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二百一十二章、阳奉阴违

  武昌府。

  节流成功的朱景逸,很快就迎来了回旋镖。徐文岳努力营造的令行禁止,到了他这里直接丧失作用。

  收到军令之后,各部没有第一时间采取行动,而是索要开拔费。

  “混账东西!”

  “一个个自私自利,只知道算计零头小利,全然不顾…”

  一通怒骂之后,冷静下来的朱景逸,很快意识到情况不妙。

  以往的时候,大虞军队也有索要开拔费的传统,但胃口绝对没有这么大。

  紧急情况下,将领们也是一边干活,一边向上面要钱。

  这次情况特殊,下面的部队似乎铁了心,要先拿到开拔费才会行动。

  他这总督刚上任,下面的人就敢来这么一出,摆明是没将他放在眼里。

  如果不是徐文岳急不可赖的离开,他都要怀疑是徐阁老不甘心去职,迁怒到了他身上。

  毕竟,能够让各部集体行动的人不多。

  收到命令的部队,一起给他上眼药,自发的可能性太低了。

  “师爷,你觉得这背后是谁在捣鬼?”

  朱景逸关心的问道。

  手下人在执行命令的时候,跳出来讨价划价,对他的权威也是一种打击。

  如果不能把幕后黑手找出来解决掉,其他人都跟着学样,他这个总督就成了一个笑话。

  “老爷,能够同时影响广西云贵三省官军的人,整个大虞都屈指可数,并且这些人多在京师。

  无缘无故的,大家没必要给您下绊子。

  能够让他们不顾大局出手,除非这么干,能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利益。”

  周师爷不确定的说道。

  有没有幕后黑手,他都不能确定。毕竟,自家老爷上任后干的事情,确实非常拉仇恨。

  一上来就开了大家的经费,下面的人心里有抵触,搞出点儿事情来,也说的过去。

  不过自家老爷既然提出了幕后黑手,他也只能顺着话往下延伸。推论是否正确不重要,关键是情绪价值必须提供到位。

  “入阁之争!”

  “看来老夫这是挡了一些人的路,他们不想让我坐稳总督的位置,这才使用了卑鄙手段。

  幕后之人,出手真是歹毒。

  朝中有资格入阁的,除了老夫之外,还有六七人之多。

  究竟是谁的手笔,一时半会儿很难分清。

  毕竟,下面那帮武夫都是有奶便是娘的主。鼓动他们闹事要钱,根本不用费力。”

  朱景逸自顾说道。

  推断出了答案,他的心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变得越发糟糕起来。

  本来这总督的位置就不好坐,现在又有人拖后腿,那就更难了。

  “老爷,或许事情没有那么糟糕。

  那几位的手段虽然不俗,可要说军中影响力,其实并不怎么样。

  暗地里鼓动一下还行,真想要向军中伸手,他们还没这能耐。

  只要我们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就可以杜绝类似的事情,后面再次发生。”

  周师爷略显尴尬的说道。

  理论上来说,作为兵部尚书朱景逸在军中的影响力,应该很强才对。

  怎奈朱景逸在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期间,全程都在摸鱼混日子,心思根本不在军务上。

  对各省军队的了解,仅限于官方数据。

  军中的将领想要拜访他,经常被折腾的够呛。真要说影响力,那也是恶名居多。

  “你说的不错,些许宵小之辈,尽是一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确实没必要太当一回事。

  不过闹饷之风不可涨!

  按照以往的惯例,开拔银人均就没有超过三两的。

  这次他们可都是狮子大开口,云贵两省联军开价是七两,广西那边更厉害居然敢要十五两,简直是贪得无厌!”

  朱景逸当即怒斥道。

  再怎么摸鱼,他这兵部尚书也不是白当的。大军开拔银这些基础常识,他还是非常清楚的。

  竹杠敲到了他的头上,纯粹就是找死。

  “老爷,犯不着为了一群丘八们生气。

  如此高额的开拔银,敢堂而皇之的报上来,事情绝对不简单。

  如果学生没猜错的话,恐怕上上下下都从里面分了钱。

  不妨先把账给记下,等仗打完了,再和他们秋后算账。”

  周师爷当即劝说道。

  战争时期,正是需要下面人卖命的时候。此时翻了脸,势必会影响平叛大业。

  理论上朱景逸这个兵部尚书兼总督兼钦差,有权罢免、甚至斩杀下面的将领,可这仅限于理论上。

  无论云贵联军,还是广西方面军,距离他的位置都有几百上千里,根本就够不着。

  一道命令就把人缉拿过来,那只存在于戏文中。

  大虞军队以武将家丁为核心组成,将领本人的命令,远比他这位总督有威慑力。

  除非采取特殊手段,把人从军中骗出来,不然治罪就是笑话。

  “哼!”

