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1137章 军机处

  李斯回到相府后,一言不发,只将自己一个人关在书房,许久没有呼唤仆从与门客。

  而相府之人,也都晓得了朝堂上发生的事儿,既义愤填膺,又替老丞相担忧。

  在即将吃午饭时,李由与华灵公主之长子“李敢”,敲响爷爷的书房门,在外面轻声唤道:“爷爷,该吃午饭了.要不要孙儿将饭食送过来?”

  李斯沉默了两息,才道:“敢儿,你进来吧。”

  李敢仔细聆听老爷子之言,既高兴又奇怪。

  高兴老爷子终于愿意见人、愿意说话了。

  可爷爷语气很平静,平静中甚至透着些松快,让李敢与外面的人感到奇怪。

  李敢将房门推开一条刚够自己挤进去的缝,进门后又迅速把门关上。

  他脚步轻盈来到爷爷身边,低声道:“黑罗刹、徐福等几位仙师,听说朝堂上的事儿,正在客厅等您。

  张宗、贺楠等博士,也随时听候您的差遣。”

  李斯微微一笑,站起身道:“既然如此,我们出去吧。”

  李敢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又把疑惑和忧虑咽下肚,跟着老爷子去了客厅。

  众仙师与门客向丞相行过礼,便主动询问朝堂之事,以及李丞相的应对之策。

  李斯淡淡道:“没什么说的,羽凤仙已经自领‘宰衡’之衔。

  二世皇帝也认可,还称呼她为‘亚父’。

  如果她愿意,她可以在朝堂上一手遮天。”

  “爷爷,这不是可不可以的事儿,她如今嚣张跋扈,已经一手遮天啦。”李敢激动道。

  黑罗刹沉声道:“她神通了得,这没话说。可神通不等于一切。

  没人能凭神通压服一个皇朝。

  丞相大人,您不必消沉,也不用与她强顶,先找冯丞相与烈阳侯谈一谈。

  至少维持你们的‘将相联盟’。”

  李斯道:“先前羽凤仙不是留下了烈阳侯吗?他们谈了什么,可有消息传出?”

  他的门客张博士,表情严肃道:“具体谈了什么,还不太清楚。

  反正烈阳侯回到城北大营后,立即召集东海军侯开会,决定五日后,亲自率领‘东海军团’护送二世皇帝前往荥阳。

  看他的样子,像是被羽凤仙说服了。”

  李斯脸上没有急怒,只轻轻叹了口气,道:“果然如此。你们也准备吧,五日之内人员物资安排好,吾等要随二世皇帝前往荥阳。

  对了,敢儿,现在就给你父亲去一封信。

  让他到立即去荥阳准备皇帝的宫殿,与百官居所。”

  李由是三川郡郡守,手握十万大军,镇守在洛阳。而荥阳也在三川郡,距离洛阳只有几百里。

  接待皇帝和百官的工作,当然该李由来完成。

  等胡亥真去了荥阳,李由还一下子从“外臣”,变成了“京官”。

  徐福眸光微闪,问道:“丞相也接受了羽宰衡的统治?”

  李斯皱了一下眉头,缓缓道:“朝堂上,我多次质疑、反驳她,最终都被她用‘道理’说得无言以对。

  她还展现了推行自己‘道理’的力量。

  即便歪理邪说,有力量来推行,也成了天下最大的‘理’。

  我不喜欢她,也不太接受她的‘道理’。

  可我也是大秦的丞相,我不能让大秦陷入内乱,更不希望大秦真兑现了既定天命,二世而亡。

  她的一句话,是真的很有道理——谁行谁上。

  我们不行,她行,她便上了。

  这个结果,很令人沮丧,但东西二都,我勉强能接受。”

  老李很坦率地说:“主要是我儿李由,乃三川郡郡守。

  他正统领十万精锐驻守洛阳呢。

  去了荥阳,我的确可以更好地应对中原的叛乱。”

  ——去了荥阳,我手中相权不会减少,反而能比在咸阳时更有底气。因为我儿手握十万大军。

  不像在咸阳,我只有相权,随便一个发了疯的军侯,都可能威胁到我和我的家族。

  这是李斯坦然接受现实的一个重要理由。

  他已经一大把年纪了,起于微末,跟随人皇一路攀登,见过最壮丽的风景,如今真没太大的斗志。

  保住李家现有的荣华富贵,他的愿望完成大半。

  这是根本利益。

  再能保下大秦江山,他的人生只差“让羽凤仙倒霉”,便圆满无缺了。

  他不可能反过来,为了“让羽凤仙倒霉”这一意气之争,牺牲自己的根本利益。

  “可是,荥阳明显比咸阳危险。”李敢道。

  李斯瞥了他一眼,“你爹就在洛阳,在三川郡!”

