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六十五章 再加人

  因为有诸多事要商议,温故留在赵宅住了一晚。

  糖和肥皂是姨母当前最看重的。温故顺手带过来的盐,算是锦上添花。

  如今赵家用的细盐也不差。

  盐,就不属于正式的礼了,温故没有用礼盒精装,只用了陶瓷罐子。

  姨母沈夫人试过之后,将盐列入了另一项计划。

  虽然没有跟温故明说,但是温故已经察觉到,赵家似乎已经握住了一条盐的来源。

  或许现在还有些紧缺,但很快就会变得充足。

  不缺盐是好事。

  粗盐提纯除杂的改良方子,也记了道长一功,这几样功劳,只要青一道长不作死,建个大道观完全没问题。

  当然,这只是允许建,态度更宽容,而不是帮着建。

  建筑材料那些消耗,还得道长自己继续攒。这次功劳换得的,可建不了大道观。

  不过温故相信,有这个大饼摆在前面,道长肯定会充分展现他耀眼的才华。

  糖怎么使用,温故只要给一点点灵感,这些世家大族自己便会玩出花来。

  眼下,相比起盐、糖,温故自己更看重的是肥皂。

  等冬季过去就是肥皂消耗的时候,得趁现在多囤些才行。

  虽然给姨母的那份单子上写了各种香皂药皂,但温故的是硫磺皂。

  “驱邪效果会非常好!”温故是这么说的。

  效果好不好,姨母会请医师去确认药性和效果,再确定是否投入生产。

  温故还要了一批煤,当前也有人称之为石炭。

  有点身份的人不爱用煤,气味大,除了冶铁相关,煤炭是条件一般的家庭用以取暖或炊事用。至于外面更底层的小老百姓,连煤也未必用得起。

  温故提起煤炭,沈夫人没在意,只以为温故这位坊长是要回去给坊里人取暖。

  如今附近木柴难得,寻常人在歆州城附近根本砍不到柴,还得挨冻,所以城中有些人是做活儿换煤炭。

  只是些许煤炭,沈夫人随口就同意了,还叮嘱:“可要留意石炭的炭毒!”

  说完还是有些担心,在温故离开之后,又让人送过去一批上好的无烟木炭。还挑了个精致文雅的铜手炉一起送去。

  温故前脚回到景星坊,后脚就是大批货物送来,有沈夫人给的,也有表嫂送的。

  这些都清点入库,温故自己用不上,可以拿出来做奖励,提振士气。

  看货物单子的时候,温故发现,沈夫人又送了一批盐糖过来,当然不是让他再去炼制,只是供应生活所需。

  等姨母那边工坊开工之后,更精细的盐糖也会送过来。

  盐、糖、药皂那些东西,以后温故这里都不会缺。

  坐在书房,温故在纸上简单计算。

  他跟姨母商议过,对上层交易也了解个大概。

  冬季前后,正是交易频繁的时候,邪物的威胁性降低,南北贵族之间,北地大户之间,各种应酬往来,需求量大。

  这类精细物品就很符合送礼要求了,那帮大户不管什么时候都很讲求品质品味。

  所以,不会久等。

  隔日,又有一批建材和粮食送过来。是姨父那边给的。或许是已经从姨母那里得知盐糖皂的事,另送了一批物资。

  这些不是给坊里的,而是给温故本人的,属于他自己的财产。

  北地的冬季,第一场雪早就停了,但气温并没有回升,站外面呼吸能看到明显的白气。

  河水就算没有枯竭,离结冰也不远了。

  听着何大传来的歆州内外城的动向,温故思量着。

  外城区的军坊依然比较空,狝狩军大部分还在外面。

  南边北上的船队,在秋冬季节,整个北方能走的水运就那么两条,狝狩军清扫威胁的同时,也会去接应那些船队。

  到现在为止,回来得少,未必是遇到麻烦,也可能是还有很多队伍没有到达北方。

  “这个冬季,比上个冬季,北迁的大户要多出许多。”

  好事!

  温故就喜欢那帮财大气粗的富户!

  想着手中的待办事项,温故披上大氅,捧着铜手炉,溜达到对面庆云坊。

  青一道长现在终于无法悠闲了,亲自把送来的那一批丹房器具清理归类,然后对着温故给的那张任务清单写写画画。

  现在干劲十足!

  搬到庆云坊的那天,他把道观的位置风水都看好了。

  在哪儿盖,什么朝向,一开始盖多少房屋,后续能如何扩建,将来会怎样辉煌…

  等等那些,全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如今,地皮都敲定了,上头的关系也已通过狗书生打点好。

  就等赚钱盖道观!

