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62章 梁丰鲤鱼焙面,延津风味(8K还5)

  史崇睿拎着礼品,迈步走到大门前,抬手敲门。

  咚咚咚!

  钱府的管家听到敲门声,走过来打开大门。

  看着站在门外的史崇睿,杨管家有些惊喜的询问道。

  “姑爷您怎么来了?”

  “快,快里面请!”

  史崇睿点点头,先是把礼品交给管家,然后迈步走进钱府大门。

  在管家的带领下,他一路绕过照壁,穿过回廊,拱门,来到内院。

  两人一起走到一间书房外,管家上前几步,敲门道。

  “老爷,姑爷来了。”

  很快,房门内响起一声回应。

  “是崇睿吗?进来吧!”

  钱桓的话音落下,房门被打开,史崇睿迈步走入。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张红木桌子。

  桌子后,坐着一个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文质彬彬的老者。

  老者名叫钱桓,广西人士。

  曾在武宣县担任教谕一职,在大唐攻取武宣之后,钱桓归降,后被任命为武宣知县。

  后来,随着大唐逐渐起势,力挫满清,争雄天下,而后北伐中原,驱除鞑虏,收复京城,恢复中华。

  钱桓这个从龙老臣的官位也是越做越大。

  一路从知县,知府,巡抚,做到如今的大唐工业部副部长。

  是真正的朝中大员!

  以他的资历,将来乞骸骨致仕之前,甚至有可能入阁,挂个阁老的衔退休荣养。

  史崇睿迈步走进书房,在钱桓面前松软的波斯地毯上跪下,十分恭顺的行礼道。

  “小婿见过岳父大人,岳父大人安康…”

  钱桓轻轻颔首,先是让史崇睿起身坐下,然后又对在门外候着的管家吩咐道。

  “老杨,你去沏几杯茶来。”

  门口的老管家闻言,当即点头应下,然后转身离去。

  管家老杨离开之后,钱桓将目光看向了史崇睿,开口询问道。

  “说罢,究竟出什么事了,你竟深夜来见我!”

  史崇睿闻言,不敢隐瞒,竹筒倒豆子一般,将事情都给讲了出来。

  “岳父大人,事情就是这样。”

  “朝廷下令要紧急从甲六号仓库调粮,可现在甲六号仓库里粮食的数量不够…”

  “小婿实在没办法,这才来找您求助!”

  “岳父大人一定要帮帮小婿啊!”

  钱桓闻言,当即大怒,将手边的一个白瓷笔架抓起来,用力砸向了坐在椅子上的史崇睿。

  砰的一声巨响,笔架砸偏,落在地板上,当即崩碎,碎片四处乱飞,其中一块直接擦着史崇睿的脸飞了过去。

  史崇睿被吓的一个激灵,噗通跪在地上,开始求饶。

  “小婿知错,小婿知错,但小婿现在真的没别的办法,求岳父帮帮我…”

  钱桓的胸膛剧烈的起伏。

  “不争气的东西,你踏马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是吧?敢去动储备仓库里的粮食?!”

  “你踏马自己找死,别来拖老子下水…”

  钱桓现在是真的生气,史崇睿能成为甲六号仓库的仓管主任,最大的助力是他这个岳父在背后支持。

  但他之所以要把史崇睿推到仓管主任的位置上。

  一是因为他老钱只有一个女儿,而且他这个女儿不是很漂亮,也不是很聪明,甚至性格有些蛮横。

  如果女婿大权在握,老钱生怕将来自己死了,女儿会被欺负。

  甚至被休妻!

  所以,就给史崇睿运作了一个油水丰厚,但没什么实权的官位。

  给史崇睿一个这样的官位,非但能让他们小夫妻生活条件有个保障。

  还能保证即便将来自己去世,女儿凭借自己的余荫,以及自己的老关系,也能压得住史崇睿这个女婿。

  二来,他也有借史崇睿之手,捞点好处的想法在里面。

  虽然他老钱不缺钱,但俗话说的好,钱这东西又有谁会嫌多呢?

  可在钱桓看来,史崇睿最多也就是趁着每年粮食汰换的机会,从中吃点回扣什么的。

  他是真没想到,这货敢直接拿朝廷的战略储备粮出去倒卖!

