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推荐:
很快许临就见到了宁玉涵的爷爷奶奶。
爷爷奶奶都是老实巴交,同时热情好客的老一辈。
进屋后,爷爷奶奶就招呼许临吃午餐。
不多时,宁玉涵的大伯夫妇俩也下来了,要认识一下许临。
宁玉涵说,她大伯一家住在村里的另一个地方,也就是在山脚下。
之前宁玉涵说过年还要清理后山的草木,因为后山就是他们这个小家族的。
下午的时候。
宁玉涵带许临去老屋上面看。
原来山脚下就是一间瓦房泥砖大屋子,再往下就是一栋平顶楼,也就是大伯的家。
“你大伯家有几个孩子?”
“四个!两个堂哥两个堂姐,大堂姐已经嫁人,两个堂哥和另一个堂姐都已经出去工作了,过段时间才放假。”
“那堂哥堂姐读书怎么样?”
“大堂姐没上过大学,高中毕业,大堂哥是二本,二堂哥和堂姐都是一本。”
“那你这个家族挺厉害的,村里就六个一本,你这里都占了两个了,还有你一个重点大学。”许临惊讶道。
“我们家都知道要努力读书!”
宁玉涵表示。
“我觉得不是,有时候看基因的,有的人,他天生就知道要努力学习。”
许临还对被他抱着的岁岁安安说:“岁岁,安安,要努力学习知道吗?”
小孩子还是三观塑造阶段,普通人家的小孩成长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三观。
如果是富裕人家的小孩,那又是另一套三观了。
“姐夫,我会努力学习的!”
“姐夫,我也会的!”
两个小孩都很认真。
许临看向一旁的宁玉涵:“岁岁和安安,是明年九月上小学?”
“对!”
宁玉涵点点头。
“明年我看看,把岁岁和安安弄去端州那边上小学,起码上个很不错的小学,到时候学习环境也能更好。”
“啊,不用吧,太麻烦了。”
宁玉涵知道许临又要出钱了,这样总是让许临出钱,她都不知道怎么办。
许临不以为意,只是道:“在县城上小学,周边的同学很多都是农村背景的父母,他们教育小孩未必能有叔叔阿姨教岁岁安安那么好呢。”
岁岁和安安都不像农村父母养大的小孩,两个孩子干干净净的,流鼻涕了还知道用纸巾,不会用衣服袖子或者领子,所以他们的衣服以及整体的面貌都干干净净,别小看这种小动作,对于四五岁的小孩来说,这可不不得了。
许临继续道:“综合素质和经济条件正向挂钩,也就是经济条件越好,综合素质越高,这是基于大样本进行讨论,我们不讨论个例,比如好大学也有人渣,这很正常,但好大学出来的人,综合素质会优于普通大学乃至没上过大学的人,这也是基于大样本讨论,我们不讨论幸存者偏差,学姐,你说是不是?”
“是。”宁玉涵点头。
大样本,是统计学的基础,样本太小,没有讨论意义,幸存者偏差更不值得讨论。
许临:“所以岁岁和安安,要去很好的小学去上学,到时候小学毕业,直接升学到当地同样很好的初中,这样,高中之前的学习环境就有保障了,前面基础好,高中就可以上很好的学校,听我的就行,再说也花不了几个钱。”
“那好吧。”宁玉涵抿了抿嘴。
“岁岁,安安,明年上小学了,会数数没?”
“会!”
岁岁就开始掰手指头:“1、2、3…”
他最后,竟然数到了二十五。
“姐夫,我厉害吧?”
“真聪明!”
许临知道,俩兄妹今年才上的幼儿园,目前才四岁半。
“安安呢?”
“姐夫,我会九九乘法表哦!”
“哦?九九乘法表?”
这可不得了,许临来了兴趣,问道:“11多少?”
“12呢?”
许临继续问下去,他挑着问的,而且,许临还会打乱顺序。
“86呢?”
“95呢?”
“安安聪明哦,小学二年级的内容都会了。”
许临又提点高难度:“81÷9呢?”
接着许临又问了几个除法,都是乘法表上面的结果,反过来问,而安安能全部回答出来。
“学姐,你看岁岁安安这么聪明,不去好的小学就可惜了,垃圾小学的阈值太低了,成绩最好的学生放好的小学可能就是差生。”
许临兴致勃勃:“所以学姐,就这么定了。”
“你拿主意就行,我听你的。”
宁玉涵再次点头。
“走,我们进老屋里面看看。”
“嗯嗯,跟我来吧!”
宁玉涵打开了老屋的木门。
迎面而来的就是一阵鸡屎的味道。
其实就是宁玉涵爷爷还有大伯晚上把鸡放在这里过夜,这在农村也正常,不然晚上鸡放哪里?
“姐夫,看笼子里有大公鸡!”
岁岁指了指其中一个鸡笼,许临看过去,只见里面确实关着一只阉过的公鸡,而且很大一只。
宁玉涵提醒说:“我爷爷昨晚发消息说你今天要来,这是拿来今晚宰的。”
许临现在上门,按照这边的习俗,晚上肯定得大餐的,而且要有鸡。
这种农村家养的鸡,可不是城市里面的激素鸡能比的。
“那今晚有口福咯!”
