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1223章 兵武阁

  国尉寮带着羽太师土遁,进入太尉府衙门后,在后院一处偏僻荒凉的库房外冒出头。

  他敲了敲门,低声道:“王元,是我。”

  “吱呀”木门打开,门后是一条逼仄的小道。

  仅能供一人通过,两人并肩都显得狭窄。表面上看,小道两边摆满了杂物,的确是库房内部的模样。

  可小羽跟着国尉寮往前只走出一步,便脱离人间界,进入了幽暗且崎岖的鬼道。

  在鬼道里七绕八拐走了两三里,前方骤然开阔,两人来到一栋比章台宫还要雄伟高大十倍的巨型宫殿门口。

  殿前有一身高两米五的中年将军。穿玄色铠甲,戴恶鬼面具的头盔,骑一头龙头牛身的“龙兽”。

  龙兽高有丈许,覆盖细细的深青色鳞甲,看着有些肥硕,眼神很有灵性。

  见到羽太师靠近,它还露出警惕的目光。

  “末将王元,拜见羽太师!”中年将军没有下“马”,就在马鞍上抱拳行礼。

  小羽点了点头,“将军守护太尉府禁地,辛苦了。”

  “末将份内之事,算不得辛苦。”王元道。

  “走吧!”

  国尉寮没有停留,也没半点与王元攀谈的心思,带着小羽继续往前走。

  王元目视两人进入殿门,一夹马腹,龙兽“嘚嘚嘚”跑进外面的幽暗之中。

  隐隐约约中,可以看到大殿周围的灰雾里,有不少与王元一样高大魁梧、迅疾如风的骑士。

  他们的交谈也顺着阴风飘来,若有似无,呜呜咽咽,听着像是鬼泣。

  宫殿大门上方,挂着一个牌匾,上面有三个古老的篆文“兵武阁”。

  进门后,是足球场那么大的宽阔大厅,厅内还有八个人,有男有女,有年青人也有老汉。

  八个人各干各的,有人在看书,有人在泡茶,有人在练拳。

  “武神领域?!”只看了一眼,羽太师便忍不住惊讶出声。

  八个人全部都是人仙,气血之强,世所罕见。

  羽太师已见过蒙毅蒙恬两兄弟,他俩算是人仙中的顶点。可他们依旧在气血与内气上,差了这八人一筹。

  正在练拳的中年人,更是一招一式造化自生,在周身形成一个金木水火土五行领域。

  仿佛有一个小世界环绕着他,将他与周围时空隔绝开。

  这便是当代仙武的最高境界,武神领域。

  “快过来拜见羽太师!”国尉寮低声喝道。

  练功的中年武者立即收回拳脚,平息内气后,快步走过去。

  其余七人也都放下手头上的工作,走到羽太师跟前弯腰下拜,“兵武阁十二鬼,拜见羽太师。”

  “十二鬼?”小羽扫了一圈,只见到八个活人,死鬼是一个也无。

  扎着麻花辫的“年轻”姑娘,轻叹道:“禀告太师,我们原本有十二人。

  数百年过去,四个同伴寿元耗尽,成了真鬼,反而离开了这儿。

  唉,那时候每人看守武库一个月,正好一年。

  我们的名号也是从‘一月’到‘十二月’。

  比如我,我俗名‘封姜’,您可以叫我‘封三月’。’

  封三月还拍了拍结实的小肚子,在她蓝色长袍上,绣了个三朵兰花。

  小羽仔细看其他人,也在他们的衣饰上发现了数字标记。

  见到她望过来,另外七人依次报名,报出原本的名字,以及自身编号。

  “今后兵武阁归羽太师掌管。”国尉寮道。

  “十二鬼拜见‘阁主’!”八鬼痛痛快快地向羽太师抱拳行礼。

  “你们去吧!”国尉寮摆了摆手,让他们继续各干各的。

  他带着羽太师往大殿深处走,一边走一边解释道:“兵武阁乃穆王所建。

  主要存放兵书,推衍武典。

  和嬴氏武库不一样,嬴氏武库只是收藏嬴氏一族搜刮来的武典。

  兵武阁却是推衍各类武功的破解之法,以及仙武的更高境界。”