  不出事的时候,这当然没什么。

  但现在出事了,那是要掉脑袋的。

  身为一个从广西开始就跟着李奕的从龙老臣,钱桓深知皇帝的脾气。

  皇帝表面上看起来宽厚仁慈,对所有人都很包容,一个仁君圣主。

  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很记仇,且翻脸比翻书还快的小心眼。

  一但你做事跃过皇帝的底线。

  那李奕这个仁君圣主,随时都会变成杀伐果断,暴戾冷酷不吝于秦皇汉武明太祖的大暴君。

  就比如说,开泰二年的特大鸦片走私案,那就是典型的触及皇帝底线的下场。

  在案件破获后,皇帝一口气砍了一个侯爵,三个伯爵的脑袋,前后被牵连罢官,流放,甚至问斩的官员及其家眷近千人。

  刑场上可谓是血流成河!

  再比如说,昭武四年黄河决口后的赈灾物资贪腐案。

  皇帝前后问罪,斩首,罢免的官员也不在少数。

  甚至就连曲阜孔家,也因此被抄了家,孔府数千年积累毁于一旦。

  可见皇帝之冷酷暴戾,之杀伐果断!

  而这一次,皇帝调粮是同样为了赈济灾民。

  只不过上次是山东,这次是河南。

  可这又有什么区别呢?

  一但甲六号仓库的贪腐案在这个关头被人查出来,那无疑也是一件触及皇帝底线的事情。

  到时候,结果不必多提!

  估计又是一件牵涉甚广的大案!

  甚至,钱桓怀疑,一但事发,就连自己也会被牵连其中。

  因为他自己也不干净。

  史崇睿从粮仓里捞的钱,他这个岳父加大靠山,有一定的分润这并不奇怪。

  史崇睿见此,只是不断磕头,求钱桓帮他。

  “岳父大人,您一定要帮帮我啊。”

  “娟儿去年才刚刚怀孕,我不能让孩子一出生就没了爹啊…”

  钱桓闻言,嘴角明显一抽,但心中却已经松动。

  他老钱就这么一个女儿,女儿从小跟着他就没少受苦,如今好不容易过几天好日子,他岂能眼睁睁的看着女儿失去丈夫?

  深吸一口气,钱桓拧眉询问道。

  “仓库里现在有多少粮食?距离朝廷要的五十万吨还差多少?”

  史崇睿表情略显忐忑的说道。

  “甲六号仓库里现在一共有新粮和陈粮加起来共43万吨。”

  “也就是说,还差七万吨…”

  钱桓稍稍思索一阵,然后说道。

  “七万吨…”

  “朝廷虽是要从甲六号仓库调粮五十万吨增援河南灾区,但这五十万吨,必然不可能一次性全部起运。”

  “肯定是得分批的,想要运完,最少也得十来天,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还有时间。”

  “十来天时间,七万吨,这么大的一笔数字,从粮商手上买,估计不大可能。”

  “还是得从那几个战略仓库想想办法。”

  “我和战略物资储备局的张局长是好友,你立即准备一下,随我一同去拜访张局长。”

  钱桓准备要先从其余几座战略储备粮仓中借粮,先把甲六号的亏空补齐,把这次的难关给渡过去。

  等到这次的事情过去,他再想办法从粮商手中买粮,把借的粮食还回去。

  只要朝廷短时间内不从那几座战略仓库调粮,那这次的事情就能糊弄过去。

  史崇睿闻言,知道自家岳父这是准备要出手帮自己了,连忙说道。

  “多谢岳父大人,多谢岳父大人…”

  钱桓摆摆手,然后从椅子上起身,迈步往书房外走去。

  刚走出去,便见管家老杨迎了上来。

  钱桓当即吩咐道。

  “老杨,立即备车,准备去张局长府上。”

  管家老杨闻言,当即点头道。

  “是,小人这就去办,老爷稍候…”

  日暮西垂,随着天色一点点变暗。

  路边的防风路灯被一盏接一盏的点亮,照亮夜晚的京城。

  如今的大唐虽然已经发明了电灯,但这玩意生产成本高,外加电也得花钱。

  是故,最多也就是在皇帝所居的圆明园,以及勋贵富豪的宅邸上应用一下。

  路灯这种东西,目前还是以油灯为主。

  柳江拉着一辆黄包车,经过一根根路灯,一路平稳的跑到了一座新规划落成的居民小区门前,然后稳稳停下。

  停好之后,柳江转头对坐在车上的客人道。

  “贵客,春江小区到了,车费诚惠五分…”

