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隔壁国家的形势越来不好,但机会也多了

  顾博远第二天在大院子里吃的早饭,吃过后就开着伏尔加,跟在李龙的嘎斯车后面去了刘高楼住的招待所。

  刘高楼他们也吃完退了房,和李龙他们一起去了糖厂,五十吨白糖装车后,和李龙招招手就离开了。

  离开的时候顾博远脸上明显能感觉到有点意气风发,这是去开拓一个新的市场了。

  李龙只是感叹岳父现在心劲还是挺足的。

  他回到收购站,看院子里已经有人开始过来卖贝母了,便把车子停好,进去给老爹打下手。

  收皮子李青侠很在行,贝母现在才开始,李龙怕老爹把握不住。

  果然,对于不太干净的贝母,李青侠定价就有点飘,不说非常忽高忽低吧,感觉就有点随心。

  李龙就等收完后在边上提醒,只要杂质没除干净、没有清洗过的贝母,一律低价。

  李青侠在把握贝母干湿程度上同样经验不足,李龙干脆就自己当主柜,只要来卖贝母的都是他来收。

  收完等没人的时候再和老爹说这些贝母干湿程度怎么分辨,价格怎么定。

  总之就是在这里,干净的、干燥的贝母定价最高,当然如果筛选过的那种颗粒大的特级品,价格自然更高。

  另外就是干净的,略有点不是很干的价格略低一点,哪怕很干净,但比较脏的贝母,价格也不会高点,因为需要重新淘洗再晒。

  当然,哪怕就是所谓的低价,其实比其他收购站的价格也要高一些,只不过相对自己收的高价贝母来说是低价。

  对于贝母干湿程度的把握主要是个经验问题,李青侠花了四天时间基本上掌握——也是陆续有拿着各种贝母过来卖的人充当样本。

  不然的话,李龙还真不好给老爹示范。

  顾博远他们第二天就到了伊宁,然后给李龙这边打电话报了平安。

  刘高楼在第三天就给李龙打过来电话,说刘山民那边已经知道了李龙的需求,他虽然还没去找货源,但知道那边的确有大马力轮式拖拉机。

  刘山民转述给李龙的消息里说,目前苏方哈加盟共和国的一些大型农庄,农机具虽然很全,但利率程度不高,有些人在播种过后,就把这些农机具运往黑市售卖。

  所以下一趟李龙应该就能拿到他想要的拖拉机了。

  当然,刘山民也同意李龙用人民币结算,到时钱直接给刘高楼就行。他那边用白糖从黑市兑换更多的美元,自己的经费是充足的。

  刘山民没给李龙说的是,李龙给他提的这个需求正好掩护了目前他要进行的一项挺关键的任务。

  大马力轮式拖拉机算是非常昂贵的设备,能搞这个说明刘山民在那边主要就是做商贸,这样的话原本有些盯着他的人就会放松,方便他去搞真正需要的东西。

  当然这个不需要和李龙说,这是刘山民自己的事情,他只能说,李龙的这个需求,对他来说真的是天降好事。

  刘山民越发觉得李龙真是他的福星,每回需要的东西,正是他这边能搞到且对他的行动有用的。

  有些时候刘山民甚至有个荒诞的念头,这个李龙会不会是另一条上线专门来配合他的?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刘山民对李龙算是知根知底,知道这是巧合。

  偏偏是这样的巧合,让他这一年来的行动越发的顺风顺水,所以才感叹世事的巧妙。

  李龙在接到刘高楼的电话后,就给刘建华那边打电话,催要水泥。

  “李老板实在不好意思,你要不打电话,这水泥的都给忘记了。”

  刘建华最近有点忙。改开已经有十年了,北疆虽然比口里的建设速度慢,但那也只是相对速度,实际上这两年基建和城建,无论是乌城还是北庭都在加速,一栋栋楼房盖起来,一片片厂房建起来。

