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1154章 立项扩招研究所,大姐北大法律系同学上门

  这边研究生考试一完,协和的看诊也就基本上可以结束了。

  接下来只会留两个诊室,让同学们去轮流坐诊。

  其实主要是院长要求的,希望不要直接停掉,只是减少一下窗口。

  并且这边的工资医院也是结算的,而且还可以包吃住。

  学校里虽然可以申请暑假不离校,但是吃饭还是要饭票的,并且饭菜质量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差,和协和食堂是真的没办法比。

  而且这边还提供双人宿舍,比学校里的宿舍可要好多了。

  所以方言和所有人商量过后都答应了这个事儿,反正这段时间成绩还没出来,每天轮两个人,大家都可以享受医院福利,这事儿可太划得来了。

  不过方言要做的不是这个事儿,他是马上要做两件事儿,第一就是用研究所主任的身份写立项的报告,为中药国际化进行关键技术公关研究,给秘方研究所招人。

  然后第二件事儿就是在八一之前,召集人手根据上次林文峰送的南洋古籍,在之前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制定的手册基础上,修订出一版更加适合专业业医护人员用的书籍。

  第一件事主要明面上的目的是为了和欧洲那边合作的产品类目更加丰富,同时也能够更加国际化,为国家赚取更多的外汇,暗地里是为了扩大秘方研究所的人才储备,提高方言在高层眼里的价值和正面形象,这是上次院长教方言的。(见1094,1095章)

  第二件事,目的就比较纯粹了,就是为了接下来即将开始的南疆行动尽量减少伤亡,不过这事儿方言也不能明说,毕竟现在上头都还没下决定要打。

  正式决策是十二月初的时候,也就是五个月后,方言在八月前把东西弄出来,也就还有四个月时间下发基层连队。

  让卫生员能够掌握里面的技能时间上还是有点仓促,不过还是尽量要快就对了。

  接下来方言开车带着众人回到了协和,这边不光是院长,还有其他的一些还没有考试的外地的同学早就等着消息了。

  “情况还不错,比我们预料中的要好一些,大家基本上都发挥的很好。”方言对着关心他们考试的众人回应道。

  “那就好,我就说你们这群天天泡在诊室里的,肯定比死啃书本的强。”院长笑呵呵的回应到,顿了顿他又压低声说道:

  “季院长那边刚才打电话来,说今年的题出得‘有嚼头’,能答顺溜的都是真懂临床的,看来你们这次在协和看诊是看对了。”

  方言对着院长说道:

  “那多亏您老支持。”

  院长受用的对着方言点了点头。

  旁边一个戴眼镜的女生举着手跳起来:“方言同志!能不能讲解一下今天你们的考点病例分析啊?”

  她这话一出,好些个外地来的同学都凑了过来,眼睛里闪着期待的光。

  方言对着他们说道:

  “待会儿我问问班上的同学们,他们肯定有愿意帮助大家的人。”

  方言肯定是没时间了,他事情还多着呢。

  “别着急问这个。”宋建中扒开人群挤到前面,问道:

  “方哥,咱们啥时候开始轮值坐诊啊?我刚才跟食堂大师傅打听了,下周一开始供应糖醋排骨,再不去蹭饭就没了!”

  “噗嗤…”

  这话逗得众人直笑,方言也哭笑不得,说道:

  “就知道吃!”

  不过他还是马上说道:

  “轮值表我都拟好了,交给萧承志了,每天两个人,上午自己坐诊,你们可自己的上点心,别把咱们中医科的牌子砸了。”

  “知道知道!”众人纷纷附和下来。

  接下来方言对着大家询问有没有愿意去给外地同学讲课的人,在场的同学稍微安静了一下,然后成宝贵站了出来,表示他愿意去讲课。

  其实方言看的出来,大家对这个兴趣不是很高,主要是讲课也没啥好处了,而且明显方言是不参与的。

  不过之前他们听了那么多人分享,自己考完了就不讲了,多少有点说不过去,所以成宝贵主动帮着大家扛起了这个责任,如果没有人来扛的话,方言就要上了,到时候他们同样还得参加。

  接下来方言就告诉大家接下来的安排,没有排班的同学,都可以自由活动,甚至本地的同学可以直接回家去休养一段时间,外地的同学如果像是北方城市的人,他们也可以坐火车离开,等到轮班的时候再回来。

