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355章 去大学演讲

  为了能拿奖,戚昊还拒绝了金马奖评委的邀请。

  没办法,当评委就拿不到奖。

  戚昊并不避讳表现的对奖项有企图心。

  他参加颁奖礼就是为了拿奖。

  因为如果不表现出来,别人真有可能不给他奖项。

  在很多人看来,戚昊根本没有拿奖的必要。

  到了他今时今日的地位,奖项对他来说就跟小孩子过家家似的。

  但是戚昊要做任务。

  现在要做,以后也有可能要做。

  任务奖励的东西非常珍贵,动辄都是好几个亿的体量。

  比拍三五部电影赚的都多。

  五亿票房的电影,去掉院线分成和交税,落到手里连两亿都分不到。

  出品方如果不止一家的话,还要大家一起分赃。

  哪有任务给的东西爽。

  戚昊提前一天到湾湾这边,参加了两场电影活动。

  一场是行业内部的电影座谈会,不少华语电影人参加。

  戚昊年纪虽轻,但是成就斐然。

  他的电影《初恋这件小事》《那些年》《大叔》被当成一个系列,用来分析商业电影的创作手法。

  湾湾这边本土电影早前被香江的电影吊打,成了香江电影的后花园,后来好莱坞电影取而代之。

  都没有本土电影什么事。

  电影不赚钱,根本没有多少新人进来。

  所以,分析电影怎么赚钱就很有必要,戚昊就成了他们的分析对象。

  还有一场安排到了湾湾大学。

  相当于一次关于电影人生的演讲。

  戚昊作为《hello!树先生》的主演和监制,聊了一些电影的创作理念,还有树先生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问题。

  最后和大学生们互动一番就算完成。

  只是上来就被刁难,就让人实在没办法淡定。

  “戚昊,这部电影是现实题材的吧,目前内地的农村,是不是到处都是树先生这样的人。”

  这个学生提的问题非常尖锐,处理不好就要上新闻。

  戚昊没有太多顾虑,他选择直接硬怼:

“这位同学问的问题很不礼貌,出发点本身藏了不少低劣的心思,我不知道湾湾这边的教育能不能改变你狭隘的思想,但是我想跟你说的是,电影如果你看了,就应该知道,电影里反映是农村在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就是发展问题,先  有发展才有问题,电影的目的是让人们去关注这部分人群,从而正视和重视这些问题”

  树先生的人生悲剧,可以认为是时代洪流中一代人的缩影,是一场荒诞的社会寓言,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和树先生有着惊人的相似,总是在不经意之中,被一点一点的摧垮。

  这个学生问这样的人是不是很多。

  那确实很多。

  谁的人生不迷茫。

  树不仅仅是代表着某个人,它代表的是一类人,那些处在集体无意识状态的农村底层的人,那些在时代的更迭中被遗忘的人。

  时代的洪流之下,太多的人在其中沉浮。

  放大到每一次大大小小的生产力革命,也是一样的问题。

  这是时代的伤痛,而不是一种攻击的借口。

  那学生也没想到戚昊这么刚。

  不都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吗?

  他也不想想,戚昊成就摆在那里,是被湾湾大学邀请来的。

  而且他连续三部电影都能在湾湾上映。

  本地肯定有一堆支持他的势力。

  只要他能带人赚钱,就不缺少维护他的人。

  “至于内地的发展怎么样,眼见为实,只要你想,你就能够找到很多了解的渠道,而不是道听途说和凭空臆想。

  我刚到的时候,很多人问我有没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我现在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就是有脑子,然后学会去使用它。”