  水泥的需求量在增加,水泥厂子也在新建,刘建华的生意一直好得很。

  当然,他也不至于会因为这个不和李龙做生意。李龙这边需求量大,单价虽然不高,但总体的利润却并不少。

  所以李龙这边一打电话,那边刘建华就组织车队往玛县运水泥,三天时间,一百吨水泥到位。

  目前皮子已经运走,李龙知道接下来刘山民那边对水泥的需求量可能会更大,所以他干脆让刘建华再运两百吨水泥过来。

  李龙相信在贝母旺季到来的时候,刘高楼应该就能把这些水泥运走。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去年贝母季的刺激,今年进山挖药的人不仅多了,挖贝母的时节也提前了。以往都是在四月下旬左右开始挖贝母,持续一个多月。

  现在从收到的贝母来看,四月十号左右,就已经有人在山里开挖了。

  这时候的贝母苗甚至才张开两片叶子,这些人还真是…利欲熏心啊。

  不过好在下面的贝母大小不变,无论是两片叶或者四片叶,这贝母是去年开花后长饱满的,所以挖的早点无非就是让它早点出土。

  并不会影响贝母的品质。

  老爹李青侠已经掌握了给各种贝母定价的方法,李龙也就离开了柜台,继续干他那些零散的事情。

  他给玛县和呼县两个林业队打了电话,然后带着车去他们那里,把两个林业队库房里的“垃圾”清空,总共花费了一万五千块钱加上两箱白酒。

  李龙粗略的算了算,这些“垃圾”清理完之后,能给他带来三万块钱左右的收益,另外加上两个林业队款待他的两顿手抓肉。

  当然从林业队那里他也得到了一个新的消息,林业部门要进行改革了,各县市即将成立林业局,随即就整合,天山东部林业局和天山西部林业局,这两个单位是自治区直属,下面的林业分局也是。

  也就是说,林业部门以后是垂管单位,林业队即将解散,成立林业工作站,这个工作站就没执法权了。

  而执法权归于森林公安,也就是林业派出所,和他们没关系了。

  他们会另行安置,虽然也有工资,但工作性质肯定和现在不一样。

  也就是说,今年将是这两个林业队最后的存在时间。

  而两个林业队队长也说了,接下来的贝母季,他们将严抓盗挖盗采林草资源。

  李龙明白这个意思,林业队最后时刻,这两边林业队都打算最后捞一笔,无论是对林业队的干部还是那些护林员,接下来都是最后的发财时刻了。

  李龙还碰上了波拉提。他也给李龙说了一下自己的心里话,说也就幸亏头两年碰上了李龙,还赚了一笔外快,给儿子把院子买了。

  不然的话改革之后,他们没了执法权,光要靠那工资的话,想买院子,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龙知道这是时代的洪流,他也没什么办法。

  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这一点他还是清楚的。

  所以也就跟波拉提扯了几句,让他以后多注意。

  毕竟林业队执法权转交给森林公安之后,他们这些护林员就不允许再配枪了。以后碰上那些挖药材的,除了凭着以往的官方身份进行威慑外,没其他好办法。

  波拉提笑着说他知道呢,他悄悄给李龙说,他们这些护林员,有好些其实都有自己藏下来的枪呢。

  就这两年往后,他们虽然会把执法权上交,但巡林的时候肯定是要带枪的,不会有谁会把自己的命赌在那些挖药人能规规矩矩听话上面。

  李龙觉得这个在理。

  接下来两天,他就都在收购站里和梁双成、孙家强他们清理着林业队弄回来的垃圾。

  这些东西主要还是药材,去年的党参,一些陈年的鹿角,黄芪和柴胡。

  有些已经坏掉烂掉,得把这些清理出来扔掉。

  李龙感觉当时那两个林业队的,差不多就是一直在等着自己过去才顺便打扫库房,至于这些东西能卖多少钱,感觉对他们来说多少无所谓,反正都是赚的。

  最多的当然还是皮子,有些是没收的,还有一些是那些护林员打的。他们打到的东西,有些直接把皮子剥下来抹一下盐就扔到库房里面,根本不会去管是不是能卖出去,或者卖多少钱。

