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朱应要改革科举。
朱元璋与朱标并不奇怪,毕竟之前就已经说过这事了。
“你直接说除了科举,你还要施行什么国策吧。”
“今年赋税比往年更多,国库内也有足够的钱粮。”朱元璋笑着道。
“很多事情要做。”
“科举改革是一步。”
“还有官道,水利,甚至是民间的教育,这些都需去做。”
“对了,还有军队的改变。”
“以后我大明要的不仅仅是防守之师,更是扩张之师。”
“总之。”
“从今天起,我要着重开始布局了。”朱应笑着说道。
从此间话语之中听起来十分的随意,但朱应所说的国策如果真的落于实处,绝对会引起真正的国本蜕变的。
“真不知道你脑子怎么长得,哪里来的那么多点子。”朱元璋也是十分感慨的说道。
“雄英。”
“你有什么想法就去施行,我会传令六部,让他们听从你的调派,无论你做什么,全力支持。”
“你如果无暇去亲自处置,我就去督办。”朱标直接表态道。
“爹,谢谢你。”
朱应看着朱标道谢了一句。
“父子之间,无需如此。”朱标笑了笑,一摆手。
“对了。”
“老头子。”
“你是不是以前还拟定了一个不征之国?”朱应回过神来,看着朱元璋问道。
“以前的确是让礼部拟定了,原本也就在这两年要颁布的,不过看你的意思,这不征之国应该就不该存在啊。”朱元璋立刻就明了了意思了。
“我要一统天下,这所谓不征之国如果真的被你老颁布了,那就束缚了我大明的手脚了。”朱应直截了当道。
“以前。”
“咱想着这不征之国,根本也是为了大明能够稳妥发展。”
“在咱看来,只要解决了北元,大明就可以不动兵戈,安然发展自身了。”
“咱对你爹的期望就是汉文帝,以文治仁德为本,对于周边的这些小国自然是以安抚为主,这不征之国一定,自然可以让他们归附,不再扰事,也让我大明在边境的驻军少很多,少了许多军费。”朱元璋缓缓开口道。
作为开国皇帝。
可以说。
朱元璋为后代,为了下一代皇帝,已然是考虑了很多了。
只要这不征之国定下,大明边境绝对可以获得长久的一种安宁,于大明而言,于大明守城之君而言,意义不凡。
只不过。
饶是朱元璋再如何想也没有想到,自己孙子会是一个开疆拓土之君,而且还是真正的志在天下,并非单单的华夏故土。
当然!
朱元璋自己在看到了天下地图后也是开了眼界。
如若能够让大明疆土真的遍布整个天下,那将会是何等壮举?
而现在。
除了帝王的野心外,还有一个,那便是朱应所言,复活他的妻子。
虽然这个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但对于朱元璋来说便是希望,让他能够在晚年再拾取雄心的希望。
他相信朱应说的,更相信自己妻子能够复活。
为了此。
朱元璋也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来。
只要能够再见到自己的妻子。
“老头子。”
“我始终坚持一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对于这些番邦异族,未来就让他们永远臣服在我华夏的脚下吧。”朱应淡笑了一声。
对于这些。
对于那些番邦异族的嘴脸,前世朱应可谓是见到了无数,不将他们彻底打趴了,让他们臣服在脚下,那朱应就枉活这一世了。
“反正你要做什么就尽管去做。”
“咱全力帮你。”
“反正最后有什么烂摊子都是咱与你爹去收拾的。”朱元璋笑了笑。
“好了。”
“今天是赋税之事,暂且不扯那么远了。”
“最近允熥怎么了?一直不见人?”朱应看向了朱标问道。
恢复了记忆之后。
对于朱允熥,自然不是曾经那种陌生,而是真正有了兄弟之情了。
对于这个亲弟弟,朱应自然是在乎的。
“允熥还在与孤闹别扭。”
“如今或许也只有你去劝才能让他明白了。”朱标叹了一口气。
“怎么了?”朱应不解问道。
“我要给允熥指一门婚事,可这小子偏要娶他随身宫女,就是你当初留在他身边的宫女,云雨。”
“这宫女或许并无不好,这些年也是一直尽心尽力的照顾着允熥,但终究是宫女出身,而且关键还比允熥大了七岁,我说让他纳为妾室,可这小子着了魔要娶这宫女为正妻。”
“这要是传出去,岂不是闹笑话了?”朱标有些无奈的说道。
“允熥身边的那个宫女吗?”朱应回想了一下,当初自己的确是给朱允熥安排了一个宫女照顾。
“如若允熥愿意,那就由着他去吧。”
“以前玉儿还是商贾之女呢。”朱应笑了笑,并不反对朱允熥迎娶这个云雨。
毕竟这么多年来。
云雨一直陪伴在了朱允熥身边,忠诚也是得到了印证,并没有背叛。
而且还是在整个东宫都被吕氏掌控的情况下。
这个女子,不错。
“这?”
