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这就是大科学家的影响力吗?好想也这么说一句试试看啊

  实验室中,王安只感觉自己口干舌燥,心脏在剧烈跳动。

  仅仅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那台量子计算机就能够完成对锂空气电池中最关键最核心也是最复杂的‘隔离交换膜’的模拟计算设计,这简直超出了他对计算材料学的理解。

  要知道无论是高精度模拟需求的超大算力,还是材料复杂性所带来的挑战都使得计算材料学尚未达到‘广泛应用’的成熟度。

  好吧,或许量子计算机的出现的确能够解决高精度模拟需求的超大算力,但多元复杂体系模拟计算所带来的缺陷、界面、非平衡态等等问题又该怎么解决?

  尤其是在锂空气电池的隔离交换膜的研发上,其复杂度可以说远超常人的想象。

  要知道川海材料研究所可并不缺‘计算力’,这里有两座大型超算中心,一座是最早的硅基芯片超算,另一座是后面碳基芯片研发出来后用建造的。

  相对比其他的研究机构来说,川海材料研究所的计算资源充沛到足以让其他研究员的眼泪从口里面流出来。

  但计算力并不是解决一切难题的核心。

  尤其是锂空气电池隔离交换膜这种含多种元素、多相共存的材料的模拟计算研发,其相互作用复杂,模型构建和参数化困难的程度令人头皮发麻。

  然而就算是王安再怎么不相信,测试的实验结果就摆在面前,令他不得不信。

  深吸了好几口实验室中的冷气,王安这才将震撼的心绪稍稍稳定不少。

  他干咽了口空气,忍不住看向站在面前的那位徐院士,颤颤巍巍的开口问道:“如果它真如您所说的一样,是无极量子超算中心仅花费了两个半小时就模拟计算出来的结果。”

  “那么.....”

  “这将是材料学自开创以来最大最惊人的改变!”

  尽管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通过量子计算机来进行模拟计算和研发,且计算材料学有着主流计算软件多为命令行操作,需要深厚的物理、数学、编程背景,门槛高。从计算结果提炼出可指导实验或设计的实用知识,需要深厚的专业洞察力,自动化程度低等等各种缺陷。

  以及既精通材料科学和工程问题,又掌握计算方法和编程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稀缺等等。

  但这些缺点在现如今拥有了量子计算机的计算材料学面前都不是问题!

  仅仅两个半小时就能解决锂空气电池的隔离交换膜难题,尽管能有这份效率和能力离不开他在此之前所研究的《电化学的微观实质反应量子理论》和建立起来的参数化模型,以及这些年川海材料研究所的实验数据。

  但这份效率和计算能力,却已然成为了改变材料研发的直接性手段,说它是材料领域的一场科技革命也丝毫不为过。

  过去实验主导传统的材料研发长期依赖“试错法”的手段,将在这一刻转向通过高精度模拟计算。

  以往那些难以研发的高强度材料、复合材料、仿生学材料等等,都将能够先通0过量子计算机来进行‘大规模’的模拟计算试错,然后再通过实验室进行验证。

  无论是成本、效率、速度、研发时间等等都将大幅度的缩减,甚至缩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

  说材料学从此将螺旋起飞或许有点夸张,但它将必然在接下来的时间中蓬勃发展,直到遇到一个新的瓶颈。

  而材料的蓬勃发展带动并不仅仅是它自己,或者说,几乎所有科技的发展都和材料有关,材料的发展也必然会带来一次全新的科技革命。

  毫不夸张的说,21世纪20年后的科技发展将不再适用于‘发展’这两个形容词,它更应该用技术大爆炸来形容。

  即便是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也从未有过任何一段时期的科技变化能和最近十年相提并论。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和站在他面前的这个男人有关!

  说他是现代科技之父都不为过!

  实验室中,徐川轻轻的点了点头,笑道:“是的!”

