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设置
前一段     暂停     继续    停止    下一段

第419章 正是尽忠时

  秋意肃杀,整个幽州都如同秋风吹过之后的庭院,一地枯枝败叶。

  卢氏的庄园之中,刘灵助再次找到了卢文伟。相比于之前见他之时,此刻的卢文伟换上了一件略显厚重的丝绵袍服,见到刘灵助,脸上的笑容堆满了。

  刘灵助见了,心里却高兴不起来。

  曾经他与卢文伟携手起事之时,可从来没有见到过如今卢文伟脸上“客套”的笑容。

  “刺史前来拜访老夫这么一个闲散之人,真是让老夫受宠若惊。”

  听了这话,刘灵助脸颊微微抖动了一下。

  卢文伟将他从庄园门口引到了自己府中的正堂,礼节周到、隆重,却没有一丝的人情味。

  完全就是公事公办!

  卢文伟态度让刘灵助心中感到越发的焦虑。

  这些日子以来,刘灵助与高欢斗得就差火并了。

  幽州的其他势力,武川一系早就撇清了干系,一些小的世族即使下场了,可都无足轻重。

  刘灵助想要的乃是卢文伟的帮助,他在幽州振臂一呼,局势才能翻转。

  可如今卢文伟这态度,已然是明白告诉了刘灵助,他是不会下场的。

  “休族,你我当初携手起事,共诛尔朱氏,如今,真的要如此生疏么?”

  刘灵助看着卢文伟,面颊带着一丝哀戚之色。他知道,如今他唯一的筹码就剩下了当初和卢氏的那一点情谊了。

  卢文伟听了这话,却是微微一笑。

  “孝庄暴崩,尔朱肆虐天下,我等举义,乃为大义,何有私情?圣人云‘功成名当身退’,老朽今朝归隐田园,早已不问世事了。”

  刘灵助听完,知道这一点情谊在卢文伟那里已然是荡然无存。

  当下,他拱手告辞道:

  “那我就不打扰了!”

  刘灵助走出了卢氏的庄园,看着身后那田园牧歌一般的场景,心中有着一丝的无力感。

  年轻之时,刘灵助在这范阳城中坑蒙拐骗,看着那些范阳卢氏的子弟,只觉得迂腐不已。

  到这世道混乱,各方诸侯并起,刘灵助觉得范阳卢氏乃是可以借助的力量,故而在河阴救下了范阳卢氏出身的几位公卿。

  如今,繁华过后,再回首,刘灵助已然走到了生死边缘,然而范阳卢氏依旧是范阳卢氏。

  这座经历了战火的庄园,和刘灵助少年之时见到的似乎没有什么差别。

  不是他能撼动得了的!

  “如何了,族叔如何说?”

  一回到自己的大本营,范阳卢氏的几位子弟便凑了过来。

  屋中十数人,有汉人也有胡人,都在等待着他的回答。

  刘灵助却是不语,只是道:

  “你们的族叔上一次如何,这一次也一样。”

  刘灵助上一次见卢文伟时,高欢还只是抓到了一个人证;刘灵助这一次见卢文伟,高欢已经掌握了充足的证据。

  便是高欢此刻带兵进城抓他们,他们也无话可说。

  微妙的是,高欢悬着剑,对准了他们,却是引而不发。

  如此举动,让在场之人充满了恐惧与绝望。

  “那我们该如何?”

  几名卢氏子弟一屁股瘫软在了地上,在场其余的世族子弟也是满是忧虑。

  “若等高欢来杀,不若我们先动手。”

  刘灵助的一句话,让所有人的目光再度注视向了他。

  “我手中的燕州兵加上你们的部曲,足以撼动整个幽燕。”

  “对,杀高欢。他死了,我等就没事了。”

  刘灵助却是一笑,道:

  “弄这么大的动静,只杀一个高欢,未免小题大做了。”

  刘灵助的一句话,再度让屋中之人的心揪紧了。因为他们已然意识到刘灵助真正想要杀的人是谁了!

  刘灵助却是不急,很有耐心,一步一步的解释道:

  “上次刺杀高欢失败,他已然有了防备。若不动兵,如何能杀他,可若动了兵,就不是杀一个高欢能停得了的。如今已不是尔朱氏主政之时,我等兴兵,如同谋反。若不杀了大野爽,如何能休!”

  “可我们如何能杀大野爽?”