许临笑道,“岁岁安安,今晚吃大公鸡好不好?”
“嗯呢!”
“吃大公鸡!”
老屋这里采光不是很好,屋里面暗暗的。
一切都已经很旧了,有个大几十年的历史。
但有些东西还在运作,比如墙壁上面古老的摆钟,和老屋一样已经很古老,这种摆钟,隔一段时间扭一下就能继续工作。
宁玉涵说,这个摆钟在她没出生之前就已经在了。
“咦?上面还有燕子吗?”
许临看向墙壁上面的燕子巢穴。
宁玉涵摇了摇头,“有个十几年没有燕子了,我很小的时候就没了。”
许临嗯了一声,也没多说什么。
燕子是一种很神奇的鸟类,专门找人多的地方筑巢。
如果这个家庭有燕子筑巢,那这个家族就人丁兴旺,反之,孤零零没什么人的,燕子也不会来,燕子不入寒门,寒门,不是说穷人家,也不是说所谓的落魄贵族,而是没什么人气的家庭。
许临外公家现在还有燕子,外公说,家里得有福气,燕子才会来,不然燕子路过都不看你这家一眼,所以外公家的燕子巢,外公看的很重,谁都不能戳掉,甚至现在,哪怕外公已经有点老人痴呆了,他还记着燕子巢。
在老屋这里待了十几分钟,许临他们就离开了。
现在时间还是下午。
许临就提议在村里走走,于是宁玉涵就负责带路。
这个村子不大,随随走走就走完了,和别的农村差不多,没什么特点的,只是许临初来乍到,觉得新鲜。
而眼下才一月中旬,距离过年还有差不多一个月,这个时候很多打工的还在外面,村里也不那么热闹,都是老人妇女小孩居多。
年轻人也有一些。
下午四点多。
许临他们回到家里。
这时爷爷从老屋上面把大公鸡给抓下来了。
宁海峰是两兄弟,另外还有两个姐妹,也就是宁玉涵的两个姑姑。
在农村,老人基本上都是跟着小儿子生活,大儿子会分家出去。
宁海峰这边,热水已经烧好,准备宰鸡。
“小临,回来了?”
“嗯嗯,和涵涵在村里逛了一下。”
许临问道:“叔叔,准备杀鸡了吗?”
“是啊,准备杀鸡了,小临想吃什么做法的鸡?”
“白切鸡怎么样?这边挺有名的。”
“白切鸡也行,我们就做一半炒,一半白切鸡!”
宁海峰抓着大公鸡,笑着说:“这只鸡有个七斤多!”
“叔叔,我们一起来吧!”
许临撸起袖子。
“小临,不用你忙。”
“没事,叔叔,我抓一下就行,我平时在老家那边,也这样。”
许临已经过来,跃跃欲试。
宁海峰见盛情难却,说:“行,你帮忙抓一下。”
于是翁婿两个,宁海峰负责拿刀放血,许临负责抓着大公鸡的双脚和翅膀。
岁岁和安安两个小孩,也不怕这个,还在旁边看,就是身为女孩子的安安会捂着眼睛,岔开一些指缝来看。
后面的拔鸡毛和处理内脏的工作,许临也有帮忙。
许临虽说在城市里面长大,但他老家确实农村的,这些简单的工作,许临自然会做。
眼下上门,他一直站着,也不合适。
另一边。
“对了涵涵,我们家里没酱油了,去小卖部买一瓶吧!”
宁海峰看向女儿。
“哦哦,我这就去。”
宁玉涵便出门去了小卖部。
距离许临来到这个村子已经过去了五个多小时,很多人都知道村里来了个生面孔,是宁玉涵的男朋友。
宁玉涵是谁?村里很多人不知道,一说海峰家的女儿,大家都懂了。
多年前,吴秀琳这种大美人嫁给了宁海峰,后面女儿也长的跟个仙女一样,越长大越发亭亭玉立、容貌非凡。
现在,宁海峰家里的小儿子小女儿也一样,和村里别的小孩压根不在同一个水平线,别人都是标准的农村小孩,哪怕一些父母已经进城了,孩子生活条件好,但就是比不上岁岁和安安俩兄妹,宁海峰两个小孩实在太特殊,长的特别好看。
不多时,宁玉涵来到了小卖部。
现在小卖部很多人,妇女居多。
有个女人就用白话问她:“玉涵,你男朋友的两百几万啊?”