  “材料学的未来发展从今天起将发生有史以来最大的改变!计算材料学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在安排锂空气电池研究实验室的科研人员继续对‘隔离交换膜’进行测试后,带着一些实验数据,徐川来到了大师兄樊鹏越的办公室中。

  “小师弟,隔离交换膜的测试结果出来了没?”

  办公室中,正坐在办公桌后面处理着一份合同的樊师兄在听到敲门后抬头看了过来,笑着招呼了一声,问了一句。

  他是知道徐川从巴陵那边带来了量子超算模拟计算的结果的,也知道锂空气电池研究实验室那边正在做什么。

  要不是有一笔和其他公司碳材料方面的合同急需要他审核处理,这会他应该也正在实验室中。

  将手中的实验数据递给这位樊师兄,徐川笑着开口道:“出来了一部分。”

  “我看看。”

  从徐川的手中接过隔离交换膜的测试数据,樊鹏越简单的翻阅了一下,眼中顿时就写满了震撼的神色。

  “不是....”

  “真的搞定了?”

  看着打印报告上的测试数据,樊师兄张了张嘴,一脸惊讶震撼的看向徐川。

  虽然早就知道了徐川会用量子超算来模拟计算锂空气电池的隔离交换膜,但他也真没想过能够这么快就直接解决这个问题。

  毕竟这玩意的研发难度到底有多高他是清楚的,川海材料研究所这边超过两位数的团队研究了整整三年都没有太大的突破来着。

  徐川笑了笑,语气轻松地说道:“测试数据就在你的手中,如果你觉得有问题的话,也可以亲自去实验室中检测一下。”

  从办公桌后面走出来,樊师兄摇了摇头,道:“那倒是不用,我只是有点太过于惊讶了而已。”

  捏着手中的测试数据,他好奇的问道:“对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座量子超算中心,好像昨天才正式开机使用来着吧?”

  徐川点点头:“嗯,怎么了?”

  闻言,樊鹏越脸上的神色带着些古怪,开口道:“昨天开业,昨天你就将模拟计算数据传回来了?我能问问模拟计算的时间用了多久吗?”

  “两个半小时。”

  听到这个回答,樊鹏越咽了口唾沫,满脸震撼的问道:“你确定?真没忽悠我?”

  徐川笑了笑,道:“忽悠你有什么好处吗?”

  “嘶!”

  樊师兄倒吸了口冷气,忽然想起了什么,忍不住开口道:“材料学的天,要变了!”

  徐川笑着道:“这就是我过来的另一个原因。”

  略微停顿了,他从随身携带的双肩包中取出来一份在高铁上完成的规划报告,递了过去。

  “先看看这个。”

  樊师兄伸手接过,入目翻阅了起来:“算法、结构搜索、逆向设计、跨尺度建模框架、材料数据库平台....这是做什么?”

  沙发对面,徐川笑着解释道:“很简单,为计算材料学接下来的发展建立一个标准化,让川海材料研究所和华国做制定规则和掌握标准的人。”

  微微顿了顿,他接着道:“在量子计算机技术成熟后,计算材料学的发展正如你能看到的一样,会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所以我们得抓住这个机会,将传统材料研发依赖‘试错法’推动向先进制造技术与材料设计,乃至更高层次的多材料集成系统发展。”

  “而这中间除了量子超算中心外,建立针对不同材料的模拟计算模型、构建标准化、高质量的材料数据库、发展材料信息学方法挖掘新材料设计知识、推动人工智能分析海量模拟数据、开发更集成化、自动化、用户友好(GUI/云平台)的软件和平台等等都是需要做的工作。”

  “这些东西我暂时没时间亲自处理,只能交给你了。”

  沙发对面,樊鹏越脸色认真的点了点头,开口道:“嗯,我这边安排人单独成立一个计算材料学研究部门,专门负责打造你说的这些。”

  “不过.....”

  略微停顿了一下,他看向徐川接着说道:“量子计算机已经在锂空气电池的交换隔离膜上展现出了十足的潜力,这是传统超算无法比拟,接下来你还准备对外开放无极量子超算中心吗?”

