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 就在孟珷刚刚逃回水寨之际,赵朔麾下十个汉军八旗万户,已经如泰山压顶一般,来到了小樊安阳滩附近。其中,汉军正红旗两个万户威压小樊洲南岸的旱寨,正蓝旗两个万户威压小樊洲北岸的旱寨。
这两个旱寨孟珙经营多年,比一般城池的防御绝对不弱,不打造攻城器械是不可能攻下来的。
但是,汉军仅仅威压也就够了。只要这两个旱寨不敢抽调兵力,对水寨进行支援即可。
如果七日内,赵朔的水师把小樊洲水寨攻下来了,那当然是最好。如果攻不下来,这些陆军也把攻城器械打造的差不多了,先破小樊洲北侧的旱寨,再通过安阳滩和水军一起攻打小樊洲的水寨。
另外,还有六个万户在小樊洲东南方向十里列开了阵势。
那意思是很明显的,孟珙若是敢出动大军来救小樊洲,就看看是他的襄阳精兵厉害,还是赵朔的八旗威风!
简而言之,襄阳再难打又怎么样?
赵朔的大军有着兵力的优势,有着野战的优势,更有着骑兵机动的优势,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有足够的耐心将他的外围据点一口口的吃掉。
当然了,对于赵朔来说,无论是水军破寨,还是水陆两军联合破寨,没有多大差别。他的布置到了如此地步,已经是赢定了。但是,对于张世杰来说,能不能单凭内河水师的力量破小樊洲,可是大不相同。
“把得胜船,调上来!”
“是!”
汉军一切准备就绪,张世杰一声令下,十艘巨大的战船被从后方调到了最前。
然后,张世杰又调兵遣将,每艘得胜船上安排了两百名海军正红旗的战士!
十艘“得胜船”上,就是两千名海军正红旗战士!
要知道,他这两万多人的内河水师,正红旗战士才三千人。刚才经过一场鏖战,仅剩下两千六百多人了。完全可以说,张世杰为了一战攻破小樊洲水寨,下了血本。
“冲啊!杀啊!”
“攻破小樊洲水寨,就在今天!”
“先登者,赏两个前程!”
十艘得胜船的将士,疯狂呐喊着,如离弦之箭一般,向着小樊洲水寨急速前进。
“快快快!床子弩,发射!”
“猛火油,准备!”
“放砲!快点放砲啊!”
“他们那邪火太恐怖了,别让他们靠近水寨!”
“准备!救火队准备!”
宋军刚经过一场大败,惊魂未定,发出了阵阵惊呼。
他们一边不断发射着远程武器,阻止着赵朔水师的前进,一边分出部分人力准备好了救火队。
毕竟,整个水寨虽然坚固,还用铁链封锁了水道,只容己方船只进出。
但是,赵朔大军的希腊火太恐怖了。
小樊洲整个水寨是由十数万根巨木组成。
如果被一把大火引燃了,简直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没用的。
张世杰根本就没打算,用普通火攻,破了小樊洲的水寨。
他还有一个秘密武器。
那就是这十艘“得胜船”上的“得胜桥”。
所谓“得胜桥”,就是古代西方罗马“乌鸦吊桥”的改良版。
一千五百多年前,罗马与迦太基争霸,罗马人都是一群旱鸭子,水战不是迦太基人的对手,就发明了这种水战利器“乌鸦吊桥”。
这种吊桥宽一米二,长十米九,吊桥的前端有一形似乌鸦鸟喙的重型铁钉,两侧设有小栏杆,装置在船只上,利用船头的滑轮和帆杆使吊桥得以升降。
当吊桥下落时铁钉可以刺入敌船的甲板,使得两船相互固定,从而为罗马士兵进入敌船提供通道。
于是乎,罗马人通过这种吊桥,将水战变成了陆战。利用陆军的优势,取得了米拉海战、萨尔赛、廷达里斯、埃克诺穆斯角海战等知名战役的大捷。
当然了,这种“乌鸦吊桥”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因为船首的吊桥太重,改变了船只的受力平衡,在汹涌的大海中很容易会因为风浪而沉没。
渐渐地,随着罗马海军真正崛起,乌鸦吊桥逐渐在罗马海军中消失。
不过,这种海战吊桥的思路流传了下来。
赵朔西征俘虏了太多的各种西方工匠了,自然有人知道这种乌鸦吊桥的思路。
张世杰深受启发。
海上乌鸦吊桥的劣势,的确太明显了。
但是,在风平浪静的内河中呢?
