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556章 无人机惨案

  西亚,摩苏尔。

  一辆老旧的拉达汽车行驶在土黄色的城市当中,经过坑坑洼洼的路面,车身大架发出吱吱嘎嘎的怪异响声,仿佛随时都会散架。

  车上连带司机,坐着五个人,全都大胡子戴着头巾,他们随身携带着AK系列以及仿制的步枪,看起来凶悍无比。

  来到城市郊区,胡子略微发白的瓦利德往下拉了拉头巾,指着前方说道:“到了。”

  随着拉达汽车刹车,除了司机外的四个人同时下车,端着自动步枪冲向前方。

  瓦利德一马当先,抬脚踹开木制房门,对着里面就是一通扫射。

  旁边的窗户也被人砸碎,另一名枪手也疯狂射击。

  瓦利德抢先跑到一个柜子侧面,为后面的两名同伴让出射界。

  四支AK同时发出怒吼,子弹打碎东西的声音叮叮当当乱响。

  泥土垒筑的房屋墙壁,被大威力的步枪子弹打出一个又一个透明窟窿。

  瓦利德保留了半个弹匣的子弹,大声喊道:“停!停下!”

  这边武装力量很多,但训练有素的却是少数,另外三人直到打空弹匣才停了下来。

  瓦利德做了个保持警戒的手势,快速上前看了眼,房间内的两个人已经全部死亡。

  “撤退!撤退!”他掉头就走。

  另外三人赶紧跟上,跑着上了车,瓦利德大喊:“走!”

  司机几乎将油门踩到底,拉达排气管冒出一阵黑烟,车子乒乒乓乓一阵乱响,似乎还有铁锈掉在地上。

  好在车没有抛锚,顺利撤出了摩苏尔。

  返回据点所在的一个破旧乡村,瓦利德提着自己的仿制AK,进了一个院子,把枪交给院门口包着头巾的人,低头进入了屋里。

  油光瓦亮的羊毛地毯上,坐着一个大胡子,见他进来,问道:“事情办完了?”

  瓦利德说道:“两个目标人物,全部被我带人干掉了!”

  大胡子点点头,拿出一个金属标牌,扔给了瓦利德:“你的队长职务,从今天转正。”

  “好。”瓦利德接过来,见到大胡子没有其他吩咐,转身出了屋子。

  他拿回枪,找到四名直接下属,吩咐了一番,朝自己居住的院子走去。

  半路上,有不少熟人跟瓦利德打招呼。

  瓦利德加入组织几个月,表现相当出色,被提拔到了队长一级,以后必然是骨干人物。

  年轻的达巴赫跟了过来,等到周围没人,说道:“队长,上面什么情况?”

  瓦利德说道:“暂时没有具体任务,让我们在这边争取爬到更高的位置上面。”

  达巴赫脑袋活泛:“看来我们要做的事,要到更高的位置才行。”

  瓦利德点点头,回头看了眼村庄内的人,说道:“才几百个人,暂时也做不成大事。”

  达巴赫低声笑着说道:“我们也算初期的骨干了。”

  两人隶属于同一个小队,很快进了同一栋院子,绝口不再谈刚才的事。

  瓦利德进了屋子,坐在窗台前,掏出了一个干瘪的钱夹,在相片位置上,夹着一张男孩的照片。

  这是他儿子的照片,目前在美利坚读书,极好的国际私立学校,从学费到生活费再到日常其他开支,全都不用他发愁。

  上面会一力解决。

  执行这次任务前,瓦利德在土耳其与儿子视频过,儿子在美国过得非常好,就像好莱坞电影中的那些好家庭的孩子一样。

  这样的生活是他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

  如今,儿子到了人类灯塔所在,未来一片美好。

  想到这里,瓦利德打起精神,出门来到院子里,大声叫出了小队20多名成员,要求进行训练。

  虽然有人暗中抱怨,但这边也有纪律,只能执行命令。

  瓦利德很清楚,只有带领手底下这队人打出名头,才能在组织中获取更高的地位,甚至拥有一些话语权,从而影响到大头目的决策。

  抱有同样想法的人也有,还有几个小队在进行严格训练。

  瓦利德不知道上面派了多少人过来,也不清楚领导那些小队的人中,会不会有自己人。

  他要做的,就是为儿子打出一片未来。

  另一边,留着短胡子的三十岁壮汉大声喝道:“你们都没吃饭吗?犹太人的婊子都比你们力气大,你们还不如犹太表子吗?”

