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俊峰啊,时代变了,机会一去就不会再来了

  从奎屯开车回来,李龙直接到了四队。

  老娘就在学前班那里等着,教室里传来了秦红艳带着孩子们背英语字母歌的声音。

  “今天过来的怪早哩。”听到汽车引擎声音的杜春芳笑着说道,“事情办完了?”

  “办完了。”李龙坐在了老娘身边,问道,“他们两个调皮不调皮?”

  “调皮,咋不调皮?娃子嘛,该调皮的。”杜春芳满脸都是宠溺,“聪明得很!”

  行吧,从老娘这里是问不出来啥真实情况了,李龙感觉明明昊昊就是再熊,恐怕在老娘眼里都是好的。

  没一会儿,下课了,孩子们一窝蜂的涌出来。明明昊昊一看到爸爸在,急忙跑过来,一个抱着一条腿,喊了声爸爸,随后也不等李龙回答,快速的跑掉和伙伴们玩去了。

  花坛子附近的空地上画着攻城的线,孩子们已经自动分成了两组,吵着嚷着继续上次课间未完的任务。

  秦红艳从教室里出来,看到李龙后,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走了过来。

  “你这是来接孩子?有点早了,他们还有一节课。”

  “没事,我在这和我老娘聊聊天,晒晒太阳。”李龙站了起来说道,“怎么样,我家的俩孩子还听话吗?”

  “挺好的,挺聪明,学东西很快,比你那时候好学。”秦红艳说完,自我感觉像是说了个好笑的笑话,自己先笑了起来。

  李龙也跟着笑笑,自嘲道:

  “我那时候是真不喜欢学习。”

  “你也知道啊。”秦红艳点头,“不过你那时候要好学的话,现在应该和晓霞一样,都成了国家干部了吧?”

  “有可能。”李龙点点头。其实现在和秦红艳不算熟悉,没啥话说。

  “听说你家要找长工了?”秦红艳问道,“找好了?”

  “你咋知道的?”李龙有些疑惑,这才一天消息就漏出去了?

  秦红艳看了看杜春芳,李龙就明白了。

  “家里地多。你也知道,我大哥要开拖拉机,地里的活我老爹老娘能帮的不多。我们家里要种四家人的地,这不找个长工没办法干。”李龙实话实说。

  “也是。那就找今年一年还是以后都找?对了,明年你们打算种什么?”

  “不知道,看情况吧。”李龙说道,“现在主要的肯定还是粮食,四家人的公粮要交呢。剩下的就看行情了。”

  话一般说到这里就差不多了,但秦红艳显然不满足,继续问道:

  “你这两年都在收打瓜籽,难道不继续种打瓜了?”

  “收打瓜籽是别人有需求,我才能收。如果对方今年不来了,我种了岂不是就抓瞎了?咱们这一片打瓜籽的市场需求不大。”

  李龙现在有点明白了,秦红艳肯定是受了某些人的委托来打听情况了。

  “如果口里有采购的活找到我,那我就收。如果没有的话,那我就不收。这个看市场情况,不稳定的。”

  “那你种什么比较稳定?”秦红艳好奇的问。

  “甜菜啊。石城有糖厂,甜菜肯定是会收的。说不定还会种棉花,县里有棉麻公司嘛,种出来就有人收,价格也还可以。”

  “种棉花?会种吗?”秦红艳问道。

  “我不会,我大哥会啊。”李龙笑笑。

  把种棉花的消息漏出去,李龙也是故意的。毕竟打机药想要畅销,前提是棉花的种植面积必须足够大。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四队这边还没人想起来种棉花。

  但是只要把这个消息放出去,那肯定是会有人去打听的。

  棉花这种经济作物,只有更多人种,才能倒逼着技术和产业升级。李龙故意把这个消息放出去,就看能引多少人感兴趣了。

  秦红艳不好问太多,因为学生要上课了。她走后,杜春芳小心翼翼的问道:

  “小龙,我把雇长工的事情说出去了,不会有啥事情吧?”

