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二十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我们不该抓中间人呗…华队听得出叶海强话里的意思。

  但办案就是这样,哪有发现嫌疑人放着不抓的道理。

  更何况那时候华队他们也不知道这是一整条犯罪链。

  从审讯室出来后,华队立即召集专案组人员开了个案情分析会。

  “情况大家都了解了。”

  华队坐在上首位置,率先发言:

  “线索断在了叶海强的下家那里,而且据他推测,对方很可能已经离开N省。”

  “可以说,这条线算是彻底断了,再追查下去也没什么意义。”

  他停顿了一下,叹了口气:

  “我们不能在一个死胡同里浪费时间和资源,所以咱们要重新布局,找到新的突破口。”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失望和无奈的表情。

  办案最怕的就是查到中途,线索突然断掉,这意味着大家之前的努力全都白费了。

  屋内很快响起打火机点烟的声音。

  就连华队也忍不住点了一支。

  没一会儿功夫,会议室内烟雾弥漫,各种品牌的香烟味道混合在了一起。

  “我觉得还是要在叶海强身上深挖下去。”

  专案组的一名组员面色凝重地看向华队:

  “无论是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圈子,只要做的久了,就一定会掌握一定的人脉。”

  “叶海强做了将近十年的人贩子,他认识的人多,关系也复杂,想必外省的人贩子他也有熟识的人。”

  他的语气坚定,显然对自己的观点充满信心:

  “所以,从他那里找线索,是目前我们能够找到的唯一捷径。”

  一番话说完,在座的众人谁都没有表态。

  大家甚至都没看他,依旧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仿佛他说的话完全被忽视了一般。

  在开会的时候,谁也不能保证没有人会说废话。

  就像刚才那位组员一样。

  他所说的话虽然听起来有些道理,但实际上对于案情的进展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只要是个正常人就知道得继续在叶海强身上继续深挖。

  因此刚才那番话,在这些老刑警眼里,和废话也差不多。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会议室内的众人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烟,气氛显得越发的压抑。

  大概五分钟后,坐在会议桌右手边的一名组员开口说道:

  “叶海强之前在审讯室里打电话时,和另一名人贩子说他手里有批货。”

  “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切入点,可以借此机会让他在圈内继续放话,说不定就能将对方给钓出来。”

  他的话立刻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大家纷纷抬起头看向他,显然这位说的内容是大家都感兴趣的。

  这名组员见众人看来,便继续说道:

  “毕竟叶海强已经和对方做过一次交易了。”

  “所以对方如果听到他手里还有货,很有可能会主动与其取得联系。”

  这确实是个很好的诱饵。

  只不过这么做,警方是处于被动状态中的。

  而且守株待兔也不一定就会有结果。

  至少目前来看,对方是轻易不会露头了。

  办这种棘手的大案,最需要的是那种能一直找到突破口的人。

  这样的人,不会局限于眼前的线索和形势,而是会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法。

  华队望着在座的众人,无奈地叹了口气。

  要论办案经验和阅历,在座的全都是老江湖了,可就是没有一个人具备创造性思维。

  但凡事就怕琢磨,况且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既然暂时想不出来对策,那就继续想,熬也能熬出来办法。

  而且他们人员充足,华队就不信这么多老刑警,一个好办法都想不出来。

  又是一阵吞云吐雾,众人全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没有一个人说话。

  大概十分钟后,专案组的副组长斟酌着说道:

  “叶海强其实还给我们提供了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只不过我们当时并没有太在意。”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

  “对方不只是在咱们这边求购35岁以下的女性,他们的求购是面向全国的。”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句话虽然用在这里不太合适,却也是实情,叶海强就是一个例子。”

  副组长的语气有些沉重:

  “面对高额的价钱,很多人都会动心,甚至会铤而走险去捞上一笔。”

  “实际上,叶海强当初就是抱着干上一票就收手的想法去做的。”

  他的话很快引起了大家的一阵议论。

  找方向和找方法其实是两回事。

  副组长的话就相当于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具体方法还是要大家一起来商量。

  “没错。”另一名组员立刻附和道:

  “既然咱们这里有人铤而走险,其他省份也极有可能会有人这么干。”

  就像之前叶海强说的那样,这种卖“快货”的机会很难得。

  只要将人弄到手,根本就不愁销路,而且买家出价非常高,还不限量。

  “不是有可能,而是一定会有人这么做。”

  又有一名组员接口道:

  “那些人贩子做这行的目的就是赚钱,面对这么大的利润,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捞上一笔。”

  众人七嘴八舌,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最终得出结论:近期外省也一定会出现类似的案件。

  既然这样,那就好办了。

  去打听最近外省发生的大案要案,看看有没有和眼前这起案子相似的。

  只要是超过三人以上的集体失踪案,无论在哪里都是大案要案,这一点毋容置疑。

  为什么非得是集体失踪案?

  还是那句话:机会难得。

  面对这种卖“快货”的机会,只拐卖一个显然不划算,因此必须要想尽办法多弄一些人,这样才能让利益最大化。

  如果找到类似的案子,并能确定收购方是同一家,那就相当于找到了另一条线索。

  “留下两人继续对叶海强进行审讯。”

  华队下达命令:

  “其余人查询国内近期是否有类似的案件,所有与之相似的案子都要记录下来。”

  查询国内近期发生的大案要案,对外人来说或许很困难,但对于系统内工作的刑警来说却是轻而易举。

  只用了一天时间,专案组就收集到了各省份近期发生过的大案要案,并对此进行了汇总。

  办公室内。

  华队翻阅着整理好的资料,脸上浮现出几分凝重。

  即使是在全国范围内,也不是每天都要大案发生,与他们眼前这起案件相似的更是少之又少。

  不过专案组还是将近期所有发生过的大案都给整理到了一起,就是怕有不小心漏掉的。

  连环入室杀人案?

  看完这起案子,华队烦躁地捏了捏眉心。

  这起案子是死的人多,不是失踪的人多。

  3.20爆炸案。

  这起案子性质确实很恶劣,但和眼前的案子毫无联系。

  又翻阅了几个案子,华队感觉眼睛酸疼,心情烦闷,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

稍作休息后,他又重新振作精神,继续往下翻阅  就在他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下一个案子瞬间将他的注意力吸引住了。

  聋哑少女集体失踪案!

哎呦文学网    重生2014:我,刑侦之王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