而且,他也没打算用乌鸦吊桥当接弦战的利器来用,以内河水师的实力完全用不着。
他准备来当云梯用!
一个个乌鸦吊桥,就是迅速搭建的云梯,正好用来攻破敌军的水寨。
现在华夏的技术水平,可比一千五百年前的罗马强多了。
张世杰在水师大船上装置的乌鸦吊桥,足足有五丈开外,
他嫌弃“乌鸦吊桥”的名字太晦气了,改名“得胜桥”。
装备了“得胜桥”的战船,命名为“得胜船”。
嗖嗖嗖!
十艘得胜船的三弓床弩在发射!
轰轰轰!
震天雷在通过抛石车,向着小樊洲水寨倾泻而来。
与此同时,这十艘得胜船也在承受着小樊洲水寨的远程打击。
近了!
越发近了!
吱扭扭 在绞索和滑轮的作用下,十架五丈有余的“得胜桥”高高竖立起来。
“啊!那是什么?”
“云梯吗?北军中这么长的云梯,竟能在船上竖立起来!”
“完了!恐怕水寨守不住了!”
“北军水师的古怪武器,实在是太多了啊!”
“恐怕北方赵官家,确实是天命所归!”
宋军刚刚经过一场大败,本来士气极低。眼见赵朔的内河水师又拿出了一种神秘武器,更是士气降到了极点,发出了阵阵惊呼。
咚咚咚!
随着宋军阵阵惊呼,十个得胜桥的重型铁钉已经死死钉在了水寨上。
两千汉军正红旗的将士,顺着“得胜桥”,向着宋军水寨恶狠狠杀来。
宋军节节后退!
“哈哈!成了!”
张世杰见状哈哈大笑,道:“压上!全军压上!破小樊洲水寨,就在今天!”
两万水师,向着小樊洲水寨蜂拥而来!
孟珷此时却没有在前线指挥,剩下的三千来人的正规军,也只有五百多人放在前线,两千多人已经上了战船,要不然宋军的士气也不会崩得这么快了。
因为,他一方面准备坚守水寨,一方面做好了随时开溜的准备,
毕竟,他四哥孟珙给他的命令,就是能胜则胜,不能胜则守,不能守则走。没有必要将宝贵的正规军消耗在这里。
“走!快走!”
孟珷得知前方的战况后,马上就做出了决断。
他急匆匆率领众亲卫,上了自己的旗舰。
眼瞅着亲卫们砍断了揽绳,孟珷才长松了一口气,在五个亲卫的护卫下,来到了自己的指挥舱。
只要船只开动了就好,这里距离襄阳才二十里,还逃不过赵朔水师的追杀?
至于到了襄阳怎么办,那就是四哥孟珙的事,不劳他操心了。
不过——
“诶!不对啊!”
孟珷赫然发现,他的旗舰的方向,不是襄阳的方向,而是前线的方向!
孟珷赶紧道:“刘德,快去看看,怎么回事?怎么船行的方向,搞反了?”
“反了?我看看…没有啊…动手!!”
刘德话音刚落,四名亲卫一拥上前,已经将孟珷死死压住。
“你…你们…”
此时孟珷再傻也明白发生了什么了,大呼道:“反了!你们竟然反了!我孟家待你们不薄啊!你们为了自家的荣华富贵,竟然要把我卖给赵朔!”
“五将军,别白费力气了。”
刘德微微躬身,道:“整艘船上的弟兄们已经商量好了,今天就投了北方的赵官家。现在您就是叫破喉咙,都没有任何意义的。至于说,孟家待我们不薄?这个我们承认。要不然,我们就不是要擒下您,而是提着您的脑袋投降了。”
“你…你们为什么要反?”
刘德道:“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荣华富贵。的确,你们孟家,是待我们不薄。但是,那有什么用?大宋朝廷,待我们如何?奸相魏了公害死了曹世雄,四将军还不是得打落了牙齿和血吞,他能为曹世雄做主吗?”
“有朝一日,朝廷动到兄弟们的头上,四将军又能为我们做主吗?”
旁边一个叫李非的侍卫道:“北方赵官家,也是太祖血脉不是?都是太祖血脉,我们给谁卖命不是卖命?”
