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572章 真金角遇上“假金角”

  天界。

  三十天层,浩渺无垠,云蒸霞蔚,气象万千。

  孙悟空一路踏云而行,风风火火,穿宫越殿,过阙登楼。

  一路上,所遇的守殿神将、巡天仙官,一见那道肩扛金箍棒、气势飞扬的熟悉身影,无不神色肃然,躬身垂首,口中连连唱喏:

  “参见大圣!”

  “大圣安好!”

  天界规矩森严,等级分明,以下犯上是大罪。

  纵然有些神仙私下里或有微词,然在这公开场合,在这众目睽睽之下,皆不敢对齐天大圣有轻慢不敬之辞。

  孙悟空咧嘴嬉笑,毛茸茸的爪子随意一挥:

  “免礼免礼,都忙你们的正事去!”

  言罢,孙悟空又一路横冲直撞,如疾风般穿梭于琼楼玉宇之间,所过之处,流云翻涌如浪,仙气纷纷退避,似皆惧其威势。

  终至三十天层深处。

  但见前方云海翻腾,似有巨龙隐于其中,搅动风云,气象陡变。

  一座宏伟绝伦、飞檐斗拱缠绕着亿万载不散七彩祥云的森严神阁,拔地而起,巍然悬于虚空!

  那阁楼通体笼罩在迷离的七彩宝光之中,虚实难辨,神异非凡,仅仅是远远观望,便已令人目眩神迷。

  阁门之前,数名金甲神将,手持门板般厚重的巨阙仙剑,按剑而立,身形挺拔如峰峦矗立,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开来,凛然不可侵犯。

  然这些神将的神目瞧见孙大圣亲临,脸上肃杀之气瞬间消散,无比恭谨地撤步让开,合力打开那霞光四射的重重禁制大门,唱喏之声洪亮:

  “恭迎大圣法驾!”

  “大圣千秋!”

  孙悟空满不在意地摆摆手,笑道:

  “不必多礼,我今日带个新认识的朋友一起过来逛逛。”

  “还望通融一二。”

  言罢,孙悟空招呼身旁的萧辰一步踏入。

  那些守门的金甲神将,从萧辰的仙官腰牌上一扫而过,识趣的没有多问。

  穿过如水波涟漪般荡漾流淌的光幕结界,楼阁的核心处隐现眼前。

  孙悟空对此地熟稔无比,几步上前,“吱呀”一声便掀开了仙丝门帘,推开了那扇刻满玄妙道纹的沉重乌木大门。

  豁然间!

  眼前天地骤变!

  门后并非雅室华堂,而是一片开辟于仙家妙法之中的独立小世界!

  三十天层的深处,玉京天宝阙市。

  但见琼台玉阁,于流转不息之七彩云霞间层峦迭嶂,错落有致,此等天上宫阙,人间难寻。

  有长虹卧波,勾连八方亭台,连接起这仙家盛景之各处。

  氤氲的霞光犹如实质的绸缎锦帛,在空中缓缓流淌,与无处不在、沁人心脾的奇香交缠不休。

  琼楼玉宇错落浮空,亭台水榭点缀其间,奇花异草释放着醉人清香。

  “天王…”

  “元帅…”

  “真君…”

  众多仙家身影流连其中,或身披瑞霭,于玲珑玉台高谈阔论,论道谈经,言辞间尽显仙家智慧;或三两成群,于飞阁琼楼间品茗笑谈,谈笑风生,逍遥自在。

  阁楼仙殿鳞次栉比,匾额仙文熠熠生辉。

  “太白阁”——篆字古朴苍劲,丹霞之气隐隐浮动,很明显就是太白金星的。

  “水德阁”——匾额以碧波为纹,丝丝缕缕的水汽蒸腾如烟,氤氲缥缈,定是水德星君无疑。

  “瘟神阁”——森然阴气扑面,周遭隐有惨绿烟雾缭绕,生人勿近的气息昭示着瘟癀大帝的权威。

  “财神殿”——金光万道,瑞气千条,璀璨的宝珠光芒几乎刺得人睁不开眼,似那金山银海,不是财神爷赵公明的宝殿还能是谁?