朱应一开口,一下让朱标都有些不知如何了。
毕竟原本他想着朱应也会反对的,毕竟云雨只是婢女,身份太低了,朱允熥可是公子,还是嫡子,更是皇太孙的亲弟弟。
“儿孙自有儿孙福。”
“既然允熥选择了,便由着他来吧。”
“这些年他被吕氏打压太过,如果没有这云雨,或许允熥也真的坚持不下去。”
“成全他们也是成全了允熥的心。”
“再而,有我在,难道还要通过联姻来笼络大臣吗?”朱应笑了笑,再次开口道。
一旁。
朱元璋也是点了点头:“雄英说得对,儿孙自有儿孙福,就由着允熥去吧,这也算是这些年对他的弥补了。”
“说到底。”
“咱朱家以前的身份也不是多高,所谓门户之见也不要在咱朱家出了。”
听到两人的话。
朱标在思虑一刻后,也是点了点头:“好吧,你们都同意了,我反对也无用。”
“只不过。”
“雄英。”
“允熥如今也有十几岁了,该开府了,你准备让他去做什么?”朱标看着朱应问道。
“先将允熥丢给他舅姥爷去训一训,让他从军。”
“他日我对外出征,他就跟在我身边吧。”
“除此外,成全他与云雨的事情暂且不要告诉他,我正好以此作为他的激励,让他学会什么是担当,什么又是责任。”朱应笑着说道。
“好。”
“等一会就让允熥去见你。”朱标点了点头。
相比于他这个做父亲的去说,朱应还是能够更好说话的。
毕竟从小就是朱应在照顾他。
“老十二和老十七已经在应天这么久了,你还不见他们吗?”朱元璋忽然开口道。
因认祖归宗大典,号召天下藩王来见证。
四个被关入了宗人府。
其他的都被遣回了封国做吉祥物去了。
但惟独老十二还有老十七留了下来。
因为在当日藩王包围府邸时,他们没有参与,更是派人来报信。
“正好等下允熥来,也叫上他们一起。”朱应笑了笑,说道。
随后。
朱应又似笑非笑的看着朱元璋:“老头子。”
“龙生九子,子子不同。”
“在你的这些儿子身上,我也算是见识到了。”
“老十二和老十七也算是里面极为正常的。”朱应打趣道。
“你这臭小子滚一边去。”
“还调侃起咱来了。”朱元璋没好气的骂了一句。
“哈哈。”
“你老就慢慢的处置政务吧,我也回府去了。”朱应笑了一声,直接转身向着殿外走去。
“这小子。”
对于朱应几乎每次见面的一怼,朱元璋都已经快免疫了。
“爹。”
“我们还是看看应天府详细税收,查漏补缺吧。”朱标则是十分兴奋的说道。
“好。”
朱元璋也回过神来,点了点头。
太孙府!