  “不会。”李龙摇了摇头,示意老娘放宽心,“迟早是要知道的。再说了,以后干这样事情的人会越来越多。”

  四小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每家地都会在几十亩往上,野心比较大的可能还会有上百亩。在机械化没完善普及之前,雇佣长短工干活是趋势。

  李龙就在这里和老娘聊着天,问着她以前家里的事情。

  杜春芳很享受这种和小儿子的独处,絮絮叨叨的把以前自己记忆中的,包括一些神话传说都给说了出来。

  记忆里的一些碎片和老娘的话重合起来,李龙对家乡和以前家里的记忆有了一定的恢复。

  他有点庆幸重活的时间点在八一年。

  如果早十年,那可遭老罪了。

  学前班放学,明明昊昊背着小书包出来,昊昊还扭头冲着一个小孩说道:

  “羊娃,记得明天还我的呲皮(橡皮)!”

  说完和哥哥一起跑向了李龙。

  李龙带着两个孩子,和老娘一起到吉普车跟前,先把老娘扶上去,杜春芳一边上一边说着:“上啥车啊,几步路…”

  说是这么说,其实她还是很享受的。

  老一辈人就是这样,说口是心非也罢,做事别扭也罢,其实是那个环境养出来的。

  毕竟他们这一代人从小吃苦,前半生都是在吃不饱饭、各种变动中渡过的。

  这临到老了,生活突然一下子变得幸福起来,而且变化如此之大,他们一时间是适应不过来的。

  骨子里因为前半生的苦而养成的节俭甚至小气、艰苦、忍耐,和现在可以享受、大方、生活美满的那么一点点不适,就容易别扭。

  有些人能适应这些别扭,像李青侠和杜春芳算是好的了。村里还有一些老人,那真是没苦硬吃,这样的别扭甚至能延续几十年。

  说代沟也罢,说守旧也罢,无非是时代的印记罢了。

  回到大哥家里,李建国不在,大嫂在麦场上。老爹李青侠倒是在,不过他也是才开拖拉机回来。

  是的,李青侠已经能开拖拉机了。

  李龙把吉普车停在门口路边,两个孩子下来就往院子里跑,然后就听到他们喊着:

  “鱼,大鱼!”

  李龙和老娘进院子的时候,看到老爹正从小四轮拖拉机上往下卸着一捆捆的青苇子。

  这是要割麦的时候当腰子(和口里的捆麦的草绳类似)的。

  当然现在不用,趁着它还青着,直接先放在一边,等用的时候,头天晚上浇上水,荫着,第二天拉着到地里,两三根并一起踩扁就能用了。

  李龙上前和老爹一起往下抱着苇捆子,问道:

  “老爹,你是连割带抓鱼?”

  “那小海子边上不就有苇子嘛。”李青侠乐呵的说道:“割了一会儿,我看装差不多了,就撒了两网,没想到还勀()个大的。”

  大个头的是五道黑,也就是河鲈,有两三公斤的样子,看着挺凶。

  毕竟是吃肉的鱼。

  明明昊昊两个不怕鱼,但那鱼嘴里露出来的牙还是让这俩孩子没敢直接用手去戳鱼嘴。

  “你俩离远点儿。”这才走过来的杜春芳看到那鱼吓了一跳,急忙提醒着。

  大洗衣盆里还有一些鲫鱼,明明昊昊就去逗弄这些小鱼。

  父子两个很快就把苇捆子卸下来摆好。李龙上去把拖拉机开到车棚下面,然后和老爹一起处理那些鱼。

  晚上鱼汤,分成两种。大五道黑直接炖上了,按李青侠的安排,这五道黑让李龙拿回去给家里人吃。

  李龙不让,说这鱼现在吃就是最好吃,他拿回去吃也是到明天了,明天中午吃鱼就不新鲜了。

  明明昊昊吃的肚子圆,好在眼下天黑的晚,可以好好的消消食。

  “算一算,再有两天他们该到了。”饭桌上,李建国说道,“小龙,有俊峰带着,可能他们会直接找到你院子里去。”

  “那明天我送完明明昊昊就不出门了,”李龙说道,“人一来,我接上就送过来。这边屋子收拾好了?”