  客人下了车,从怀里掏出一个钱包,从中抽出一张五分面额的纸币交给柳江,然后提起自己的手提箱,往小区内走去。

  客人的背影逐渐消失在光线昏暗的小区内,柳江抬眼看着小区里那一栋栋六层小楼,眼神中满是羡慕。

  他暗暗发誓,自己迟早有一天,也要住到这样高端的楼房里面去,而不是继续和人挤大杂院。

  深吸一口气,把车费收好,柳江拿脖子上挂着的毛巾擦了擦汗,拉起车子,迈步向车行方向跑去。

  天已经黑了,他准备要交车回家休息。

  如今的大唐虽然已经解除了京城的宵禁,但柳江白天拉车累了一天,晚上实在干不动,也就不再坚持。

  回到车行,把车子放下,和车行掌柜马大海打了声招呼,便准备回家。

  但是,柳江才刚准备走,马大海却是把他给叫住了。

  “江子,我记得你以前是给货运行当装卸工的是吧?”

  柳江站住脚步,点头道。

  “是啊大海哥,怎么了?你是要用装卸工吗?”

  马大海先是点头,又是摇头,然后开口解释道。

  “是需要一批装卸工,但不是我用,是有大人物要用。”

  “你去帮着联系一下吧!”

  “今晚十一点钟,来车行集合。”

  柳江点点头询问道。

  “大海哥,要多少人啊?”

  马大海没有丝毫犹豫的说道。

  “越多越好!”

  “不用担心工钱,这回用工的大人物有钱的很,再加上是晚上干活,工钱按平时的三倍工资算。”

  柳江闻言,当即点点头说道。

  “大海哥放心,我明白了!”

  语罢,柳江转身告辞离去,准备去找以前的同事叙叙旧。

  时间流逝,很快便来到了深夜十一点钟。

  柳江带着一群穿着短衫,身形精壮的汉子来到了振兴车行外。

  马大海出现露了一面,然后便带着这些汉子,往京城郊外行去。

  一路无言,一群人很快来到了京城郊外。

  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座接一座的大型仓库。

  此时的仓库区大门外,已经汇聚了一群穿着短衫的汉子,少说也有几百人,都在等着干活。

  马大海上前去同门卫交涉,而后,一群人便被放行,在杨管家的带领下走进仓库区的,来到了一座大型仓库外。

  杨管家上前几步,面对众人,开口说道。

  “这次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大家加把劲儿,今晚上把这里面的粮食运到指定位置。”

  “任务完成之后,所有人都重重有赏…”

  做完这些,杨管家也是不再废话,只是挥手命众人开始干活。

  柳江等人见此,当即上前去开始干活。

  本来柳江下了工是想回家休息的,但是,谁叫雇主开出了三倍工钱呢?

  虽然白天拉了一天车,已经很累了,但为了三倍工钱,柳江愿意再顶一顶。

  他还等着攒够钱之后,在京城买房置业呢!

  一想到将来的美好生活,这么点这么点累,他完全可以顶得住。

  仓库的铁皮大门被打开,里面是一座座由袋装粮食堆砌成的小山。

  空气中弥漫着稻谷和小麦的味道。

  看着眼前这壮观的一幕,柳江等都忍不住张大了嘴巴。

  “好…好多粮食…”

  “这,这到底是什么地方啊!”

  柳江忍不住喃喃道。

  一旁路过的马大海见此,开口说道。

  “干你的活,不该问的别问。”

  “反正最后肯定不会短了大家的工钱…”

  柳江等人见此,也就不再说什么,纷纷上前去,将一袋袋粮食扛起来,往仓库外走去。

  仓库外,一辆辆牛车马车已经排队等着装货。

  虽然如今大唐京师城内禁止牛马车辆通行,但在城外,却还是可以的。

  仓库区门岗内,看着排成长龙的粮车往甲六号仓库行去,史崇睿悄然松了一口气。

  两日后,京城火车站!