  真要是连三川郡都沦陷了,他儿子李由八成活不了。李由一死,李家根基崩毁一半。不仅是失去了继承人,丧失十万大军,朝廷肯定要问责。

  原本按照正常历史,也是他儿子李由先全军覆没、战死沙场,赵高才敢轻易灭李家全族。

  如今定东都荥阳,李斯跟随二世皇帝离开关中,看似危险。

  可朝廷力量转移到荥阳,明显李由会更加安全。

  三川郡军事力量更强,李家父子齐心合力,李由安全;真出了事,战败了,也是朝廷担责,因为此时李由已不是一把手,他还是更加安全。

  李由安全,李家便安稳。

  接着,李斯转向徐福,问道:“君房,羽凤仙以胡亥之三年帝命,乱既定之天命的策略,你觉得如何?是否真的可行?”

  徐福沉吟道:“初听,的确令人震惊,这种策略,过去从没人想到过。

  她能说出此策,说明她的确识天数,视角比吾等要高一筹。

  可仔细想一想,我感觉她单纯想赶你们走。

  你们留在咸阳,碍了她的眼。争权夺利、与你们内讧,又太愚蠢,太浪费时间。

  不如给个看得过去的理由,让你们滚蛋。”

  李斯老脸微黑,他也有这种“自觉”。

  “她的想法,本相不在乎。现在只说这一计策本身。”

  徐福道:“很显然,她定东西二都,还当众泄露天机,已经改写了既定天命。”

  李斯道:“这一点,她也承认。但她认为天命也分大小,定东西二都,与胡亥三年帝命比,很微不足道。”

  徐福迟疑道:“老实说,有多大用,我也不确定。不过,我很期待。

  过去还没人用这种方法,试探过天命。”

  李斯追问道:“如果她成功了,既定天命果真发生变化。

  还如她所愿,是叛逆引起的天命之变。

  那么,大秦有没有机会火中取栗?”

  徐福摇头道:“这个问题,我实在回答不了。至少要等一段时间,看三界大能如何应对羽凤仙这一招棋。

  现在我只能说,她下了一步妙棋,有人要头痛了。”

  李敢面色难看,道:“所以徐仙师承认,羽凤仙够资格下棋?”

  徐福无奈道:“现在不是谁认可、谁不认可的问题。

  事实摆在眼前,她今日在朝堂上的所作所为,就是在下棋。

  还下了一手妙棋。

  胡亥的三年帝命,已经很难应付,加上十年仁政.换个时间,我都要怀疑,大秦能重新活过来。”

  李斯长长吐出一口郁气,似自嘲又似自我安慰,道:“无论如何,我李家与大秦休戚与共。

  大秦好,我们就好,羽凤仙也算为我李家效力了。”

  徐福微微颔首,“丞相气量非凡、慧眼如炬。只是羽凤仙都成了号令群臣的宰衡,太师选拔还要不要继续?

  若不再选拔太师,我也得向丞相告辞了。”

  李斯迟疑道:“君房还是再等一等。羽凤仙有时候夹脑风,却不会朝令夕改。”

  话音刚落,便有管家进来禀告道:“老爷,宫里来人了。二世陛下有圣旨给您,与进驻荥阳有关。”

  “让他过来。”李斯道。

  管家领命而出,很快便带了个寺人进入客厅。

  李斯与他的客人,既没起身相迎,也没跪下接旨。

  传旨的寺人,也没露出异样之色,反而手捧圣旨,恭敬朝李斯拜了几拜。

  李斯接过圣旨一看,内容比较简单,也在他预期之内。

  就只是要他跟随皇帝去荥阳,继续担任帝国左丞相,辅佐皇帝治理国家。

  “陛下可有什么话,让你转托给我?”他合上圣旨问道。

  寺人谄笑着点头,道:“陛下说——亚父说,陛下初登基,没治国经验,等去了荥阳,政务一切听李丞相与冯丞相的,军事听‘天下兵马大元帅’,也就是烈阳王安排。

  陛下说他完全遵从亚父之命,会比先皇更加倚重丞相,要让丞相担任‘军机领班’呢!”

