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69章 千秋功业,万古长青

  烈日炎炎。

  骊山,华清池。

  治汤井为池,环山列宫殿。

  当朝皇帝李隆庆养生于此,平时亦在宫殿中处理政务。

  他来到植满松柏与竹林的青山园,太监高力士在身后步步紧随,手中捧着托盘。

  李隆庆披上托盘的鹤氅羽衣,整个人宛如魏晋风流名士,来到众人聚会的曲水。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哎,今日无君臣之分,莫要多礼。”

  皇帝随意坐在池边,君臣开启曲水流觞之乐。

  名士恣意潇洒,以酒相祝。

  青山之园,名士云集。

  一看就是模仿兰亭之宴。

  丝竹礼乐,戏子伶人,今日无君臣,无国事,唯有纵情享乐。

  即便是最顽固的谏臣,也没有劝说的理由。

  皇帝在位二十九年,灭契丹、吐谷浑、高句丽,打吐蕃、收圣火波斯,疆土史无前例之巨大,享乐又怎么了?

  众人吹捧、歌颂、爱戴。

  皇帝飘飘然不知所以,世间万事仿佛都圆满了。

  历史在今日终结,以后是该享乐盛世了。

  饮下改良版的五石散,胸膛好似迸发火焰。

  李隆庆醉态毕露,全无威严。

  胸中豪迈顿生,想要吟诗一首,却苦无才学,无奈只能长吟一声,道:“欲效江左梁郎,放情山水,弋钓娱乐!”

  梁岳在南北朝以及后世的文人心中影响极深,乃是无数文人心目中的偶像。

  尤其是文臣。

  江左梁郎的地位比诸葛还高,完全是文人幻想中自己的样子。

  第一,梁岳不干活,却是帝师宰相,一手促成刘宋建立,所谓“妙计二分天下”,不出手则已,一出手拨乱反正,定鼎江山。

  山中宰相的设定,简直骚中好吃懒做文人心中的痒处。

  其次,梁岳是文人,有许多南北朝的典故,发明了炒茶、中秋月饼等习俗。

  再加上鬼怪神奇的传说,高强的武艺,乃是文武双全的典范。

  武德到如今,取字山伯的人不知其数。

  当今皇帝更是江左风流的拥趸,使得这股江左热潮更加猛烈。

  夜晚,皇帝在高力士搀扶之下醉醺醺回宫。

  路过湖边水榭。

  “停,朕吹吹风。”

  “陛下,夜寒天冷,保重龙体。”高力士劝诫道。

  “你这老屁股,瞎说什么?朕乃先天高手,岂能被寒风吹倒?”李隆庆笑骂道。

  回到水榭,靠着石柱,冷风一吹,酒意散去。

  “天上白云京,十二楼五城…李太白的诗真不错…”望着明月,皇帝渐渐入迷,良久才道,“高力士,世上真有仙宫吗?”

  “奴婢愚钝,不过仙宫…想必是有的,当年高祖皇帝,不是夜游太虚了吗?”

  “高祖夜游太虚…”李隆庆半信半疑,史书上都是这么说的,他也不知真假。

  不知为何,他心中升起万丈豪情,指着空中明月,朗声道:

  “白云帝乡神主,汝为天王,吾为地王,吾之功业,可有资格夜游太虚?”

  北至大漠,南到大海,西至葱岭,东至蓬莱。

  万万百姓,奉我为主,百万府兵,开疆拓土,难道没有资格登霄帝乡,共享长生吗?

  “陛下,慎言慎言,子不语怪力乱神!!”高力士急忙上前劝诫,

  万一触怒神灵,一个雷劈下来,岂不是…。

  凭空生雷,雷光耀眼,照得人睁不开眼睛。

  高力士双目流泪,视力恢复过来之时,早已发现没了皇帝踪迹。

  “来人啊,皇上不见了!!!”