  “老实说我不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它赚到的那点钱和给国外企业研究带来的发展感觉有点不成正比了。”

  听到这个问题,徐川也下意识的皱起了眉头。

  确实,无极量子超算中心在模拟材料计算研发上表现出来的能力有点过于强悍了。

  如果无差别的接受国内外的计算资源申请的话,这的确有些不太现实。

  思索了一下,他开口道:“这方面的确是个问题,先暂停国外企业的计算资源申请,优先面向国内的企业吧,后续再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笑了笑,徐川接着说道:“不过这方面也不用太过于担心了,无极量子超算中心在国内,恐怕没几家国外的企业敢将自己公司真正的核心产品放进来进行模拟计算研究。”

  闻言,樊鹏越也笑了起来,点点头赞同道:“那倒也是,不过我还是更建议在咱们没有完善计算材料学的标准和规则前,暂时先不对外开放无极量子超算中心。”

  “等咱们掌握了计算材料学的核心优势后,再对外开放也来得及的,我觉得这方面你可以考虑一下。”

  “另外包括计算材料学领域人才的培养推动,推动计算工具在工业界的落地应用,培养复合型人才这些你恐怕也得考虑一下。”

  “毕竟现阶段的计算材料学虽然不算什么冷门领域,但人才也不多,如果要全面推动计算材料学的发展,光靠现在的人才储备恐怕远远不够。”

  说到这,他笑着看向徐川,继续道:“而这里能够影响国家政策的,也就你了。”

  闻言,徐川想了想,笑道:“可以,回去后我琢磨一下,到时候写份报告送上去好了。”

  沙发对面,听到这话的樊师兄小熊摊手般的调侃道:“那就写份报告送上去就好了.....这就是大科学家的影响力吗?好想也这么说一句试试看啊!”

  “这个逼,装的我是心服口服!”

  徐川笑了笑,倒也没在意这位大师兄的调侃。

  在国内能够通过一封信件,一份报告直接影响某个行业发展趋势和相关政策调整恐怕也就只有他一个人了。

  至于其他人,即便是科学院的院士,即便是在某些领域已经站到了巅峰的学者,大概也没这个能力。

  倒不是说没资格影响行业的发展和趋势,而是没法像他这样人都不去京城,一封信就直接搞定了。

  聊了一会研究所的工作和发展部署后,徐川正准备起身离开,忽然又想起了什么,重新坐了下来,开口道。

  “对了,还有件事。”

  “怎么了?”樊师兄好奇的问道。

  徐川:“我这边需要一整套各类型完整的高能加速器实验设备,你这边安排一下,从其他国家手中买一套回来。”

  “高能加速器实验设备?”

  听到这话,樊鹏越微愣了一下,开口问道:“离子注入机、电子束加速器这种吗?研究所有啊。”

  徐川摇摇头,道:“不止,还有回旋加速器、直线加速器、同步加速器、对撞机这些。”

  “嗯......”

  想了一会,他继续补充道:“另外最好弄到一套钛合金位错环阵列、光子晶体腔设备、金刚石砧室等能够制造超高压、将粒子限制在超小体积内的设备技术。”

  听到徐川的要求,樊师兄有些好奇的问道:“加速器的话,CRHPC机构那边不是有吗?你还准备在这里弄一套?”

  “另外钛合金位错环阵列、光子晶体腔设备、金刚石砧室这些实验设备都是各国的命根子,很难弄到的。”

  徐川笑着道:“钱不是问题,随便花。”

  “不是,这不是钱不钱的事,你要这些东西做什么?”

  徐川:“研究一种新材料!”

  “新材料?”

  樊师兄狐疑的看了过来,皱着眉头问道:“什么新材料需要这么多的加速器和钛合金位错环阵列、光子晶体腔这些设备?”

  徐川笑了笑,道:“等到时候你就知道了,至于现在,按照我的要求去弄就行了。”

哎呦文学网    大国院士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