  一帮被极端思想洗脑的阿拉伯年轻人,嗷嗷叫了起来。

  两支队伍从村里的路口先后跑了过去,壮汉与瓦利德互相看一眼,都确定不是在非洲认识的人。

  两支队伍渐行渐远。

  洛杉矶,英格伍德。

  奥斯蒙慈善基金会的理事长皮尔斯·麦登,陪着霍克走在校园当中。

  原本作陪的校长,早已被打发到了远处。

  从非洲遇袭安保队伍出现伤亡开始,霍克就让慈善基金会重点投资一所师资力量强大、硬件设置完善的私立学校。

  经过几年时间,基金会绝对控股了这所小学到中学一体化的私立学校,并且高薪聘请了优秀的国际教师。

  众所周知,公立学校的老师属于政府雇员,教师联合会更是全美有数的大组织,美国快乐教育有今天的局面,他们绝对占了一份功劳。

  皮尔斯向霍克介绍:“我们招聘的教师责任心强,课业抓得很紧,课程设置丰富有趣,学校的口碑已经打了出去。”

  霍克微微点头,走向了正在上体育课的操场。

  操场学生的肤色上,就极有洛杉矶的特色,拉丁裔儿童特别多,还有白人、黑人和阿拉伯裔等等。

  最早战死在非洲的几个人,其中有弟弟妹妹考上了大学。

  他们全都拿到了关键的推荐信,并且由专门的基金会提供奖学金。

  飓风公司和花蝴蝶安保公司很多精干人手,都主动将孩子送来洛杉矶接受教育,以免后顾之忧。

  所以,这些人很少出现叛徒。

  霍克看了会儿正在踢足球的孩子,说道:“有些人在前面为我们打生打死,他们的家人一定要照顾好,明白吗?”

  皮尔斯参与了太多霍克的秘密,这艘船说什么都下不来了,果断应道:“他们也在保护我,我懂得该怎么做。”

  霍克这人良心虽然不多,但真心在做这些事。

  他很懂得鱼与水的关系。

  两人往回走,汇合了等在后面的校长和爱德华,霍克说道:“有困难可以直接联系麦尔斯,或者给爱德华打电话。”

  校长说道:“我坐在这个职位上,最大的责任就是让学生茁壮成长。”

  霍克没有多说什么,又去学校其他地方参观。

  学校的硬件设施这两年刚刚更新,放在整个洛杉矶也能算第一流。

  中午,霍克还在学生餐厅吃了午饭。

  不管怎么样,他表现出如此的重视,下面的人工作都会认真许多。

  下午,前来洛杉矶推动一项工作的加州州长布莱恩,也来到了这所学校参观,向外界展示对于教育工作的重视。

  皮尔斯早已安排好了人,并且与州长团队做了沟通,后面会将相关画面拍下来,送到非洲和南美洲,让人看到他们的孩子在美利坚能与州长面对面交流。

  他这些年去过海外很多国家与地区,尤其非洲与南美洲,那里的人真的把美利坚当成一种天堂般的存在。

  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不会在媒体上,也不会在好莱坞电影中告诉他们,有钱才是天堂。

  布莱恩日程安排的非常紧,在学校停留了一个多小时,与一批各种肤色的孩子做了当面交流,与霍克一起离开了这里。

  下一个行程地点是西海岸科技公司。

  布莱恩看了眼送出校园的老师与学生,对霍克说道:“这一招应该很好用吧?”