  第一批赈灾物资起运。

  随着一阵汽笛嗡鸣,蒸汽机开始转动,连带着火车头缓缓启动。

  火车头拖拽着一节节装满粮食的车皮,向着开封府的方向行去。

  随着大唐不断推进铁路修建工程,外加美国那边的劳务派遣,几年下来,为大唐积攒了大量的成熟铁路工,以及海量的铁路修建经验。

  得益与熟练工的增加,以及经验愈发丰富,大唐修建铁路的进度日趋加快。

  如今,连接大唐南北的京广铁路线虽还未全线贯通,但是,连接京城和河南开封府的这一段铁路线,已经修通。

  这也就使得,大唐要从京城调运粮食到河南赈灾,成本几乎降低到了一个以往历朝历代都难以想象的地步。

  满载的火车自京城出发,经由保定,正定,顺德,广平,彰德,卫辉等州府,一路抵达河南开封。

  而开封,正是此次蝗灾受灾情况最为严重的州府。

  开封城外,到处都是光秃秃的一片。

  树林,灌木,农作物,几乎都被蝗虫啃食了个干净。

  并且更加重要的是,开封作为最先出现蝗灾的地方之一,事情太过突然,百姓们压根没来得及抢收粮食。

  很多百姓家里根本没有存粮!

  蝗灾过后,随着粮价飙升,不少百姓直接断了粮。

  为了讨生活,只得抛家舍业,做起了流民。

  而开封,身为河南省府,便是流民们最主要的聚集地之一。

  开封城外,一个个官府和当地富商所开设的粥棚外,都挤满了瘦骨嶙峋的灾民。

  虽然开封内外设有粥棚,可施粥数量毕竟有限,大多数的灾民也就保持一个勉强饿不死的状态。

  想要吃饱,是不可能的!

  一辆汽车驶过,河南布政使梁丰透过车窗,望着车窗外道路旁蜷缩着身子的灾民,眼神中满是悲悯。

  但他对此也没什么办法,朝廷的赈灾物资还没运到,而开封府库内的粮食也很有限。

  即便他出面要求城内富户各自设粥棚赈灾,富户大多也都照办了,可相较于灾民的数量来说,富户和官府的施粥实在是杯水车薪。

  很快,梁丰的车子停到了开封火车站外。

  他亲自来到火车站,准备迎接朝廷从京城运来的赈灾物资。

  梁丰进入火车站,站在月台上,负手而立。

  不时的抬眼看向远方铁路尽头的方向。

  “小林,火车还有多长时间可以到达开封府?”

  秘书林嵩闻言,开口回道。

  “回大人的话,按照预定计划,火车还有半个小时就将到站。”

  “这第一批次运来的物资,总共有粮食十万吨,捕虫网20000张,各类药材3000吨。”

  梁丰闻言,点点头说道。

  “朝廷对河南灾情果然足够重视…”

  “这次朝廷运来赈灾的物资,一定要清点好,不能有任何的差错。”

  “告诉底下的谁要是敢在这次赈灾的物资上动脑筋,那就是和本官过不去!”

  “那到时候,本官也一定和他过不去!”

  梁丰知道,皇帝最在意的就是赈灾之类的事情。

  上次黄河决口赈灾的时候,就有好多人都栽在了这上面。

  如今的他正处于能否升迁的关键时期,可不想步那些人的后尘!

  林嵩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梁丰等人又在火车站等了半个小时左右,而后,火车终于缓缓进站。

  梁丰见此,第一时间便招呼人上前卸货,和清点物资,而他则是上前去,同负责押运物资的官员寒暄。

  寒暄一阵之后,梁丰招呼负责押运物资的战略物资储备局副局长胡广德和自己一起吃午饭。

  他和胡广德是多年好友,但已经数年不见,如今见了自是要好好聊一聊。

  两人离了火车站,坐上汽车,一同往开封城内有名的酒楼樊楼而去。

  当然,这并非是北宋时的那个樊楼。

  只不过是后人重修的仿古建筑而已。

  但是,由于他占了个樊楼的名字,故而生意很是红火。

  非是达官显贵,想要在樊楼里定桌酒席,并不容易。

  当然,这对梁丰这个河南布政使来说,并不算什么。

  樊楼背后的东家虽然有些背景,但无论如何也是不敢得罪梁丰这位布政使的。

  布政使虽说实权上不如巡抚总督这样的封疆大吏,但那好歹也是一省官员中排前几的人物。

  没人敢轻易得罪!

