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443章 和翟老师双向奔赴

  在位于厂区和环形总部之间,有一处固有的地上建筑,准确点说,曾经是一个废弃的小工厂。

  已经闲置了许多年,这里以及周围一小片地方,也是孙马庄地界上,唯一一处无法由县政府统一管理的土地,因为它曾经属于...

  翟达看着那件展品,心中五味杂陈。

  它看起来就像一个粗糙的木雕,形状扭曲,像是某种祭祀用的器具。如果不是装备信息栏里清晰地写着它的名字和效果,他几乎要以为这只是非洲某个部落随手雕刻的玩意儿。

  “食魂木偶:LV.5精神系装备,可吸收目标30的精神力,并短暂干扰其思维逻辑。”

  这玩意儿放在世博会上展览?还是在中国馆?

  翟达觉得有点荒谬。如果这东西被某些有心人拿去研究,或者复制出类似的仿制品…后果不堪设想。

  “翟总?”导游再次确认他的反应,“您没事吧?”

  “没事。”翟达摇头,语气有些干涩,“就是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这种东西。”

  导游笑了笑:“是啊,非洲展区一直挺特别的。他们的文化跟我们很不一样,有些展品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翟达点点头,没再说话。

  他低头看了眼手中的画板,刚才还在认真记录何镜堂院士的作品,现在却完全没了兴致。

  “走吧。”他对导游说,“继续逛。”

  中国馆整体设计以城市变迁为主题,从古代到现代再到未来,层层递进。动态版《清明上河图》依旧是最吸引人的部分之一,虽然屏幕分辨率一般,但那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感觉,依旧令人震撼。

  陆涛也在这边驻足了许久。

  “以前只能在课本上看,现在能亲眼见到,感觉真不一样。”他感慨道。

  管滢站在一旁,轻声回应:“是啊,尤其是你经历过两个时代的人,应该更能体会这种变化。”

  “嗯。”陆涛点头,目光落在展馆中央的一块大屏幕上。

  那是关于未来城市的构想,AI、新能源、绿色建筑、智能交通…一切都在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进步与野心。

  “你觉得,我们真的能做到吗?”陆涛忽然问。

  管滢愣了一下,随即笑道:“你说呢?我们不是已经做到了很多?”

  陆涛沉默片刻,嘴角微微扬起:“也是。”

  他们继续向前走,经过“高碳”展区时,陆涛的脚步顿了一下。

  这里展出的是国内早期工业发展的成果,包括一些老旧的机械设备、钢铁冶炼模型,以及一段模拟炼钢车间的场景。

  “说实话,我小时候第一次进工厂,就闻到了那种味道。”陆涛轻声道,“铁锈、机油、高温蒸汽…混在一起,呛得人喘不过气来。”

  管滢点点头:“我爸以前就在钢厂上班,每次回家,身上都是那种味道。”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一瞬间回到了那个年代。

  “那时候哪有什么环保概念。”陆涛叹道,“只想着怎么多产一点,怎么快点发展起来。”

  “现在不一样了。”管滢看向展板上的介绍文字,“国家也在努力转型,只是…过程不会太顺利。”

  陆涛没有接话。

  他知道这句话背后的意义有多沉重。

  开幕式表演开始前,陆涛一行人提前入座。

  VIP席位靠前,视野开阔。舞台布置简洁大气,背景是一块巨大的LED屏,上面播放着历届世博会的精彩瞬间。

  音乐响起,一群舞者缓缓登场。

  “这舞蹈…有点抽象。”唐大葵皱眉,“看不懂。”

  “你这不是第一次看抽象艺术了吧?”卢薇打趣道。

  “我是能欣赏,但我妈看不懂。”唐大葵指了指坐在后排的母亲。

  卢薇笑出声:“那你妈要是问你跳的是啥,你怎么解释?”

  “就说他们在表达人类对未来的憧憬呗。”唐大葵耸肩,“反正谁也不能说我错了。”

  台上的舞蹈还在继续,动作缓慢而克制,配合着悠扬的交响乐,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

  陆涛看得有些出神。

  他想起了前世那些年,电视里播放的世博会开幕式,总是充满了西方视角下的“东方想象”。而现在,舞台上的一切都那么真实,那么贴近自己的记忆。

  “你还记得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吗?”他突然问管滢。

  “当然记得。”管滢点头,“那晚上的烟火秀,是我这辈子见过最壮观的。”

  “其实那次开幕式,争议也不小。”陆涛说,“有人说太传统,有人说太宏大,不够现代。”

  “但现在回头看,你不觉得那种气势才真正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自信吗?”管滢反问。

  陆涛笑了:“是啊,我们不再需要刻意证明什么,而是可以从容地展示自己。”

  表演接近尾声,全场灯光暗下,一道金色光束照在舞台中央。

  一位女歌手缓缓登场,开口唱起了主题曲。

  歌声悠扬,带着些许民族韵味,却又融合了现代编曲手法。

  “这曲子…还挺不错。”翟达忍不住评价。

  “是啊。”陆涛点头,“至少比‘世界呼唤爱’强多了。”

  众人哄笑。

  表演结束后,观众们陆续离场。

  陆涛起身伸了个懒腰,回头看了眼还在拍照留念的家人。

  “走吧。”他说,“明天还得早起回东阳。”

  “等等。”管滢拉住他,“我想再去一次中国馆,有些细节还没拍清楚。”

  “你又不是摄影师。”陆涛挑眉。

  “可我得给儿子做个纪念。”管滢笑着,“等他长大后,也能看看爸爸当年参加过这么大的活动。”

  陆涛无奈摇头:“行吧,陪你去。”

  他们重新走进中国馆,灯光柔和,游客稀少。

  走过“高碳”展区时,陆涛忽然停下了脚步。

  “你看这个。”他指着一件展品,“这不就是咱们厂里最早用的那种轧机吗?”