中老年不认识许临的车,但一些年轻人知道,众人前面看到了大操场这里停了一辆保时捷帕拉梅拉gts,都给镇住了。
这村里最好的车,五十万不到,那人还是在外面当小老板的,只是过年和清明回来。
但现在,一个外来的年轻人,开了一台两百多万的车,属实吓人。
刚才小卖部里面就在讨论这个问题,说海峰家的女婿,非常有钱,海峰的女儿找了个很有钱又帅的男朋友。
而且许临身高一米八七,在这个村子里面,年轻男生都没有比他高的,南方这边,整体身高偏矮一些,本地土著能上一米八的比例很少很少,一米七多已经很高。
许临在这里,就是城市里面标准的高富帅。
所以引发众人的震惊议论。
先不说别的,就两百多万的车,把小卖部这群人给彻底镇住了。
所以人们忍不住问宁玉涵。
“我也不清楚。”
宁玉涵对别人的提问,像这种涉及钱的,她都是不张扬的。
因为被人一直问,宁玉涵快速买了酱油就回去了,也不管别人怎么问,宁玉涵就说不知道不清楚。
等晚了点。
一个小时后。
夜幕即将降临,许临下来买饮料。
这时小卖部的人少了,因为大家都回去忙自己的事情。
许临买饮料的时候,店长就用白话问他:“你的车听说两百几万?”
“嗯。”
许临直接点头。
许临不像宁玉涵,宁玉涵很低调,不露财。
但许临不同。
农村的社会运行机制和城市的社会运行机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农村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人际关系复杂又简单,在旧社会,你家里有两个儿子以上,而且这些儿子也不是被打了都不还手也不还口的老实人,而是头脑精明,简单来说跟个精神小伙一样,那这一家人肯定不会被欺负。到了现在,在农村其实也差不多,不过随着经济发展,又多了点东西,现在,儿子在外面混的好,在村里别人就看得起。
许临问过宁玉涵,这个村子,只有两个大姓,一个姓黄一个姓李,人家一个姓里面,都是亲戚,只有宁家是两户人,宁海峰一家,宁玉涵大伯宁海金一家。
平时一个村子众人和和气气,但如果涉及利益问题,肯定会对自家的姓氏偏袒,这些东西都很现实。
所以,许临会说自己的车很贵,相当于告诉别人,宁玉涵这一家,后面有人撑腰。
“犀利喔!两百几万!”
店长很震惊,在想两百多万是多少钱,属实让他不淡定了。
许临买了饮料就离开了,而今晚之后,村里都知道宁海峰家的女婿,是开着两百多万的豪车的有钱人,众人都在讨论。
来到吃饭时间。
今晚吃饭很热闹,除了宁玉涵家里人,还有大伯大伯母也在,一共十个人,开了一张大圆桌。
南方农村吃饭不讲究排位,主位什么的都没有,找到位置坐就行。
晚餐其乐融融,都是聊些家常话题,只不过许临是主角,大人们都看着他。
吃饱后,大伯两人在宁玉涵家里待了一个小时就回去了。
“老公,洗澡!”
“这里洗澡你习惯吗?”
宁玉涵担心许临不习惯。
她家没装热水器,还是烧柴的。
宁玉涵现在就拿着一个水桶给许临装快烧开的热水,等会再冲冷水进去,调成适合洗澡的热水。
“刚才我都说了可以洗冷水,你又让我洗热水。”
“会感冒了,现在天气冷!”
“二十多度,冷啊?”
“现在十八度,要洗热水!”宁玉涵强调。
“好吧,洗热水。”
许临接过水桶,“我拿就行。”
“你等我先装一部分热水,不然你不会。”
“行。”
宁玉涵给许临装了小半桶水,等许临把水桶提进洗澡房,宁玉涵也跟着,在里面开水龙头帮许临调水温。
“就是有点麻烦,不知道你习惯不习惯。”
宁玉涵一边说道。
“都可以,我又不娇贵。”
“嗯嗯。”
“行了,我先洗澡。”
“那你快点洗,这里不用花洒出热水,很容易感冒。”
宁玉涵离开前帮许临关上了门。
许临在里面简单洗了头发加洗澡,其实一桶水都不够他用,许临还开水龙头洗了冷水。
十分钟后,许临出来,宁玉涵就带他回二楼的房间吹头发。
“学姐,快点洗澡,准备睡觉。”
“哼,没那么快。”
宁玉涵白了他一眼。
不多时,宁玉涵也去了洗澡,不过半个多小时后她才回来。
因为她还和吴秀琳一起,帮弟弟妹妹洗澡,两个小孩才四岁多,还远不至于到学会自己洗澡的时候。
“学姐,睡觉!”
见宁玉涵回来,许临一把搂着对方,刚洗完澡的宁玉涵香喷喷的。
“别干坏事,这里隔音太差。”
“这个我知道,我就抱着你睡觉。”
“嗯嗯。”
宁玉涵伸手关了灯,缩在许临怀里。
“许临,习惯吗?”
“稍微有点不适应,不过没什么。”
“你后天要走吗?”宁玉涵伸手抱着许临,呼吸着许临身上很好闻的气息。
“对,后天上午走,回一趟江都,后面再去省城找我妈,不确定什么时候回我家。”
“嗯嗯。”
宁玉涵点点头,后面她欲言又止。
“怎么了?”许临问她。
“我…我能去你家吗?”宁玉涵忐忑不已。
“可以啊,找个时间,我带你上门。”
“嗯嗯!”
宁玉涵笑靥瑰丽,灿若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