  仙鹤振翅清鸣掠过云端,灵龟驮着宝匣悠哉巡弋街市。

  “这个仙果殊为不凡,与我有缘…”

  “这个丹药,我刚好有些需求,正合我意…”

  “真君,好久不见了…”

  高阶之仙官神使穿梭其间,或交换稀世灵材,目光如炬,挑选着珍贵之物;或品评无上道法,神情专注,探讨着修仙奥秘。

  真是好一派仙家繁华盛世!

  此处。

  仙丹灵药、神铁材料、仙禽灵兽、玉符宝瓶、奇花异果…各种奇珍异宝陈列其间,琳琅满目,宝光璀璨。

  当然,也有一些法宝和兵器。

  只是,以萧辰如今的眼力,这些摆在明面上的物件,九成九只是寻常的后天法宝,早已难入法眼。

  天界最好的兵器和法宝,大多出自太上老君和鲁班大师之手。

  而天界的高阶法宝,大多都是玉帝亲赐的。

  比如卷帘大将的降妖宝杖,便是由鲁班大师亲手所锻,待其官拜卷帘大将军之日,玉帝亲授以示荣宠。

  而天蓬元帅的兵器—赫赫有名的“上宝沁金耙”,更是太上老君亲采天材地宝,于八卦炉中精心熔铸而成,原是用来镇守凌霄丹阙的无上神物!

  后被玉帝于敕封天蓬元帅大典之上,钦赐天蓬元帅此耙,以为其御节仪仗,彰显威仪。

  当然了。

  如孙悟空那随心如意、能翻江倒海的如意金箍棒;真武大帝荡涤群邪、席卷乾坤的皂雕旗;东华帝君斩妖除魔、剑光通玄的先天纯阳剑…

  这些顶级法宝兵器乃是修行者的半条命,一般都会紧紧攥在手中,不会轻易拿出来交易。

  不过在这玉京天宝阙市,有几件法宝也还行。

  闲逛之间。

  “猴子,那个、那个…”

  萧辰也没闲着。

  他一边不动声色地“欣赏”把玩,复制法宝。

  一边借着孙悟空的面子,换了几件合心意的玩意儿,以及一些珍稀的炼器宝材与蕴含天地精粹的奇异仙果。

  “木德星君,好久不见了…”

  “你这老道,可别诓骗俺老孙…”

  孙悟空心领神会,笑嘻嘻地上前攀谈,三两言语间,便将萧辰所需之炼材异果换到手中,尽显齐天大圣之几分薄面与威风。

  孙悟空与萧辰正信步闲游于这流光溢彩的天街宝市,感受着熙攘中的神仙逍遥。

  忽然。

  前方人群传来一阵轻微骚动,引动了孙悟空和萧辰的注意。

  孙悟空和萧辰定睛一扫。

  只见两位身着道袍、头顶梳着双丫髻的伶俐小道童,正背着手,悠然踱步于这仙气盎然的天街之上。

  其中一人,眉眼清亮,身着一袭光华灿灿的金色道袍,如同初生骄阳,锐利逼人,周身透着一股子蓬勃英气。

  另一人,容貌秀雅,则披着一袭素净如雪、皎洁无瑕的银色道袍,气质温润平和。

  奇异的是,二人所过之处,即便是那些老成持重的摊主、精于世故的星君门下的掌柜,也俱是微微颔首致意,神色间隐带敬意,足见其身份在丹阙之中地位超然。

  “咦?”

  孙悟空脚步微微一滞,一双金睛眯了起来,闪动着惊讶光芒:

  “这不是那金炉、银炉两个小娃么?”

  “怪哉!”

  孙悟空低声嘀咕,抓耳挠腮:

  “丹元大会火烧眉毛,就在眼前啦,八卦炉前正是添火扇风、熬炼金丹的紧要关口。”

  “这俩小童儿怎的不看炉子护法,倒有闲情逸致在此逛市?稀奇,真真稀奇!”