  心情好,见到温故的时候,青一道长面上都多了两分笑意。

  哎,虽然这狗书生…有时候确实挺坑的,但说把东西搞来,真就搞来了!

  他也知道这狗书生有套路,但是!

  在哪做事不是做呢,至少在这儿他能获得自己想要的。

  青一道长自我安慰,调整心态。

  等将来我扬名,提升地位…

  “进度怎么样?”温故走过来问。

  “前面几个疑问解决了,后面的还需要时间。”青一道长指着温故给的那张清单说。

  上面每个大类下方,有诸多小问题。

  现在挨个解决。

  温故扫了眼清单上已经搞定的那几样,心中有了数。

  也不打算在这里影响道长的心态,离开前鼓励道:“勤之勉之,把你的卓越思维技巧沉淀到丹炉里面,道观能建多大,就看你把这些东西炼到什么程度!”

  说完不等道长赶人,温故快步出门,又去于铁匠那边看看工作进度。

  他也交给了于铁匠等人一些任务,不知完成得如何。

  在温故各处查看的时候,景星坊内。

  又到了吃饭时间。

  新盖的食堂里,大锅前排成长队,居民们一个个拿着粮票和碗过来打粥。

  一位石桥村的村民用一张粮票换了一大勺粥之后,端着碗回到目前暂住的窝棚里面。

  这里已经有十来个同村的人。

  他们挤在一起,一边呼噜噜喝着粥,一边商议什么时候去村里接人。

  这些天下来,他们知道温坊长是有背景的人,也是个实在人,干活就给吃的,他们住得安稳,不会被逼着去外面打打杀杀。

  “镖局那边房子建得真快,一天一个样,他们镖师很快就能住进去了!又大又宽敞,还有火炕!”有人羡慕道,“我也想当镖师,但没被选上。”

  在他们眼里,镖局的那些结构简单的房屋已经很豪华了。

  “我家里人多,劳力多,现在就想把他们快点接过来,一起攒钱盖房子!这歆州城比咱们村里好多啦!”

  “我家就剩我和两个弟弟妹妹,建不起房,不过我打听了,等那什么集体宿舍盖完之后,还要盖一套大院子,就是用来租的。到时候我们租一间住下。”

  “我家就我一个。我昨天去找那个姓何的小郎君打听了,坊长建的那个集体宿舍,就是给劳工住的,但要挑选,若是被选上,能包吃包住呢!”

  他们问清楚了,那何家的小兄弟说了,后面还有活干,可能会比较累。但包吃包住!

  他们也看到了,堆在坊里空地那一片的建材,全是他们坊长的,说是把那边的宿舍盖完之后还要盖大房子。

  “除了咱们景星坊,对面庆云坊听说也要盖好几个大屋呢!”

  “这能住下多少人啊?”

  他们惊叹。

  “今天去打粥的时候,我听到有人说,先来的有饭吃,早一天过来,就比别人多吃一天的饭!”

  其他人一听,觉得好有道理!

  越想越坐不住,迟一天都是亏呀!

  但是,他们怎么回去?

  外面现在邪物是少了,但人也要防着,一些游散的幸存者下手可狠了,还吃人!

  “咱们人多,再找些同乡一起回去…”

  “可是,离开一天就缺一天的工,少一天的粮票,咱们用得着都回去吗?”

  其他人立刻沉默下来。

  这也不舍,那也不舍。

  就是在此时,林镖头过来了。

  “若是你们要回村接人,我们镖局可以接镖走一趟。”

  这一单,他们对雇主要的报酬不高,村民们攒的那点粮票他们看不上,林镖头更看重的是,带人口过来能得到的奖励!

  光石桥村就得近百人,再加上那周围的其他村落,走一趟镖,他们能换到不少东西!

  建房消耗多,加上最近镖局还新收了十来个人,养家的压力大了。走这一趟能回点血。

  此外,也是想让歆州的其他人知道他们虎威镖局的名号!

  林镖头心潮澎湃。

  他知道最近来往的队伍多,正是露面的好机会!

  跟村民这边谈妥,林镖头又去找温故。

  虽说这里不限制来往进出,但这种大动静,还是跟坊长说一声为好。

  温故得知此事,立刻放下手头的事务,回到两坊办事处,取出纸笔写了个证明,正经盖了个章。

  把纸递给林镖头,温故眼中满是真诚:

  “有这份证明,能让你们少些麻烦。”

  林镖头接过那张纸,心中感动。

  他们温坊长真是个好人啊!思虑周全!

  道过谢,林镖头拿着这份证明回去,点齐人马,准备物资。

  “亮旗!”

  新的镖旗,不再是印上去的粗糙图画了,而是一针一线绣上去的图!

  北风吹过,旗帜飘展,上面的虎头威风凛凛。

哎呦文学网    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