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767章 奇怪的肉票

  钟离昧做出转进吴中决定的当天晚上,蒙山土匪逃走了二十几人。

  领头的就是当初跟随“蒙山血豹”下山打劫的“高个刘”。

  第二天上午得知消息的钟离昧,只沉沉叹息了一声,并没有追捕他们。

  “我明白他们的心思。在此处占山为王,不受官府管教,过得其实也算快活。

  等我离开,他们肯定会回来接收此处营寨,也会鼓动后山乡亲们留下。

  只是唉,宋雨,等你去县衙当了官兵,记得劝一劝回到蒙山的老兄弟。

  一定要低调,别大白天跑去直道劫掠财货。

  最多还有两个月,左县尉必定带着县兵从北方返回。

  那时候县令有了底气,绝不会再跟蒙山达成什么默契。

  左亮号称‘三头蛟’,为人最是自负凶狠,也不会容忍有人在他的地盘耀武扬威。”

  对“蒙山血豹”叮嘱一番后,钟离昧继续“分家”。

  无论蒙山土匪如何标榜自己,什么“义军”、“将军”,他们拦路抢劫的强盗本质没有变。

  这些年蒙山山寨累积了不少财货。

  不过财货不是以金银珠宝的方式存在,都被钟离昧换成了粮食、布匹与兵器。

  别看之前“蒙山血豹”下山打劫小羽时,手里拿着崩了口的破柴刀。

  其实在山寨内,藏了不少大秦制式装备。

  都是钟离昧用抢来的金银,从大秦掌管军械库的“史密斯专员”那儿买来的。

  之前下山打劫时,没拿出来使用,是担心刺激到一直盯着蒙山的郡守。

  如今分别在即,钟离昧决定带走所有兵器,搬不走的床弩也全部拆掉。

  “这些东西不能见光,不能让郡守何钟与左县尉看到。”他环顾面露不解之色的土匪兄弟,唉声叹气道:“没错,当初我的确跟你们说,有了这批武器,我们将来必定能大干一场。

  但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初胡人年年叩关,长城防线告急,连县令都亲自跑到乡下拉壮丁,要送到代邑城抵抗匈奴。

  眼看着大秦朝廷一天不如一天,天下烽烟四起近在眼前。

  我们早做准备,蓄势待发,的确能有一番大作为。

  如今我已收到消息,天降昆仑大仙飞羽,直接阵斩匈奴第一仙将张元,之后追杀左谷蠡王休各数千里,还心狠手毒,药死了匈奴十万精骑。

  长城防线压力大减,今后几年匈奴和东胡我估摸着,东胡要完,很可能被匈奴盯上。

  总之,县城的守备军、郡府的‘恒山军团’,都要从北边撤回来。

  他们腾出手之后会干什么,不是显而易见吗?

  朝廷早已颁布‘沈命法’。

  一旦有谁公然与县府发生冲突,官兵为了活命,会拼了命灭掉任何‘义军’。

  哪怕长城防线局势有变,秦失天命的大局势不会变,此时万万不可高调行事。

  先忍住,等将来事变。

  唉,若能留下来与诸位兄弟共守蒙山,我绝不会带着老娘逃亡千里。

  我名声响亮,靶子太大,如今真藏不住了。”

  小羽面上微微颔首,像是十分认同钟离昧的“天下大局分析”。

  心里却在吐槽:你消息也不怎么灵通嘛,我啥时候药死十万匈奴精骑了?而且,张元压根没死。

  不管土匪们心里是否理解钟离昧的分析,他带走了最多的精英土匪——差不多二百三十人,其他人也守不住军械库内的兵器。

  除了武器与干粮,其它物资基本都留给后山的乡亲。

  生活物资给乡亲,少量金银铜钱分给留在钟离县的土匪兄弟。

  最后需要处理的,是一群肉票。

  小羽现在成了蒙山贵宾,可她是怎么上蒙山的?

  和她一样,走小路、走夜路被绑上蒙山的人,男女加起来,还有七八十个!

  他们可没小羽的好运气(好功夫,好手段),都戴着脚镣在后山干活儿呢。

  按照原来的规矩,要等到他们的亲人送来赎金,或者确定他们没用了,钟离昧才会放走他们。

  现在蒙山土匪已经散伙,钟离昧便“大发慈悲”,不要钱了,直接放他们下山。

  蒙山土匪不是小羽遇到的第一波“大秦山匪”。

  之前遇到的七八次,她甚至灭掉其中三个土匪窝的“山大王”。

  大当家、二当家、三当家全部一锅端。

  土匪窝主动散伙,她却是第一次见,在边上看着,感觉蛮新奇的。

  当其中一个“肉票”,踉踉跄跄从她身边走过时,她的心脏突然激烈跳动几下,一种莫名的感应,自然而然从对方身上产生。

  这是非常激烈的心血来潮。

  非大因果不可出现。

  “你等一等!”

  小羽左手笼在袖子里快速掐算,面有疑惑地上前两步,拉住了对方。

  喊他,他不停,一直往前走,她只能用手扯住他的破棉袄。

  “小大王,您不是放了小生吗?”

  他面上有惶恐之色,倒也勉强维持住了仪态不崩。

  小羽上下打量他一番,问道:“你姓什么,叫什么,哪里人士?”