  一辆汽车在樊楼外停下,梁丰和胡广德前后下了车。

  梁丰伸手虚引,开口说道。

  “胡兄,请!”

  胡广德笑笑,抬手道。

  “梁兄请!”

  两人一阵客套,然后一同走进了樊楼。

  酒楼的大堂经理上前来迎接道。

  “今日一早小人便听到酒楼外的树上有喜鹊叫,还道稀奇,原是有贵客临门。”

  “梁大人,您快里面请,包间一直为您备着呢!”

  梁丰点点头,然后说道。

  “今日本官好友胡大人从京城押运赈灾物资前来开封,为我河南父老送来救命的粮食物资。”

  “本官必须好好招待胡大人,让你们家厨子,把拿手的招牌菜都给上一份来。”

  “再上几坛子好酒!”

  酒楼大堂经理闻言,当即点头应是,然后说道。

  “梁大人放心,胡大人既然送来赈灾物资,那就是我河南百姓的大恩人。”

  “咱们樊楼立足开封,靠的就是河南父老们捧场,这次定代表河南父老,好好谢谢胡大人。”

  梁丰闻言,忍不住哈哈大笑。

  “哈哈,说得好,说得好啊!”

  倒是一旁的胡广德连连摆手道。

  “别!别!别!不敢当!”

  “本官此来,不过也只是奉命行事,河南百姓,要谢还是得谢陛下才对。”

  语罢,他将目光看向梁丰,然后说道。

  “梁兄,如今河南正是灾情肆虐,开封府身为灾情中心,更是百姓饥馑,饿殍遍野,我等为官者,总要起个带头作用,不好太过奢靡,以免遭人非议。”

  “还是简单些好!”

  梁丰闻言,稍稍犹豫,便点头道。

  “胡兄所言甚是,我听胡兄的。”

  语罢,他又对着酒楼的大堂经理说道。

  “听到胡兄的话了吧?”

  “别太铺张,简单些,上几个咱们开封的特色菜就行。”

  大堂经理闻言,当即点头应下。

  一边点头一边继续拍马屁道。

  “胡大人,梁大人当真是高风亮节,不愧为我大唐官员之表率…”

  梁丰和胡广德一起上了二楼,进了一间包厢。

  两人各自落座,有侍女上来给他们各自倒茶。

  两人一边喝着一两茶叶就不知道能换多少粮食的明前龙井,一边聊着河南当前的灾情。

  “去年冬天的雪很少,是个难得的暖冬,但也正因为如此,今年入夏后便爆发了蝗灾。”

  梁丰叹着气说道。

  蝗虫这东西,秋天的时候会将虫卵产在土地里。

  如果冬天天气不够寒冷,冻不死虫卵,那等开春之后,蝗虫就会迅速繁衍,直至成灾。

  胡广德喝了一口茶水,然后继续询问道。

  “这蝗灾爆发前,就没个预兆吗?”

  “若是能有个预兆,提前有所防范,那蝗灾的受灾情况是否能好一些呢?”

  梁丰表情无奈的说道。

  “是有预兆,今年开春后,整个河南就几乎没怎么下雨,各处也是零零星星的有蝗虫出现。”

  “只是,地方上的百姓太过愚昧,发现蝗虫之后,不是上报官府防治,而是跑去祭祀蝗神庙去了。”

  “等官府反应过来,蝗虫便已经开始肆虐成灾,难以控制…”

  这年头,百姓是很愚昧的。

  遇到很多事情都喜欢归于神明,比如说,遇到蝗灾要祭蝗神,遇到洪涝要祭龙王,遇到旱灾要打旱魃…

  由于历朝历代的官府都实在太过混蛋,百姓们遇到事情,宁愿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神明,也不愿和官府打交道。

  对于这点,别说梁丰了,即便是李奕这个皇帝也没办法。

  他所能做的,也就只是推广教育,给更多的人启蒙,借此来唤醒民智,解放愚昧。

  胡广德闻言,表情也很是复杂,只能举杯道。

  “喝茶喝茶!”

  “梁兄别想这些了,反正现在朝廷赈灾的物资已经送到。”

  “事情最终一定会好起来的!”

