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9章 历史变局,收刘继业破太原(上)

  时间匆匆而逝。

  太原城下,大雨仍旧持续不断。

  这一切就仿佛真的是老天的天谴一般,在谴责着大宋这个不尊上天的王朝,让本就压力极大的宋军更是举步维艰,甚至就连军营之内的气氛都开始有些压抑了起来。

  水土不服加上恶劣天气所造成的疾病。

  纵使顾瑾用出了万般手段,仍是难以完全避免。

  而这,同样也会造成军心的动荡。

  不过饶是如此,赵匡也终究是听从了顾瑾的意见,并未选择退军。

  这正是他身为帝王的不凡之处。

  他不仅力排众议,压下所有不满之声,更与顾瑾一同稳住了将士们的军心。

  顾氏千年积累的声望,与赵匡作为皇帝的身份相结合,成了此刻维系士气最有力的支柱。

  ——无论如何,必须坚持下去!

  退一步,便是退万步。

  太原这块硬骨头,不管付出多大代价,大宋都一定要将其啃下。

  这是赵匡与顾瑾共同的信念,无人可以动摇。

  消息不断传开。

  宋军虽不能直接攻城,却也并未闲着,除了将太原周边的百姓全部迁走之外,顾瑾更命人全力开挖沟渠、修筑工事,摆出了打持久战的架势。

  ——这仍是心理战。

  他不相信北汉内部的矛盾会一直停下去。

  人类的野心向来是不可控制的。

  这些宗室会因为宋军的北伐而突然停下,但只要他们心中觉着宋军一定破不了太远之后,那他们心中所有的欲望都会在短时间内爆发出来。

  当然,除此之外顾瑾也已经派人去迎战起了辽国的援军。

  其实他是想亲自去的。

  但奈何当前正是稳住军心的关键时刻。

  身为当朝太傅,顾氏家主。

  他和赵匡都必须要坐镇在中军之中,来给与将士们信心,这才是其中关键。

  与此同时,太原城内。

  刘继业站在城头之上,紧紧的盯着远处的宋营,整个人的眼神愈发的凝重。

  “这宋军,当真是要与我大汉搏命不成?”

  他不由得轻声呢喃了一句,双手在这一刻也是不由得握成了拳头。

  这瓢泼的大雨。

  影响的可不仅仅是宋军,同样也包括他们这些个守军。

  病症,始终都是封建王朝迈不过去的一个核心问题。

  纵使因为顾氏出现,九州的医学如今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原本历史,但要想彻底解决这一切仍是不可能做到的。

  最关键的是——

  相比于声势滔天的宋军,如今的北汉确实太过于势微了。

  无论是赵匡灭后蜀也好,亦或是后续请出顾氏接连灭二国也罢,都已经让大宋的威望达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

  这一切都在时刻影响着北汉军的军心。

  种种情况之下,刘继业的压力可想而知。

  想着今日收到朝廷送来的催战诏令,他不由得深深叹了口气,又观察了良久这才朝着城下而去。

  他没有回帅府,反而一转脚步,朝着伤病将士休养的营区走去。

  刘继业从小洒脱颇有侠气,这种性格至今仍在,让他与将士们的关系极为的融洽。

  这也是他能够稳住军心的原因之一。

  但相比于拥有顾氏医术支持的宋军,北汉处理伤病的手段显得捉襟见肘,营中病倒的人数远胜宋军。

  掀开营帐,一股混杂着草药与潮湿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

  眼见刘继业大步走进,原本此起彼伏的咳嗽声霎时一静,几名士卒挣扎着便要起身行礼。

  “怎么着?”刘继业眉头一挑,声音洪亮却带着几分刻意的不耐,“一个个是在本将军面前装惨,盘算着好多混几天闲?”

  他非但没说什么安抚之词,反而冷哼了一声,目光扫过众人:“都给我躺好了!”

  “谁要是病着还敢起来行礼,本将军立马调他去守城门。”

  “淋雨吹风,准能好得更快!”

  他边说边走到一个正要撑起身的老兵旁边,伸手不轻不重地按回对方肩头,动作干脆,甚至显得有些粗率,却恰好阻住了对方起身的势头。

  帐内有人忍不住低笑,紧绷的气氛悄然一松。

  刘继业看着这群人。

  脸上在这一刻也是露出了笑容,也不顾什么东西,就这样默默坐在了一旁,大声问道:“今日用药后,身体可曾恢复了些?”