  “真要是等到战后,他们都成了平叛功臣,朝廷再治他们的罪,岂不成了卸磨杀驴!

  你看他们写的理由,运输困难损耗大,粮食价格高昂。

  云贵的米价,需要一两半每石;广西的米价,更是到了三两每石。

  我大虞的米价,什么时候高到了这个地步!

  对了,现在外面的粮价是多少来着?”

  朱景逸突然开口问道。

  云贵广西多山,运输困难他认。战争时期粮价上涨,他也可以接受,但必须有度。

  正常时节五钱每石的米,一下子飙涨到了三两,这就涨的有些过分了。

  除了叛军围城的极端情况外,就不应该出现。

  “老爷,武昌府的粮价也发生了剧烈上涨,现在每石糙米大约八钱银子上下。

  运到云贵地区,价格上涨到一两半,应该算是正常水平。

  广西被叛军祸害的厉害,民间严重缺粮,内陆新收复地区,三两一石未必不可能。

  不妨让锦衣卫的人调查一番,看他们是否谎报。”

  周师爷委婉的提醒道。

  粮价除了受运输成本影响,同样也受供求关系影响。

  受战争影响,短时间内某地粮价暴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广西就是最好的例子,尽管官府在想办法调粮,可运送过去的主要是粗粮。

  随着战争的结束,广西地区廉价粮价格不断下降,逐渐趋于平稳,但这其中不包括大米。

  米价居高不下,除了商人逐利之外,更多源于还是大虞官员的本能发挥。

  官商勾结,故意制造稀缺,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好!

  就让锦衣卫去查,老夫不信他们就清白了!”

  朱景逸冷漠的说道。

  做出这个决定,实际上也相当于让步妥协。

  锦衣卫调查需要时间,在此之前要调动大军,他还是要把开拔银先给发下去。

  当然,也可以选择发粮,不过这需要的时间更长。

  等筹集到粮食运过去,叛军早就打过来了。

  桂林府。

  不知道索要开拔银,引发的轩然大波,李牧正打量着墙上的大虞地图。

  叛军不断调兵遣将,聚集在一起的兵力越来越多,一看就知道敌人想要搞个大的。

  面对集结起来的叛军,没人敢掉以轻心。

  从各路围剿大军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没有谁敢保证,自己的部队能够单刷叛军。

  一旦敌人选定进攻目标,那就预示着有人会倒霉。

  “李指挥使,总督大人严令,要我们务必在十天内收复广西全境,然后同云贵联军一起收复永州府。”

  广西巡抚张思翰神色凝重的说道。

  说服广西全境也就罢了,本来就在计划之内,麻烦的是出兵永州。

  此刻叛军主力正在那边集结,光广西这点儿兵力凑上去,还真不一定够敌人打。

  万一吃了败仗,前面取得的成果,就全功尽弃了。

  “巡抚大人,我们尚未做好同叛军决战的准备,此时不是收复永州的好时机。

  三省联军说起来好听,实际上谁都知道,联合指挥有多难。

  云贵联军一起行动了这么长时间,至今都是各自为战。我们加入进去,只会让情况变得越发复杂。

  至于总督大人那边,你想办法先糊弄一下。大不了就是被弹劾,反正朝廷此时不会轻易换人。”

  李牧的回答,把张思翰气了一个半死。

  兵部尚书兼任总督,随时可能进入内阁,妥妥的帝国决策层,可不是什么软柿子。

  这样的主,又岂是好糊弄的!

  “大不了就是被弹劾”,那就更扯淡了。真要是被总督参上一本,他这巡抚的位置能否保住都危险。

  即便是朝廷现在不会换人,等到大战结束后,也会追究他不听命令的责任。

  一省巡抚指挥不动下面的部队,本身就够悲催的,现在还要帮李牧背黑锅,这未免也太憋屈了。

  “李指挥使,你没开玩笑吧!