  羽太师一听便明白了。

  这个世界的仙武一直在不停发展,而非一开始便等级确定、体系完善。

  三十万年前的封神时期,人仙甚至没有“仙武法相”。

  此时的巅峰人仙,穿越到封神之战,八成能在中低烈度的仙战中大放异彩。

  只要不被阐教金仙给阴了,说不得真能活到最后,混个“肉身成圣”。

  而仙武的发展程度,又能从根本上决定一国之军力强盛,最终改变一国之国运。

  比如大秦与流沙河边的西蜀。西蜀人仙只有“元丹境界”,力速双极、仙武法相什么的,听都没听说过。

  两国若交战,结果如何,不言而喻。

  兵武阁推衍武典的目的,就是在春秋战国时代,保证自家的军事力量不弱于别国。

  就像小羽前世的兵器研发部门。

  “他们十二人是大秦最有天赋的人仙?”羽太师问道。

  国尉寮道:“历代秦军中最有天赋的人仙,都会接到邀请。

  前往此处看守大秦兵书与武典。

  不仅是保护兵武阁。

  守护兵武阁有‘九幽龙骑’,也即是战死却英魂不灭的铁鹰锐士。

  王元是龙骑统领,也是唯一活人。

  十二鬼主要负责实验,并创造更强更新的兵法与仙武。

  假如敌国将领研究出了新的技战术,修行了新的武功,兵武阁负责破解之。

  比如神州民间最常见的五种仙武,《火鸦劲》、《玄武真罡》、《万木森罗》、《白虎剑气》、《九元金身》,对应金木水火土五行。

  五行相生相克,烈阳侯的火鸦军将士都修炼《火鸦劲》,或者衍生功法《烈火拳》、《烈日剑》等。

  如果烈阳侯是敌人,遇到他的队伍,该如何排兵布阵?”

  小羽道:“用修炼《九元金身》的土系军阵阻挡,用修炼《北冥真气》(玄武真罡的衍生武道,水系偏向寒冰)的军阵破之?”

  国尉寮微微颔首,“在乱世之中,一旦一个国家开创了一套新的仙武战技,邻国不能破之,早晚被灭国。

  如今天下一统,兵武阁的核心作用,从破解敌国仙武战技,改为攀登仙武之极。

  兵武阁绝对有存在的意义。

  奈何不是所有天才,都愿意抛弃一切,隐姓埋名,一辈子躲在幽冥世界。

  十二鬼的天赋与实力不是天下第一,他们本人却一定是天下第一的武痴。

  比如,武神领域并非十二鬼创造,白起将军的天赋远超他们。

  蒙家兄弟的天赋也比他们高。

  蒙恬将军从太师手中拿到《白起兵书》,几天时间便练成武神领域。

  蒙将军可没藏私,居庸关灭东胡的大战结束,立即将兵书送到咸阳。

  过了快两年,罗九月才以《五行拳》,凝练出五行领域。

  十二鬼的天赋不如蒙恬蒙毅。

  但他们正在为其它仙武秘籍,补完最新的‘武神领域’。

  再过几年,《火鸦劲》、《九元金身》、《玄武真罡》等神州常见的功法,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动,境界上也增添一个‘武神领域篇’。

  白起与蒙毅只自己突破武神领域,十二鬼能让天下所有武者突破武神领域,让神州武道整体向前迈出一大步。”

  羽太师问道:“他们统兵打仗的能力如何?”

  国尉寮摇头道:“甭指望了。他们只能、也只会研究武典。

  别说带兵打仗。

  让他们负责两军阵前的‘斗将’,他们实力肯定够,却不愿意干。

  他们与嬴氏的约定,只是帮嬴氏推演武典,嬴氏提供延寿灵药。

  说白了,他们是痴迷于武学,才愿意放弃一切,来兵武阁隐居。

  可他们都是武痴了,怎会帮你带兵打仗?”

  他伸手朝东边的书架指了指,“太师若有时间了,可以去瞧一瞧。

  他们天赋绝顶,关键是沉得下心来,真的研究了很多有趣的东西。

  老夫敢断言,以太师此时的境界,看完他们编写的武典,也能有巨大收获。”

  “白起将军生前常来此处翻看武典。”

  末了,他又加了一句,证明自己没替十二鬼吹牛。

  “我肯定会常来此处研读武典与兵书。”羽太师道。

  她身上已有上千种剑意,都是仙武功法。十二鬼的武典,对她肯定很有用。

  接着她又好奇道:“其它诸侯国,可有修建类似兵武阁的地方?”