  这是他每日都要做的事。

  他对于这些人的关心程度丝毫不亚于顾瑾。

  闻言,众人也是不由得纷纷点头。

  面对刘继业这种将军,纵使他们身体没有好转,这群汉子都会称自己好了。

  听着众人的回答,刘继业不由得点头,直至众人说完后,他才再次开口:“如今大雨不断,这定是上天对那暴宋的惩罚。”

  “尔等放心。”

  “这宋军撑不了多久的,辽国的援军已经来了!”

  “待到宋军退去。”

  “我定会上奏陛下,为尔等请来赏赐!”

  虽然这已经不是刘继业第一次说这些话了。

  但将士们对他还是十分的信任,一双双的眼神在这一刻也是不由得明亮。

  随后刘继业就和他们聊了片刻。

  这才再次起身,朝着帐外而去。

  刚刚走出营帐。

  他那种十分轻松的感觉瞬间消散,整个人的眉头在这一刻也是直接皱了起来。

引虎驱狼  刘继业也不知道宋辽直接谁胜谁负。

  他并不在乎这一切。

  其实他早就已经上奏过,说与辽国走的太近不是什么好事,毕竟辽国乃是契丹建国而成,相比于已经得了顾氏的宋国而言,他们真的差了太多。

  但奈何刘继元不听。

  而如今这一切,在他的眼中也只是引虎驱狼罢了。

  无论他能不能扛过这一劫。

  对于大汉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

  纵使宋灭不了北汉,辽国早晚也定会吞了北汉。

  于他而言。

  相比于亡在辽国之手,他更愿意亡于大宋。

  只可惜他的这些想法只能藏在心中。

  他是不可能投降的。

  纵使无论怎么看,北汉都难以从当前的局中走出去,他也必须要守住太原!

  于冥冥之中,顾易同样也在注意到了这一切。

  若是他没记错的话,这刘继业似乎是杨家将的起源。

  虽然在真正的历史之中。

  这杨家将并没有各个话本之中的那样传奇,但也亦是十分的忠勇。

  他确实没料到,顾氏子弟会在这种情况下碰到这个人。

  不过他倒也并未去刻意的做什么。

  杨家将确实不凡。

  至少在北宋这个王朝之中,其地位可称之为超然。

  但如今的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他又何必去刻意的干涉这一切?

  更别说在原本历史之中这刘继业在北汉灭亡之后本就投降了大宋,只不过这要等到很多年之后了。

  他现在真正在意的还是,顾瑾到底能不能突破太原!

  宋军的实力确实很强。

  纵使赵匡与顾瑾都没有亲自率军而去。

  但在辽国主力不曾前来的情况之下,王应琛所派来的两波人马,终是难以挡住宋军的攻势,相继被宋军所败。

  当然,倒也并不是大败!

  总言之——

  就是灭了辽国的先锋,便率先占据了其所指向的两处要地。

  这就是战术上的博弈了。

  不过辽国仍是在不断地派遣着人马。

  就如那王应琛所言一般,辽国是不可能让赵匡破了北汉的,至少在现在,他们还不愿意与大宋直接交锋。

  不过无论是赵匡也好,亦或是顾瑾也罢,两人都不在乎这些。

  他们的目标只有面前的太原。

  宋营,主帐之内。

  “陛下。”

  顾瑾急匆匆的走了进来,脸上露出了狂喜之色:“末将刚刚收到消息,我方的人马终是找到了刘继文!”

  听到这话,赵匡也是瞬间狂喜。

  甚至是直接站了起来,紧紧的盯着顾瑾:“当真?”

  “不错!”

  顾瑾点了点头,将手中的密信递了过去。

  赵匡接过一看旋即立刻便放声大笑了起来:“当真是天助我也!”

  他十分的高兴。

  就连顾瑾也是控制不住的笑了起来。

  没错,他仍是打算攻心!

  针对的就是北汉的皇族宗室!

  虽然是要通过鲜血来踏过太原,这这也并非是让将士们无故送命。

  大雨不停,宋军就根本不可能去冒险进攻太原这座雄关。

  而这是当前唯一的机会!