  高力士急得像乱锅蚂蚁,急忙召集禁军而来。

  九霄之上,白云帝乡。

  地面氤氲白雾,一看便知不是人间。

  李隆庆此时此刻,完全清醒了过来,迷茫走在苍茫大地之上,眺望四周,琼楼玉宇,亭台楼阁,与李白诗中描述的一模一样。

  “这就是传说中的白云帝乡吗?”李隆庆心中有些激动,“看来天神已经认可朕的功绩。”

  李隆庆游历帝乡,空中有仙鹤彩凤,水中有蛟龙遨游,更有一只巨大如房屋的巨鼍。

  一条大黑犬踩着火云四处嬉戏遨游。

  奇怪的是,此地空无一人。

  “天帝何在?朕…在下求见!”

  面对神秘莫测的白云帝乡之主,李隆庆还是低调了一点。

  云雾拨开。

  一名身披鹤氅,三缕美髯,面如白玉的神人缓缓从虚空落下。

  “拜见神主!”李隆庆躬身行礼。

  “不必多礼。”

  梁岳变出桌椅与美酒,李隆庆饮下美酒,顿时感觉通体舒畅,困扰自身多年的头疾,似乎一下子痊愈,他闭着眼睛,感悟肉身变化。

  梁岳打量着这个皇帝。

  平心而论,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此人有望角逐历史前三。

  唐朝在李承乾这个经过正统培养的皇帝继位之后,政治风气变得好了。

  至少不“脏”了,没有杀兄逼父,也没有“兄友弟恭”,更不会娶老爹妃子和儿媳妇,以及面首治国。

  梁岳不愿看到这位皇帝晚年沉沦,于是特地让其上来。

  良久,李隆庆睁开眼睛,不好意思笑道:

  “多谢神主赐酒,我已经很久没有那么畅快了。”

  本以为是良好的开始,谁知下一句话,宛如被泼了一盆冷水。

  “李隆庆,你是否觉得达成了前无古人的功绩,就能撒手不干,安于享乐?与神仙并肩长生了?”

  梁岳面无表情,眼中似乎带着责备。

  身为李弘文、李虎的长辈,他还是有资格摆出一副老前辈的样子教训后人的。

  李隆庆冷汗淋漓,连道不敢,可是又有些疑惑。

  “神仙,天下敌人已经被我打完了,哪里还需要什么励精图治呢?”

  “敌人永远不会灭亡,或是北方胡虏,又或是内部世家,甚至是你自己…”

  说到这句话,李隆庆有些不好意思,前些日升起的懈怠之心,足以证明这句话。

  梁岳起身踱步。

  “汉武曾说:苍苍之天不可得久视,堂堂之地不可得久履,道此绝矣!再宏伟的事业,再伟大的君王,也会随着岁月而消散。”

  “人亡政息,安能不会发生在你身上?”

  梁岳反问道。

  李隆庆陷入沉思。

  他是聪明之人,想通缘由,内心一下子生起危机。

  原来遗臭万年和流芳百世,仅仅一步之遥。

  想到这里,他起身长揖。

  “请神仙赐教!”

  “学习太宗,俯仰金碧辉煌的宫殿,也要关注底下的芸芸众生。”

  “若有心无力,可禅让太子。这是太宗留下的优良制度。”

  这一世的大唐,除了武功,梁岳觉得最重要的制度就是禅让。

  从李渊、再到李世民、李承乾。三代百年禅让,已让此制度成为定例。

  既避免皇帝晚年昏庸,又避免新君手段稚嫩。

  说到这里,梁岳再次补充道:“大唐风骨远胜江左风流,不要故步自封。”

  “在下受教了。”

  李隆庆仿佛悟道了,一动不动,思索这句话。

  梁岳负手而立,望着夸父月亮。

  若是第一世有选择的机会,选江左风流还是大唐风骨,梁岳宁愿选择大唐风骨。

  如此…就没有那么多意难平了。

  “在下还有一事不明…”李隆庆顿了顿,再次说道,“为何邀我上殿?”

  “邀你上来,并非所谓功绩,汝要知晓…”

  白云帝乡金光大放,梁岳睁开眉心三目,目中玄光流转。

  “千秋功业,不如万古长青。”

哎呦文学网    末法时代的尸解仙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