  梁丰见此,拿起手中的茶杯一饮而尽。

  心中却是有些感叹。

  他作为一个从小接受儒家教育的传统文人,本来对于皇帝重视工商,开海促进贸易,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国策是有些不满的。

  在他看来,一个国家若想稳定发展,便当重农抑商,无为而治,效法三代。

  但是没办法,李奕是开国皇帝。

  以他开国皇帝的威望和权力,只要他认定要做的事情,就没有人能够反对。

  梁丰虽对李奕重视工商的态度不满,但也只能心里憋着。

  在做事时,更是必须贯彻皇帝的意志,按照皇帝的想法来做。

  不然的话,别看他是封疆大吏,可皇帝要撸掉他,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大唐最不缺的就是想当官的人!

  但是,如今随着河南蝗灾爆发,朝廷只用了短短数日功夫,便调集了海量物资前来增援河南赈灾,梁丰的想法有些变了。

  他这才意识到,朝廷重视工商发展,貌似也不是坏事。

  不说别的,就拿调集和运输赈灾物资的事情来举例。

  历朝历代,如果地方上爆发天灾,从消息传到京城,到京城调集物资,再到物资运输来灾区,最少也得几个月的时间。

  等物资运到灾区,黄花菜都凉了!

  可现在呢?

  随着大唐推动工商发展,铁路,电报等新奇事物开始大规模应用。

  大唐只是用了数天,便完成了历代需要数个月才能完成的物资调集和运输工作。

  如果放在满清,河南遭遇蝗灾的消息,现在只怕才刚送到京城。

  可大唐呢?

  第一批赈灾物资就已经运抵河南了。

  这其中的差距,不可以常理度之。

  梁丰和胡广德继续聊天,不多时,菜品逐渐上齐,梁丰当即招呼胡广德动筷。

  “胡兄尝尝这个,鲤鱼焙面,延津风味,味道还是不错的…”

  胡广德闻言,当即提起筷子,夹向了面前的菜品。

  就在胡广德夹起一筷子焙面准备送入口中之时,包房的门被从外边敲响了。

  梁丰放下拿起酒杯的手,转头问道。

  “是谁在外边,有什么事情?”

  梁丰话音落下,只听得包房外响起他秘书林嵩的回话。

  “启禀大人,是我,林嵩。”

  “卑职有要事禀报!”

  梁丰微微蹙眉,但还是说道。

  “进来说话!”

  而后,随着嘎吱一声门轴摩擦声,林嵩迈步从外边走了进来。

  他先是看了一眼胡广德,表情欲言又止。

  梁丰见此,当即说道。

  “有话直说,胡兄不是外人。”

  林嵩闻言,当即俯身说道。

  “大人,卑职刚刚完成了赈灾物资的清点工作,粮食的数量有些不对…”

  梁丰闻言,忍不住蹙眉道。

  “什么情况?”

  “差了多少?”

  林嵩继续回话。

  “回大人的话,按照京城发来的账目,这次运来的粮食的数量应该是十万吨。”

  “但卑职简单清点之后,却是发现只有八万七千吨,差了一万三千吨…”

  “数量差的有点多,卑职不敢在签收单上签字,故而第一时间来向大人禀报。”

  梁丰闻言,下意识将目光看向了对面的胡广德。

  在他看来,如果粮食运来的数量不对,那这件事和胡广德这个负责押运物资的副局长绝对脱不开关系。

  “胡兄…”

  只是,梁丰的话才刚说出口,对面的胡广德便是满脸怒容的拍案而起。

  “混账,究竟是哪个混账,竟敢克扣朝廷的赈灾物资?”

  “难道不知道这些物资关乎灾区灾民的生死吗?”

  “若让本官知晓,定要他好看!”

  当然,胡广德这明显是在装样子。

  自己负责押运的物资数量对不上,他不可能不知道。

  下面人如果要贪,肯定绕不过他这个负责人,是要给他分润的。

  历来贪腐都是如此,底下人自作主张吃独食,不给上面分润的情况虽不能说肯定没有,但一定是极少的。

  但凡贪腐,大概率是一条线上所有人都有问题,最少,相关负责人肯定牵涉其中。

  甚至,最上面的相关负责人,才是真正的最终受益者,那些实际经办人,不过只是白手套。

  之所以如此,胡广德还这副表情,自然是有所别有所图…

哎呦文学网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