  萧辰闻言,心中一动,目光定定地落在那金袍童子的身上:

  “金炉童子、银炉童子…”

  “换句话说,这不就是西游世界中那原本的‘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吗?!”

  好巧!当真是——李鬼撞上了李逵!

  只是,此时此刻。

  究竟…谁是李逵?

  谁又是李鬼呢?

  萧辰闻言,心中一动,再次向孙悟空确认道:

  “猴子,你说这金炉童子和银炉童子…莫非就是兜率宫中,太上老君座前,那看守金炉与看守银炉的两位仙童?”

  “正是他们。”

  孙悟空挠了挠脖子上的金色毫毛,笃定地补充道:

  “往日俺老孙去兜率宫,寻那太上老君那个老倌儿蹭茶喝、讨金丹吃。”

  “俺十回倒有九回能瞧见这俩小娃在那儿添火扇风哩!错不了!”

  萧辰闻言,再次抬眼,目光如钩,细细打量着那对气度不凡的道袍童子:

  “这…金角大王,正主儿来了。”

  依据《西游记》的原剧情,眼前这两位仙童,才应是那平顶山莲花洞威名赫赫的正牌金角大王与银角大王!

  西行路上,观世音菩萨向太上老君借了金炉童子和银炉童子,送他们在下界托化妖魔,考验唐僧师徒的取经真心。

  这金炉童子和银炉童子占了平顶山,化名为“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各持诸多法宝,和孙悟空赌斗,阻挠唐僧师徒取经。

  然而,世事轮转,因缘际会。

  如今,他“金蟾大王”占了“金炉童子未来的名号”,化名为了“金角大王”,在下界也颇有名气。

  那这金炉童子,以后未必叫金角大王了。

  不过,名号这东西,在这三界之内,亦讲究一个先占者得!

  名号这东西,就和“商标”一样,谁先注册了,那就是谁的。

  “商标”被抢先一步贴上了,任你根红苗正,也难免沦为后来的“山寨”。

  眼下的情景,便是活脱脱的:

  “李鬼撞上了李逵!”

  “假金角大王”,狭路相逢“真金角大王”!

  然而,名号之争,说穿了也是名望之争。

  撞衫不可怕,谁丑谁尴尬。

  撞了名号也不可怕,谁的名气小,谁尴尬。

  谁声名显赫,谁法力高强,谁便是世人公认的“金角大王”!

  名气小者,自然黯然退场。

  避其锋芒。

  当然了,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其实可能是“没有角”的,这只是他们的“化名”罢了。

  金角大王(金炉童子)和银角大王(银炉童子),本来就是太上道祖宫中的仙童,不是下界妖魔。

  在《西游记》原著描写中,都压根没有提到他们头上有“角”。

  金角大王是:“头上盔缨光焰焰…圆眼睁开光掣电,钢须飘起乱飞烟。”

  金角大王,其形容威猛,然无角之描述。

  银角大王是:“头戴凤盔欺腊雪…容貌英俊,颜如灌口活真君,貌比巨灵无二别。”

  银角大王,亦是仪态非凡,却无角之踪迹。

  反观那青牛精,原著中明明白白写道:“独角参差,双眸幌亮。顶上粗皮突,耳根黑肉光…”

  青牛精的角之存在,一目了然。

  那么,金角、银角之名,究竟缘何而来?

  细究之,金角大王之“盔缨为金”,银角大王之“盔缨为银”。

  “角”的由来,是指的是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头盔上高高竖起的“盔缨”,这些装饰远看起来,如有角耸立。

