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88章 踏神镜,越高山

  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所有人都感觉到了意外。

  不过这对于唐军而言倒也并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坏消息,虽然没能在隆山消耗掉对方的大规模精锐。

  但至少在士气之上,唐军已经彻底占据了上风。

  至德元年,六月。

  各项准备就绪后,大军终于开拔。

  为了这一仗,顾易可谓做足了万全准备,他不仅调动了自己所储备的全部知识,更是不遗余力地将顾氏一族的所有资源都调集了过来。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随军的专业大夫。

  别的方面暂且不论,至少在医学方面,顾氏绝对可以称之为当今世界之最。

  顾易每一次操控之时,都会依据着自己储备的知识,循序渐进地给予家族帮助,为家族之人理清方向。

  一方面,他自己对医药并非全然精通;

  而更关键的原因在于,医学之道不同于其他技艺,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

  强行揠苗助长,只会毁了这些人才。

  不过饶是如此亦是能够奠定顾氏在这方面的能力。

  就比如当今要面对的高原反应。

  其实在原本历史之上,大唐针对高原反应的认知十分非常有限,主要基于经验和一些朴素的理论。

  这也间接导致了数场针对于吐蕃的大败。

  但如今的顾氏则完全不同。

  自顾靖那一代开始,随着顾易通过通灵玉让顾靖意识到了高原反应的存在,顾氏便已经针对高原反应开始了专门性的研究。

  这些年来,他们会记录各个海拔下人体会产生的不同反应。

  以及尝试用各种方法来缓解这些症状。

  当然——

  若是以现代的目光来看,这些试验确实是太过于简单了一些,但这在当前的这个时间便已经是极为的不易了。

  而在这数十年来的研究之下。

  顾氏针对高原反应已经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甚至都已经提前储备起了“红景天”这种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感、增强身体抵抗力的药物。

  这也是顾易此次想要直捣黄龙的原因所在。

  此乃顺势而为并非逆天改命。

  以顾氏的这些准备,再加上他脑子里所储存的知识,至少如今再次兵踏高原已并非是绝路了。

  大军的速度并不算快。

  这亦是顾易亲自要求的,他先是挑选出了一批身体好的将士提前运送粮草。

  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将士们的压力。

  但也必须要控制好路线,以免吐蕃大军来烧毁粮草,这一切都必须要在严格的把控制中。

  除此之外——

  包括将士们的行军速度。

  顾易并不急着行军,是也想给将士们身体一定的适应时间。

  有的人身体好有的人身体差。

  高原反应就是这样,并不会出现在所有人的身上,也身为三军主帅,他也必须要制定出一个严格的规矩来。

  值得一提的是,顾氏的资源确实极为骇人。

  此行所跟来的行军医师更是每一个都已经适应了高原,且人数极多,每个营内都有着对应的医师。

  这些人不受任何人管束,而是直接与顾轩对接。

  并且顾易给他们的要求亦是十分严格。

  那就是只要出现了足以致死的“高原反应”之时,那无论此人是谁都必须要立刻下山,甚至就连郭子仪高仙芝等人都不例外。

  当然,这也包括了顾轩这个主帅。

  不过在有着“药到病除符”的情况之下,高原反应就不可能出现在顾轩身上。

  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唐军的行军加速度自然是不可能快到哪里去。

  逻些城。

  作为吐蕃的王庭所在,此地在整个青藏高原的位置亦是极为卓越。

  其位于青藏高原中部,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处于拉萨河中游河谷平原,四面环山,北部有念青唐古拉山作为天然屏障,布达拉山、药王山、磨盘山等环绕四周。

  易守难攻——

  可谓是天赐所在。

  吐蕃自是早已收到了唐军入境的消息,对于这个消息整个吐蕃显得惊诧不已。

  无论是任何部落的贵族也好,亦或是赤松德赞这个赞普也罢,对此的第一想法就是唐军疯了。

  不信仰高山之人,竟然敢如此大张旗鼓的穿过高山。

  这不是疯了又能是什么?