刘德缓和了一下语气,道:“还有,五将军,您真觉得,这南方赵官家还有前途吗?以前,人们都说什么北人擅马,南人擅船。可是,今日一战,我军的表现如何?”
“人家赵朔大王的水师,有那恐怖的火焰武器,还有那种奇怪的吊桥武器。只用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攻破了我们小樊洲水寨。接下来,襄阳的前途如何?大宋的前途如何?我们可不愿意为宋国陪葬!”
“还有,四将军的前途如何?孟氏家族的前途如何?五将军,您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孟家考虑吧?”
然而,孟珷依旧摇头,道:“呸!乱臣贼子,巧舌如簧!不管怎么说,我也不会投北方赵官家的,你们就死了那条心吧!”
其实,如果是赵朔破了襄阳,把孟家全抓了,孟珷说投降也就降了。
南北官家都姓赵,他对南宋朝廷也没那么赤胆忠心。
然而,这不是孟家还在襄阳吗?
孟珷的家眷还在襄阳吗?
如果他投降了,他的家眷怎么办?
让他四哥孟珙何以自处?
为了家族,为了自己的家眷,孟珷情愿一死!
所以,孟珷直到现在,依旧不肯投降。
当然了,他投降不投降,也改变不了他那些手下投降的决心。
大约一千大宋正规军,主动驾船投了赵朔的内河水师。小樊洲水寨仅有不到两千大宋正规军,逃回了襄阳。
到了当天傍晚时分,整个小樊洲水寨,已经完全成了赵朔水师的囊中之物,
然后,这些这水寨中巨木,就成了汉军的攻城器械的原料来源。
没用五天时间,汉军就开始攻打汉江两侧的旱寨,三日后,两座旱寨全部被汉军攻破。
然后,汉军开始攻略襄阳城外其他要塞。
两个月后,襄阳城外所有要塞,全部落入赵朔的手中。
赵朔甚至命人在襄阳以南的汉水中定下无数木桩,名曰“撒星桩”,阻碍船只的通行。如此以来,除非汉水突然涨水,大宋的水师已经无法通过水路救援襄阳。
此时整个襄阳和樊城,已经被赵朔三十万大军围的针扎不透,水泄不通。
然后,才有大嗓门的军士,在城下喊话。
“孟珙将军,快投降吧!”
“襄阳已经被围死了!别说人了,连鸟都无法出入!”
“城上的兄弟们,劝劝孟将军啊!王坚投了王上,王上就饶了被俘的所有忠顺军!”
“孟将军若是主动投降,不但对所有俘虏士兵不执行十中抽二而杀之令,还饶过襄阳所有将士!”
“别再负隅顽抗了!王上十分看重孟将军,十分看重襄阳将士啊!”
一声声大喊,传入了襄阳城内。
守小樊洲水寨的宋军,那么容易出现主动投降之事,宋军的军心士气可见一。
赵朔大军的劝降声一出,襄阳大军顿时军心浮动。
孟珙本人倒是没什么,尽力安抚着襄阳守军的士气。而且,他也不觉得,襄阳现在确实有多么危险。
一来,襄阳本身的城防足够坚固。
二来,赵朔既然是当世数得着的军事大家,自然会围住襄阳后,进行围点打援,歼灭宋军主力。而不是急不可耐地将襄阳一口吞下。
孟珙判断赵朔现在不会主动攻城,让那些士兵喊话不过是为歼灭宋军主力后攻城做铺垫罢了。
现在的襄阳,还非常安全。
不过,魏了翁却着实慌了手脚,觉得襄阳城破危在旦夕。
而且,赵朔的劝降,只说要孟珙投降,可没说要他魏了翁投降。只说会宽恕襄阳守军,可没说要宽恕他魏了翁。虽然他也没想着投降,但是他堂堂的大宋宰相,这么没牌面的吗?
另外,宋军连番几次的投降,真把魏了翁吓怕了。
怎么?别人降得?孟珙就降不得?
他五弟孟珷的战船,可是主动行向着赵朔的军营!说孟珷没投降赵朔,谁信啊?
所以,魏了翁终于做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
“魏相公,你这是什么意思?”
某日,孟珙巡城回来,却发现包括他的母亲在内,孟氏宗族七十三口,全部落入了魏了翁的掌控之中。
“什么意思?当然是保证孟将军你的忠诚了。”
魏了翁眉毛微挑,拿出一份圣旨来,道:“这不仅是我的意思,也是陛下的意思!孟珙,你想抗旨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