  北汉的宗室问题十分复杂,其中涉及到的不仅仅只是宗室,还包括了权臣乃至于辽国的干预。

  这其中实在是有太多的空子能让顾瑾来利用。

  至于为何要选中刘继文。

  原因同样也很简单。

  ——这刘继文乃是北汉开国皇帝刘崇的亲孙子,是血统最纯正、最具合法性的宗室成员,只不过是因为当时宫廷生变的时候身处辽国,这才错失了成为皇帝的机会。

  包括如今的皇帝刘继元,乃至于其他宗室。

  对于此人也是十分的针对。

  导致其一直在整个北汉边境之中逃亡。

  光凭着这点,便足矣说明这刘继文对于当今北汉的这些宗室乃至于辽国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

  赵匡笑声渐收,再度看向顾瑾,语气中带着几分考量:“怀瑜认为,此计果真能成?”

  顾瑾毫不犹豫,郑重应道:“陛下放心,臣必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君臣二人再一次的露出了笑容。

  明明什么话都没说。

  却好像都已经知道了对方心中的想法。

  隆州。

  刘继文这段时间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他的身份便已经注定了这一点。

  其实刘继文原本还是十分有机会当皇帝的,毕竟在一众宗室之中,他与辽国相交最深。

  只要辽国愿意支持他的话,让他成为北汉的皇帝并不算什么难事。

  但可惜的就是——

  王应琛是个极为刻板的人,并且始终以辽国利益为先。

  在刘继元保证了对于辽国的臣服之后。

  他便彻底放弃了刘继文。

  纵使刘继文与辽国相交更深又能如何?

  能不动兵,王应琛便不会去动兵。

  也正是因为如此。

  当一众北汉宗室听闻到了此事之后,这也导致了刘继文的处境愈发的艰难。

  他的血脉便已经注定了他的结局。

  只要没了辽国的支持,那等待他的便只有死。

  此刻,北汉与辽国边境的一座小城中。

  刘继文盯着眼前自称顾氏使者的汉子,嘴角扬起一抹讥诮的弧度:“你是说宋国皇帝和顾氏家主,愿意助本王争夺皇位?”

  他像是听见了什么天大的笑话,几乎要笑出声来。

  可对方依旧神色沉稳、不为所动,刘继文心头莫名窜起一股急躁,“铮”地一声抽出腰间佩剑,寒光直指对方,声音陡然转冷:“哼!”

  “你真以为——本王不敢杀你?”

  “竟然还敢对本王用什么离间之计。”

  “大王杀我,有何难?”身为自幼追随顾瑾的贴身侍卫,谢博对刘继文这般反应毫无惧意,目光径直迎向对方,语气平静:“但杀了我,就能救得了大王的命吗?”

  刘继文眼神骤然一变。

  谢博却不给他思索之机,继续开口,字字清晰:“大王应知,如今我宋军正围攻太原。”

  “太原本就是天下雄关,如今天时又在我军不利一方。”

  “大王可曾想过——”

  “若此番我大军未能破城.又当如何?”

  他话音稍顿,随即忽然浮起一丝让刘继文脊背发寒的笑意:“届时,您那位兄弟的帝位只会更加稳固,而辽国.也必将彻底将您舍弃。”

  “到了那时,大王以为自己还有活路可走吗?”

  ——只这一句,便如冷箭穿心,正中刘继文心中最深的恐惧。

  他确实只能靠辽国的支持来保住性命。

  “大王。”

  见刘继文沉默不语,谢博再次拱手,声音沉稳而清晰:“我大宋此番挥军北上,实因北汉与辽国交往过密,已犯中原大忌。”

  “但若大王愿与我朝携手.”

  他向南虚虚一揖,继续说道:“待大事已成,我朝陛下愿与大王缔结兄弟之盟,立誓不侵汉土,永续睦谊。”

  “更愿发兵为屏,替大王——挡住辽国的兵锋。”

  谢博并非专业说客,言辞间没有丝毫迂回,一切意图都表达得极为直白。

  可偏偏是这种毫不掩饰的坦率,在此刻却显得格外有力。

  刘继文没有立即回应,也没有给出任何承诺。

  但他那缓缓归鞘的佩剑,却已无声地道出了他内心的动摇。

  他确实已别无选择。

  莫说是为了那九五之尊的位置,即便只为保全性命,他也必须赌上一把。

  屋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沉默了良久,刘继文终于缓缓抬起头,目光深沉地看向谢博,声音低沉而慎重:“宋主与顾公”

  “究竟想要寡人如何做?”

(Ps:月初求

哎呦文学网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