  “你那东屋收拾好了。”杜春芳说道,“原来就有住的地方,外面有灶。他们想自己做也行,跟着我们吃也行。”

  虽然平时不管事,但这时候杜春芳还是有发言权的。这时候梁月梅不好说话,杜春芳可不管。来的人都是孙子辈的,她毫不讳言自己的小气,住着可以,吃饭也可以,但如果活干不好,她可没好话。

  东屋是大通铺那种,二哥一家四口都住得下,三四个大小伙子也能住得下。

  “你和晓霞的屋子平时门就锁上了。”梁月梅说道,“我和老娘抽空给你们晒被子。”

  吃着大娘挑出来的没刺鱼肉的明明昊昊听到了母亲的名字,抬头看了看,然后继续低头吃。

  五道黑的肉很有弹性,鱼腹那里的肉只有大刺,大刺一去掉,沾点鱼汤吃着就很美味。

  这鱼是用椒蒿炖的,椒蒿是李龙从山里挖来的野生带根的,在菜园子里长成了几棵,然后就变得粗壮起来。

  山里的椒蒿长十几年几十年,作为草本,李龙见到不少都有一米多高,快成灌木了,味道也很浓郁,炖鱼刚好。

  吃过饭带着明明昊昊回去,一家人都很满意。

  老爹和老娘多了和俩大孙子接触的时间,李建国和梁月梅有啥事情也有商量的人了。有些事情他们和两老人讲不通,反倒是李龙来了能拍板。

  李建国在北疆呆了这么多年,思维早就变了,和老爹老娘有些时候想法是不一样的。但他作为大儿子,有点子愚孝的那种感觉,倒不是事事听老爹老娘的,主要是习惯讲道理。

  但有些时候,老人能用道理讲通吗?能讲通,社会上就不会流传“坏人变老”的话了。那老人跑人家地里偷红薯偷菜,能用道理讲吗?有些人倚老卖老,做坏事都理直气壮的。

  惯的。

  明明昊昊也很开心。自小就在大院子里长着,突然一下子有这么多玩伴,别提多开心了。

  接下来两天,李龙都是把明明昊昊直接送到四队,他就回来在大院子里等着。

  吕德海过来了一趟,李龙带着他去了石城拖拉机厂。

  “我存了一些钱,你给的那两千块,再借了一些钱,买拖拉机是差不多够了。”吕德海说道。

  “收割机就在拖拉机厂,今天你就可以拉回去。”李龙开车载着他,边开边说道,“你们那边的麦场也开始准备了吧?”

  “开始了。知道我要买拖拉机和收割机,已经有好几家说到时让我给割麦子了。”吕德海很兴奋,“一百多亩地呢!”

  还没开干,就已经有了两百多块钱的定单,吕德海自然开心了。

  买拖拉机的时候没多说,现在大家都喜欢大点儿的,十五匹马力的看着就是比十二匹马力的好看。

  吕德海准备的钱差不多刚够,加了油也就没剩下啥钱了。

  李龙看着他付的钱里还有一些毛毛钱,就知道这位是真把家底掏空了。

  但仍然兴奋,毕竟回去就能挣钱了。

  奎屯农机厂的工作人员见了李龙后就露出笑容,有一个人把手头的客户给处理完,急忙走过来主动问李龙是不是来拉收割机的。

  见李龙点头,就带着李龙和吕德海一起到了库房。几个人一起,把收割机抬出来,然后让李龙给签了个收条,这就算结束了。

  吕德海不知道李龙和农机厂的关系,还好奇咋这么大面子呢?

