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503章 破而后立,当有后福

  迂腐老臣苦口婆心滔滔不绝,连气都不带喘,谈起边境大骂梁越尽出为无耻之徒。又言宫殿被烧,洪涝天灾怕是上天示警。

  你一言我一语,就没半句是重复的。

  应乾帝找不到机会,没法弄死魏昭。

  他甚至连插嘴的机会都没有。

  隐匿在角落,凶器都准备好的几个黑影面面相觑。

  应乾帝头疼窝火,不愿再听。

  想要怒斥。

  可这些人越怒只会越来劲。

  偏偏又是那四个老的带的头。

  这个节骨眼内忧外患,打不能打,杀又杀不完。

  也不知过了多久,应乾帝耳朵都要起茧了。

  “行了,都退下,朕有事要和归之商议。”

  “圣上!臣等来此,就是一道出谋划策的!”

  应乾帝:…

  他气笑了。

  四个曾辅佐过先帝,太上皇的老臣过来,他不信和魏昭没有干系。

  再看其他文官。

  平时也气人,可到底知进退分寸,不敢以下犯上。便是御史台的几个,也是会看人脸色的。

  如今有人带头了,可了不得了。

  他阴鸷的视线落在魏昭身上。

  后者却做恭敬之状,慢条斯理作揖:“圣上有何吩咐?臣定然鞠躬尽瘁。”

  “什么死不死的,这话实在晦气。快别提了。”

  贤国公插话:“我们几个老东西还都活得好好的。哪轮到你的一个小辈?”

  不过,他微顿。

  “你们魏家子嗣,的确短命的多。”

  人呢,上了年纪,废话也多。

  他不由操心:“你母亲怪不容易。送走了你祖父,又送走了你父亲和小叔,下一个要是再送走你,只怕得受不住。”

  “你那岳父傅居也要喊我一声老伯。”

  “他是出了名的疼女儿,何况你那新妇才找回来。他多半会让女儿改嫁。”

  修平侯颔首认可。

  “你那新妇是不错,为了灾民忙上忙下,可见品行端正。她要是再嫁,想娶的人定不少。”

  贤国公为此,表示:“你祖父不怎么样,许是愧疚,这些年都不敢入我的梦,以至于我骂都没处骂。可你这个后生我却是满意的。日后她要是再嫁,我是愿意出面保媒的。”

  “妇人韶华易逝,岂可令其空闺独守,徒负青春?此非唯仁恕之道,你当明理达观,失圣贤宽厚之本。”

  魏昭:…

  可真谢谢你们啊。

  好在这些人,到底不忘正事,言归正传后,又是一大堆的引经据典,期间出谋划策时还产生了分歧,差点吵起来。

  如市井泼妇,聒噪之声震得殿梁积尘簌簌而落,嗡嗡然似千万只绿头蝇在耳畔乱撞,教人太阳穴突突直跳。

  应乾帝耐心彻底告罄。

  “朕身子不适,你们都退下吧。”

  魏昭恭敬退下了。

  其他人…

  还留着。

  一是担心帝王,二是都这个节骨眼了,身体不适也得撑着啊,您是帝王,这身上担子重不是应该的吗?为了百姓这几日没休息好更是应该的。

  圣上可以去榻上躺着,闭目养神等他们争执一个结果出来,不是吗!

  接连三日,皇宫没再传来应乾帝召见魏昭的消息。

  实在是灾情严重的地方更多了。而派去支援的援军尚未抵达,边境即将失守。

  抱朴坐在殿内,背靠刻着龙纹的柱子。

  他也不知哪儿来的筒签,摇了起来。

  啪嗒一声。

  有一根掉了出来。

  朱签出青筒,似有雷纹裂紫檀。前刻阴符犹带血,卦象生莲,化凶为吉。

  他捡起来。

  “前路虽险,然天意不绝,破而后立,当有后福。”

  “好签。”

  风声渐紧,街巷间私语如鼠啮。

  局势紧张再难可控,大晋百姓愈发怨天载道,都在指责帝王不仁,才导致苍天降难。

  天黑沉沉的,乌云密布,偶尔天际传来一两声闷雷,已分不清是黑夜,还是酝酿着一场暴雨。

  官衙前的安抚告示新贴又撕,浆糊未干处残留纸屑。

  狂风卷地,枯枝如骨爪般抓挠街上门房,似幽魂呜咽。

  “这鬼天气一天一个样,昨儿难得放晴,眼下怕是又要下雨。”

  老妪紧攥孙儿手腕,步履匆匆,踩碎一地枯叶,沙沙声里混着更夫的梆子,敲得人心头发颤。

  “走,快些回去。”

  四下不见行人。

  手里唯一提着的灯笼,也噗呲一声,被风吹灭。

  黑黝黝的,再也看不清路。

  “怪渗人的。”

  她摸索前行,絮絮叨叨叮嘱。

  “你偷拿钱本是不对,被你娘打也该,你倒好,气性像足了你爹!转头从家中跑出去。你娘身子本就不好,又急的不行。听阿奶的,回去后赔个罪磕个头。”

  八岁的孩童撅着嘴。

  “像爹不好吗?”

  “好什么?”

  “他们都说阿爹是顶顶有能耐的人。”

  “是能耐,当初他可是被魏家军挑中的人。”

  老妪骄傲又感慨:“魏家军待遇好啊。咱们家当年穷。你阿爷混账临死前欠下一屁股债,我一个妇道人家只能带着你爹东躲西藏,偏偏要债的穷追不舍。要不是你爹,咱们如何还清债款后上京安家落户?又如何能顿顿吃肉?咱们巷子的人都在说我命好。儿子有出息,媳妇又孝顺。”

  “可有能耐怎么了?”

  老妪的声音散在黑夜中。

  “他还不是死了。”

  留下寡母,发妻和嗷嗷待哺的孩子。

  但…魏家军好啊,从来没有忘记德哥儿的牺牲。

  每次魏家军班师回朝,总有冲锋陷阵的战友,过来探望。

  更别提除却抚恤银外,上京的家眷能去每月月初去顺国公府领米和钱,外地的人则去所属衙门。

  魏家军用这种方式告知,男人只管冲锋陷阵,他们的爹娘婆娘还有孩子有人养。

  别的军营哪有那么好的待遇。

  “阿奶,”

  孩子天真无邪的嗓音传来:“我听到马蹄声了。”

  “好多好多。”

  这个时辰怎么可能,何况上京街道不允许纵马。老妪没当回事:“胡说,又骗阿奶。”

  “我真听到了。”

  孩子手往后指。

  “朝咱们这边来了。”

  很快。

  地皮微微震颤,青瓦在檐上咔咔战栗,黑压压的铁骑撕开夜幕。

哎呦文学网    半路抢的夫君他不对劲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