  金角,银角故此得名。

  “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的名号就如同“黄袍怪”一样。

  奎木狼者,本为天界星宿,因情思凡,下界为妖。

  其身着一袭黄袍,故而被唤作“黄袍怪”。

  黄袍怪“并非真是黄袍成精”,只是他穿了一袭黄袍罢了,故此被世人唤作“黄袍怪”。

  此几者之名,皆属虚妄之设,以“表象而蒙人耳目,使人难辨其真身”。

  其实,这些天界的神仙、童子、坐骑下界,大多都会改头换面,重新换了一个面目。

  当年,孙悟空被太上老君掷入八卦炉中之时,这金炉童子和银炉童子说不定还在外面为孙悟空“扇风加火”,助太上老君炼化这孙悟空…

  孙悟空自是见过金炉童子和银炉童子的真容。

  奎木狼和孙悟空也是有交集的,花果山之战,奎木狼和孙悟空还交过手。

  但是奎木狼一下界之后,孙悟空就不认识奎木狼了。

  此皆因神仙下界,皆隐真形于凡尘,换凡貌以避天机,“改名号以掩身份”。

  故而旧识难辨。

  此时此刻。

  孙悟空见到金炉童子和银炉童子这两头“大肥羊”,心中欢喜,他眼中精光闪烁,暗含算计,立刻对萧辰传音道:

  “过山老弟!好机缘上门了!这俩小童子可是那老君炼丹房的亲近人儿。”

  “他们手里面的好东西有不少。”

  “手缝里随便漏点,都是了不得的好东西!”

  孙悟空搓着手掌,一副奸商嘴脸:

  “我们且过去和他们攀谈一二。”

  “一来,俺过去找他们讨几枚丹药吃吃,打打牙祭。”

  他冲萧辰使了个眼色,低声道:

  “二来,俺可是拍胸脯答应了万圣小嫂夫人,要给她弄点太上老君的悟道仙茶,这不正撞送到嘴边的机会?”

  萧辰闻言,随即也是心中一喜。

  太上老君身旁,有牧牛童子、金炉童子、银炉童子…各司其职。

  其中牧牛童子负责看管板角青牛,掌管金刚琢。

  而这金炉童子和银炉童子,主要是负责协助太上老君炼丹的,有煽火的芭蕉扇,有盛水的羊脂玉净瓶,有盛丹的紫金红葫芦…

  这些宝贝,随便摸到一件,都是泼天的造化!

  更何况,红孩儿那“三昧真火”的根基之物,那八卦炉中的火砖…此间不正是弄到此物的上佳路径?

  转念至此,萧辰目光灼灼,立刻对孙悟空道:

  “好!猴子,我那如意百宝囊里的珍藏,你尽可便宜行事。”

  “便是用光了,亦无大碍!”

  他压低声音,带着一丝热切:

  “你且看看,可有法子…哄着他们,让我们把玩一番那太上老君的装丹的葫芦、盛水的瓶子、扇火的扇子…哪怕只瞄上几眼也成?”

  孙悟空听得直挠头,猴脸上满是不解之色,疑惑道:

  “蛤蟆,你这算盘…俺老孙就糊涂了!”

  “咱们那些宝贝也是辛苦‘采办’来的,只换来摸一摸他们的宝贝?”

  “这买卖岂不是亏到姥姥家去了?”

  “不行不行!这种亏本的买卖,俺老孙做不得!”

  萧辰心中早有计较,神秘一笑:

  “无妨,猴子。我自有妙用。你尽管依计行事便是。”

  孙悟空虽满腹疑窦,但见萧辰目光坚定,便也不再多问,猴性中的果决占了上风。

  孙悟空二话不说,一个灵巧利落的筋斗云,“唰”地一声便落到了那金炉、银炉两位童子身前丈许之地,拦住去路,笑嘻嘻道:

  “金炉儿!银炉儿!真巧哇!”

  “我闻得丹元大会火急火燎就在这几日了,你们二位怎得还有这等闲暇功夫,跑到这阙市里来逛荡消遣?”

  金炉童子骤然被这从天而降的顽猴拦住去路,着实吓了一跳。

  待看清是那无法无天的齐天大圣。

  金炉童子的脸上立刻浮现出浓浓的戒备,小手不自觉地在道袍边捂了捂,似乎怕被孙悟空顺走什么,连忙抢先道:

  “你这贪嘴的猴头!”

  “今日撞见我等作甚?”

  “丑话可说在前头,我这儿可没金丹给你打牙祭哩!”

  那神情语气,分明是曾被孙悟空“光顾”怕了。

哎呦文学网    西游妖帝:从小蛤蟆开始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