  好在这些人无论是枪法还是剥皮技术都在线,一百多张皮子里,大多数都是全皮,而且都是冬皮,这就挺不错。

  至于动保法,在这些护林员眼里真就不算啥。

  最后就是一些山里捡到的乱七八糟的玩意儿,有一些玉石,需要清洗才能看出质地来,还有一些锈掉的铜器,大坨结起来的铜钱等等。

  两天清理完,李龙把那些铜器铜钱留下来,皮子就让梁双成他们继续清理,梳毛刮油脂,等着赵辉过来。

  已经放出风去收驴皮了,这几天还真收到十来张。

  驴皮价格不高,皮革厂那边也不怎么收,所以李龙这边基本上就是按二三十块钱收的。

  开始梁双成他们还想着就把驴皮放在皮货那边,李龙让他们放在药材那里。

  孙家强梁双成不知道,李青侠还是知道的,说这玩意儿能熬胶,是好东西。

  至于收购价嘛,贾天龙那边先前就回了消息,说他目前没收过,不过大致上也就是一张五十块钱左右,当然有可能更高,他目前在管孩子,暂时还没开始业务。

  李龙也不急,知道等贝母季开始后,贾天龙就顾不上孩子了。

  他还去县里开了一次会,毕竟作为代表,还是要行使人民赋与的权力的。李龙和其他人一起分组讨论了会议的议题,然后把自己准备的提案交了上去。

  代表每年要收集老百姓的意见,形成提案,李龙今年搞的提案有两个,一个是大力副业种植——以棉花为主;另外一个就是大力农业机械化,也是和他相关的。

  因为手头就有现成的案例,脑子里也有现成的经历,所以这两个提案数据清楚,逻辑清晰,看着都不像是他这么一个初中没毕业的人搞出来的。

  反正以后是大趋势,李龙先一步提出来,当占个便宜。

  在这期间,顾晓霞也已经学会了车,李龙给她弄了个执照,她开上了刘高楼拉过来的拉达。

  嘎斯车已经全部卖完,是被同一帮人买走的——赵宗明的同事,那些从兵团过来的连长指导员们。

  或者说,王明军买了嘎斯车后,在兵团那边引起了风潮,好些个连长指导员都想着要买一台。

  不过春耕开始,他们没空过来,等棉花播种结束后,就结伴过来,把李龙这里的车子给清了。

  嘎斯车就那么多,剩下的是拉达和伏尔加。也就是顾晓霞提前把那台拉达开走了,不然的话,估计那台车也留不下。

  李龙只能说,这些连长指导员,真有钱。

  赵宗明后来隐晦的给他说过,虽然有些连长指导员不像王明军那样能组织人扎大扫把赚钱,但每年年底分红的时候,这个别连长指导员,会突然就暴富。

  李龙知道有些事情在所难免,但还是挺气愤的。

  但无能为力。

  顾博远在四月二十六号这天打来电话,说头天收购站开业。

  因为事先已经联系好了革命别克这些人,在州电视台上也打了一个星期的三语,所以开业的当天,过来卖东西的人挺多,头一天就出去了九万多块钱!

  顾博远当时备了十万块钱的收购金,以为是绰绰有余,没想到差点儿不够!

  大头的是革命别克他们县集体运过来的皮子,和吴永波运来的一些皮子,以及一些散户卖的贝母。

  顾博远给李龙说了一个很意外的消息,当天州电视台过来记者采访,而且有领导秘书过来看了看,露了个脸,和顾博远说了几句话,意思就是欢迎他在这边开收购站之类的。

  李龙和顾博远都没说清楚这其中的含义,但都很明白。

  “开业很顺利,反正没啥人过来捣乱,今天过来卖东西的人也挺多,目前来看多数是周边农村的,还有个别是周边县市,比如霍城、察县的等等。”