  国尉寮道:“当年的秦国是西蛮,什么都跟着中原诸侯学。

  兵武阁是通过‘秦晋之好’,从晋国学来的。

  穆王初创兵武阁时,第一代‘十二鬼’有一半是晋国人,或者在晋国学武的秦人。

  不过,晋国的‘兵武阁’也非原创,他们学自齐国。

  春秋末期,乐崩礼坏,稍微有点雄心的王国,都有自己的‘兵武阁’。

  最初的‘兵武阁’,大概是封神结束后,姜太公所建。

  姜太公有一部《太公宝录》的奇书,羽太师应该听说过吧?

  太公晚年除了研究各类封神法宝的炼制之法,还编写了《太公兵书》。

  《太公兵书》中有兵法篇,也有武典篇。

  兵书不是太公一个人写出来的。

  过去几十万年,《太公兵书》一直在反复修订,被齐国的‘兵武阁’改了不知道多少回。

  故而它至今依旧是天下第一等的兵道奇书。”

  若《太公兵书》的内容,三十万年都没改变过,到了今日它反而不符合时代,没什么价值了。

  小羽问道:“这里可有《太公兵书》?”

  她记得张良学的就是《太公兵书》。

  在西蜀时,乌巢禅师还跟她说过:有个青年帮老人捡鞋,得到了仙缘。

  说的不就是张良?

  “只有古早的太公兵书残篇,没啥用。看它不如读老夫的《尉缭子》。我的《尉缭子》,还在你身上吧?”

  国尉寮在一个大书柜前停下,找了一圈,从书柜里抽出一个碗口粗,两丈长的巨大卷轴。

  “我差点帮你找到个传人。可惜他立场不对,也不需要。”羽太师道。

  国尉寮解卷轴的动作僵住,偏头用怀疑的眼神盯着她,“‘不需要’是何意?”

  “字面意思,他太厉害了,你的兵书对他没用呀。”羽太师道。

  国尉寮忍着怒气,问道:“他已经得到《太公兵书》,还是《鬼谷子》?又或者《孙子兵书》?老夫的《尉缭子》跟它们不一样。”

  羽太师摇头道:“都不是,他只有一本《兵法略述》。”

  “兵法略述.“国尉寮思索良久,想到很多名字相似的兵书,心里都不太确定,“是哪位兵法大家的著作?”

  “《兵法略述》就是街边两个铜板一本的杂书。作者东抄抄西抄抄,弄成一本书,都不好意思留名。”羽太师道。

  “人皇有令,兵书不得随售卖。私印者、售卖者,族诛!”国尉寮道。

  “唉,我用‘两文钱’举例,说明它就是个地摊货。”羽太师道。

  国尉寮怒道:“太师是在用地摊货羞辱老夫?”

  羽太师叹道:“是我被地摊货羞辱了。我有你的《尉缭子》,有白起将军的《白起兵书》,却在梦境的兵法推衍中,被那厮杀得溃不成军。”

  国尉寮道:“太师本就不擅长兵法,败了一点也不奇怪。这不能证明那人不需要我《尉缭子》。”

  “这世上,没有任何将领,不需要我的《尉缭子》!”他语气铿锵,极为自信。

  羽太师淡淡道:“你的《尉缭子》纵然记载了兵法至理,可如果那些道理,别人早明白了呢?

  要了解一种道理,并不一定要读某一本书,甚至不需要读书。

  毕竟,你能写书,别人为何不能领悟同样的道理?”

  国尉寮咬牙道:“那人姓谁名甚?让老夫瞧一瞧,他是否在老夫的‘百将谱’中。”

  “铁定不在。他是上天安排来灭秦的。”羽太师道。

  国尉寮惊疑不定道:“这种‘天命人’也能被你遇到?”

  “这算啥?我连东南天子气的主人都见过。”羽太师风轻云淡地说。

  “你,你”国尉寮心中凌乱,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快把你的百将谱打开吧!”羽太师催促道。

哎呦文学网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