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162.烟煤已成

第163章162烟煤已成  黄昏时分,秦王衡的马车从上林苑浩浩荡荡返回咸阳宫。

  此刻云霞漫天,层层宫殿的檐角处正缀着一朵一朵灿金色的霞光。而姬衡坐在马车上,神情也颇为开怀。

  他本就能文能武,勇猛过人,每日晨起必入演武场演练一二时辰方得罢休。

  只是咸阳宫地方狭小,跑得并不畅快。

  如今在上林苑盘桓一天,又恰逢今日天气转凉,又并无烈日,策马奔腾,所获颇丰。

  因而如今虽为了安全不得不坐在马车上,心情也仍旧畅快。

  只唯独有一点“还不到秋时,如今暑热方过,一应毛皮都粗糙杂乱,实在不合。”

  上林苑不光有珍奇异兽千百种,还有更多散养的牲畜。

  只如今动物夏季褪毛,最柔软美丽亲肤的底层绒毛全部褪去,只剩下皮肤上长而硬的毛发,属实不是上品。

  姬衡今日虽没有捕猎这些,但如今回想起来,心中却也觉得颇有遗憾。

  毕竟秦卿即为大秦王后,如今她儿女心思急切,因而诏书下时必定无有大典,难免显得单薄了。

  既如此,还是命少府整理库中珍兽皮毛,一一赏赐吧。

  周巨得秦时启发,私下好生练了一番自己这张死嘴,此刻就笑道“秦卿爱重大王之心,不在一应布帛珠玉赏赐,只在大王心意。”

  “若当真痴迷这些身外物,当初她献药有功,得大王赏赐入宝库,又何必只少少取走一些呢”

  那些民间人人传颂的夜明珠,她不过看两眼就罢。

  周巨此时说起来,也很是熨贴姬衡的心。

而等他回到咸阳宫,才刚洗漱收拾来到章台宫准备看奏书,却听周巨在殿外惊讶走入  “大王,秦卿来了。”

  姬衡瞬间哑然他才刚回宫,而章台宫甚至没有接到她要来的申请。

  但因为宫中已传出她将为王后的消息,因而秦时一路直行,直通大殿。

  果真迫不及待了。

  她入殿的脚步比平时略快。

  此刻看到姬衡,面上便由衷洋溢出一股格外期待和久盼而至的笑意来。

  姬衡饶是心中早有准备,此刻也仍忍不住叹息一声。

  只是这儿女心思实在不宜多有,秦卿若有能为,还是多用在大秦国事上才好。

  因而他主动发问“卿匆匆前来,有何要事”

  秦时来的时候一派开心,但看见姬衡,她忍不住又想起昨夜月色下的大胆,难免有些踌躇。

但眼下,有比她的一点不自在更重要的事  “大王,今日铁官工坊处运过来一批合格的煤石炭”

  这东西原本上下都称石炭的。

  但秦时身为贵人,她称呼煤,因而名号也传开了。

  从姬衡吩咐传出,令重重开采。

到如今第1批煤也按照要求制作完成,再送往铁关公坊如今送来咸阳宫的虽只是一小部分,只供她验看和面呈大王,可秦时却觉得,这是秦国社会进步的关键节点  有了煤,就可以炼化化简单的焦炭。

  有了焦炭,就能用改良过的橐龠与高炉将温度提升。

温度提升过熔点后,不仅能炼出纯度更高的铁,还能有足够的铁粉与煤渣,做出水泥来  以及炼制更加清晰且无杂质又稳定的玻璃。

  比现在偶尔才能烧制出的珍贵琉璃要更加实用。

  有了玻璃,一应吸管培养皿蒸馏用具等有利于医药进步的物件,就能够被打造出来。

更重要的是,只要姬衡认可煤炉取暖的可行性,那么自己做了秦国王后,就可以直接下令,广赐天下百姓取暖之法  如今虽是难得的小暖期,冬季温度并不像后世那样,可那也顶多是两三度的略微提升。

  平民无衣蔽寒的情况下,该冻死的,仍旧会冻死。

  如今既然烟煤已成,秦国百姓就更多一份希望。

  秦时说着这件事,眸光灿灿,分外开怀,脸颊都微微晕红,夹杂着难以言喻的激动。

姬衡见状,也不由来了兴趣  “果真如卿所说那般好”

  这石炭之前并未流传开,全是因其燃烧时温度不够,杂质尤其重,且烟气滚滚。

否则随意采矿便能有许多,又何苦还要辛苦伐木  而更重要的是,咸阳宫一应楼阁都高大宽阔,每年冬日烧炭取暖,尤其靡费。

  如今这煤用起来大约比炭要节省多了。

秦时也开心极了  “原煤开采后,先令杂工挑选其中杂物,再由民夫将其中矸石与石块也挑拣出来,再用石锤和撞击锤破碎锤等,再度分拣筛选,又利用水浮之法”

  归根结底一个目的那就是将杂物全部剔除。

  如此。得到的每一块煤都能正常且充分的燃烧。

  这,便是最基本的烟煤了。

  此刻她当真庆幸这是流水线工艺已在军工厂格外流行的秦国了。

  又是大王亲自吩咐。

  因而重重工序安排下去,不必她多做管理,就有官员将其排布到位,而后方能如此迅速得出成果来。

  再加上全民徭役,只需将别处的劳工役夫转个工序,便不愁人手。

  她只在中途简单画了几张人力带动的破碎锤与水锤替大家提高效率,节省精力。

  而如今,自己的事业,终于完成了第1步。

  姬衡认真听罢,发现其中挑选的工序只是费些力气,却并非什么疑难事。

  若论起效率,恐怕要比上山伐木远程运输要来得更便捷安全。

  毕竟秦朝的煤矿不是后世已经充分开采开挖的状态,反而处处皆有露天矿藏,以如今没有大型工厂的这种用法,恐怕再采数百年方会转到地下深处。

  如此,采矿虽然同样会死人毕竟徭役也工作量太大。

  可去山中伐参天木,以及将木头运送山下的重重难事,死掉的民夫也是半点不少。

如此算过一遍,那些节省下来的民夫可以安排去开凿灵渠,修长城,盖宫殿,修骊山地宫  再多些的,令其好好耕种畜牧,如此,秦国上下人人有事可做,乡县自然更少纠纷,更加方便管理。

如此,姬衡当真也开怀起来  “周巨,速速安排。”

  他要亲自验证一番。

事业线,小时穿越大半个月,终于又跨出了一大步

哎呦文学网    秦时记事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