正殿。
“如今新型科技的成果如何了?”朱应看着刘磊问道。
“回殿下。”
“除了已经成功建立工坊制造的玻璃,香水,蔗糖,精盐,肥皂等物外。”
“水泥已经成功研制,混泥土也已经成功。”
“只需要殿下下令就可以批量制造。”
“这些需要的材料并不难寻,很容易找到。”
“兵器方面,无烟火药,已经初步研制完成,还需要进行多次试验。”
“复合弓已经成功制成,如今正在批量制成品。”
“至于红衣大炮也已经初步制成,还需经过试验。”
“燧发枪,如今也已经初步完成,也需经过试验。”
刘磊恭敬向着朱应禀告着暗地秘坊内的科技制造情况。
听到这些。
朱应脸上也是露出了一抹满意的笑容来。
可以说。
自己通过宝箱获得的科技,通过其中的难度而划分多少人来研制,毕竟自己得到的那些科技每一个都是有着详细的图纸,或者是详细的材料表,但真正想要制成也需要时间。
毕竟这一部部的科技就是秘籍,也需要吃透的。
所以。
如今朱应就是花费重金在吃透这些新科技,虽然这写或许也算不上真正的科技,但在这个时代而言,无疑是一场变革。
而这些负责研究的人都是朱应养的匠人形死士,虽然不善搏杀,但同样也是重金养着来培养。
价值不凡。
一旦研究透了,便有重赏,而且还能够单独成为一个工坊的大掌柜。
“不错。”
“看来你督促也有功啊。”
朱应对着刘磊夸赞道。
“殿下过奖。”
“属下只是照看了一些,那些东西属下可不懂,只能帮忙调动。”刘磊恭敬的回道。
“去告诉那些成功研制出的匠人们。”
“主事赐予一百金,副手皆赐予五百银,家人全部迁徙至应天来,孤赐他们房子,让他们团聚。”
“同时,也让他们准备好,孤随时让他们出来开设工坊。”朱应对着刘磊交代道。
朱应用人。
忠诚为上。
这是首要。
其次便是能力。
只要你做出了功劳来,那朱应就会重金来赏赐。
无论哪个时代,你好说说的再多还不如实质性的恩赏,这才是根本。
“属下领命。”
刘磊恭敬应道,随后便快步走出了大殿。
“水泥,混泥土。”
“这两个已经研制成了,接下来就是要建造一个大型的水泥和混泥土工坊了,先行将整个应天修建,然后再逐步推行开来,用来修路。”
“各个府域的驰道都用上了混泥土,那就可通天下。”
“还有复合弓,更为省力,威力更大。”
“以后要是全军的弓箭手都武装了复合弓,这等战力谁能及?”
“还有红衣大炮和燧发枪。”
“这个更是跨时代的,再配合上无烟火药,那就是绝对是真正跨时代的大杀器。”
回想起刚刚刘磊禀告的各种科技成果,朱应心底都忍不住的畅想了起来。
如今只是初步制成,可一想到未来这些科技全部都施行了下来,那究竟是何等场面,朱应自己都想不到。
正在这时!
“殿下。”
“湘王,宁王,还有允熥公子来了。”
肖汉快步走来,恭敬禀告道。
朱应回过神来,立刻道:“让他们进来。”
“是。”肖汉快步离开大殿。
不一会。
朱柏,朱权,朱允熥三人缓步走入了大殿内。
只不过在入殿后,三人都显得有些拘谨。
“参见皇太孙。”
三人都十分恭敬的躬身行礼。
显然。
无论是朱柏,朱权又或者朱允熥,都被这几个月来,朱应的手腕和魄力惊到了,也震慑到了。
哪怕是最亲的兄弟,朱允熥也是生出了一种畏惧感来。
毕竟虽然知道朱应是他亲大哥,亲兄长,却没有真正的亲情。
而朱柏与朱权也是如此,虽然小时候与朱应交好,而且关系也是极近,可朱应通通都不记得了。
看着三人拘束紧张的样子,朱应自然是能够想到的。
那些藩王一来,自己就连续囚禁了四个,并且废了他们的王爵尊位,还将他们的后代贬为了庶人,这对于所有藩王而言,都不可能不怕的,哪怕是昔日亲近的人。
而且。
他们三个现在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恢复了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