  刘灵助却似成竹在胸,道:

  “大野爽在魏州、沧州装明君圣主,与民共乐,想要收买人心,进了幽州想必也是一样。他的船队相当庞杂,首尾难顾,只待他进入渔阳,我等立刻派遣骑兵,奇袭他的驻地,只要擒杀他,大事可成。”

  “可大野爽身边的护军皆是以一敌百的精锐,若是不能拿下他该如何?”

  “若一击不能得手,当兴兵占据范阳,北联契丹、奚之军,东引高句丽为盟,如此,方能与大野爽抗衡。”

  众人听完,微微点了点头,而刘灵助的最后一句话,也让他们彻底放下了心。

  “事败,我等亦可退守草原,不失为卢绾。”

  “诺!”

  刘灵助见此,道:

  “我等起事,为保万一,当占卜以问天意。”

  “造反还占卜,不吉就不造反了么?”

  高欢的大营之中,收到了消息的高欢将一众人召集起来,商量对策,尉景听了消息,吐槽着。

  司马子如却是一笑,道:

  “他要造反,还是自己占卜,那能占卜出大凶之兆?”

  司马子如说完,在场一众人都笑了出来。

  在场的怀朔人起于寒微,什么人没有见过,对于刘灵助这一套,他们根本不信。

  “那我等该如何?”

  众人有些好奇,高欢是怎么弄到这个消息的。按理说,刘灵助要造反,这种事情应该相当机密,非亲信不会托付。

  高欢在思考时,众人都在等待着。

  半炷香之后,高欢似乎盘算好了,站了起来,宣布道:

  “诸君,是时候让天下之人知道我们怀朔人的忠义了!”

  夜晚。

  整个范阳城变得喧嚣起来,宇文护从床榻之上起身,从一旁的兰锜上取了随身的配剑。

  拔出手中的宝剑,宇文护感到了一丝的安心,走出了大门。

  夜风之中,宇文护身姿挺拔,犹如门神一般。不一会儿,崔暹便急匆匆赶来。

  “萨保,城外的鲜卑人炸营了。”

  永济渠完工之后,这些鲜卑战俘被暂时安置在了幽州,等待处置。

  “炸营”

  宇文护觉得事情并不简单。永济渠能开通,近十万鲜卑战俘自然是主力。到了如今,幽州的鲜卑战俘只剩下了两三万。

  他们炸营,要干什么?

  宇文护觉得事情不简单,看向了崔暹,对方也是这个意思。

  崔暹比宇文护想得还要更深一层。

  “会不会是有人勾连内外,意欲谋逆?”

  “你是说刘灵助!”

  在听从了宇文泰的话,将与刘灵助牵扯较深的人都交给了高欢之后,宇文护便打算袖手旁观。

  不过让宇文护有些诧异的是,高欢没有落井下石,对这些人的事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全然没有对刘灵助那般锱铢必较。

  武川人与怀朔人不对付,可高欢卖了面子,宇文护也不好不接。此后,宇文护非但没有阻拦高欢等人,暗中下绊子,还帮了高欢等人,与刘灵助彻底切割了。

  崔暹点了点头,道:

  “若是真是如此,刘灵助恐怕不会只对付一个高欢。”

  崔暹刚刚说完,便有甲士前来通报,如今宇文泰的东北道大行台府外,正有人马聚集,欲行不轨。

  崔暹与宇文护互相看了一眼。

  他们的动作好快!