  李龙没急着离开,在场子上教吕德海怎么上收割机,怎么操作。这时候人比较大胆,敢试,吕德海也知道这样的机会不多,很认真的学着。

  “回去好好干,不过要注意安全。你自己能不能开回去?”李龙教完后问道。

  “能。”吕德海很自信,“这两天不光凑钱,还专门请人吃了顿饭,借人家的拖拉机开了几天,熟悉了。”

  “那就行,会开也要慢一些。收割机有刀片,别把人伤了。”

  提醒了再提醒后,才把不愿意吃饭的吕德海放回去。等李龙回到大院子的时候,就看到锁着的院门口站在李俊峰等几个人。

  不过看着李俊峰边上带着一个怀孕的女人时候,就有点懵了。

  他是知道李俊峰有两个儿子的,这两个孩子现在应该有七八岁,到上学的年纪了。

  李俊峰这带着的是妻子吗?

  身边的那两个年轻人是谁?不是有俊贤,还有一个是谁?

  不管怎么说,李龙急忙把车开过去到门口。

  李俊峰几个人脚下都放着包,这时候也有些急了。

  看到李龙从车上下来,李俊峰大喜:

  “小叔!嘿,我就说哩,你也该回来了!”

  李龙问道:

  “啥时候到的?这都是…”

  “这是我媳妇,晓娟,这是咱小龙叔!叫叔啊!”

  “小叔!”李俊峰的媳妇董晓娟捧着肚子叫了一声。

  “这是俊贤,这是前进,陈前进。安国叔家婶子的弟弟!”

  李龙心说好嘛,都来了!

  不管怎么说,既然来了,总不能把人赶走,他一一接着对方的招呼,然后开了院子的门,把人让进去。

  等人进去,他再把吉普车开进去,发现李俊峰已经自来熟的到厨房找了水给几个人倒上了。

  “来来来喝水,到小龙叔这里别客气。”李俊峰还给李龙也倒了一碗茶水。

  其他三个人都有点拘谨,主要是这个院子有点大,感觉跟地主老财的一样。李龙又开着县里大官坐的吉普车,让他们感觉不是一个位面的一样。

  “别客气。”李龙笑了笑说道,“先休息了一下,吃饭了没有?”

  “吃了。”李俊峰负责回答,“下车过来看你家门没开,知道你们忙,就出去吃了个饭,然后回来等。”

  自上一次回去,李俊峰也好几年没过来了,李龙这边的情况变化他略知一点,但不多。李俊山回去说的同样不多,所以印象还在以前。

  “既然吃了,那休息一会儿,咱们就去你们建国叔那里安置着。你媳妇没事吧?”李龙问道。

  “没事没事。”李俊峰急忙回了一句。

  等李龙去厕所的时候,李俊峰急忙跟了过来,然后小声说道:

  “小龙叔,我听俊山说你在县里做生意了,你看我能不能跟着你在县里呆着?”

  李龙有些意外的看了李俊峰一眼,没想到他事先还打听过一些事情了。

  “咋这样想的?”李龙反问了一句。

  “你看你侄媳妇怀娃娃了,放在队上,那不是…不方便嘛。”李俊峰红着脸解释着。

  “你不是有孩子了吗?咋想着又要了?”李龙也是奇怪。

  “有闺女,不就是想着有个儿子能好一些…老家抓这个比较严,就想着来这边躲一躲。”李俊峰面对李龙,不由自主的说了实话。

  “搞不成。”李龙摆手,“我有两个儿子,想要个闺女都不敢要,现在这个抓得比较紧。如果把你们放在县里,被那些人查到了,那你婶子国家干部的工作就要不了了。我们算知法犯法明白吗?”

  李俊峰讪讪的点头,退了回去。

  这只是其中之一个理由。李俊峰这趟过来,李龙明显感觉他油滑了一些,李龙目前的几摊子事情都有人干,他可不想随便安插个人,让原本顺利的事情变得复杂起来。

  先放在大哥那里干着吧!

哎呦文学网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