  戚昊来大学参加活动。

  这些学生专门跑来参加座谈会。

  一部分是来追星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希望能够从戚昊身上学到成功经验。

  戚昊身家十多亿美元,妥妥的是一个成功人士。

  今年的湾湾福布斯排行榜,第二十名的许文龙差不多也就十一亿美元身家,戚昊妥妥的超过他。

  最关键的是,前二十名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三十岁以下的。

  对于学生们来说,戚昊这样的年纪有这么多钱,妥妥的就是他们的偶像,属于他们觉得自己上自己也行的典范。

  刚才那人阴阳怪气,遭到了不少人的白眼。

  慕强的心态哪儿都有,湾湾这边尤其严重,有骨气的早就在抵抗日寇的时候牺牲完了。

  戚昊说,成功的经验就是有脑子,并且学会用它,就让人感觉他在嘲笑刚才提问的人实在是没有脑子。

  “这次来贵校交流,我帮大家拉到了一次活动赞助,如果有同学想去内地看看,来一个眼见为实,可以找我的助理要联系方式,全程免费赞助,指哪去哪…机会难得,感兴趣的不要错过。”

  戚昊呵呵一笑,示意工作人员挑选下一个幸运同学。

  赞助湾湾学生去内地考察,并不涉及什么敏感问题。

  毕竟戚昊这边打的旗号是电影文化交流。

  这种事情民间组织的特别多,并不缺少这方面的交流。

  “戚昊老师,我今年十九岁,我总觉得自己特别平庸;就算努力也不会获得成功,因此经常想要放弃自己,您对我有什么建议呢?”

  站起来一个眼镜仔。

  这种问题没什么意义,提问的人所求不过是鼓励而已。

  “我觉得你不妨再努力一些,就算失败了,也不妨碍你继续平庸,但是万一成功了呢,你就可以换一种活法。”

  和年轻人交流,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个性。

  戚昊才三十岁,和这些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并不存在代沟。

  如果他拿出自己的网名“满山猴腱我最红”,说不定还能在现场找到知己呢。

  戚昊的回答赢得了现场一阵掌声。

  “戚昊,你作为大陆能够排名前一百的亿万富豪,为什么选择一位明星结婚呢?”

  这问题也不算离谱,《初恋》《那些年》都在湾湾热映过。

  戚昊和安风的爱情故事风靡整个亚洲。

  但是传的越远,越是离谱,各个版本都有,和实际相符的几乎为零。

  有人说安风拿捏了戚昊的把柄。

  有人说戚昊其实喜欢男的,安风只是他的挡箭牌。

  “我选择的不是明星,也不是其他任何职业,我选择的是安风,不管她是什么职业。”

  戚昊回答了一下这个问题。

  挺无聊的问题,问他为什么娶个明星,他很想反问一句,那你觉得谁更合适。

  你该不会要毛遂自荐吧。

  “戚昊老师,作为一位亿万富豪,你为什么会对电影这么执着呢?”

  这是很多人想不明白的问题。

  “在我看来,电影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的生意。

  我们在很小的时候都有过理想,有的想当科学家,有的想当解放军…在座的还有多少人记得自己小时候的理想吗?

  然而,真正能够把兴趣爱好发展成一门职业的却少之又少。

  我从小的爱好就是电影,我把它当成一门职业,这就是我为什么选择做电影。”

  戚昊这个算是实话实说。

  在没有系统降临之前,他也特别喜欢看电影。

  小时候家里条件还可以,他和爸妈的斗智斗勇就是偷偷地看碟片。

  为了不被发现,他甚至还研究出来很多办法给电视机降温。

  “可是…你不是应该把事业做大做强吗?”

  年轻人没办法理解。

  他们觉得戚昊在浪费时间,当你财富到了十亿美金,就应该奔着百亿美金去赚,而不是在电影行业小打小闹。

  “有人算过我今年的电影总票房是多少吗,大概相当于多大规模的企业营收,回头算好了告诉我一声。”

  戚昊真不是非得装这个逼。

  主要是他也没办法解释他的投资理念,投资的事情就没必要拿出来说了。

  只能把电影包装的更高大上一些。

  总体来说,作为十亿美元身家的戚昊,在湾湾大学并没有受到多少刁难。

  不管是明星的偶像,还是财富的偶像,大部分人都将他视为偶像。

  第二天的金马奖,戚昊如愿拿到了影帝奖杯。

  这一趟终于没有白来。

哎呦文学网    成影帝了,系统才加载完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