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898章 唯有改变才是不变的主旋律

  粱嘉辉的表演,就是随着这次展示给全国销售经理们开始,被全国观众认识。

  由此奠定他在内地影坛承前启后的地位。

  内地这会儿是什么样。

  费翔在八七年春晚上的表演,想用跳舞的形式展现歌曲情绪,都被觉得不够庄重不合适。

  哪怕尊重外籍歌手,也要求只把镜头锁定在他的肩部之上。

  是现场表演效果太好,得了领导肯定,导播才把镜头放大到全身。

  然后迅速引发全国时尚热潮。

  这会儿到处都是后世难以想象的禁锢。

  所以这阶段的内地电影,还处在两个极端。

  要么还是伟光正的那种模板式主角形象,浓眉大眼儿的糊弄上级要求主旋律,因为简单省事儿不出错。

  要么就乱七八糟搞些艳俗东西迎合市场恰烂钱。

  恰逢HK电影也从六七十年代的武打、尬笑风格转向暴力美学、江湖恩仇的黄金期。

  所以这些年来内地合作拍片的HK电影人,基本都是被新生代挤出市场的老武打电影人。

  《少林寺》就是其中的开山之作。

  造成这阶段内地合拍片很多都是武打片。

  就这,也足够让内地观众惊叹不已。

  连在电影拍摄手法上,内地都封闭落后好多了。

  而粱嘉辉这部《棋王》,是完全按照内地现实演绎,采用新时代HK电影叙事手法讲述的故事。

  内地要开始拍出新意思的《高粱地》都才刚拍完没上映,更没这帮HK电影人的高超完整。

  发哥去年的十来部电影里都有两三部这类文艺片,很成熟了。

  所以拍出来粱嘉辉身上,既没有内地演员普遍固有的伟光正包袱,也没有港片过于市场化的商业气息。

  分水岭一般的标杆矗立在那!

  就是个前些年随处可见的下乡知青,形象真实到仿佛在任何人身边都能看见。

  普通得跟路边任何一块小石子那样毫无存在感。

  天然就是会被历史轨迹压过的尘埃。

  但只要轻轻扣起领口沉迷于棋道之中,他又能迅速升华成为个人精神世界的王者。

  甭管有没有文化底子,是否能看懂背后表达的精神世界多么宽广,粱嘉辉的演技都能让人从苦涩中体会到振奋,在沉思中感受到豁达。

  电影“首映”还是很震撼的。

  全体销售人员,无论是大学生还是极少数基建兵、退役运动员,还有后排就坐的各公司高层。

  都鸦雀无声,更无人离席的全神贯注的体验了整个故事。

  感觉为了让自家管理人员接受“忆苦思甜”的再教育,老板居然拍了部如此高水准的电影。

  销售经理们眼底都多了几分思考。

  尤启立、桂振飞这些明显平时不咋看电影的,更觉得受益匪浅。

  “能驯服情绪的汹涌,能通晓世故的深浅,能构建思想的坐标,才算是真正的成熟,卫东你能在做好事业的同时,还孜孜不倦的这样的教导培育年轻人,我要在未来的职业生涯里面向你学习。”

  电子器材公司老总说完这番话,就跟让卫东握握手奔赴HK了。

  他要了解到光纤技术的第一手信息,带回仿制交换机的研究所,赶英超美。

  这部电影恰恰对于遭受过中年挫折的他来说,就像个激励的缩影。

  可以全身心倾注进事业的机会,他是无论如何不会放弃荒废了。

  尤启立则总结为:“你的战略战术跟我区别很大,这几天我也根据你的国资民营思路反复思考过,你似乎非常忌惮的在回避侵占国有资产这条红线,那么我提醒你可以关注人才资本论,真正能把产业经营好的两方面无非是资本和人才,民营不就是人才挂帅么,实际上这部分的资产甚至比钱更重要,还不会触及红线。”

  所以说能成为宗师的家伙,都不是白来!

  让卫东脑海里简直豁然开朗。

  尤启立又精准的抓到个巨大的空子。

  人人都关注国有资产流失,其实到了让卫东这个地步,钱已经不是最重要了,人才才是关键!

  就像很多人没意识到外表美貌也是种资本一样。

  在企业里面的人才同样是非常珍贵的资产,还不被法律保护,不会被警惕是在觊觎国资的廉价宝贵资产!