  而就在这种情绪之下,赤松德赞随之而来便嗅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红山宫。

  此乃吐蕃赞普所居之地,其建筑极为恢弘,并未如同其他外族一般去效仿中原的建筑,反倒是保持着自己的特色。

  此时,红山宫之内。

  赤松德赞立于红山宫高台之上,鹰隼般的目光扫过阶下肃立的各部首领与贵族,声音如雪山寒风般凛冽:

  “唐人此番妄入神境,实乃狂妄无知,亵渎山灵!”

  “彼辈不敬雪山护法,不惧天神之威,竟敢踏足我吐蕃圣地,此等悖逆之举,足见其骄矜已极,自取灭亡!”

  “那顾氏小儿,视我雪域雄鹰为何物?”

  “莫非以为我吐蕃,是那草原上任由驱驰的羸弱羔羊,或是辽东林间那等不堪一击的狐兔之辈?”

  “我等乃雪山之子,受天神眷顾,有万山神灵护佑!”

  “凡不虔心敬畏高山神灵者,胆敢以凡躯玷污神山净土,便是对天地神祇之大不敬!”

  “其罪当诛,其行必遭天谴!”

  他的表情十分愤怒,说着更是又不屑的笑了笑:“那顾氏小儿终是太过年轻而无知。”

  “遥想昔年之时,那被称之为人屠的顾靖又能如何?”

  “还不是不敢踏入我吐蕃神境。”

  “这顾氏小儿难不成真的觉着他顾氏能够踏破我吐蕃神山?”

  在他的话语之下,在场一众吐蕃贵族亦是纷纷点了点头。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在外面对顾氏之时他们会感觉到畏惧,哪怕就算是顾氏屹立在大唐边疆,就亦如昔年顾靖所做的一般,他们同样也都会忌惮。

  但,当这些人踏入吐蕃境地便完全不同了。

  在没有切实感受到顾氏恐怖之前,这种信仰的力量足矣盖过一切。

  尤其是这些人常年生活在高原。

  他们很清楚不适应高原之人贸然进入高原身体会变成什么样。

  当然,他们亦是不可能去懂什么科学道理,只会是觉着这是所信仰的神灵给与他们的庇护。

  而这也是他们最大的底气。

  没有任何犹豫。

  赤松德赞的决断在电光火石间便已下达。

  各部贵族毫无半分犹豫,尽皆应声追随,随着唐军铁蹄真正踏上高原,这些吐蕃贵族们的心,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齐整。

  至德元年,六月十二。

  随着唐军的不断推进,终是在这一日遭受到了吐蕃的反攻。

  不出顾易的预料——

  吐蕃第一针对的仍旧是唐军的粮草。

  也好在郭子仪高仙芝等人早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顾易这种制定大方向将细节交给他们的做法,终是将这些将领的所有本事都给激发了出来。

  双方于西倾山展开了大战。

  各有损伤。

  虽然唐军的实力确实不差,但是在这高原之地下,身体还是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这自然而然的便会影响到战力。

  不过好的就是唐军粮草仍在。

  这对于顾易而言,便是一个十分不错的好消息了。

  值得一提的是顾易此次制定的战略,与以往的顾氏子弟们完全不同。

  没有丝毫的奇袭这一套,主打的就是一个稳扎稳打。

  从陇右之地动兵,经洮河谷地,再翻越西倾山控黄河九曲,锁喉逻些。

  其中细节仍是有不少。

  并且这也不是固定的战略,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进行判断。

  总言之,顾易此行的策略就是尽可能的避免海拔太高,以影响到将士们的战斗力。

  当然,他也未曾奢望过一战便能彻底搞定整个吐蕃。

  这完全是不现实的。

  对于当前的九州而言,能让整个吐蕃如同西域那般一点点的融入九州便不错了。

  不过这倒也让顾易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顾氏如今这种让各个领域相继提前融入九州的行为,给后世的皇帝压力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昏君什么的就不说了。

  但凡明君,这统一整个天下的压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原本历史了,更别说关于后续的治理了。

  这绝对会是让他们头疼的所在。

  不过这也没什么好纠结的。

  还是那句话,顾易如今已经完全不在乎原本的历史发展如何了,随着顾氏的辉煌时间越来越久,那对历史的改变绝对会越来越大。

  至于原本历史之中的那些皇帝还会不会出现,谁又能完全知道?