  范阳大乱,作为主谋,刘灵助此刻并不在范阳,而是在渔阳,亲自指挥骑兵,意欲擒杀李爽。

  于刘灵助而言,能不能拿下范阳根本不重要。

  他自始至终,只是为了等待李爽进入幽州,完成今晚这一击。

  成了,天下大乱,刘灵助做的那些事情自然不会有人再追究,说不得他便可以趁势再起,席卷河北。

  至于说什么一击不成,占据范阳,勾连契丹、奚、高句丽的话,不过是为了安抚这些家眷、产业都在幽州之人。

  刘灵助很清楚,若是一击弄不死李爽,那么李爽的反击根本不是他能承受的。

  到时候,李爽根本不会给他们机会,带着家眷、财货跑路。

  在刘灵助的计划之中,若是这一击没有成功,他会立刻逃遁,前往契丹,如今在范阳作乱的那些人只是扰人耳目的弃子。

  一千骑兵,卷甲衔枚,悄然接近了夜火之中,渔阳郡中秦王的行在。

  刘灵助骑在马上,很清楚,他的目标如今就在前方的营地之中。可他的心,还是不争气的跳动了起来。

  从马邑开始,刘灵助初见李爽之时的场景一直浮现在他的脑海之中。

  自那时起,刘灵助所有的谋划都被李爽打乱了节奏。而他,却拿这位太平寨的土匪首领毫无办法。

  这些年来,看着李爽一步一步向前,渐渐夺取了北朝这半壁江山,刘灵助陷入了自我怀疑。

  便是如今,刘灵助依旧有些胆怯。

  他深吸了一口气,夜晚的寒冷沁入心脾,口中低语。

  “金刀之谶,说得便是我,我才是天命所归!”

  近乎自我催眠一般将话语轻轻念了几遍,他的心绪才稳定了下来。

  而后,拿起了袖中的哨子,放在嘴边吹了起来。

  清脆的声音响彻夜空,一千骑兵从高处席卷而下,朝着夜火之中,河流之旁的营地冲杀而去。

  骑兵冲过了浮桥,有那一刹那,刘灵助以为大功将成。

  然而,就在他那一千骑大部分渡过了浮桥之后,异变突生。

  营地之中,弩矢犹如雨下,冲在前方的骑兵,倒下了一大片。

  刘灵助见此,闭上了眼睛。尽管事前刘灵助早想过了这种可能,可他真的试了之后,看到了这一幕,心才彻底死了。

  李爽早有准备!

  “大野爽,不管何时,你终究是不露一点破绽给我辈!”

  刘灵助自嘲的笑了笑,睁开了眼睛,目露凶光,咬牙切齿道:

  “可恨!”

  刘灵助说完,根本不管前方正在劫营的大部队,纵马而逃,不带一点犹豫。

  天未亮,战火已息。

  “贺六浑,我们来晚了,刘灵助的人都被收拾了。”

  尉景抱怨着,高欢却是笑道:

  “不晚,救驾这种事,来的太早反而不好。”

  高欢带着一众人,策马而来,面对着一众警戒的护卫,大声道:

  “我等知刘灵助谋逆,特意前来护卫秦王。”

  高欢说完,浮桥上的护卫前往营地去通报,不久之后,侯莫陈崇走了过来,道:

  “上将军,大王吩咐,你一人进营便可,其余人马,在旁休整,炭火热食,将会送来。”

  高欢给了尉景一个眼色,自己下了马,走上了浮桥,进入了营地之中。

  一路之上,高欢走的很快。如今的他,头发蓬乱,衣衫不整,脸上还沾了泥水。

  靠近李爽的营帐,高欢不只加快了脚步,更是大声呼喝道:

  “大王如何了,大王如何了,贺六浑来迟了…”

  高欢掀起了帐门,小跑了进去,满肚子的话还没有开口,就停住了。

  “大王,得知刘灵助为逆,臣忧心——”

  大帐之中,李爽身边还站着一个人,一个让高欢不曾想到的人!

  卢文伟!

  见高欢如此,李爽笑道:

  “卢公,本王就说怀朔人都是忠义之士,如何?”

  卢文伟站在李爽一旁,脸上的笑容犹如花一样,道:

  “大王英明!”

  高欢此刻有些懵了,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他们什么时候勾搭在一起的?

  高欢看着这大帐之中无比和谐又有些诡异的一幕,没有说话,站在了一旁。

  卢文伟也没有理会高欢,似乎已经跟李爽谈了好一会儿了,继续道:

  “遥想当年,犬子随陈留公李崇北征,为其帐下参军,后又在陈留王帐下效命,若非尔朱氏凶顽,犬子也不会与陈留王离散。如今想来,甚是遗憾。”

  李爽听了,感叹道:

  “当年义父帐下,本王也是时常与卢兄相见,卢兄温良,才华横溢,本王也是受益良多。”

  “犬子那微末伎俩,大王见笑了。”

  卢文伟呵呵笑着,面容变得严肃起来。

  “尔朱氏受诛,可国家亦是内忧外患,外有高句丽虎视眈眈,内有刘灵助这等乱贼为祸。朝廷不易,幽燕之地的世族愿献上五十万石粮、八万匹布绢,以供资用,还望大王莫要拒绝。”

  高欢在旁听完,看向了灯火摇曳中看似老迈的卢文伟,心里咯噔一下。

  老家伙,有你的!

  请:m.llskw.org

哎呦文学网    天可汗回忆录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