  李斯似乎听懂了,却又听得有些迷糊,“烈阳侯封王了?”

  寺人笑呵呵道:“亚父说,烈阳侯本为先皇子嗣、二世皇帝之兄,如今又铲除嫪毐,立下不世之功,当封王。

  陛下欣然允诺,连声赞同亚父说得对。”

  李斯皱眉道:“你们的老祖宗——赵高,怎么说?”

  寺人含糊其辞,道:“赵大人没说什么。”

  ——是没机会说,还是说了也没用?

  李斯心里嘀咕,也没继续这个问题。

  “天下兵马大元帅,和军机领班,又是怎么回事?”

  寺人道:“天下兵马大元帅是为了与‘国尉’区分开。国尉老大人依旧是国尉,大秦只有一位国尉。

  他老人家坐镇咸阳,荥阳的军事大权全归烈阳王。

  ‘军机领班’则来自‘军机处’。

  亚父说,放在平日里,三公九卿治理国家,没任何问题。

  但在如今国家危难之际,中央朝廷需要更高的效率、更大的权力,对地方郡县进行更直接的管理。

  故而设立军机处,辅佐皇帝处理朝中一切政务。

  军机处常设九位军机大臣,您、冯丞相、烈阳王都进入军机处,是军机大臣。

  而您又是众臣之首领,是军机领班呢!

  当然,军机处只是特殊时期,辅佐君王提高施政效率,并没改变三公九卿制度,‘军机大臣’、‘军机领班’都只是荣誉称谓,故而没有专门下旨册封。”

  李斯惊讶道:“你的意思是,今后本该由皇帝处理的政务,统一归军机处,归本相处理”

  寺人慌忙摆手,“非奴才之意,是亚父之意。亚父说二世皇帝太蠢咳咳,亚父的意思是,二世陛下无法像先皇那样,一天处理几十斤的奏折。

  可国家大事又要立即处理,更要妥善处理。

  便设立军机处,辅佐皇帝陛下。”

  李斯心情和表情都十分复杂,“羽太师考虑得很周全。

  只是她如此信任本相,让本相当军机领班,本相倒是没想到。”

  寺人低眉顺目,道:“陛下也很信任丞相。目前军机大臣就确定了三位,余下六人,陛下让您和冯丞相选择。

  余下之人是两位丞相的帮手。

  他们处理小事儿、琐事儿,二位丞相与烈阳王只专注大事、要事。

  如果觉得九人不够用,丞相也能扩招两三位。

  最后将各种大小事分门别类,汇总在一起,呈递给二世陛下。

  并在批注中解释这么做的原因,以帮助陛下理解。

  若陛下还有疑虑,可以召军机大臣询问。

  但在陛下询问前,军机大臣已经可以替皇帝陛下批阅奏章,将命令下达到地方。

  即便真出了问题,也之后再调整,总之,可以容忍一定错漏,不能耽误时机。”

  李斯纠结道:“‘军机处’的效率的确够高,可要是碰到奸臣、权臣.”

  寺人立即道:“有九位军机大臣呢,不会都是奸臣。

  而且亚父说了,皇帝有权随时撤销军机大臣并任命新的军机大臣。”

  李斯稍加品味,惊疑道:“这应该不是羽太师临时想出来的吧?”

  她一个没读过书沙蛮子,即便耗费十年,苦思冥想,想出“军机处”这一辅政之策,都值得夸耀一世了。

  若当场想出来不,她不可能这么厉害!

  “是不是当场想的,奴才也不晓得。反正羽太师没跟谁商量,当场将军机大臣的事儿确定了。”寺人道。

哎呦文学网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