  管滢凑近一看,果然认出了熟悉的结构:“还真是,这都能放上来展览了?”

  “说明它有历史价值。”陆涛笑道,“说不定以后还能评个国家级文物。”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回忆起创业初期的种种艰难。

  “那时候真是什么都不懂。”陆涛感叹,“连设备参数都要查半天。”

  “现在不一样了。”管滢拍拍他的肩膀,“你已经是装备专家了。”

  陆涛哈哈一笑:“我不是,我只是运气好。”

  夜色渐深,世博园内的灯光亮起,宛如星河洒落人间。

  他们走出中国馆,迎面吹来一阵晚风。

  “回去吧。”陆涛说。

  管滢点头:“走。”

  这一夜,世博园依旧灯火通明,人群如潮,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注视着这片土地。

  而属于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夜色渐深,世博园内的灯光亮起,宛如星河洒落人间。

  他们走出中国馆,迎面吹来一阵晚风。

  “回去吧。”陆涛说。

  管滢点头:“走。”

  这一夜,世博园依旧灯火通明,人群如潮,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注视着这片土地。

  而属于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翟达抱着画板,仰头望着何镜堂院士设计的展馆建筑,心中充满敬意。他一直觉得,这位本土建筑师的作品,有一种独特的气质不是那种刻意追求国际化的浮夸,而是真正扎根于本土文化的厚重感。

  “你也喜欢这栋建筑?”一个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翟达回头,看到一位中年男子站在不远处,正抬头看着展馆屋顶的设计。

  “是啊。”翟达点点头,“我觉得它很特别。”

  “确实特别。”那人笑了笑,“我以前也在这行干过几年,后来转行了。”

  翟达好奇地问:“你是做什么的?”

  “建筑设计师。”那人答得干脆,“不过现在主要做环保材料研究。”

  两人聊了起来,从建筑风格谈到城市发展,又从城市规划说到碳排放问题。

  “其实‘高碳’展区那块内容挺有意思的。”那人说,“你们厂里提供的设备模型,我看了一下,结构设计很有意思。”

  “你是说那个轧机模型?”翟达问。

  “对。”那人点头,“虽然只是个缩比模型,但工艺细节保留得很好。看得出来,你们在技术传承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翟达笑了笑:“我们老板一直强调,装备不只是工具,更是一种文化。”

  “有道理。”那人感慨道,“现在很多年轻人只想着用最先进、最智能的东西,却忘了老一辈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两人越聊越投机,最后交换了联系方式。

  离开时,翟达回头看了一眼展馆外墙上的灯光效果,忽然意识到,自己刚才和那位中年建筑师的对话,或许正是这次世博会的意义之一。

  文化交流,不止于国家之间,也存在于人与人之间。

  第二天清晨,陆涛一家准备返程。

  医院那边的体检结果已经出来了,老妈、卢薇、唐大葵都没有大问题,只有些轻微的亚健康症状。

  “医生说要多注意休息。”卢薇一边收拾行李一边说,“尤其是你,最近太拼了。”

  陆涛苦笑:“不拼不行啊,厂里那边刚进入调试阶段,很多事情都得盯着。”

  “可你也得顾好身体。”卢薇皱眉,“不然就算事业再成功,也没意义。”

  “我知道。”陆涛轻轻握住她的手,“等这一阵子过去,我就轻松点了。”

  他们坐上回东阳的航班,窗外云层翻涌,阳光透过舷窗洒进机舱。

  飞机起飞后,陆涛靠在座椅上,闭上眼睛。

  这一趟世博会之行,让他感触良多。

  从展馆设计到展品陈列,从开幕式表演到各国交流,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一种自信不再是那种急于证明自己的焦虑,而是从容展示自身实力的底气。

  他想起翟达昨天在非洲馆看到那件食魂木偶时的表情,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那东西不应该出现在世博会上。

  至少,不应该被如此随意地展示出来。

  他决定回去之后,找研究院的人聊聊,确认一下这件展品的来源和用途。

  如果真像装备信息栏里写的那样,具备精神干扰能力…那就必须慎重对待。

  飞机穿越云层,朝着东方飞去。

  而在他们身后,世博园依旧热闹非凡,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见证着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盛会之一。

  回到东阳后,陆涛立刻投入到了工厂的收尾工作中。

  厂房建设基本完成,设备安装也在有序进行。

  他亲自检查了每一条生产线,确保一切符合标准。

  “老板,新来的工程师们都安排好了。”助理汇报,“培训计划也制定好了。”

  “很好。”陆涛点头,“让他们尽快熟悉流程。”

  接下来的几天,陆涛几乎每天都泡在车间里,跟工人们一起调试设备,处理突发状况。

  虽然辛苦,但他心里踏实。

  这才是他的主场。

  某天晚上,他接到了翟达的电话。

  “老板,我查了一下那件展品的信息。”翟达语气严肃,“它确实是研究院提供的,但具体用途…没人说得清楚。”

  “研究院那边怎么说?”陆涛问。

  “他们说是合作项目的一部分,但不肯透露更多细节。”翟达顿了顿,“我觉得这事有点奇怪。”

  陆涛沉默片刻,低声说:“我明天去找他们谈谈。”

  挂断电话后,他站在阳台上,望着远处的厂区灯光,心中思绪万千。

  这个世界的变化,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而他,也必须更加谨慎地走下去。

哎呦文学网    重生08:装备系男神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