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一十四章 水陆大战(下)

  摧毁了城头上的投石机,江南隋军进入了第二轮攻城战,又有五十艘大船驶入了护城河,使护城河的大型战船达到六十三艘,都是万石大船,又有数百艘小船驶入护城河中,这些小船是准备用来搭建浮桥。

  六十余艘万石战船又一次靠近城墙,它们都安装桨轮,士兵在船内踩动木排,木排转动,带动的轮轴,外面的桨轮也跟着转动,驱动着大船前行。

  没有了投石机,仅靠箭矢对付不了大船,弩砲将一颗颗中型铁火雷投上城头,城头上不断响起巨大的爆炸声,城墙开始垮塌了,所有新梁军士兵都被吓得心惊胆战,包括梁王萧岩也被士兵扶下去了。

  萧岩站在远处,绝望看着城墙坍塌,他本来就是一个七十余岁的老人,这一次,他仿佛又老了十岁,从鹤发童颜变成了老态龙钟,连腰都有点直不起来了。

  周围的士兵都惶恐不安,之前他们还振臂高呼,要和城池共存亡,可这一刻,所有人喊过的誓言都成了笑话,不断爆炸的铁火雷将他们意志都摧毁殆尽。

  萧岩心中第一次有了悔意,如果听从徒弟萧铣的话,去南方发展,或许真是明智之举。

  但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北城门轰然垮塌,爆炸声忽然停止了。

  周围忽然安静下来。只是这种让人感到可怕。

  “隋军上城了!隋军上城了!”

  城头出现了隋军的战旗,无数隋军士兵在城头上出现了。

  几百艘小船搭建成浮桥,数万士兵列成长队奔上浮桥,又从浮桥沿着实心梯子冲上大船,大船上探出长长的木板,前端钩住城墙,形成了几丈长的空中桥梁,士兵们从空中木桥上冲上了城头。

  这时,数千骑兵也从浮桥上了对岸,直接冲进了城门,瓮城两侧都已被隋军占领,内城门已被开启,裴行俨率领五千隋军骑兵率先杀进了城内。

  半个时辰,六万大军杀进了城内。

  昨天的口号喊得有多响,投降就有多快,在死神来临时,没有任何一个士兵或者大将会为二十五年前那个短命王朝殉葬,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投降。

  萧岩把自己关在梁王府中,外面喊杀声越来越近,隋军已经杀进了梁王府,他颤抖着手将一只红色葫芦中的药丸全部倒出来。

  这是他用二十年时间炼制的仙丹,他给一名小徒弟试过,小徒弟服用一颗药的第二天就死了。

  但仙丹就是这样,凡人承受不起,一颗就足以送命,但如果一口气吃十颗,就会否极生泰,置死地而后生,就会挣脱死神而成仙。

  虽然萧岩懂得死亡尽头便是成仙的道理,但他从不敢尝试。

  这一刻,他豁出去了,毫不犹豫将三十颗金黄色仙丹全部吞入腹中,静静躺在床上,等待着成仙的那一刻来临。

  战争结束了,城内完全安静下来。

  萧夏在数十名亲卫簇拥下来到了梁王府。

  萧夏怔怔望着被炸得粉碎的梁王府大门发怔,攻打一个区区梁王府也要用铁火雷吗?

  这时,萧岩被抬了出来,蜷缩着在院子里的一扇木门上,脸扭曲得变形,双眼暴凸,尽管已经没有任何光泽,但可以想象他临死时的痛苦和绝望。

  他没有成仙,最终还是坠入了没有尽头的地狱深渊。

  萧夏心中却有点索然无趣,铁火雷太强大了,战争变得失去了意义,这样下去,他的士兵会越来越依赖铁火雷,最后变得不会打仗了。

  这样下去可不行,真正的胜利必须诞生在残酷的血与火之中,绝不是诞生在轻松的等待之中。

  这一刻,萧夏决定,不到迫不得已绝不会再使用铁火雷。

  灭了新梁政权,江南隋军缴获粮食百万石,铜钱五十万贯,还有各种物资不计其数,萧夏随即下令,免除荆襄各郡百姓一年的税负,以安抚民众。

  洛阳,天子杨广在皇宫秘密接见了从长安过来的元弘嗣和独孤纂,见面的时间很短,双方谈判也很务实,关陇贵族提出的四项条件,除了第三条,其他杨广都答应了。

  第三条便是十年内不确立皇嗣,杨广认为这是关陇贵族干涉自己的帝王权力,他要求删去这一条,最终,杨广只是以口头上承诺,暂不考虑皇位继承人。

  既然是谈判,杨广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他的条件其实就只有一条,关于支持西隋伪政权的问题,关陇贵族可以形式上支持西隋伪政权,但不得提供钱粮兵器等实质上的支持,一旦洛阳隋军攻占长安,关陇贵族不得再支持伪政权。

  元弘嗣和独孤纂也代表关陇贵族同意了杨广的条件,双方签署了谈判备忘录,这就意味着双方和解。

  御书房内,天子杨广和几名重臣商议攻打长安的方案,包括虞世基、裴矩、樊子盖和阴世师四人。

  虞世基躬身道:“陛下,一旦关陇贵族不再对长安伪政权进行实质性的支持,我们倒不用那么着急,可以稍微缓一缓,进行几个月的准备,包括粮草、物资以及军士训练等等,可以等到明年开春后再对长安用兵。”

  樊子盖在一旁道:“微臣听说荆襄之战刚刚结束,晋王剿灭了伪梁政权,恢复了荆襄,按照陛下之前的要求,晋王军队可以助我们夺取武关,眼看寒冬将至,微臣也建议明年开春再考虑出兵。”

  杨广叹口气道:“想到长安的逆贼,朕就寝食难安,朕就恨不得现在出兵!”

  阴世师也道:“陛下的心情微臣能理解,但很多事情都是欲速则不达,尤其是准备不充分,不能知己知彼,这就没有必胜的把握了。”

  虞世基又补充道:“陛下既然刚刚和关陇贵族达成妥协,正好利用这几个月观察他们的态度。”

  最后这句话说到了杨广的心坎上,他点了点头,“好吧!就依各位的意见,明年开春后再攻打长安。”

  四人反对立刻对长安作战都各有原因,虞世基和裴矩担心的是财政,樊子盖和阴世师更担心军队士气。

  从御书房退出,裴矩小声问虞世基道:“财政恶化有多严重?”

  虞世基叹口气道:“初步估计只有三年前的一半了,实际上可能更糟,现在只能靠吃老本,真不知该怎么对天子说!”

  裴矩点点头,“天子应该知道吧!函谷关以西都丢了,巴蜀和河东也丢了,河北和中原人口锐减,江南的税负又归了晋王,我估计能有三成就很不错了。”

  虞世基苦笑道:“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黎阳仓的粮食物资全部调回来,要不然太难看了。”

  后面,樊子盖也对阴世师道:“关键是现在军队厌战情绪很严重,贸然出兵很可能会引发严重事后果,必须要休整几个月,希望天子能理解我们的苦衷。”

  阴世师叹息道:“天子很固执,也幸亏说服他了!”

  四人都忧心忡忡,各自回去了。

哎呦文学网    隋朝的棋局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