  大战持续不断。

  随着唐军的不断深入,吐蕃的进攻也是愈发的大胆,并且军队内部亦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状况。

  纵使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但高原反应仍是不可控制的相继出现,只不过是人数并没有那么多而已。

  不过这亦是影响极大。

  普通将士也就罢了,但随着大军不断深入的状况下,各个将领也是相继有人出现了这种状况。

  而在吐蕃直接开始还手的情况之下。

  顾易也是不得不选择更为稳健的打法,让整个大军的行军速度更加的慢了下来,给予将士们更多适应的时间。

  战局演变至此,粮草供给便成了决胜的关键。

  赤松德赞能坐稳赞普之位,绝非庸碌之辈。

  他深谙此刻不宜与唐军正面决战,转而将矛头精准地指向了唐军的命脉——粮道。

  以当世的眼光看,此策堪称明智。

  毕竟唐军越深入高原,那无形的“高原之厄”便越可能成为致命的枷锁。

  然而,这正是赤松德赞的思维局限所在。

  顾易这看似迟缓的“徐徐图之”,恰恰是在为大军争取宝贵的适应期。

  吐蕃的袭扰粮道战术,竟意外地契合了顾易的盘算。

  ——他并不惧怕拉扯战。

  顾氏筹备了数十年的所在,粮草供应方面亦是早已成熟。

  而且顾易甚至都开始教导起了将士们如何在高原屯田,且不说这在此次的征途之中能不能起到作用,至少在未来是一定会有用的。

  而顾轩的内政本事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完全体现了出来。

  虽然在明面之上,各种局势都十分的严峻,但顾易却是丝毫不乱,甚至都觉着此行的计划十分的顺利。

  唐军行营。

  各营医师例行巡查,帐中顷刻间便响起此起彼伏的呼喊与争执:

  “我没病!我要随太傅杀敌立功,身体好得很!”

  “本将的身体岂能有恙?休要多言!”

  “大夫!求您了!我真没事,这几日已觉好多了!让我上阵吧,我要立功啊!”

  营区内一片嘈杂,所幸尚未演变为乱象。

  待喧哗稍息,各营将领便纷纷赶来,面色凝重地向中军呈报各自帐下的减员实情。

  众人皆是表情各异。

  这已经是唐军每日都要面临的状况了,总是有将军的心腹有了极为严重的高原反应,不得不原路返回。

  他们也早就已经和顾轩求起了情。

  但顾轩的回答却始终是一句话,“是愿意让你的弟兄们必死,还是想让他们冒险立些功勋。”

  这是一个很好做出选择的问题。

  高原反应在如今的这个时候可不是如同现代那般轻松的。

  “太傅。”

  待众将士日常求情结束,高仙芝亦是直接起了正事:“吐蕃近日以来扰我军日重,我等还是要如此徐徐图之嘛?”

  他等不及了。

  此话一出,帐中不少将领亦是频频点头,眼神中流露出同样的焦灼与不解,连素来沉稳的郭子仪、封常清也眉头紧锁。

  他们终究未能全然理解这高原反应的可怕,只觉拖得越久,那“高山之厄”只会愈发沉重,将士们萎靡不振的状态便是明证。

  顾易神色平静,对此毫不意外。

  他们终是不理解什么叫做高原反应。

  只觉着这种情况会随着时间越久而愈发的严重。

  听到这话,顾易丝毫都不意外,随着他心念微微一动,顾轩目光扫过众将,沉声问道:“诸位将军以为,当如何?”

  “太傅!”一员将领按捺不住,抱拳高声道,“末将以为,当集结精锐,直捣黄龙,强攻逻些!”

  “正是!这‘高山之厄’避无可避,何须再耗下去?徒增伤亡!”

  众将立刻纷纷进言。

  这段时间的接触下来,他们也早已了解了顾轩的性格,知道谏言不会受到处罚。

  待众人说完,顾轩这才再次开口,但却并未去回答众将士们可能的疑惑,“诸位莫急。”

  “且再等等——”

  说着,他看向了郭子仪:“再过些时日,败给他们一场又能如何?”

  ——这便是顾易洞悉全局的关键!

  认知上的信息差,他又岂能不用呢?

  就比如.如今所面对的高原反应!

(Ps:月末跪求

哎呦文学网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