  顾博远的声音有点沙哑,“我这边库房正在建设当中,不过目前现有的房子还能一段时间。等刘老板下趟过去的时候,我让他顺便就把皮子之类的给你拉过去。

  对了,现在贝母我昨天一到到现在已经收了四百多公斤了,去年存货,我收的均价是七十块钱左右,在这边算高价了,估计五月初就能收到两吨多…

  他们这边的存货挺多,估计是收购价不高,所以一些人存着不卖,等贩子呢。我这边电视台打的时候直接把价格给标了,所以许多有存货的人就过来了。”

  李龙知道顾博远这一招算是掀摊子了。如果不是昨天开业的时候有领导过来,说不定肯定就会有人捣乱的。

  毕竟行业压价在许多时候是默认的潜规则,结果来了个过江龙直接把摊子掀掉,把价格一下子提起来,那那些原来压价的人能受得了?

  这算铤而走险,也算是向旧的行规进行了挑战。

  好在有人背书,明面上李龙和顾博远不怕,他担心的是暗地的东西。

  毕竟东来那边的火灾事情就挺吓人的,所以他立刻提醒顾博远,一定要注意安全,晚上要派人值夜,最好多招一些人。

  “顾叔,现在咱们赚的钱不少,就你昨天一天,四百公斤贝母,我们就能赚三四万块钱。所以多雇佣一些人,就当保安都行,白天晚上轮流值班,把库房、大门看好。

  咱们挡了别人的财路,那些人如果狗急跳墙,说不定会使阴招,一定要注意安全!”

  顾博远其实也已经想到了,不过他没想这么快,想着慢慢来。李龙这么一提醒,一说数据,他立刻就清醒过来。

  是啊,一天光贝母就是三四万的利润,想想加上其他的会有多少?

  这时候一个人为了几十块钱都能铤而走险,何况这么多钱?

  “行,我今天就去电视台贴招聘启示,招几个退伍利落一些的人过来。说实话现在人少的确少了,昨天差点儿把柜台给挤塌!”

  顾博远那边算是进入了正轨,李龙也就略略放心了。

  他那边拉了电话线,有情况双方能及时沟通,虽然距离有点远,但不管怎么说,不算单打独斗了。

  而且有那么一位在关注着,感觉还是有点安全感的。

  顾博远这边开业两天后,刘高楼就从霍尔果斯给李龙打来了电话,两台大马力轮式拖拉机已经购买到了,约翰迪尔的4440型号。

  “其实在哈加盟共和国,能买到更多的是苏联产的基洛夫人,只不过你不想要这个,而且这个玩意儿油耗太高,而且坐着不舒服。”

  刘高楼给李龙介绍着:

  “这两台不是农场的,是一个农业机械研究所买来做研究的。这研究所现在已经开不下去了,里面的管理人员把这两台机子报废处理给弄了出来。”

  “开的时间长不长?”李龙问道。

  “两台开的时间都不长,主要是做研究用嘛,其实说是研究,也没怎么拆卸,从那边开过来了,一路都挺好,驾驶员说比坐嘎斯车舒服。”

  “那多少钱?”

  “因为是二手机子,我二叔购买的时候花了折算下来差不多一套不到五万美元,所以两台你给三十万块钱就行。”

  几乎相当于官方汇率,李龙不知道刘山民为什么要价这么便宜,他还没问,刘高楼就又给了解释:

  “先前你给我二叔说过,这个卢布会越来越贬值,美元等外汇价格越来越高,所以我二叔赚到钱后就兑换成美元,现在呢,从中赚了一大笔吧,所以给你这么便宜,算是其中的报酬吧。”

  李龙心说这也行啊,他当然乐意了。

  “因为轮式拖拉机总归没可能像汽车开那么快,所以这趟我们过去的时候,会晚一点儿。另外就是你那边水泥准备好没有?”

  “三百吨,够你拉好几趟的!”

  “嘿,爽快!就喜欢和你这样的人做生意了。”

  请:m.llskw.org

哎呦文学网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