下了头,开口说道:“郑王殿下回洛阳之后,见了陛下还有四殿下,五殿下,然后就是常去琉璃厂了,别的倒没听说有什么。”
“琉璃厂…”
太子伸手敲了敲桌子,默默说道:“派人去郑王府给他递个信,就说哪天得空了,孤请他吃酒。”
这太监立刻点头。
“是,奴婢这就去办。”
甘露殿里,皇帝陛下脱去了靴子,整个人斜躺在软榻上,他看着坐在自己不远处的英国公刘博,笑着说道:“耶律亿估计活不了几年了,所以才来洛阳低这个头。”
“你那两个儿子,到兀古部了没有?”
这个事情,上一次兀古部首领过世的时候,李云跟刘博就说过,不过那一次,朝廷敕封契丹汗的事情还没有准备好,因此就没有太急着推进。
如今,总算是准备妥当了。
刘博低头喝了口茶,开口道:“大的已经跟他母亲,到了兀古部了,我派了人跟着,送信回来说,兀古部的人还算懂事,没有为难他们母子。”
李云起身,笑着说道:“朝廷敕封契丹汗的使者,估计这个月或者下个月就会出发,到时候你跟着跑一趟,一来去看看你那儿子,二来主持一下关外的局面。”
“记着,好好联络联络你们父子的感情。”
李皇帝打趣道:“不要等他当了契丹汗之后,忘了你这个汉人父亲。”
刘博摇了摇头,哑然一笑:“那应该不至于。”
“我们大唐朝廷只要强盛一天,他多半忘不了我这个做国公的老父。”
李云白了他一眼:“父子之情,怎么被你说的这般市侩?”
刘博笑了笑:“可能是我这个人比较市侩。”
李皇帝跟刘博又闲聊了一会儿,聊的兴致起来了,就让人弄了点酒菜,老兄弟两个人碰了碰杯,李皇帝仰头一饮而尽,笑着说道:“老九你大概不知道,当初我第一次带人去幽燕,支援萧大将军,第一次面对契丹人的时候。”
“同样的兵力,我们被契丹人的轻骑,打的抬不起头来。”
“要不是当时契丹人的主力要面对范阳军,我们恐怕要吃个大亏。”
“那个时候,我听到契丹汗这三个字,都会有明显的压力,谁成想,二十年之后,他竟然会主动来到了洛阳,跪在了我面前磕头。”
刘博跟李云碰了碰酒杯,笑着说道:“关中幽燕一战,耶律訇投降之后,他折损了一半以上的精锐,已经没有办法压服契丹诸部了。”
“再加上兀古部在辽东,愿意作为我们的藩屏。”
刘博开口笑道:“他之所以低头屈服,是因为没招了。”
“嗯。”
李云看着刘博,开口道:“河北道,幽燕,还有辽东道的功劳,明面上是苏大将军,还有孟青的功劳,但是这背后,是老九你布局近二十年的辛苦。”
他敬了刘博一杯酒,开口笑道:“你家的老大,也该出来做事了,过些天带他进宫来,我给他安排进十二卫去。”
“等杨喜病好了,让杨喜带他一段时间。”
提到杨喜,刘博一怔,然后问道:“二哥,杨喜他…”
“年纪大了,旧伤复发。”
李云仰头喝酒,叹了口气。
“当年替我挡的那一箭,多半…”
“找上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