  从背影看过去时,他头发凌乱,身子微微佝偻,藏青色棉袍沾满灰尘与污斑。

  似乎是个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

  此时看到他的正面,虽面有冻疮,皮肤发黄,沾染不少脏污,眼神却像个刚出校门一年半的大学生:有种被社会毒打的稚嫩。

  真实年纪应该都没超过十八岁。

  仔细看,这小子天庭饱满、耳高于眉、地阁方圆,面相很不错。

  小羽眼中闪烁幽光,当面使用望气术,见到他头顶只一团白气。

  比普通的灰白之气要浓郁很多。

  而且白气中似乎还藏了什么。

  ——此子非是凡俗之辈!

  小羽心中有了判断,也更加疑惑。

  她将他的面相和气象都看了一遍,却恁是掐算不出自己心血来潮的原因。

  “小生苟交,乃巨鹿郡平乡人。”

  苟交被“小大王”叫住,本来只感到担忧害怕,怕对方改变主意,不再放自己离开。

  可被小大王“贼溜溜”、“亮堂堂”的眼睛上下打量一番,他莫名毫毛到竖,心里很不舒服,很反感、很厌恶。

  小羽又让他将自己名字写了一遍。

  既是免除某种不雅的误会,也是通过“测字”,来进一步探查她与他之间莫名其妙的因果。

  很遗憾,小羽有时候的确可以通过文字,来激活心血来潮,掐算到一些问卜之人的信息,但她实在不擅长这一行。

  她比较喜欢用铜钱测吉凶祸福。

  此时也没通过苟交写在地上的两个字,获得半点与她突然心血来潮相关的信息。

  “怎么了,这个人有什么问题?”

  钟离昧走过来好奇打量苟交。

  他心里对他有点印象,却没看出来他有何特殊之处。

  “苟生在蒙山有段时间了。他是个儒生,一直在后山代写文书信件,字写得不错。”

  他疑惑看向小羽,“你们之前应该不认识吧?”

  小羽摇头道:“单单他本人,我不认识,但他的面相,让我有些眼熟。”

  “莫非是见过他的父兄?”钟离昧猜测道。

  小羽道:“苟生,你没有父兄,对吧?你仅有个姐姐,父亲大概在你五岁时去世,你母亲悲伤过度,隔年便跟着去了。

  幸而你们家有一忠仆,是他将你抚养长大,还帮你娶妻生子。”

  苟交先是惊得嘴巴张开能塞进去一个鹅蛋。

  最后随着她越说越多,越说越细致,他脸上的震惊反而消失,被怀疑取代,“小大王,你也是平乡县人?我的确娶妻了,但没孩子。”

  钟离昧看了看苟交,又看了看小羽,面上露出惊叹之色,“看来真让兄弟测算出来了,兄弟的观气相人之术,不输真正的仙人。”

  “仙人?”

  钟离昧的话,像是触发了某个关键词,苟交还算明亮的眼睛,猛地亮得像发光,满是渴望与期待地看着小羽,“小大王,您会仙法,是世外高人?”

  小羽表情奇怪,问道:“苟生,你年纪少小,便离家千里,是为了寻仙访道?”

  “您果然是世外高人!”听到她一下子说出自己的至高理想,苟生再不迟疑,“噗通”跪在她身前,嚎叫道:“仙师怜悯,弟子求道之心坚如磐石,请仙师为弟子指引一条明路。”

  小羽笑道:“你都说我是仙师,是世外高人,为何不求我度化你,仅仅只是指引一条明路?”

  苟生犹犹豫豫,哼哼唧唧。

  小羽道:“面对我的问题,你都不肯老实回答,这叫求道之心甚坚?”

  苟生立即道:“仙师莫恼,小生渴慕仙道,已经到了痴狂的地步,但小生也颇为理智,颇有见识。

  小大王刚才一口气说出小生的大致情况,十之八九正确,错漏仅有一两处,着实惊世骇俗。

  可这终究只是相人之术,并非真仙法。

  加上小大王年纪不大,又在山上当土匪,必定不是真正的仙人。

  小生怎敢强求仙师没有的东西?

  既然仙师擅长卜卦,小生便向仙师求取一卦,为我的求仙之路指明方向。”

  “在山上当土匪”这句话让钟离昧既羞恼又尴尬,很想呵斥他几句。

  可这个话题的主角,是萝卜兄弟,他不好喧宾夺主。

  小羽笑问道:“你说我测算错了一两处,是哪两处?”

  苟交道:“小生果真如仙师所言,幼年失怙,旁无弟兄,藐然一身,全靠忠仆张伯操持家务、经营店铺田产,将小生抚养长大,还在三年前为小生取了个媳妇。

  但小生一心求道,对家族产业与娶妻生子毫无兴趣,至今并无子嗣。”

  小羽古怪一笑,道:“之前没孩子,现在有了。

  真的,你若不信,可以回平乡瞧一瞧。

  若无孩子,我‘萝卜’道人两个字倒着写,从此不再悬挂‘赛半仙’的旗幡。”

  苟交呆了呆,喃喃道:“可小生三年没回家,怎么生孩子——”

  他忽然面色大变,一股邪火从肛眼直冲大脑,“那贱人竟偷偷跟人私通?”

  小羽叹了口气,“有些人勤恳劳作,善待家人,怜惜媳妇,却被父母妻子当牛马,一生付出、一生苦劳。

  有些人吊儿郎当,毫不珍惜身边拥有的一切,却人生之福乐,都齐全了。

  人是一样的人,命数天差地别呀!”

  苟交脸上的恼怒渐渐消散,疑惑道:“仙师,难道孩子真是我的?

  可我当初洞房第二天,我便悄悄翻院墙逃了出去。

  只一晚上,有了孩子?”

哎呦文学网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