  不过大多数人都选择不跑这一趟,考试看诊已经太累了,还不如在这里休息呢,跑一趟又累,火车票还难买,回去的票都好解决,但是回来的票,那可就不好说了。

  所以大多数人只要不是京城或者是附近城市一天就可以回家的那种,基本上都是选择在协和这边待着,手里的钱和粮票还可以给家里寄回去,自己在这里包吃包住的,还有工资拿,那还不是美滋滋。

  接下来安排完了过后,大家就各自去干自己的事儿了。

  方言也和大家告别,出门过街回家。

  到了家里后,和家里人打了声招呼,就开始关起门来写报告了。

  最近家里人放假了,大姐就和叶云两个带着孩子出去玩了,小老弟继续关门创作他的作品,二姐还没回来,老胡老婆和女王大人预产期还有段时间,但是肚子已经大了起来行动不方便,现在就在家里活动,召集人麻将,小姨子,还有放假的陈大导的老婆都是参与者。

  主要是老胡老婆散财童子一个,就这几天时间,小姨子下学期的胶卷钱都出来了。

  方言按照院长之前给的意见,用了一下午时间把立项报告写了出来。

  呼应科学大会“科技现代化”号召,强调中医药作为“民族瑰宝”国际化是国家文化输出与科技自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廖主任在赠书仪式中“文化根脉回归”的讲话,点明项目是“海外同胞智慧结晶回归祖国”的延伸,体现“海内外中医团结复兴”的政治意义。

  明确项目目标是“推动中药复方制剂标准化,突破欧洲法规壁垒,为国家创汇增收”。

  详细分析欧洲市场现状,比如法规严苛药品注册难、认知不足仅作为膳食补充剂、需求在消化调理,慢性痛症,安神戒烟等轻症领域。

  现有瓶颈是复方成分复杂难标准化、药理毒理数据缺失、剂型不适应欧洲习惯。

  然后写出了可行性论证,他们研究所团队已在南洋成功推广产品如消食贴、拥有《御修医方类聚》秘方库,以及南洋古籍新资源。

  方言打算依托秘方研究所,联合金教授,曾教授等专家,开展“剂型改造质量标准药理验证”全链条攻关。

  接下来就是真正的目的了,他写明为了更快的实行计划,和日本药物公司抢市场,所以需要资源整合跨部门协作。

  在学术端邀广州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学院等高校组建联合实验室。

  商业端,协同老胡团队调研欧洲市场需求,针对性开发产品如外用止痛贴/安神颗粒。

  行政端申请卫生部成立专项工作组,协调药检所资源支持。

  并且说明现在的人员不足,需要公开招募中药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等领域人才,组建“质量研究部”“制剂研发部”等专业部门。

  吸纳之前组建的俱乐部中西医师参与。

  最后还不忘了说明风险管理与价值延展。

  比如市场行动就算是不成功,比如欧洲市场遇阻时,成果依旧可以转国内或者南洋市场。

  以“研究经验积累”为核心产出,即使个别产品未过审,仍可提升行业技术储备。

  最后方言还在里面写了院长没有说的长期价值。

  建立中药国际标准研究体系,为未来核心秘方转化铺路。

  推动国内中药产业升级,惠及民生。

  最后结尾是同样上价值,

  引用在赠书仪式发言:“让传承数千年的岐黄之术,在新时代书写辉煌”,强调项目是“中医复兴号角”,承诺“不负海外同胞重托,不负国家期待”。

  写完过后方言检查了一遍,又重新拿了个新报告单重新誊抄了一遍,把里面的一些细节写的更加明显了一些,这报告是给领导看的,还得从领导关心的角度出发,一些他们想看的方言需要写多一些,一些自己想要的,需要藏在里面,尽量简短。

  修改后方言终于满意,打算先拿去让院长掌掌眼,合适的话明天就拿去上交立项。

  从书房里面出来已经到晚饭时间了,方言想着吃完饭再去找院长。

  这会儿大姐和大舅哥一家,也刚从外边回来了。

  这放暑假了后,大舅哥家里的两个孩子,加上正义和明珠就是四个,三个女孩儿一个男孩儿,热闹的不行。

  师父那边的忘忧还没来,她这会儿也是放暑假了,这要是过来了,肯定更热闹。

  这时候大姐也看到了方言,立马对着他说道:

  “老三,我刚才遇到班上一个同学,他过来想找你看个病。”

  “你同学?”方言一怔,1977北大法律系的大佬?

  方言看向她后面:“哪呢?”

下午有状态继续

哎呦文学网    重生1977大时代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