  霍克简单说道:“你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保证好他们的家庭利益,并且与我的利益紧密锁在一起,如果有人站在了我的对立面,那就是他们的敌人。”

  对于看过那本书的人来说,这些都是很平常的手段。

  布莱恩自然明白这些:“确实是好办法,回头我让弗格森家族的安保公司研究一下。”

  霍克想了想,又说道:“这种办法长期施行肯定会有问题,但总得来说利大于弊。”

  他笑了起来:“等你成为总统,这些都不再是问题。”

  布莱恩走到现在,未来的目标就是白宫。

  来到西海岸科技公司,参观过卫星中心与无人机展示大厅,亨德森悄悄告诉了霍克一个好消息。

  “白宫科技办公室传过来的,汤姆·埃莫的高科技发展计划部份内容,获得了国会通过,其中就有我们推动的无人机补贴项目。”

  亨德森介绍道:“最高补贴每台可高达15。”

  这绝对是个好消息,霍克说道:“很好,无人机市场会快速发展,那边产能能跟上?”

  亨德森笑着说道:“我们与那边做了沟通,完全不是问题,他们甚至告诉我们,产能再扩大两倍都可以。”

  进口过来的无人机,全都是贴牌生产,成本和后期维护根本不是美利坚这些公司能比的。

  最为重要的是,出口商品的质量毫不逊色。

  布莱恩问道:“目前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

  亨德森介绍道:“农业产生,比如无人机喷洒农药,其精准性和便宜性远远超过传统的固定翼飞机;消防救火方面,可以深入火场探查,还能高层建筑使用灭火弹;巡林防护,能提高十倍不止的工作效率…”

  至于其他个人使用方面,就更加广泛了。

  还有一点,经过两年的生产发展,太平洋对岸贴牌生产制造的无人机,故障率远远低于美国本土生产。

  后者的故障率是前者的近三倍。

  前期霍克做了很多工作,一些事情都在悄然推进,渐渐开花结果。

  西海岸无人机在民用市场上最大的竞争对手,近期在印度互助会和印度商业协会等多个北美印度裔组织的推动下,聘用了一整个印度人的团队,担任最新的无人机核心软件设计团队。

  硅谷中的印度“高级人才”越来越多,美国主流媒体宣传印度人的手段五花八门,甚至连国际开发署的远程畜牧产业上,都产生了“印度吹”这种奇葩产物。

  仿佛全世界的天堂除了美国就是印度。

  霍克又让亨德森邀请印度人阿布舍克再次来洛杉矶,并且通过印度互助会,对北美各种印度人组织,悄悄放出去一些消息。

  作为新总统推出的高科技发展计划之一,无人机市场补贴方案,针对的并不是西海岸一个品牌,而是全美整个民用无人机市场。

  目前机器科学公司的市场份额仅次于西海岸科技,抢占了新兴无人机市场第二大的份额。

  受到白宫利好政策刺激,机器科学公司准备推出一系列新产品,以便与西海岸展开竞争。

  为此,他们在多方推荐下,聘用了全新的核心控制软件设计团队。

  印度人阿琼成为了总工程师。

  机器科学的试飞场上,阿琼带领的试飞团队,正在对多架新款无人机,进行试飞前最后的调试。

  公司几位高管不太精通技术,但能看得出无人机最为直观的表现。

  这玩意造出来,终归是要上天飞行的。

  “一号准备完毕!”

  带着咖喱味的英语,在对讲机中响起。

  阿琼立刻下令:“一号升空!”

  一架大型的四旋翼无人机,在气流中缓缓升空。

  专业飞手立即操作飞机飞向目标区域。

  但飞行到一半,无人机突然抖动起来,犹如准备实施绳降的印度直升机一样,毫无征兆的掉下来砸到了地上,摔得四分五裂。

  阿琼脸色有些难看,哪有开头就失败的。

  但他对于自己团队的实力相当自信,坦然说道:“试飞失败很正常,不要受到影响,二号无人机做准备。”

  二号同样是一架旋翼无人机,但比一号体型小了一些,功能也不太相同。

  无人机升空后,飞行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一定的抖动,但这位操作手经验较为丰富,成功将无人机飞了回来,降落在地。

  “很好,我们已经获得了成功。”阿琼更加自信:“三号准备。”

  但三号很不给面子,刚刚升空就摔了下来。

  后面试飞的十几个型号的无人机,接近三分之一试飞失败。

  这样的结果,让机器科学公司的高层,脸上相当难看。

  故障率未免太高了。

  他们研究过西海岸的无人机,成本更低,更加皮实,故障也少。

哎呦文学网    洛杉矶之狼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