  总督大人下达了死命令,我若是按照你说的办,那是会死人的!”

  张思翰没好气的说道。

  现在这种时候,朱总督不敢动实权武将,可拿捏他文官还是很顺手的。

  万一把人家惹祸了,在向朝廷弹劾的同时,人家还可以先斩后奏提前把他下狱。

  当文官放下节操,罗织罪名只是基本操作。只要朱总督愿意,可以按上一百条罪名。

  “巡抚大人,且先淡定!

  从朱总督的作风来看,他喜欢团结文官,打击武将。

  所以就算是治罪,也是治我这位都指挥使的罪,不会牵连到你头上的。”

  李牧当即吐槽道。

  正常情况下,这种破坏团结的话,是不能够说出来的。

  不过眼下的情况特殊,叛军在搞大动作,接下来肯定有一路平叛大军要倒霉。

  无论这群倒霉蛋是谁,最后都会牵连到朱总督身上。轻则挨朝廷的训斥,重则直接丢官去职。

  李牧个人觉得,他丢官去职的概率更大。

  毕竟,叛军搞这么大的动作,不可能为了谋划云贵广西这种烂地,肯定是冲着湖广、江西两省去的。

  两地都是大虞不可或缺的重地,无论丢了哪个省,朝廷都不会放过他这位主帅。

  以永宁帝的作风,多半会一步到位,直接把他下狱。

  倘若战场上败的惨,搞不好还要借他的人头来震慑百官。

  一名即将倒霉的上司,得罪也就得罪了,反正他说的是事实。

  朱总督上任之后,各部的整体军费支出削减了近两成,其中广西被削减的最多,就连默许的漂没也增加了一成。

  朝廷没钱的话,大家一起过苦日子,还能够勉强忍忍。

  怎奈现实恰恰相反,下面的士卒要承担军费削减全部的苦,文官们的那份收益,反倒是不降反增。

  牺牲别人的利益,稳固自己的基本盘,没有任何毛病。

  可作为被牺牲的一方,李牧就不能忍了。没有直接带着部队闹事,那都是顾全大局。

  对朱总督的命令,肯定是要选择性执行。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其他自主权高的实权派将领,也会有类似的操作。

  再怎么强权压制,也架不住下面阳奉阴违。

  武将们想要糊弄,光靠那帮不知兵的文官,任何命令到了执行的时候,都会变得面目全非。

  “贾大人,你是朝廷任命的监军,快劝劝李指挥使。”

  见贾博在一旁吃瓜看戏,张思翰忍不住说道。

  “巡抚大人,我觉得李指挥使说的没错,先凑合着糊弄一下吧!

  梧州之战已经打响,十天之内结束战斗问题不大,总督大人交代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一半。

  至于进攻永州之事,我们完全可以迂回取道广东,同云贵联军一起夹击叛军。

  无非是时间晚了亿点点,只要能够成功收复广东,想来总督大人也不会介意。”

  贾博笑着说道。

  以往他经常催促出兵,那是因为担任总督的是自家老大,做小弟的必须贯彻老大的意志。

  现在总督换了人,他就成了广西布政使,考虑问题的时候优先地方利益。

  朱总督要问责,那还有巡抚顶在前面,他可以毫无压力的摸鱼。

  “你…”

  狠狠的瞪了贾博一眼,张思翰只感觉自己错付了。本来是找人帮忙的,没有想到浓眉大眼的贾博,居然帮起了倒忙。

  得到了布政使的支持,李牧不出兵的底气更足了。

  “巡抚大人,息怒!”

  “叛军主力向永州集结,正是我们收复广东的最佳时机。

  这份送上门的功劳,如果我们不去取,那就便宜福建方面了。”

  桂林知府柴景程跟着劝说道。

  有软柿子捏,谁也不想去啃硬骨头。

  反正两地隔的远,就算他们阳奉阴违,朱总督一时半会儿也无能为力。

  等成功收复了广东,他们就成了朝廷的大功臣。

  到时候就算朱总督恨的咬牙切齿,也会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甚至还要给他们请功。

  扫视了一眼,在场的一众官员后,张思翰瞬间明白了众人的意思。

  很明显,大家都不想冒险去招惹叛军主力。

哎呦文学网    复山河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