  譬如HK的篮球市场能到如今地步,不就是靠的坎普。

  电影能拉动的局面,双周双梁才是关键。

  钱,真的没那么重要。

  哈哈大笑的让卫东送走了他们,

  尤启立带了俩人,都是让卫东配给他的财务和助理,明显之前的老乡们已经跟不上步伐。

  桂振飞那边则已经有个五人小团队,是他原来的心腹组成,这次都分头忙碌。

  让卫东都叮嘱一起返回鹏圳的李雪红协助他们在西区办理通行证。

  也在最后的颁奖仪式后,挨个儿送走了全国各地的销售经理们。

  第一批异地调动随即展开。

  最严重的个别省,有问题那些人从经理到主管,全部调往鹏圳去感受改革浪潮洗礼。

  再调过去的都是从基建兵连排长里面挑选出来的过硬人手。

  让卫东才陪着家人在沪海住了个把月。

  直到春节前夕,基本把深水港码头、万人篮球馆的项目梳理出来申报立项。

  尤其后者,比预计投资超百亿的深水港码头要艰难多了。

  毕竟篮球馆耗资建起来不是什么难事儿,要是整个沪海体育篮球界不配合,空荡荡的球馆在没什么演唱会市场的年代,怕是几年就能在围观嘲笑中荒废掉。

  所以让卫东也是糊弄,直接叫那个在HK参与篮球馆、体育城建筑设计项目的小何,带了全套图纸来沪海。

  集合沪海的建筑事务所人手,还有年底刚从花旗回来的刘晓勇他们一帮人,稍微改改篮球馆外观。

  把原本滨海体育城,八比一的建筑、篮馆占地比,改成二比一申报上去。

  不用搞那么大的地块。

  行就行,不行让卫东也不是多遗憾在意。

  内地体育行业是个根深蒂固的圈子,沪海能把这种根深蒂固再加一层外壳。

  很难撼动。

  这阶段最重要的还是把自家的事做好。

  电脑代工厂的产能扩大,国际社区的广告拍摄、景观完善。

  让卫东都几乎天天到现场。

  而且汽车工业园区在八八年一月,终于在新完成的部分总装厂房,用集装箱运送过来的零部件,用最原始的方法手工组装了十台道奇600轿车。

  黑白红三种颜色,各一辆赠送给沪海市里面作为纪念。

  再给造船厂、震华岸机、海关和沪海真空电子厂各赠送一辆表示感谢。

  剩下三部给汽车厂老程、设计事务所的刘晓勇、电脑代工厂厂长算是日常座驾。

  这十辆颇具历史意义的组装车,将享受终身免费维修更换所有零部件及外观的待遇。

  然后前脚送走,后脚让卫东就在汽车厂这边大刀阔斧的进行修改!

  光这点已经颇有惊世骇俗的开创意义了。

  进口产线的东西哪里敢随便删减调整,那都是如圣旨般高不可攀的存在。

  在让卫东眼里没有这种心理障碍。

  从那辆已经在HK大量使用的商务车,他就很想吐槽了。

  八十年代中后期的花旗量产车,基本都还带着六七十年代那种有点骚包又土豪的美式审美。

  动不动就包灯芯绒,座椅、门板内侧都包着植绒布,既不耐脏又显得很臃肿拖沓。

  要不就是亮晶晶的镀铬件,实际上稍微磨损就会露出塑料底子。

  还有那些看起来并不高档的皮革包裹,都不用来画蛇添足的装饰累赘。

  这辆在花旗已经进入车型尾声周期的B级车,根本不用这些所谓“豪华”的元素。

  要的就是这种美式轿车稳健踏实的底盘表现。

  尽可能降低整辆车内饰方面的成本,更把定位形象都故意拉下来,争取把这辆车的售价压到十万以下甚至更低!

  实际上这款道奇600在花旗销售价格才八千到一万美金,换算过来也就六七万左右。

  切诺基的价格也差不多,全套零部件还没组装的离岸价就是九千多美元,最后在内地卖十六万起步,正常都是二十来万。

  桑塔纳的情况也类似。

  这里面既有原厂把零部件当整车价格卖赚了头道,迭加海运成本,合资厂当二道贩子再赚一手,还有汽车关税翻倍的原因。

  关税当然就是为了保证国产汽车不被彻底冲垮。

  可笑后来很多自媒体却编造成了国家非要把桑塔纳定价高昂赚老百姓的钱,甚至还有外商坚持要卖便宜点之类的油纸包口吻。

  国家压根儿就不想卖这些用外汇换回来的组装车。

  这么干的唯一目的只是为了督促车厂赶紧学会现代化造车,定价高点还能少卖些节约宝贵外汇。

  可没有让卫东斜插一杆子,就这么卖进口散件的组装车,也能舒舒服服的过十年好日子,国营合资厂哪有这种国产化改进动力。

  这回就不太一样了。

  哪怕让卫东没有去平京,切诺基配套厂已经在接二连三的试投产,现在组装的切诺基越野车属于日新月异的在提高国产化率。

  已经开始批量扩大产能,颁奖都是发的切诺基!

哎呦文学网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